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突破:有望实现二维半导体集成规模化制造

制造界 来源: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 2023-01-13 11:28 次阅读

2023年1月11日,南京大学王欣然教授、施毅教授带领国际合作团队在全球顶级科研期刊《Nature》上以“Approaching the quantum limit in two-dimensional semiconductor contacts”为题发表研究成果,这是南京大学新年首篇《Nature》。

该科研团队通过增强半金属与二维半导体界面的轨道杂化,将单层二维半导体MoS2的接触电阻降低至42Ω·μm,超越了以化学键结合的硅基晶体管接触电阻,并接近理论量子极限,该成果解决了二维半导体应用于高性能集成电路的关键瓶颈之一。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431-4

b958ca60-92a5-11ed-bfe3-dac502259ad0.png

硅基集成电路在过去60多年一直沿着摩尔定律的预测,朝着更小晶体管尺寸、更高集成度和更高能效的方向发展。然而,由于量子效应和界面效应的限制,硅基器件的微缩化已经接近极限。最新的国际器件与系统路线图(IRDS)预测,在2nm技术节点以下,以MoS2为代表的二维半导体将取代硅成为延续摩尔定律的新沟道材料。

金属-半导体欧姆接触是实现高性能晶体管的关键,特别是在先进工艺节点下。传统硅基器件利用离子注入对接触区域进行高浓度掺杂,通过接触与沟道界面的化学键实现欧姆接触,其接触电阻约为100Ω·μm。由于原子级厚度,二维半导体与高能离子注入工艺不兼容,需要发展全新的欧姆接触技术。与硅相比,二维半导体存在天然的范德华间隙,金属与半导体界面的波函数杂化耦合较弱,因此实现超低接触电阻具有很大的挑战,这也是长期以来限制二维半导体高性能晶体管器件的关键瓶颈之一。

面对上述挑战,合作团队提出了轨道杂化增强的新策略,在单层MoS2晶体管中实现了目前最低的接触电阻42Ω·μm,首次低于硅基器件并接近理论量子极限。团队首先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在半金属Sb中发现了一个特殊的(0112)面,具有较强的z方向原子轨道分布,即使存在范德华间隙仍然与MoS2具有较强的原子轨道重叠,导致金属-半导体能带杂化,大幅提升电荷转移和载流子注入效率。

进一步计算发现,该策略对于其他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半导体(如WS2、MoSe2、WSe2)具有普适性。在实验上,团队发展出高温蒸镀工艺在MoS2上实现了Sb(0112)薄膜的制备,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验证了Sb薄膜的取向,以及与MoS2之间的理想界面。

基于该工艺,团队制备了MoS2晶体管器件,发现Sb(0112)面与MoS2的平均接触电阻比Sb(0001)面低3.47倍,平均电流密度提升38%,充分证明了Sb(0112)接触对器件性能的显著提升作用。大规模晶体管阵列的统计结果表明Sb (0112)接触的各类性能参数呈现优异的均一特性,有望应用于二维半导体的集成规模化制造。

由于接触电阻的降低,20nm沟道长度的MoS2晶体管在1V源漏电压下呈现电流饱和特性,开态电流高达1.23mA/μm,比之前的记录提高近45%,超过了相同节点的硅基CMOS器件,并满足IRDS对1nm节点逻辑器件的性能需求。Sb(0112)接触展现出来的优异电学性能、稳定性和后端兼容性证明该技术有望成为二维电子器件的核心技术。

b966280e-92a5-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1 Sb (0112)-MoS2接触的能带杂化理论(a-b)、高分辨STEM原子成像(c)和接触电阻测量(d-f)

b97438d6-92a5-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2 Sb(0112)-MoS2接触电阻和器件电流密度与现有技术的对比

该工作由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共同完成。南京大学王欣然教授、施毅教授和东南大学王金兰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江苏省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专项等资助,以及南京大学微制造与集成工艺中心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王欣然教授课题组聚焦二维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技术,在大面积单晶材料生长(Nature Nanotech., 16, 1201 (2021); Nature, 605, 69 (2022))、超薄介质集成(Nature Electron., 2, 563 (2019))、三维异质集成(Nature Nanotech., 16, 1231 (2021))等方向取得多项重要进展,2022年荣获第四届“科学探索奖”,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审核编辑 :李倩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集成电路
    +关注

    关注

    5345

    文章

    10939

    浏览量

    355550
  • 半导体材料
    +关注

    关注

    11

    文章

    429

    浏览量

    29211

原文标题:突破:有望实现二维半导体集成规模化制造

文章出处:【微信号:baixiu01,微信公众号:制造界】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二维PDMA可以使用描述符链吗?

