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决策规划,全局路径规划常用算法

3D视觉工坊 来源:十一号组织 2023-01-17 10:10 次阅读

正菜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图(包括有向图和无向图)的概念。图是图论中的基本概念,用于表示物体与物体之间存在某种关系的结构。在图中,物体被称为节点或顶点,并用一组点或小圆圈表示。节点间的关系称作边,可以用直线或曲线来表示节点间的边。

如果给图的每条边规定一个方向,那么得到的图称为有向图,其边也称为有向边,如图10所示。在有向图中,与一个节点相关联的边有出边和入边之分,而与一个有向边关联的两个点也有始点和终点之分。相反,边没有方向的图称为无向图。

54e3e8a8-95f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10有向图示例

数学上,常用二元组G =(V,E)来表示其数据结构,其中集合V称为点集,E称为边集。对于图6所示的有向图,V可以表示为{A,B,C,D,E,F,G},E可以表示为{,,,,,,}。表示从顶点A发向顶点B的边,A为始点,B为终点。

在图的边中给出相关的数,称为权。权可以代表一个顶点到另一个顶点的距离、耗费等,带权图一般称为网。

在全局路径规划时,通常将图11所示道路和道路之间的连接情况,通行规则,道路的路宽等各种信息处理成有向图,其中每一个有向边都是带权重的,也被称为路网(Route Network Graph)。

54f2f1ae-95f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11道路连接情况

那么,全局路径的规划问题就变成了在路网中,搜索到一条最优的路径,以便可以尽快见到那个心心念念的她,这也是全局路径规划算法最朴素的愿望。而为了实现这个愿望,诞生了Dijkstra和A*两种最为广泛使用的全局路径搜索算法。

Dijkstra算法

戴克斯特拉算法(Dijkstra’s algorithm)是由荷兰计算机科学家Edsger W. Dijkstra在1956年提出,解决的是有向图中起点到其他顶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假设有A、B、C、D、E、F五个城市,用有向图表示如图12,边上的权重代表两座城市之间的距离,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求出起点A城市到其它城市的最短距离。

550d404a-95f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12 五个城市构建的有向图

用Dijkstra算法求解步骤如下:

(1)创建一个二维数组E来描述顶点之间的距离关系,如图13所示。E[B][C]表示顶点B到顶点C的距离。自身之间的距离设为0,无法到达的顶点之间设为无穷大。

551ede2c-95f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13 顶点之间的距离关系

(2)创建一个一维数组Dis来存储起点A到其余顶点的最短距离。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起点A到其它顶点的最短距离,一维数组Dis中所有值均赋值为无穷大。接着我们遍历起点A的相邻顶点,并将与相邻顶点B和C的距离3(E[A][B])和10(E[A][C])更新到Dis[B]和Dis[C]中,如图14所示。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起点A到其余顶点最短距离的一个估计值。

552f3542-95f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14 Dis经过一次遍历后得到的值

(3)接着我们寻找一个离起点A距离最短的顶点,由数组Dis可知为顶点B。顶点B有两条出边,分别连接顶点C和D。因起点A经过顶点B到达顶点C的距离8(E[A][B] + E[B][C] = 3 + 5)小于起点A直接到达顶点C的距离10,因此Dis[C]的值由10更新为8。同理起点A经过B到达D的距离5(E[A][B] + E[B][D] = 3 + 2)小于初始值无穷大,因此Dis[D]更新为5,如图15所示。

553f0652-95f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15Dis经过第二次遍历后得到的值

(4)接着在剩下的顶点C、D、E、F中,选出里面离起点A最近的顶点D,继续按照上面的方式对顶点D的所有出边进行计算,得到Dis[E]和Dis[F]的更新值,如图16所示。

55522656-95f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16 Dis经过第三次遍历后得到的值

(5)继续在剩下的顶点C、E、F中,选出里面离起点A最近的顶点C,继续按照上面的方式对顶点C的所有出边进行计算,得到Dis[E]的更新值,如图17所示。

556066da-95f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17 Dis经过第四次遍历后得到的值

(6)继续在剩下的顶点E、F中,选出里面离起点A最近的顶点E,继续按照上面的方式对顶点E的所有出边进行计算,得到Dis[F]的更新值,如图18所示。

556d9530-95f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18 Dis经过第五次遍历后得到的值

(6)最后对顶点F所有点出边进行计算,此例中顶点F没有出边,因此不用处理。至此,数组Dis中距离起点A的值都已经从“估计值”变为了“确定值”。

基于上述形象的过程,Dijkstra算法实现过程可以归纳为如下步骤:

