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同时,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了《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
1月8日新冠“乙类乙管”方案实施
随着政策的调整,社会面感染新冠的人数迅速扩大,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演变成重症的概率也随之扩大。因此《总体方案》提到,要“加大医疗资源建设投入。重点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配足配齐高流量呼吸治疗仪、呼吸机、ECMO等重症救治设备,改善氧气供应条件。三级医院要强化重症医疗资源准备,确保需要时24小时内重症监护资源增加一倍。”该方案2023年1月8日起正式施行。
众所周知,国务院在12月11日下发的《关于印发依托县域医共体提升农村地区新冠肺炎医疗保障能力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中就已经明确,全国医院需在2022年底前完成重症医疗资源储备工作。而本次新方案的出台,则直接将战线拉长,表明对全国医院而言,重症医疗资源储备工作,不仅是2022年12月的工作重点,在2023年更将成为长期战略安排。
掀起重症医疗资源的储备浪潮
近日,通过查询中国政府采购网信息可以发现,11月26日到12月27日的一个月内,各地就发布了483条呼吸机采购公告,139条ICU设备采购公告,数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以上。据华创证券测算,本轮加建ICU估算要花560亿元,同时能带动300亿医疗器械增量空间投资,其中呼吸机+监护仪超150亿,缺口均约8万台,增量空间分别约100亿、57亿。
在国内掀起的重症医疗资源的储备浪潮中,“三级医院”将成为重点拓展对象,与之对应的包括呼吸机、监护仪、ECMO、高流量吸氧仪在内的诸多重症救治设备需求更将迎来持续释放!
拒绝进口,要求国产
值得注意的是,在已经公开的重症医疗设备采购大单中,如江南大学附属医院仅ECMO、全自动连续血滤系统这两类产品要求采购进口,其余一律要求采购国产。更有多家医院直接明确,本次招标项目拒绝接受进口产品投标!
早在2020年疫情刚爆发的时候,全球呼吸机产能告急。由于国产呼吸机、制氧机的关键传感器全部依赖进口,面对疫情全球蔓延,传感器生产国纷纷限制出口,导致国内核心关键传感器短缺,严重限制了呼吸机、麻醉机的产能。
当时为了抗击新冠疫情,国内众多传感器厂商纷纷带领技术团队紧急攻关。其中奥松电子基于20年的技术积累,在日以继夜的奋战下,历经一个月的极速研发,率先在2020年3月份推出了呼吸机专用流量传感器、差压传感器、氧气传感器等抗疫相关传感器,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有能力同时为呼吸机、制氧机等抗疫装备提供关键传感器的高新技术企业。
2020年,奥松电子的流量传感器、差压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大批量生产,解决了呼吸机中缺少关键零部件的问题,打破一直以来呼吸机专用流量传感器被外国科技巨头垄断的局面,解决长期以来禁锢我国科技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实现国产替代进口。发展至今,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已在多家医疗设备中成功应用,受到医疗器械厂商的一致好评。
如今,国产呼吸机在国内医疗资源中扛起大梁,中国制造的性价比优势凸显,符合众多招标项目的要求,对大批国产器械厂商而言将是绝佳机遇!
审核编辑黄昊宇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51文章
51177浏览量
754275 -
医疗设备
+关注
关注
12文章
954浏览量
66871 -
呼吸机
+关注
关注
7文章
222浏览量
20626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