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芯片要靠这个供电革命了!

jf_BPGiaoE5 来源:新电子 2022-12-22 10:44 次阅读

芯片供电网络(Power Delivery Network, PDN)的设计目标是以最高效率为芯片上的主动元件提供所需的电源(VDD)与参考电压(VSS)。一直以来,业界都是利用后段制程(BEOL),在晶圆正面布线,透过这些低电阻的导线来供应电力给芯片(图1)。但也因为如此,芯片内的供电网络与信号网络(即芯片内的信号线)必须共用相同的元件空间。

18a2de34-813f-11ed-8abf-dac502259ad0.jpg

图1.传统的芯片正面供电网络

但随着制程节点往前推进,把电源网络实作在芯片正面,遇到越来越多挑战,使得业界开始探索把供电网络转移到背面的可能性,从而让晶背供电(Backside PDN)成为热门的技术议题。本文将先从传统PDN所遇到的挑战谈起,进一步探讨晶背供电技术的优势,以及这项技术未来的发展重点。

传统PDN布线面临诸多挑战

为了将电力从封装传输至芯片中的电晶体,电子必须经由金属导线和通孔,穿越15~20层BEOL堆叠。然而,越接近电晶体,线宽和通孔就越窄,电阻值也因而上升,这使得电子在向下传输的过程中,会出现IR压降现象,导致电力损失产生。

除了电力损失之外,PDN占用的空间也是一个问题。当电子快到达电晶体,例如抵达标准元件层时,电子会进入由BEOL制程所制造Mint金属层,进而分配给负责提供工作电压与接地电压的电源轨。然后,这些电源轨会透过互连网络,连接到每一个电晶体的源极与汲极,完成供电任务。但这些电源轨会占用元件周围及标准单元(Standard Cell)之间的空间。

然而,随着制程技术世代交替,传统后段制程的元件架构难以跟上电晶体的微缩速度。如今,芯片内部的电源线路,在布线复杂的后段制程上,往往占据了至少20%的绕线资源,如何解决信号网络跟供电网络之间的资源排挤问题,变成芯片设计者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此外,电源线和接地线在标准单元设计上占了很大空间,使得元件很难进一步微缩。就系统设计而言,因为功率密度和IR压降急剧增加,从稳压器到电晶体的功率损失就很难控制在10%以下,带给工程师严峻挑战。

晶背供电网络具有雄厚潜力

把芯片内的PDN从正面移到背面,也就是所谓的晶背PDN(图2),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若能将供电网络与信号网络分离,把电源线路全部移至晶圆背面,就能对标准单元进行直接供电,不仅导线更宽、电阻更低,而且电子还不需层层穿越后段制程的元件堆叠。如以一来,不仅缓解了IR压降问题,让PDN的效能获得改善,同时也避免了后段制程的布线壅塞问题。如果设计得当,晶背PDN甚至还能进一步减少标准单元的高度。

18b497e6-813f-11ed-8abf-dac502259ad0.jpg

图2 把供电网络从正面转移到背面,让供电网络跟信号网络分离,可带来诸多效益

要把PDN从芯片正面转移到背面,需要两项关键技术,分别是埋入式电源轨(BPR)与纳米硅穿孔(nTSV),其结构示意如图3。

18c6a274-813f-11ed-8abf-dac502259ad0.jpg

图3 晶背供电网络结构的示意图,最顶端的Nanosheet电晶体藉由埋入式电源轨跟纳米硅穿孔,连接到位于芯片背部的互联线路

埋入式电源轨是一种微缩化技术,可以进一步降低标准单元的高度,并减缓IR压降问题。这些电源轨是埋在电晶体下方的导线,一部份藏在硅基板内,另一部份则在浅沟槽隔离氧化层内。它们取代了传统后段制程在标准单元布下的电源线与接地线。