(1)将有向图中所有的顶点分成两个集合P和Q,P用来存放已知距离起点最短距离的顶点,Q用来存放剩余未知顶点。可以想象,一开始,P中只有起点A。同时我们创建一个数组Flag[N]来记录顶点是在P中还是Q中。对于某个顶点N,如果Flag[N]为1则表示这个顶点在集合P中,为1则表示在集合Q中。

(2)起点A到自己的最短距离设置为0,起点能直接到达的顶点N,Dis[N]设为E[A][N],起点不能直接到达的顶点的最短路径为设为∞。

(3)在集合Q中选择一个离起点最近的顶点U(即Dis[U]最小)加入到集合P。并计算所有以顶点U为起点的边,到其它顶点的距离。例如存在一条从顶点U到顶点V的边,那么可以通过将边U->V添加到尾部来拓展一条从A到V的路径,这条路径的长度是Dis[U]+e[U][V]。如果这个值比目前已知的Dis[V]的值要小,我们可以用新值来替代当前Dis[V]中的值。

(4)重复第三步,如果最终集合Q结束,算法结束。最终Dis数组中的值就是起点到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A*算法

1968年,斯坦福国际研究院的Peter E. Hart, Nils Nilsson以及Bertram Raphael共同发明了A*算法。A*算法通过借助一个启发函数来引导搜索的过程,可以明显地提高路径搜索效率。

下文仍以一个实例来简单介绍A*算法的实现过程。如图19所示,假设小马要从A点前往B点大榕树底下去约会,但是A点和B点之间隔着一个池塘。为了能尽快提到达约会地点,给姑娘留下了一个守时踏实的好印象,我们需要给小马搜索出一条时间最短的可行路径。

557b9d56-95f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19 约会场景示意图

A*算法的第一步就是简化搜索区域,将搜索区域划分为若干栅格。并有选择地标识出障碍物不可通行与空白可通行区域。一般地,栅格划分越细密,搜索点数越多,搜索过程越慢,计算量也越大;栅格划分越稀疏,搜索点数越少,相应的搜索精确性就越低。

如图20所示,我们在这里将要搜索的区域划分成了正方形(当然也可以划分为矩形、六边形等)的格子,图中蓝色格子代表A点(小马当前的位置),紫色格子代表B点(大榕树的位置),灰色格子代表池塘。同时我们可以用一个二维数组S来表示搜素区域,数组中的每一项代表一个格子,状态代表可通行和不可通行。

55962eb4-95f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20 经过简化后的搜索区域

接着我们引入两个集合OpenList和CloseList,以及一个估价函数F = G + H。OpenList用来存储可到达的格子,CloseList用来存储已到达的格子。G代表从起点到当前格子的距离,H表示在不考虑障碍物的情况下,从当前格子到目标格子的距离。F是起点经由当前格子到达目标格子的总代价,值越小,综合优先级越高。

G和H也是A*算法的精髓所在,通过考虑当前格子与起始点的距离,以及当前格子与目标格子的距离来实现启发式搜索。对于H的计算,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欧式距离,一种是曼哈顿距离。

欧式距离用公式表示如下,物理上表示从当前格子出发,支持以8个方向向四周格子移动(横纵向移动+对角移动)。

559f10ba-95f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曼哈顿距离用公式表示如下,物理上表示从当前格子出发,支持以4个方向向四周格子移动(横纵向移动)。这是A*算法最常用的计算H值方法,本文H值的计算也采用这种方法。

55a9a1a6-95f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现在我们开始搜索,查找最短路径。首先将起点A放入到OpenList中,并计算出此时OpenList中F值最小的格子作为当前方格移入到CloseList中。由于当前OpenList中只有起点A这个格子,所以将起点A移入CloseList,代表这个格子已经检查过了。

接着我们找出当前格子A上下左右所有可通行的格子,看它们是否在OpenList当中。如果不在,加入到OpenList中计算出相应的G、H、F值,并把当前格子A作为它们的父节点。本例子,我们假设横纵向移动代价为10,对角线移动代价为14。

我们在每个格子上标出计算出来的F、G、H值,如图21所示,左上角是F,左下角是G,右下角是H。通过计算可知S[3][2]格子的F值最小,我们把它从OpenList中取出,放到CloseList中。

