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服务机器人的种类开发进入瓶颈之后,厂商的角度转向了体型上。
今年10月份,科沃斯在秋季战略新品发布会上带来了DEEBOT PRO K1、M1两款商用清洁机器人。与市面上同类产品不同的是,K1是少见的中小型机器人(与同类产品体型差距超过一半)。按科沃斯的说法,K1和M1的定位是一大一小组合式机器人方案,用以应对小,中,大型场景。
作为老牌的家用智能清洁领域巨头,科沃斯开拓新场景无可厚非,但在竞争激烈的商用清洁领域,在体型上做文章,能讲出新故事吗?
最终的结局我们尚未可知,不过把视角拉回到当下市场本身,我们对于中小型机器人是否为“伪需求”,会有一些更直接的认识。
随着服务机器人进入到越来越多的场景当中,机器人的场景适用能力似乎并没有那么强大。无论是空间较大的商场、超市等,还是空间相对较小的餐厅、商店、便利店等,现有服务机器人对于场景中复杂、狭窄的区域基本都难以覆盖,而事实上,这类区域却并不在少数。在经过市场教育过后,终端用户对这方面的顾虑往往较大。
如何解决这类覆盖难题,要么改变场景,要么改变机器人。场景内固定空间的限制,显然非单纯技术升级能够解决,而让场景适应机器人更不可能,唯一的途径便只能改变机器人。面对当下的需求变化,开发一款新的中小型产品或许是更现实的选择。
事实上,中小型机器人并非新生概念,但由于所能应用的场景成熟度不足,加之市场教育缺失,导致其发展相对滞后,不过随着机器人的普及,市场需求正在提升,轻量化的清洁、配送、巡逻机器人或将成为新的热门赛道。轻量化带来的不只是体型的缩小,成本同样大幅降低,无论对于厂商的产品策略,还是终端用户的选择上,都有了更多可能性。
且对于厂商们而言,随着服务机器人行业走过野蛮生长阶段,在产品开发上,也进入到了精细化运营阶段,厂商们不仅需要开发通用性较强的产品,在需求明确的领域,也要开发更有针对性的产品,丰富自己的产品壁垒。
还值得注意的是,家用方向的扫地机器人也有着泛商用化的趋势,市面上现有产品的工作面积大多在200㎡左右,而超过400㎡的大型家用场景,其复杂度显著提升,无论是作业空间面积的增加,还是特殊场景的存在,如电梯等,都对现有产品的导航模块、清洁模块、智能作业方面(不具备梯控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支持更大工作面积的增强型扫地机器人(中小型机器人)明显更适合这类较大的家用场景。
可以看到,轻量化商用机器人、增强型家用机器人的市场需求正在越发明确,但受发展相对滞后的影响,不仅已量产的产品较少,相对应的中小型机器人技术也较少,且现有商用/家用机器人技术方案均无法直接移植。由于中小型机器人需要兼顾灵活性和可靠性,现有的商用机器人技术方案可靠性高,但导航方案成本也高,且对硬件空间要求大,而扫地机器人技术方案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性能都相对不足。此外,计算平台、MCU、底盘驱动等单元也需重新适配,种种因素导致中小型机器人的发展并不顺利。不过这一现象不会一直持续,随着时间推移,这一技术问题,正在被AI技术供应商所关注。
国内AI技术供应商INDEMIND,在近日发布了一款适用于10-50kg级的中小型机器人解决方案——商用机器人AI Kit Lite,该方案是基于INDEMIND成熟的商用机器人AI Kit方案衍生而来,采用以视觉为核心的多传感器融合导航技术,有着高精度、1000㎡范围以上的导航建图性能,能够适配多种家用/商用的室内外场景。
据了解,商用机器人AI Kit Lite采用设备端系统+云端系统架构,分别在设备端提供了包含导航AI算法、导航计算平台、双目惯性感知传感器、系统驱动MCU、电源管理、人机交互系统和在云端提供了包含业务管理、状态监控、调度管理、地图管理等各种软硬件服务,做到了一站式解决机器人的开发需求。
据介绍,目前商用机器人AI Kit已签署机器人订单超2万台,其方案的功能性和适用性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商用机器人AI Kit Lite同样继承了商用机器人AI Kit的原生优势,在功能方面,基于立体视觉技术,该方案能够对全域的障碍物和不同区域场景进行监测和识别,并根据识别到的语义信息,实时构建语义地图。在避障方面,除了静态障碍物,还能够有效识别悬浮型障碍物、运动障碍物等,并在使用中实时更新地图,更正运行路线。同时,INDEMIND专门研发了智能决策引擎技术,结合基于立体视觉技术带来的强大感知&认知能力,能实现主动安全、智能作业、自然交互等多种智能功能。
此外,该方案同样无需预部署,开箱即可使用,且支持多层地图及全局调度,具备智能梯控系统,实现多楼层灵活作业。
可以看到,这种成熟的一体化方案,在市场中属于凤毛麟角。对于当下新兴的细分蓝海市场,无论是迫切量产还是产品验证,INDEMIND商用机器人AI Kit Lite都为厂商们提供了新的选择。
审核编辑黄昊宇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1文章
28455浏览量
207266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