将供电网络的实作从后段制程移到前段制程,是划时代之举。这种作法能有效减少Mint层的元件堆叠数量,进而微缩标准单元尺寸。还有一点,如果电源轨设计在标准单元的垂直向,还能放宽导线,进而减缓IR压降。

在2019年的IEEE国际电子研究会议(IEDM)上,imec携手硅智财公司Arm,预测晶背供电技术所能带来的效能升级。Arm在其开发与采用先进设计规则的中央处理器(CPU)上进行模拟,并比较「传统供电」、「晶圆正面供电结合埋入式电源轨」、「晶背供电搭配纳米硅穿孔与埋入式电源轨」这三种供电网络实作方法的优劣。

模拟结果显示,就供电效率来看,第三种明显胜过其它实作方法。芯片上的动态IR压降热力图(图4)显示,与传统的正面供电网络相比,导入埋入式电源轨后,IR压降最多可以减至1.7倍。但埋入式电轨结合晶背供电网络的性能表现更佳,电压损耗大幅下降7倍。

18d955f4-813f-11ed-8abf-dac502259ad0.jpg

图4 三种不同供电方法的动态IR压降模拟热力图

晶背PDN制程解析

接下来,我们会说明晶背供电网络的其中一项应用案例:纳米硅穿孔在超薄膜晶圆的背面进行制造,并与埋入式电源轨连接。我们以在晶圆正面制造的FinFET为例,这些元件透过埋入式电源轨与纳米硅穿孔,连接到晶圆背面。其制程步骤如图5。

18f4393c-813f-11ed-8abf-dac502259ad0.jpg

图5 晶背供电网络制程包含与纳米硅穿孔相连的埋入式电源轨。为了方便说明,步骤2和步骤3的部分细节与步骤1雷同,故省略,包含连接埋入式电源轨与元件

步骤1:在晶圆正面制程导入埋入式电轨

首先,在12吋硅晶圆上成长一层硅锗(SiGe)层。这层硅锗材料在接下来进行晶圆研磨(步骤2)时可以当作蚀刻停止层。接下来,在硅锗层上方成长一层薄膜硅覆盖层,这时才算开始制造元件与埋入式电源轨。埋入式电源轨在进行浅沟槽隔离后才确定图形。这些沟槽在硅覆盖层内蚀刻成形,并以氧化物(衬垫层)与金属材料(例如钨或钌)填充。通常,这些电源轨的最大线宽为30nm,最大间距为100nm。接着在金属材料挖洞,并覆盖一层介电材料。元件(本文指的是FinFET)的制造是在布下埋入式电源轨之后,而这些电源轨透过连接到BPR的通孔(via-to-BPR, VBPR)与M0A层的导线,与电晶体的源极和汲极连接。最后进行铜金属化。

步骤2:晶圆接合与研磨

载有元件与埋入式电源轨的晶圆接着翻到另一面,让用来制造主动元件的晶圆正面与未图形化的载板接合。先在室温下采用SiCN熔接制程(Fusion Bonding),然后在250℃下进行退火,第一片晶圆的背面就能研磨到硅锗层,也就是蚀刻停止层。晶圆研磨步骤结合了化学机械研磨(CMP)与湿式、干式蚀刻技术,依序进行晶背薄化处理。接着,移除硅锗层,晶圆处理就绪,准备进入纳米硅穿孔制程。

步骤3:制造纳米硅穿孔并连接到埋入式电源轨

先在晶背长出一层钝化层,随后采用一种能从晶背穿透硅材进行对准的微影制程,进行纳米硅穿孔的图形化。这里所用的蚀刻技术可以穿透硅材(深度达到数百纳米)来制造纳米硅穿孔,这些通孔最后落在埋入式电源轨上,并以氧化物与金属钨填充。

在这个特殊案例中,纳米硅穿孔的间距为200nm,完全没占用到标准单元的空间。最终是制造单层或多层的金属层,这些位于晶背的元件层会透过纳米硅穿孔,与晶圆正面的埋入式电源轨实现通电。