    我正在尝试使用二维描述符连锁。 编写了一些二维描述符链的代码。 但我有一些疑问,比如 1.二维 PDMA 可以使用描述符链吗? 2.如果 1 是,请附上一些代码 我们是否可以使用 2 个结构或只使用 1 个结构即可。
    发表于 05-31 08:16

    怎么在Framewin里显示二维码?

    各位前辈好,刚刚开始使用STemWin。现在一个Framewin里显示二维码,在Framewin初始里调用二维码函数没有反应。请问需要怎么调用?
    发表于 04-16 08:27

    半导体发展的四个时代

    芯片。技术开始变得民主、大众,世界从此变得不一样了。 半导体的第三个时代——代工 从本质上来看,第三个时代是第个时代成熟的必然结果。集成
    发表于 03-27 16:17

    半导体发展的四个时代

    芯片。技术开始变得民主、大众,世界从此变得不一样了。 半导体的第三个时代——代工 从本质上来看,第三个时代是第个时代成熟的必然结果。集成
    发表于 03-13 16:52

    Labview调用Halcon识别二维

    Labview调用Halcon识别二维码 可一次识别多个二维码 使用Labview 2020编辑,halcon的版本是 19.11,32位
    发表于 02-21 16:31

    二维图片框 在 鼠标处 滚轮 缩放 图片,像 CAD 一样,,

    大家好,如何实现二维图片框 在 鼠标处 滚轮 缩放 图片,像 CAD 一样,,*附件:图片在鼠标处缩放.rar
    发表于 01-07 21:02

    LabVIEW开发二维激光振镜扫描控制系统

    LabVIEW的框架下,项目的实现流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系统设计与原理分析:本部分围绕二维激光振镜扫描控制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功能进行详细介绍。首先阐述了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分析了二维激光振镜扫描的原理,并
    发表于 12-22 11:00

    首次实现GHz频率的二维半导体环形振荡器电路

    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欣然教授、施毅教授带领的团队在二维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设计-工艺协同优化(DTCO),开发出空气隔墙晶体管结构,大幅降低寄生电容,在国际上
    的头像 发表于 11-24 14:36 600次阅读
    首次<b class='flag-5'>实现</b>GHz频率的<b class='flag-5'>二维</b><b class='flag-5'>半导体</b>环形振荡器电路

    芯片小白必读中国“功率器件半导体

    】等,属于半导体产品中的集成电路。【功率器件】和【功率IC】共同组成规模数百亿美元的功率半导体市场,其重要性相当,市场规模也比较接近,基本上
    的头像 发表于 11-08 17:10 1267次阅读
    芯片小白必读中国“功率器件<b class='flag-5'>半导体</b>”

    OpenHarmony应用实现二维码扫码识别

    本文转载自《OpenHarmony应用实现二维码扫码识别》,作者zhushangyuan_ 概念介绍 二维码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在购物应用中,消费者可以直接扫描商品二维码,浏览并购买产
    发表于 08-23 17:00

    重大突破!我国实现12英寸二维半导体晶圆规模化制备技术

    我国在二维半导体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近日,来自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北京大学教授刘开辉、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团队,以及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广宇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7-19 15:17 469次阅读
    重大<b class='flag-5'>突破</b>!我国<b class='flag-5'>实现</b>12英寸<b class='flag-5'>二维</b><b class='flag-5'>半导体</b>晶圆<b class='flag-5'>规模化</b>制备技术

    重大进展!中国团队实现12英寸二维半导体晶圆批量制备

    该研究提出模块化局域元素供应生长技术,成功实现半导体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晶圆批量化高效制备,晶圆尺寸可从2英寸扩展至与现代半导体工艺兼容的12英寸,
    的头像 发表于 07-13 16:06 470次阅读

    12英寸二维半导体晶圆的批量制备完成

    研究人员针对扩大二维半导体晶圆尺寸和批量制备的核心科学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模块化局域元素供应生长策略,成功实现了最大尺寸为12英寸的二维半导体
    发表于 07-13 11:16 249次阅读

    中国团队成功实现12英寸二维半导体晶圆批量制备技术

    二维半导体是一种新兴半导体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单层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为代表。与传统半导体发展路线类似,晶圆材料是推动二维
    的头像 发表于 07-12 16:01 420次阅读

    我国突破12英寸二维半导体晶圆批量制备技术

    该研究提出模块化局域元素供应生长技术,成功实现半导体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晶圆批量化高效制备,晶圆尺寸可从2英寸扩展至与现代半导体工艺兼容的12英寸,
    的头像 发表于 07-10 18:20 624次阅读
    我国<b class='flag-5'>突破</b>12英寸<b class='flag-5'>二维</b><b class='flag-5'>半导体</b>晶圆批量制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