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全极耳技术“突破”大圆柱电池“出击”

高工锂电 来源:高工锂电 2023-01-04 10:58 次阅读

摘要

顶尖车企相继“牵手”大圆柱电池,正引领行业新风向。

GGII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全球新能源车合计销售763.8万辆,同比增长61%。一方面,新能源车渗透率正不断提高,已接近30%;另一方面,锂电池作为新能源车的“核心”,与新能源车“同频共振”,1-10月合计装机量369.81GWh。

动力电池保“量”,更要保“质”,由于新能源车对安全性能、续航里程、充电速度等要求在不断提高,哪种形态的电芯最适合新能源汽车应用是目前热议的话题,新能源车市场正倒逼电池企业不断更新突破电池技术、不断推出创新优质的电池产品

就当下而言,方形电池、软包电池、圆柱电池优势各异,是目前动力电池市场的三大主流产品。其中,圆柱电池凭借着在成本、性能与安全等方面的优势,备受市场关注,这主要由于其单体和电池包结构特性,单体体积最小,便于热管理,可以灵活利用异形空间,高度标准化的形态利于平台化及迭代。

此外,圆柱电池单独外壳保护和独立泄压装置,具有多重保障;电芯蜂窝状排列,空隙保障了足够大的单体与外部热交换面积;更重要的是,其中心对称的圆形结构可以在全生命周期有效束缚内部极片的膨胀,使得电芯外部不发生任何形变。

从市场来看,今年4月,特斯拉向客户交付了第一批配备无极耳4680 电池的 Model Y车辆;近期,特斯拉消息称,其4680电池团队实现了86.8万/周的电池制造实力,可支持装备1000多辆Model Y车型。

无独有偶,宝马集团也宣布,将从2025年起率先在“新世代”车型中使用46系大圆柱全极耳电池。顶尖车企相继“牵手”大圆柱电池,正引领行业新风向。

全极耳技术“突破”大圆柱电池“出击”

然而,在此前一段时间内,圆柱电池囿于尺寸及容量问题,应用场景受限。电池放电过程中电流通过铜箔、铝箔汇集,并通过极耳导出到外电路,由于电阻的存在,电池在充放电的过程中不利于电流传导,电池充放电时极易导致局部热量过大,存在安全隐患。

此外,由于电芯尺寸做大,特别是大电流充放电的过程中会产生显著的欧姆热,引起电池温度的升高,越粗越大的电芯发热越多、散热越难,进而影响充电速度。

因此,如何解决电芯尺寸做大和发热减少的悖论成为其中关键。经过行业的不断研究,“全极耳”技术成为解决圆柱电芯的功率性能、安全问题瓶颈的关键所在。

具体来看,全极耳电池是利用全极耳结构进行连接和导流的新型电池,将电芯极片与集流盘通过激光技术进行本材连接,使极片与盖板之间过电流能力不低于极片本身,从而大幅提升电池过电流能力、降低电池发热量,突破了圆柱电池的瓶颈。

技术突破下,Panasonic、LG Chem、Samsung SDI和比克电池等国内外电池制造商已经确认大圆柱电池的开发。值得一提的是,比克作为国内首发4680全极耳大圆柱电池的电池企业,已开始规划大尺寸圆柱电池量产生产基地,量产指日可待。

从产品矩阵来看,比克大圆柱电池的产品包括46系、3x系和26系等系列,电芯高度覆盖70mm到160mm,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值得一提的是,比克大圆柱电池得到了多方实验验证,其材料体系可解决能量密度问题,进而解决续航问题;全极耳设计则大幅降低了内阻,进而对安全保障起到了重要影响。

“快充+热管理”认证比克大圆柱“领跑”行业

此前,国际老牌能源类顶级杂志《Journal of Power Sources》发表了“全极耳大圆柱锂离子电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快速充电性能和最佳热管理”文章,是锂电行业内首篇使用真实商业化的全极耳大圆柱电池验证数字模型结论的文章。

该权威论文使用的全极耳大圆柱电池由比克提供,作者基于专门为汽车高性能应用设计的、成熟的比克全极耳大圆柱电池,建立了热-电-电化学耦合模型,探究了该电芯的最优化充电时间和热管理策略。