锁定三大关键步骤进一步改良

导入晶背供电网络意味着增加制程步骤。这几年来,imec展示了不少关键技术,逐步处理这些新增制程步骤所带来的挑战。

为埋入式电源轨引进新金属材料

就先前提议的制程,埋入式电源轨会在制成元件前,于前段制程制造。也就是说,这些金属导线必须在后续进行元件制造的步骤时承受高温。对芯片制造商来说,这就跟数十年前在后段制程导入铜材料一样,极具颠覆性。

因此,埋入式电源轨的材料选择至关重要。imec可以整合以不同耐火金属制成的埋入式电源轨,包含钌(Ru)和钨(W)等高度耐热的金属元素。为了避免前段制程的材料受到污染,imec研究团队还额外增加了覆盖层来包覆这些金属导线。

imec相信,就性能升级与微缩化而言,结合埋入式电源轨与纳米硅穿孔的发展潜力十分可观。晶背供电网络还有其它做法,但是有的会牺牲供电效能、标准单元面积,或是增加前段制程的复杂度。

提高晶圆研磨精准度

为了将纳米硅穿孔连接至后续制造的铜导线,并降低其电阻,进而减缓IR压降,我们必须更精准地控制晶圆薄化的厚度,研磨至数百纳米。这就限制了晶圆厚度的容许差异,但在进行不同道研磨步骤时就可能出现变异性。imec携手合作伙伴,致力于改良蚀刻制程的化学溶液。例如,最后一道湿式蚀刻能够展现高度选择性,干净去除硅锗层。在晶圆研磨的最后一步,硅锗层被移除,这时需要一种对硅材具备高度选择性的专用化学物质。这样才能确保硅覆盖层能够平滑露出,厚度差异小于40nm。

不过,在硅基板高度薄化的情况下,元件本身的温度变化所造成的热冲击(Thermal Impact)会变得更加明显。这是需要审慎评估的一点。初步模拟结果显示,晶背的导线可协助从横向散逸热能,因此对整体散热效果能带来许多助益,从而缓解了热冲击的疑虑。其它与散热有关的模拟工作仍在进行,以获取更多这方面的资讯。

提高晶圆接合对位精度

晶圆接合步骤会让主动式元件所在的第一层晶圆产生形变,进而在微影方面带来技术挑战。因为要在晶圆研磨后,从晶背进行纳米硅穿孔的图形化,故微影技术需要更高精确度,才能让纳米硅穿孔与下层的埋入式电源轨对准。因为这些元件特征都算是标准单元设计,对准精度应该优于10nm。但是传统的微影对准技术不足以准确校正晶圆接合的形变。

值得庆幸的是,晶圆接合技术已有多项进展,对准误差和失真都已大幅下降。此外,透过先进的微影校正技术,纳米硅穿孔对准埋入式电源轨的误差可以降至10nm以下。

新增制程不影响元件电性

在前段制程添加埋入式电源轨、晶圆研磨跟纳米硅穿孔这些新步骤,会影响前段制程所制造出的元件的电性吗?这点想必是很多半导体制程工程师都会有的疑问。

为了找出解答,imec近期开发了测试元件,采用上述制程与经过改良的做法。该元件是微型FinFET(图6),利用精确的对准能力,将纳米硅穿孔从晶背连接至320nm深的埋入式电源轨。电源轨透过MOA层与VO通孔连接到晶圆正面的导线。借此,研究人员就能比较测试元件在进行后段制程前后的电性差异。结果显示,只要在制程最后进行退火,就能取得FinFET的最佳性能,不受埋入式电源轨与后段制程影响。

1908a52a-813f-11ed-8abf-dac502259ad0.jpg

图6 微型FinFET测试元件的穿透式电子显微镜(TEM)图,可见其与晶圆正面和背面相连

先进逻辑与3D SoC率先获益

有些芯片厂商已经宣布将在2nm及未来技术节点的逻辑芯片制程,也就是Nanosheet电晶体世代导入晶背供电技术。不过,这项新兴的布线技术其实可以应用在更广泛的电晶体架构上。imec认为,未来业界将发展出具备6T的Nanosheet电晶体,若结合埋入式电源轨设计,标准单元高度可望降至6T以下。

