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疫情冲击后,人们的健康观念逐渐由被动治疗转变为主动监测,可以检测人体最关键的五大健康指标:血氧和心率、血压、呼吸频率、温度的生命体征监测功能,正在成为可穿戴设备发展的核心功能。
随着防疫政策进一步优化,“沉默性缺氧”一度冲上热搜第一。继N95口罩、退烧药、抗原检测试剂盒供不应求之后,平时几十块一个的血氧仪也热销断货,具有心率、血氧检测功能的智能手表/手环便成了消费者的备选。
智能手表/手环的血氧检测准吗?是否能暂时救急替代血氧仪?
2020年9月,Apple Watch Series 6智能手表创新性增加了血氧监测功能,随后,各大品牌纷纷跟进该功能。如今,血氧监测功能已成为主流智能手表/手环产品的标配功能。
因此、苹果、华为、荣耀、小米的智能手表/手环产品,也是近期消费者寻求替代血氧仪的优先选择。然而很快,有网友发现,即便是火腿肠、橘子、速溶咖啡等非生命物体,戴上智能手表也能测出心率血氧。一时间,关于智能手表检测数据是否准确,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
大健康,智能穿戴蓝海
要想搞明白这件事,首先我们要知道智能手表究竟是如何进行检测的。
智能手表血氧心率检测原理……☜点击查看完整新闻
传统的医用血氧仪,采用的是指夹式(投射式),利用光电血氧检测技术结合容积脉搏描记技术,用两束不用波长的光照射人体指端,再由光敏组件获取测量信号,最后将所获取信息经过处理后分析出血氧饱和度值。
而智能手表/手环当下采用的技术是利用皮肤式(反射式) 血氧传感器芯片,基于光学反射原理,通过向皮肤发射红光和红外光(也可能包含红光的白光等),依靠智能手表内置的SpO2传感器来检测脉冲数据,进行实时监测。
而由于智能手表的佩戴、检测方式不同,表带松紧、手臂毛发浓密程度、纹身、伤疤等都有可能影响光线,最终会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由此可见,智能手表的血氧监测精度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这也是当前几大智能手表品牌均表示,其检测数据仅能做参考用,不能作为严谨的医学依据的原因。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智能手表的检测精度?近期不少智能手表厂商回应,将继续优化算法。寻求算法突破来提高准确度,这条路行得通吗?
答案是可进一步提高准确度,但依然容易被干扰。
无论是指夹式血氧,还是智能可穿戴设备,都是基于光电传感器进行脉搏测量,但目前光电传感器在测量上并不算太完美。
抗干扰,是精度提升关键
而射频信号不会像光电传感器一样,从组织和骨骼中获得反射信号,也不会被皮肤颜色等因素影响,可以实现血氧饱和度高精度测量。因此,基于射频技术的智能穿戴设备,正在成为探索方向。
行业普遍认为,随着健康观念的改变、社会养老压力增加,更高级别的精准医疗是智能穿戴设备迈进的下一个方向,居家照护就是智能穿戴设备的新蓝海市场。想要提高心电采集、心电分析、心率监测、血氧监测、体温检测等生命体征检测的准确度,除了需要寻求算法升级,还将依靠传感器、模拟和芯片的厂商未来在这类应用抗干扰性能的突破!
◆【大大芯方案】新年新气象,芯方案带你开启新篇章
原文标题:【洞见芯趋势】智能手表/手环,能替代血氧仪吗?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大联大】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大联大
+关注
关注
4文章
543浏览量
87728
原文标题:【洞见芯趋势】智能手表/手环,能替代血氧仪吗?
文章出处:【微信号:大联大,微信公众号:大联大】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