在严苛的实验条件下,比克全极耳大圆柱电池表现优异:在20°C环境下,可11分53秒内将电池从10%充到80%;在零下20°C环境下,可将10%-80%的快充时间优化到15分58秒的水平。

总的来看,比克电池在该实验中实现了不到12分钟从10%充电到80% SOC 的快速充电时间,快充性能相比常规单极耳电芯可实现三倍提升,相当于520公里续航里程,展示了比克全极耳大圆柱电池的巨大潜力。此外,比克电池在快速充电过程,没有发生析锂现象。

结构设计方面,比克大圆柱电池在全极耳设计下,采用了钢壳的外壳材质,配套了单独外壳保护和独立泄压装置,通过定向泄压技术,比克全极耳大圆柱电池可以做到整车层面零热扩散,保证电池包整体的安全和电池全生命周期品质的始终如一,热管理问题得到大幅改善。

与此同时,由于全极耳结构设计的独特性,大圆柱电池在材料系统的探索上更为大胆,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硅基负极材料等在大圆柱电池上的使用更为广泛,其能量密度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正极材料方面,比克全极耳大圆柱电池正极镍含量已由Ni50提升到Ni90,容量持续提升,18650电芯量产最高容量达3.5Ah,21700电芯量产最高容量达5.3Ah,再次突破了21700系列电芯量产容量极限。

负极材料方面,比克电池较早开始对硅用圆柱电池负极材料进行研究。目前,比克硅氧材料由一代硅已发展到三代硅,将首效由77%提升至86%,基本达到与正极效率匹配。

在对新材料系统的探索下,安全方面问题也不容忽视。相比石墨材料,硅基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体积膨胀,高达300%,而圆柱电池通常采用钢壳,机械强度大,有着很好的束缚力,能够有效抑制硅的膨胀形成天然屏障。

产品与产能共振比克“多线”布局大圆柱

大圆柱电池能够在保障安全和足够的续航里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快充性能,助力电动车使用体验媲美燃油车。在此情况下,大圆柱电池产能需要配合当下高速增长的新能源车市场。

比克电池作为国内较早一批研究全极耳大圆柱电池的企业,自2021年初在国内率先发布全极耳大圆柱电池至今,比克电池在大圆柱电池技术研发和市场化推进上态势强劲,订单和意向客户持续增加,比克大圆柱产品矩阵包括46系、3x系和26系等。

具体来看,比克46系电芯去年开始陆续有样品批量交付,性能表现符合预期,依据8-15分钟的不同快充能力,目前电芯能量密度在280Wh/kg至330Wh/kg之间。

比克26系则以26105铝壳电芯为主,目前处于B样阶段,应用于整车可达700公里以上续航,快充12分钟以内可达500公里续航,量产后能量密度将高达290Wh/kg。

比克3x系则处于二者之间,是比克为了进一步综合优化性能、成本、系统设计等因素在开发的新平台。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大圆柱电池扩产潮,比克电池提前规划,未来几年,比克将分两个阶段在海内外扩充80GWh的电池产能。同时,比克也将持续向碳中和目标迈进,打造零碳工厂,满足碳排放和碳足迹的需求,以行业领先水平为目标,持续减少碳排放,积极探索电池全生命周期碳中和路径。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22年有近60家企业正在进行圆柱全极耳电池的研发和中试测试,有10余家基本已经走到量产阶段;与此同时,材料、设备等上下游企业也正加码高镍、硅负极等材料布局,加速对全极耳技术的设备导入。从行业整体来看,全极耳大圆柱电池量产或将在2023年迎来高速增长。

审核编辑 :李倩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动力电池
    +关注

    关注

    111

    文章

    4456

    浏览量

    76735
  • 电化学
    +关注

    关注

    1

    文章

    302

    浏览量

    20398
  • 圆柱电池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64

    浏览量

    9691

原文标题:大圆柱电池“浪潮”下,全极耳技术破局“快充+续航”

文章出处:【微信号:weixin-gg-lb,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大圆柱电池融资和扩产的消息不断

    2024年,大圆柱电池来到了量产的关键时间节点,来自业界的融资和扩产消息也不断传来。
    的头像 发表于 05-28 14:31 402次阅读

    全固态、5C快充、大圆柱电池,国轩高科新品“三连发”