其实,晶背供电技术的应用不仅限于2D芯片,未来还有可能用来提升3D系统单芯片(SoC)的性能。想像未来的3D SoC能将部分甚至所有的记忆体元件移到芯片上层,逻辑元件则在下层,如图7。

19253456-813f-11ed-8abf-dac502259ad0.jpg

图7 导入晶背供电网络的3D SoC示意图

技术上,这是可以透过晶圆接合技术实现的。把逻辑元件与记忆体分别置于不同晶圆的正面,再将两片晶圆正面接合。这时,两片晶圆的背面变成3D SoC的外侧。接着就是思考如何善用逻辑元件那片晶圆的背面,才能把电源连接到核心逻辑电路。其实,透过2D SoC技术就能做到这点,但主要差别是前面提到的载板晶圆,本来是为了晶圆研磨而设计,但现在则是以记忆体那片晶圆来取代。

虽然目前还未进入实验,初步评估这套做法在IR压降方面的发展可期。透过先进制程研究用的设计流程套件(PDK),上述解决方案在逻辑与记忆体堆叠(Memory-on-logic)的芯片分区设计上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结合晶背供电网络、纳米硅穿孔与埋入式电源轨的元件性能颇富前景:与传统从晶圆正面供电的做法相比,底层元件的平均IR压降减少81%,峰值减少77%。因此,晶背供电技术特别适合用于先进CMOS的3D IC设计

不论是2D或3D芯片设计,晶背空间还能有其它的延伸应用,像是增设I/O或静电保护(ESD)等元件。举例来说,imec结合了晶背供电技术与2.5D元件:一颗柱状且由金属—绝缘体—金属(MIM)组成的去耦电容。该元件将电容密度提升了4~5倍,利于进一步控制IR压降。这些研究成果皆源自经过实验数据校正的IR压降模型。

晶背供电带来诸多优势发展潜力值得期待

新一代芯片很可能打破传统,从晶圆背面供电。晶背供电网络的设计包含在晶圆背面制造金属导线、埋入式电源轨与纳米硅穿孔,具备多项发展优势,不仅能减少IR压降、纾解后段制程的布线压力,还能帮助微缩标准单元。关键的制程技术包含整合埋入式电源轨、晶圆接合、晶圆研磨与纳米硅穿孔制程,全都在进行研发改良,为将来应用在先进逻辑元件与3D SOC做准备。

审核编辑 :李倩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56

    文章

    50910

    浏览量

    424498
  • 电阻
    +关注

    关注

    86

    文章

    5524

    浏览量

    172246
  • 电力
    +关注

    关注

    7

    文章

    2148

    浏览量

    50250

原文标题:芯片要靠这个供电革命了!

文章出处:【微信号:光刻人的世界,微信公众号:光刻人的世界】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使用SN65LBC184D设计板子的时候,供电电压脚飞线,为什么?

    最近使用SN65LBC184D芯片,设计板子的时候,供电电压脚飞线,漏接5V供电,我查看了数据手册,里面提供的电压范围是4.75V-
    发表于 12-23 07:11

    单对以太网供电开辟新的应用前景

    具有吸引力。现在,单对以太网供电 (SPoE) 改变了游戏规则。SPoE 是一种 IEEE 标准化技术,允许使用以太网电缆中的单对双绞线远距离供电和传输数据,从而为创新应用开辟新领域。 以太网使用四对双绞铜线传输数据信号,每对
    的头像 发表于 10-02 17:55 472次阅读
    单对以太网<b class='flag-5'>供电</b>开辟<b class='flag-5'>了</b>新的应用前景

    OPA2134使用正负双电源供电供电时差在毫、微秒级,会损坏芯片吗?

