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轻量级的5G RedCap

sally100 来源:数字ICer 2023-01-13 16:01 次阅读

随着3GPP R17版本的冻结,一个新的名词逐渐开始热门起来,那就是RedCap。

究竟什么是RedCap?为什么要引入它?它和现在的5G有什么区别?

█ 什么是RedCap

RedCap,全名是Reduced Capability,中文意思是“降低能力”。它是3GPP在5G R17阶段,专门立项研究的一种新技术标准。

对于RedCap这个名字,大家可能觉得比较陌生。其实,它此前的名字,可能有读者听说过,就是NR light(NR lite)。

说白了,RedCap就是轻量级的5G。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有些文章将RedCap全名说成是Reduced Capacity。这显然是不对的,Capacity的意思是容量,Capability是能力。

█ 为什么会有RedCap

5G搞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搞一个轻量级的版本呢?原因如下:

众所周知,5G分为三大应用场景,分别是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uRLLC(低时延高可靠通信)、mMTC(海量物联网通信)。

7f654784-930e-11ed-bfe3-dac502259ad0.png

eMBB是4G时代MBB(移动宽带)的升级,主要侧重于网络速率、带宽容量、频谱效率等指标。目前我们使用的5G手机通信,就属于eMBB场景。

而uRLLC和mMTC,前者侧重可靠性和时延,后者侧重连接数和能耗。两者都是主要服务于行业互联网,包括工业制造、车联网、远程抄表等垂直行业领域。

我以前和大家说过,物联网的应用场景是极其复杂、多样的。不同的场景,对网络的指标要求并不一样。

以速率为例,VR/AR、高清转播需要高速连接,但是,远程抄表(水表、电表),还有共享单车同步数据,只需要低速就可以了。相比速率,很多应用场景更关心功耗和成本。

物联网经过这么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高速、中速和低速三个类别:

7f74b994-930e-11ed-bfe3-dac502259ad0.png

“631”结构

如果算上现在越来越火的无源物联网(超低速率),那就是四个类别:

7f942f5e-930e-11ed-bfe3-dac502259ad0.png

仅靠5G,是满足不了全部需求的。所以,现阶段,是5G、4G一起在扛。甚至2G、3G也在帮忙。

7fa14be4-930e-11ed-bfe3-dac502259ad0.png

随着2G、3G的退网,绝大部分的2G、3G物联网业务将会迁移到LTE Cat.1、LTE Cat.4和NB-IoT。也就是4G、5G打天下。

那么问题来了,将来4G要退网,怎么办?或者,新运营商成立,难道除了5G之外,还要再建一个4G网络吗?

所以,5G必须考虑长远,建立一个轻量化的版本,用于覆盖住目前LTE Cat.1以及Cat.4的需求,也就是中速及中高速需求。

7fb08898-930e-11ed-bfe3-dac502259ad0.png

于是,就有了RedCap。

换言之,NB-IoT/eMTC是阉割版的4G。而RedCap,是阉割版的5G。

从技术特性上来说,RedCap介于eMBB(超宽带)和LPWA(低功耗广域网,NB-IoT等)之间。

7fd43b58-930e-11ed-bfe3-dac502259ad0.jpg

RedCap主要针对的是带宽、功耗、成本等需求都基于eMBB和LPWA之间的应用。

它的带宽速率低于eMBB,但是远高于LPWA。它的功耗和成本高于LPWA,但是却又远低于eMBB。

7fe0e1be-930e-11ed-bfe3-dac502259ad0.png

RedCap的能力,非常“均衡”(黄色线是RedCap)

RedCap诞生的另一个驱动力,是5G终端芯片和模组的成本问题。

完整版的5G终端芯片和模组,设计极为复杂,研发门槛极高,投入成本巨大。它们的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500-1000元)。

高昂的价格,影响了5G在垂直行业的落地,用户不愿意花这么多钱。

所以,搞一个轻量化的5G,也是为了在一些对速率、时延要求不那么高的场景,降低5G部署和使用的成本,更好地服务用户,加速5G落地。

█ RedCap是如何实现低成本的?

来到本文的关键部分,RedCap究竟是如何被阉割Reduced的。

下面这个表格,显示了5G RedCap设备和5G传统设备之间的主要区别。

7ff0d2a4-930e-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原图来自爱立信(鲜枣课堂翻译)

首先,RedCap的频谱带宽更小。在Sub-6GHz频段,RedCap的带宽为20MHz,小于传统5G的100MHz。

其次,RedCap减少了收发天线数量,并降低了MIMO层数。对于Sub-6GHz频段,RedCap终端的接收链路可减少为1个或2个,相应下行MIMO降低为1层或2层接收。这样一来,就降低了对终端射频收发信机和基带处理模块的能力要求。

第三,RedCap采用了64QAM这种更简单的调制方式,同样意味着对射频和基带的要求大幅降低。

第四,RedCap采用半双工FDD(HD-FDD),可以在不同时刻在不同频率上进行收发,不需要双工器。不仅节约了成本,还获得了更好的集成能力(双工器一般都比较大),减小了对设备空间的占用,有利于设备的小型化。

第五,RedCap引入了一些节省功耗的手段,例如增强的非连续接收特性(eDRX),采用更长的休眠模式,让终端减小功耗,获得更高的续航能力。

基于上述改动,根据预测,RedCap相比于5G公网终端,复杂度下降了60%,在基带和射频侧大约有70%左右的成本降低。更有说法称,RedCap的整体成本可以减小2-5倍,甚至7-8倍。

虽然RedCap被严重阉割,但基本性能还是保留的。它可以基于5G现网平滑升级引入,不需要对现网进行大的改造。

说完好的,再说不好的。RedCap失去了什么呢?