    今年以来,以超充、大圆柱和固态等为代表的高性能电池,产业
    的头像 发表于 05-19 11:23 847次阅读

    正力新能发布首款双重半固态超长续航大圆柱电池—正力·骐龙

    4月19日,以“极能·无限”为主题的正力新能2024超长续航产品发布会在江苏常熟举行。基于“LISA3-2-1”研发战略,正力新能推出极能技术电池产品,并发布首款双重半固态超长续航大圆柱电池
    的头像 发表于 04-19 17:53 692次阅读

    总投资100亿元!力华电源科技25GWh大圆柱储能电池项目开工

    2月26日,位于烟台市黄渤海新区的力华电源科技25GWh大圆柱储能电池项目开工。
    的头像 发表于 02-29 14:59 1855次阅读

    工业RFID标准:RFID电池杯托在大圆柱电池产线上的应用

    大圆柱电池在许多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电动车、储能系统等。然而,大圆柱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如何高效、准确地追踪和管理大量的电池
    的头像 发表于 02-01 15:30 222次阅读

    兰钧新能源加速大圆柱产业化进程

    为加速大圆柱装车进程,兰钧新能源正式推出BTL大圆柱电池系统,通过侧碰安全、底部球击安全、热电分离、抑制热蔓延等方面构筑了圆柱电池系统安全高
    的头像 发表于 01-03 11:25 532次阅读
    兰钧新能源加速<b class='flag-5'>大圆柱</b>产业化进程

    大圆柱电池产业化机遇“涌动”

    凭借更高安全、更高效制造、更高性能、更低成本等多重优势,大圆柱电池产业化被寄予厚望。
    的头像 发表于 11-20 10:18 754次阅读

    大圆柱电池的产业发展特征

    2023年以来,大圆柱电池的产业发展呈现出提速、提质两大特征。
    的头像 发表于 11-08 10:00 647次阅读

    大圆柱电芯在PACK应用中的轻量化解决方案

    性能等相关问题:如结构胶(导热、绝缘)、灌封胶(灌封、导热)、密封胶(密封) 以下是我司为各大圆柱电芯厂家提供的轻量化解决方案: 一、大圆柱电芯发泡灌封技术电池包无模组方案采用大量
    发表于 10-17 10:49

    46系大圆柱电池产业化存在的痛点

    在特斯拉效应下,46系大圆柱电池引发全球产业界关注,通过结构创新与材料体系,实现更高效制造、更高性能、更低成本来满足电动化的需求,已经成为行业的重要技术路径之一。
    的头像 发表于 09-18 10:48 932次阅读

    亿纬锂能多款大圆柱电池已进入C样阶段

    在本次展会中受到瞩目,该展区展示了从电池原材料,再到大圆柱电池、系统产品,以及电池回收再造的全产业链布局,其体现的创新技术成果、绿色供应链、
    的头像 发表于 09-14 09:51 920次阅读

    亿纬锂能传承匠心打造突破性的大圆柱电池及系统

    but More”为主题的发布会在亿纬锂能展台精彩举办。 亿纬动力高级副总裁Alexander Holden首先介绍了亿纬的发展情况。随后,亿纬锂能电池系统研究院副院长徐宇虹博士向在场来宾介绍,基于20余年圆柱技术沉淀,亿纬锂
    的头像 发表于 09-08 09:18 775次阅读

    46系大圆柱电池即将迎来产业化“开篇”

    46系大圆柱的应用正在“加速跑”。宝马集团已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远景动力达成大圆柱电池采购合同。三家电池供应商将分别在中国、欧洲和北美建立电池
    发表于 09-04 10:33 467次阅读

    兰钧切入大圆柱 “辰星”技术兼顾快充与高比能

    兰钧新能源通过中外典故与现代技术结合,赋予“辰星”技术“快”的内涵,赋意大圆柱电池性能进阶。
    的头像 发表于 08-10 09:56 901次阅读
    兰钧切入<b class='flag-5'>大圆柱</b> “辰星”<b class='flag-5'>技术</b>兼顾快充与高比能

    大圆柱电池及动力电池PACK系统概述

    圆柱电池一般为全极耳电池大圆柱),相对方形电池制造工艺,全极耳圆柱
    的头像 发表于 08-01 00:15 3435次阅读
    <b class='flag-5'>大圆柱</b><b class='flag-5'>电池</b>及动力<b class='flag-5'>电池</b>PACK系统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