    我设计一个类似单刀双掷机械开关的电路,可以实现单片机引脚控制±9V同时开通或关断,如下图所示。 现在我想用这个电路控制的±9V给OPA2134供电,但仿真后它们并不是同时开通和关断的,开通时差在微秒级,关断时差在毫秒级,见下
    发表于 09-29 06:04

    给INA116芯片供电时,供电电压采用正负3.3V可行吗?

    给INA116芯片供电时,供电电压采用正负3.3V可行么。技术手册上给的是4.5~18,但是我在测试某型号表时发现INA116供电电压为3.3v,请给与指教是否可行。
    发表于 09-03 06:06

    LM2904的电源是25V单电源供电这个电阻最大可以加到多大,不影响芯片的正常工作?

    我看到一般的电路,Vcc都不加电阻的,但如果我的电源偶尔会有脉冲干扰的话, 是不是加个电阻更好呢? 如果说我的电源是25V单电源供电这个电阻最大可以加到多大,不影响芯片的正常工作?
    发表于 08-29 06:05

    ths3001供电0-12v,功能无法实现,波形完全畸变,请问这个芯片单电源供电可以吗?

    ths3001供电0-12v,功能无法实现,波形完全畸变,请问这个芯片单电源供电可以吗 有什么可以替代的高速单电源供电的放大器吗
    发表于 08-19 07:28

    后摩智能引领AI芯片革命,推出边端大模型AI芯片M30

    的技术实力,推出了基于存算一体架构的边端大模型AI芯片——后摩漫界™️M30,引领AI芯片领域的新一轮革命
    的头像 发表于 06-28 15:13 705次阅读

    AI时代的芯片革命:GPU、FPGA与TPU竞相涌现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正站在一个新时代的门槛上,这个时代将由强大的计算芯片引领,彻底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等人的洞察无疑揭示这一点:拥有强大的计算
    的头像 发表于 06-20 09:47 632次阅读

    请问大佬们,AD8397双运放,它的供电支持单电源供电吗?

    请问大佬们,这个芯片可以单电源供电吗?支持8脚 +15V供电、4脚接地可以吗?
    发表于 05-14 10:17

    芯片巨头高层来台,人工智能引领全球新产业革命

    根据外贸协会的介绍,此次COMPUTEX吸引来自26个国家的1500多家厂商参展,预计将有超过5万名观众到场,成为全球科技界的盛事。其中,人工智能(AI)芯片领导者英伟达(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将在6月2日发表主题演讲,分享其对推动全球新产业
    的头像 发表于 05-13 09:59 371次阅读

    电压转转换成电流4~20mA传输(两线制供电),有类似的方案或芯片吗?

    DAC161P997类芯片实现数字信号转换成电流4~20mA传输(两线制供电),是否有一种方案或芯片实现电压转转换成电流4~20mA传输(两线制
    发表于 05-12 10:03

    圣邦微电子推出全新监测芯片SGM832,助力供电系统精准监测

    圣邦微电子近日发布其全新研发的监测芯片SGM832,这款芯片专为供电系统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监测而设计,为电力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精准。
    的头像 发表于 03-29 17:08 1294次阅读

    HFDA801A芯片供电超出15V就不在出声音信号是为什么?

    HFDA801A芯片供电超出15V就不在出声音信号,但偏执电压仍然存在
    发表于 03-14 07:07

    如何点亮这个EVE(有接线定义)

    1.KCD系列已经内置的DCDC变换模块,所以 按理来说不再需要高电压输入,但是经过 实际分析电路,发现这个EVF没有使用内置 的DCDC,EVF屏幕需要的负电压还是要靠 外部PIN4输入
    发表于 02-11 09:35

    芯片的AD/DA口基准电压和芯片供电电压的关系?

    速率,芯片在进行AD/DA转换时,用到一个基准电压,这个基准电压和芯片供电电压是否有关联?而且芯片的AD口的负载效应一般而言有多大,对外部
    发表于 01-14 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