首先是速率。随着终端带宽的下降,MIMO接收的简化,以及最高调制阶数的下降,RedCap的峰值速率也将大幅下降。

具体的速率值,根据天线数量和帧结构有所不同,可以参看下面的表格:

7ffe61f8-930e-11ed-bfe3-dac502259ad0.png

RedCap 上下行峰值速率参考

(来自5G RedCap 技术白皮书)

覆盖能力方面,因为天线设计的缩水,加上可穿戴终端的尺寸限制,覆盖能力略有缩水。

传输时延方面,HD-FDD不能同时发送和接受,传输时延会有所增加。不过,对于RedCap的应用场景来说,这些问题都没有太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应用场景和成本,3GPP提出RedCap一次只能在一个频带内工作,不需要支持载波聚合或者双连接。(当然了,早期的RedCap终端,肯定是双模的,毕竟5G的覆盖并不完美。)

差点忘记说价格。根据预测,RedCap的模组价格将会控制在100-200元(人民币)之间,远低于目前大几百元的5G模组,但是会比几十元的NB-IoT模组高。

█ RedCap的典型业务场景

目前,根据3GPP R17的标准定义,RedCap支持三大业务场景,分别是:可穿戴设备、工业传感器视频监控。

这三种场景对网络的具体需求,如下表所示:

8010184e-930e-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原图来自爱立信(鲜枣课堂翻译)

可穿戴设备,以智能手表为例。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智能手表都只支持4G,不支持5G。因为5G芯片成本太高,发热量大,而且eMBB的高速率,对于手表的屏幕尺寸来说,有点多余。

采用RedCap,完全可以满足智能手表的视频通话需求,不仅下行带宽足够,上行带宽也远远高于LTE Cat.1。

此外,RedCap在尺寸和功耗方面,也能够满足智能手表的需求。

再看看工业传感器。

工业无线传感器大家可能比较陌生。这个东西的类别很多,包括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运动传感器、温度计、加速度计、驱动器,等等。

这些传感器在工业领域广泛应用,数量巨大。它对可靠性要求略高,大概是99.99%。但是,对时延要求不算高,100ms以内就行。速率的话,一般都不超过2Mbps。

毫无疑问,RedCap是可以满足的。

最后是视频监控。

视频监控是目前广泛存在的一种物联网需求,我们身边到处都是。

很多人认为,视频监控要用5G。其实,视频监控也分为多种类别。有的是4K/8K超高清,高端型监控(7.5-25 Mbps)。也有的是高清或标清,属于经济型监控(2-4 Mbps)。

在实际应用中,经济型视频监控的占比反而更大一些,这些都不需要5G,用LTE Cat.1/Cat.4,还有我们的RedCap,就足够了。

除了上述三大场景之外,RedCap可以应用的地方还有很多,例如智能物流、智能电力、智能巡检、智能制造等。

根据各大市场咨询机构的预测数据,到2025年,国内可穿戴、视频监控及电力行业终端规模均可达千万量级。对于RedCap来说,市场前景广阔。

█ RedCap什么时候可以商用?

2019年6月,在3GPP RAN #84会议上,RedCap被首次作为一个R17 Study Item(研究项目)出现在大家面前。

2021年3月,3GPP正式通过了NR RedCap UE 标准化(即Work Item)项目的立项。

如今,2022年6月9日,3GPP R17冻结,也就意味着RedCap R17标准化完成。

根据经验,标准化之后,至少要1-2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初步的产业化。所以说,预计到2023年的年中(或者2024年年初),我们将看到RedCap的早期商用化产品

注意啊,RedCap的标准化并没有彻底结束。2021年12月,3GPP R18 RedCap的标准化,已经启动了。

801c1112-930e-11ed-bfe3-dac502259ad0.png

3GPP RedCap 标准化工作进程

(来自5G RedCap 技术白皮书)

R18 RedCap的目标,是对标Cat.1/1bis,进一步降低终端复杂度,实现RedCap终端复杂度的极致简化。

换言之,RedCap这项技术,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审核编辑 :李倩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vr
    vr
    +关注

    关注

    34

    文章

    9648

    浏览量

    150897
  • 5G
    5G
    +关注

    关注

    1356

    文章

    48517

    浏览量

    566508
  • RedCap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70

    浏览量

    1867

原文标题:轻量级的5G RedCap

文章出处:【微信号:数字ICer,微信公众号:数字ICer】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RedCap技术展示5G应用新潜力