55bca40e-95f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21 第一轮计算后的结果

接着将S[3][2]作为当前格子,检查所有与它相邻的格子,忽略已经在CloseList或是不可通行的格子。如果相邻的格子不在OpenList中,则加入到OpenList,并将当前方格子S[3][2]作为父节点。

已经在OpenList中的格子,则检查这条路径是否最优,如果非最优,不做任何操作。如果G值更小,则意味着经由当前格子到达OpenList中这个格子距离更短,此时我们将OpenList中这个格子的父节点更新为当前节点。

对于当前格子S[3][2]来说,它的相邻5个格子中有4个已经在OpenList,一个未在。对于已经在OpenList中的4个格子,我们以它上面的格子S[2][2]举例,从起点A经由格子S[3][2]到达格子S[2][2]的G值为20(10+10)大于从起点A直接沿对角线到达格子S[2][2]的G值14。显然A经由格子S[3][2]到达格子S[2][2]不是最优的路径。当把4个已经在OpenList 中的相邻格子都检查后,没有发现经由当前方格的更好路径,因此我们不做任何改变。

对于未在OpenList的格子S[2][3](假设小马可以斜穿墙脚),加入OpenList中,并计算它的F、G、H值,并将当前格子S[3][2]设置为其父节点。经历这一波骚操作后,OpenList中有5个格子,我们需要从中选择F值最小的那个格子S[2][3],放入CloseList中,并设置为当前格子,如图22所示。

55d38f52-95f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22第二轮计算后的结果

重复上面的故事,直到终点也加入到OpenList中。此时我们以当前格子倒推,找到其父节点,父节点的父节点……,如此便可搜索出一条最优的路径,如图23中红色圆圈标识。

55e6117c-95f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23 最后计算得到的结果

基于上述形象的过程,A*算法实现过程可以归纳为如下步骤:

(1)将搜索区域按一定规则划分,把起点加入OpenList。

(2)在OpenList中查找F值最小的格子,将其移入CloseList,并设置为当前格子。

(3)查找当前格子相邻的可通行的格子,如果它已经在OpenList中,用G值衡量这条路径是否更好。如果更好,将该格子的父节点设置为当前格子,重新计算F、G值,如果非更好,不做任何处理;如果不在OpenList中,将它加入OpenList中,并以当前格子为父节点计算F、G、H值。

(4)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到终点加入到OpenList中。

两种算法比较

Dijkstra算法的基本思想是“贪心”,主要特点是以起点为中心向周围层层扩展,直至扩展到终点为止。通过Dijkstra算法得出的最短路径是最优的,但是由于遍历没有明确的方向,计算的复杂度比较高,路径搜索的效率比较低。且无法处理有向图中权值为负的路径最优问题。

A*算法将Dijkstra算法与广度优先搜索(Breadth-First-Search,BFS)算法相结合,并引入启发函数(估价函数),大大减少了搜索节点的数量,提高了搜索效率。但是A*先入为主的将最早遍历路径当成最短路径,不适用于动态环境且不太适合高维空间,且在终点不可达时会造成大量性能消耗。

图24是两种算法路径搜索效率示意图,左图为Dijkstra算法示意图,右图为A*算法示意图,带颜色的格子表示算法搜索过的格子。由图24可以看出,A*算法更有效率,手术的格子更少。

55fd4306-95f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24 Dijkstra算法和A*算法搜索效率对比图(图片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myU204Uq3tfuIKHGD3oEfw)

审核编辑 :李倩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算法
    +关注

    关注

    23

    文章

    4606

    浏览量

    92800
  • 数组
    +关注

    关注

    1

    文章

    416

    浏览量

    25939

原文标题:决策规划,全局路径规划常用算法

文章出处:【微信号:3D视觉工坊,微信公众号:3D视觉工坊】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黑芝麻智能端到端算法参考模型公布

    黑芝麻智能计划推出支持华山及武当系列芯片的端到端算法参考方案。该方案采用One Model架构,并在决策规划单元引入了VLM视觉语言大模型和PRR行车规则的概率化表征子模块,进一步提升了智驾系统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12:30 261次阅读
    黑芝麻智能端到端<b class='flag-5'>算法</b>参考模型公布

    AGV转运机器人需求快速增长,如何进行障碍物检测确保安全?

    富唯智能移动机器人通过激光雷达导航算法,实现自动路径规划,无需轨道、磁条等。当路径中有障碍物时,会重新规划
    的头像 发表于 11-16 15:54 173次阅读
    AGV转运机器人需求快速增长,如何进行障碍物检测确保安全?

