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商证券发布报告称,在汽车逐步迈向智能化、网联化的驱动下,汽车功能配置日益复杂、而传统分布式的电子电气架构与软件与硬件的强耦合关系导致车企开发成本及难度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集中式的电子电气架构以及伴随而来的域控制器理念被提出。当前域控制器技术已在智能座舱以及自动驾驶领域大放异彩,并且成为车企以及供应商争相追捧掌握的核心技术。
浙商证券表示,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渗透与普及,汽车电子电气零部件占汽车的比重也逐渐提高。越发复杂的系统对传感器、控制器(ECU)的数量有了大量需求。传统分布式的电子电气架构由于其算力分散无法高效利用、线束成本重量劣势、无法支持高带宽车内通信、后续升级维护困难等多维度原因,已无法满足发展需求。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应运而生,并且在未来最终会走向中央计算平台的形式。
借助智能网联、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的浪潮,国内本土Tier1 实现了赛道切换,并且表现亮眼。本土 Tier1 往往从单个控制器或软件产品研发切入汽车电子赛道,由点及面逐步扩展,最终发展成为软硬一体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占领汽车智能化高地。
作为光学行业的头部厂商,欧菲光2015年开始进军智能汽车领域,通过收购华东汽电和南京天擎,顺利成为国内整车厂商的Tier 1供应商,目前已取得20余家国内汽车厂商的供货商资质,并积极进行国外汽车厂商的供应商资质认证。
经过多年深耕,欧菲光深度布局智能驾驶、车身电子和智能中控,以光学镜头、摄像头为基础,延伸至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抬头显示(HUD)等产品,丰富产品矩阵布局,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目前,公司在智能汽车业务领域,与国内多个自主品牌客户开展了广泛合作,客户既包含传统车企,也包含造车新势力。公司近期新增数家造车新势力企业的供应商资质,同时公司也在积极进行国外汽车厂商的供应商资质认证。
智能驾驶方面,欧菲光全面布局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优质传感器,技术领先且不断完善。其中,欧菲光车载摄像头包括前视、周视、后视、环视等多款产品已经实现量产,成为国内不少汽车厂商的主要供应商。具体来说,公司5M前视长焦和广角镜头、2M前视三目镜头都在量产中;3M和8M周视后视镜头已量产;1M和2.5M环视车载镜头均已量产;带加热功能的2M电子外后视镜镜头已量产;舱内DMS和OMS镜头,1M和2M均已量产,5M正在小批量试产;车载ToF产品,具有VGA分辨率的车载ToF镜头&模组已实现首发规模量产。
同时,欧菲光已发布了新一代短距毫米波雷达(77GHz),技术业内领先,并且基于该毫米波雷达重点推出倒车辅助系统(PAS)、舱内活体检测系统、自动泊车(APA)/代客泊车(AVP)等各类场景的解决方案;中距、长距和4D等毫米波雷达产品也将推出,以满足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系统和传感器需求。
审核编辑黄昊宇
-
控制器
+关注
关注
112文章
16444浏览量
179327 -
汽车
+关注
关注
13文章
3598浏览量
37615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