    近日,爱立信、CETIN和捷克O2(O2 CZ)携手OEM厂商Gemtek和Four-faith,共同展示了一项基于RedCap解决方案的开创性5G用例。此次测试通过使用商用设备,充分展现了
    的头像 发表于 01-09 16:20 483次阅读

    广和通发布5G RedCap MiFi解决方案

    2024年11月,广和通发布覆盖MiFi、CPE、Dongle等全系列商用5G RedCap FWA解决方案,帮助全球运营商及终端客户即刻商用RedCap。广和通RedCap模组FG1
    的头像 发表于 11-27 14:47 490次阅读
    广和通发布<b class='flag-5'>5G</b> <b class='flag-5'>RedCap</b> MiFi解决方案

    广和通发布5G RedCap MiFi解决方案

    2024年11月,广和通发布覆盖MiFi、CPE、Dongle等全系列商用5G RedCap FWA解决方案,帮助全球运营商及终端客户即刻商用RedCap
    的头像 发表于 11-27 10:35 328次阅读

    5G RedCap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什么

    5G RedCap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工业物联网的新篇章 随着5G技术的不断演进和普及,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中,5G
    的头像 发表于 08-30 13:55 574次阅读

    5G RedCap通信网关是什么

    5G RedCap通信网关:赋能未来通信的轻量化利器 在快速发展的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时代,企业对实时数据传输和高速通信的需求日益迫切。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一个重要分支,5G
    的头像 发表于 08-30 13:47 537次阅读

    5G RedCap卷起来了?智能未来已来!

    近日,新生代5G RedCap模组引起了业界媒体的广泛关注。 “蜂窝三巨头”开拓5G物联网,其他家还有机会吗? 5G RedCap芯片厂家迟
    的头像 发表于 08-26 18:33 1428次阅读

    R18 Redcap 标准正式冻结,RedCap加速5G融合终端

    实现了同比增长。   在5G商业化落地发展的过程中,5G RedCap标准也在不断演进。2021年12月,3GPP组织启动RedCap R18标准制定,通过将带宽缩减到
    的头像 发表于 06-21 01:24 4714次阅读

    5G RedCap技术解读​

    到2025年,5G RedCap产业综合能力显著提升,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融合应用规模上量,安全能力同步增强。
    发表于 04-19 12:23 992次阅读

    广东联通广东电信实现12万站RedCap开通,全省RedCap 5G网络成形

    5G RedCap技术是由3GPP R17协议标准所定义的一种轻量级5G技术,适用于工业互联网、视频监控、车联网等多种应用场景。作为5G实现
    的头像 发表于 04-11 14:49 798次阅读

    2024年RedCap“ 起飞”开局,芯片、模组产品稳步迭代

    具备商用条件。产业链上的玩家在经过近两年的布局,也推出了不少产品。MWC 2024恰好说明了这个市场有多热闹,芯片厂商和模组厂商争奇斗艳,纷纷展示出各自最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突破5G 瓶颈,RedCap 市场可期 RedCap
    的头像 发表于 03-07 09:03 4841次阅读
    2024年<b class='flag-5'>RedCap</b>“ 起飞”开局,芯片、模组产品稳步迭代

    美格智能联合罗德与施瓦茨完成5G RedCap模组SRM813Q验证,推动5G轻量化全面商用

    全球5G发展进入下半场,5G RedCap以其低成本、低功耗的特性成为行业焦点。近日,中国移动携手合作伙伴率先完成全球最大规模、最全场景、最全产业的RedCap现网规模试验,推动首批芯
    发表于 02-27 11:31

    MediaTek推出T300 5G RedCap平台

    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24)上,MediaTek向全球展示了其最新的5G技术突破——T300 5G RedCap平台。该平台是MediaTek 5G
    的头像 发表于 02-27 11:06 898次阅读

    广和通与多家AIoT产业伙伴合作RedCap终端 共促5G RedCap的落地部署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2024期间,广和通宣布与亚旭电脑、广达电脑、普莱德科技等多家AIoT产业伙伴合作RedCap终端,共促5G RedCap的落地部署,为5G应用注入新力量。
    的头像 发表于 02-27 09:55 581次阅读

    移远通信携手MediaTek推出Rx255G系列RedCap模组,为轻量化5G普及再添动力

    优势,在成本、尺寸和性能之间实现了良好的平衡,为轻量化5G的加速普及再添动力。     RedCap,即Reduced Capability(降低能力),也称为5G轻量化技术,是3GPP在5G
    发表于 02-23 14:57 883次阅读
    移远通信携手MediaTek推出Rx255<b class='flag-5'>G</b>系列<b class='flag-5'>RedCap</b>模组,为轻量化<b class='flag-5'>5G</b>普及再添动力

    5G RedCap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纵观5G RedCap前两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分两个阶段完成 5G RedCap 技术与产品测试。
    的头像 发表于 02-21 09:59 1357次阅读
    <b class='flag-5'>5G</b> <b class='flag-5'>RedCap</b>产业发展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