    如何获取到ZHCA660应用文档内RF DAC的频率规划计算工具?

    如何获取到 ZHCA660 应用文档内RF DAC的频率规划计算工具?见下图
    发表于 11-14 07:20

    多台仓储AGV协作全局路径规划算法的研究

    多AGV动态路径规划需解决冲突避免,核心在整体协调最优。规划时考虑道路设计、拥堵、最短路径和交通管制,用A*算法避免重复
    的头像 发表于 10-28 17:38 249次阅读
    多台仓储AGV协作<b class='flag-5'>全局</b><b class='flag-5'>路径</b><b class='flag-5'>规划算法</b>的研究

    激光雷达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者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包括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城市扩张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城市规划者需要准确、详细的城市数据来支持他们的决策。激光雷达(Light
    的头像 发表于 10-27 10:51 284次阅读

    基于储能电站提升风电消纳能力的电源规划研究浅析

    摘要:本文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电源规划模型,以提升电网风电消纳能力与系统稳定性。通过构建方案,分析储能电站引入对电力系统的多方面影响,包括提升风电消纳能力、电网稳定性和经济效益等。尽管储能设施初期投资
    的头像 发表于 10-25 16:09 231次阅读
    基于储能电站提升风电消纳能力的电源<b class='flag-5'>规划</b>研究浅析

    浅谈基于储能电站提高风电消纳能力的电源规划研究

    吴春红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嘉定 201801 摘要: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电源规划模型,旨在提高电网对风电的消纳能力并保持系统稳定。通过构建不同的规划方案,分析了储能电站的引入
    的头像 发表于 09-29 09:11 251次阅读
    浅谈基于储能电站提高风电消纳能力的电源<b class='flag-5'>规划</b>研究

    智慧产业园区规划的注意事项

    智慧产业园区是现代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重要载体,其规划涉及技术、经济、社会等多个维度。为了确保智慧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效运作,规划过程中需关注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1.政策与法规支持 首先, 智慧
    的头像 发表于 08-19 11:39 238次阅读

    AGV系统设计解析:布局-车体-对接-数量计算-路径规划

    AGV是智能制造关键设备,广泛应用于各行业。AGV路径规划技术包括A*、Dijkstra和遗传算法等,各有优劣。AGV软件系统优化方向包括多传感器融合、高精度地图构建、实时路径更新和深
    的头像 发表于 08-01 17:47 376次阅读
    AGV系统设计解析:布局-车体-对接-数量计算-<b class='flag-5'>路径</b><b class='flag-5'>规划</b>

    【Vision Board创客营连载体验】基于RA8D1-Vision Board的自动路径规划小车

    。而小车的移动由A*算法提前计算完成后在识别到第一个障碍物且距离符合预设值时开始执行路径规划程序。路径由下面的程序获得:
    发表于 06-18 15:33

    谷歌Gemini新增旅行规划功能,助用户高效规划度假行程

    谷歌方面称,Gemini可依据用户需求,快速挖掘航班时间与酒店预订详情,从而迅速制定出适宜的度假方案。谷歌副总裁兼Gemini总经理Sissie Hsiao指出,传统手动规划旅行需耗费数小时至数周时间,但Gemini仅需数秒即可完成。
    的头像 发表于 05-15 11:18 375次阅读

    VADv2:基于概率性规划的端到端自动驾驶

    不同于感知,规划中存在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对于同一场景,存在不同的合理的决策规划结果。环境信息到决策规划不存在明确的映射关系,因此学习拟人的驾
    的头像 发表于 02-22 10:21 1566次阅读
    VADv2:基于概率性<b class='flag-5'>规划</b>的端到端自动驾驶

    冲压自动线规划的几点考虑

    在制造业中,冲压自动线规划是确保高效生产和卓越质量的关键环节。成功的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满足产品设计、生产能力和质量标准等方面的要求。本文将围绕冲压自动线规划的几个关键考虑因素提出阿童木
    的头像 发表于 01-22 14:58 356次阅读
    冲压自动线<b class='flag-5'>规划</b>的几点考虑

    GNS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革新:精准定位引领智慧城市发展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规划愈发关键,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的广泛应用正为城市规划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本文将深入探讨GNSS模块在城市规划中的多重应用,以及如何通过精准定位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
    的头像 发表于 12-20 15:49 562次阅读

    如何入门机器人规划控制

    规划与控制同时还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技术只有在真正的机器人调试,优化中不断锤炼才能得到提升。
    发表于 12-20 10:56 259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