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界面性质决定了电化学系统的各种功能。锂金属负极提供最高的理论比容量和最低的电化学势,但锂金属和液体电解质之间的界面不相容性会导致剧烈的副反应,使得活性锂持续转化为“死锂”金属和固体电解质界面相(SEI),造成锂金属电池的快速容量衰减。因此探索这些非活性锂物种的组成、功能和形成机制对于理解锂金属电池的失效机制至关重要。但是研究具有复杂成分的SEI对目前大多数分析技术都是极具挑战的。目前人们普遍认为SEI组分可分为两部分:有机组分:ROLi、RCOCO2Li等和无机组分:Li2O、LiOH、Li2CO3、LiF等,并且这些SEI物种都被认为是由固态锂金属和液态电解质之间的(电)化学反应形成的。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电池系统中的化学物质不限于液态电解质和固态电极。锂离子电池中也广泛报道了氢气、乙烯、二氧化碳等气体种类。尽管许多气体会自发地与锂金属发生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氧气,但气体物质与锂金属之间的反应在电池化学中很少被讨论。
最近,一些研究表明锂金属会与氢气反应,在锂金属电池中生成氢化锂(LiH)。Aurbach等人首先讨论了锂金属在室温下与H2反应形成LiH的可能性。Kourkoutis等人发现,LiH的量比电解液中微量水可产生的H2大一个数量级,认为有机溶剂的还原也可能促进H2的形成。然而Lucht等人证明,有机溶剂的化学还原不会产生H2,但会产生碳氢化合物,如乙烯、丙烯和乙烷等。因此,LiH与循环过程中形成的H2之间的直接相关性尚不完全清楚。此外,一个问题仍然存在:是否有其他气体可以与锂金属反应,导致未发现的非活性锂物种?
【工作简介】
近日,厦门大学杨勇教授课题组等人首先应用电化学原位质谱法(OMS)将LiH的演化与气体形成相关联,证明乙烯是整个循环过程中主要的连续形成的气体物种。使用质谱滴定(MST)技术结合13C和2H同位素示踪法,证明了乙烯和锂金属可以反应生成LiH和碳化锂(Li2C2)。这是一个尚未揭示的LiH形成机理,也是Li2C2形成机制的首次报告。并且利用相场模拟,证实了气泡的存在会改变界面处的电场和离子浓度分布,从而导致不均匀的锂金属沉积和死锂形成。通过合理设计电解质,证明了抑制乙烯的形成可以进一步抑制LiH和Li2C2的形成,并在石墨负极中验证了这一结论的适用性。相关成果以“Gas induced formation of inactive Li in rechargeabl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向宇轩博士(厦门大学2021届博士,现任西湖大学青年研究员)、厦门大学博士生陶明明和陈晓轩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通讯联系人为厦门大学杨勇教授
【内容详情】
1. 关联LiH的形成与气体演化
作者利用质谱滴定(MST)技术作为定量方法,研究了使用1M LiPF6/EC:EMC(基础电解液)的LiFePO4||Cu电池中形成的LiH的演变。重水(D2O)作为滴定剂和非活性锂反应形成各种气体。其中,HD气体仅由LiH根据以下反应生成:LiH+D2O=LiOD+HD↑。HD信号在质谱中呈现出独特的质荷比(m/z=3),因此可用于跟踪LiH的演变(图1a)。同时,D2O与死锂金属反应生成D2(m/z=4),其演变代表死锂金属的形成。图1b显示,HD和D2信号的积分面积都随着循环次数的增长而不断增加,显示出它们的不可逆累积,这会导致活性锂的持续损失。为了将LiH的形成与H2气体相关联,作者采用电化学原位质谱技术(OMS)监测电池中产生的各种气体,包括H2(m/z=2)、乙烯(C2H4)(m/z=28)、乙烷(C2H6)(m/z=30)和CO2(m/z=44)。值得注意的是,H2的形成主要在第一次充电过程中观察到,但在长时间循环中没有检测到(图1c)。这种现象与之前报道的硅负极和Cu||NCM111电池中的观察结果一致,其中H2的形成被认为来自电解液中痕量水的分解。因此仅在初始循环中占主导地位。基于LiH是由锂金属和H2之间的反应产生的假设,H2的这种演化模式不能合理解释MST结果中观察到的整个循环过程中LiH的持续形成,这表明在长时间循环中LiH还有其他未揭示的形成机制。
与H2相反,作者观察到了C2H4在整个循环过程中持续形成(图1c)。对于每一个循环,C2H4信号在充电期间开始上升,并在放电时突然衰减,这表明C2H4的形成伴随着锂沉积。已经有研究充分表明,C2H4是EC溶剂通过双电子还原反应的分解产物:EC+2e-à (CH2OCO2Li)2+C2H4。除了OMS观察到的C2H4外,滴定的CO2(由D2O与(CH2OCO2Li)2之间的反应产生的)结果也表明(CH2OCO2Li)2持续增加。OMS和MST结果表明了LiH形成和电解质分解是同时进行的。考虑到有机电解液是电池中质子的主要来源,这一并发过程暗示了LiH的形成和C2H4演化之间的潜在关联。
图1 使用1 M LiPF6/EC:EMC电解液的Cu||LiFePO4电池中LiH以及气体物种的演变。a非活性锂与D2O反应产生的气体产物的质谱。b基于反应2Li+2D2O=2LiOD+D2↑和LiH+D2O=LiOD+HD↑ 的死锂金属和LiH质谱滴定结果。c Cu||LiFePO4电池在2.8 V至3.8 V之间以0.75 mA cm-2循环的电压曲线,以及H2(m/z=2)和C2H4(m/z=28)的相应电化学原位质谱结果。
2. 锂金属与乙烯的反应
Guntz等人于1896年首次报道了锂金属与乙烯的反应。C2H4在加热气氛下与锂金属反应生成灰白色产物,其化学成分为LiH和Li2C2的混合物:
C2H4+6Li0→4LiH+Li2C2 (式1)
然而,在电池化学中,这一反应是否能在室温下进行尚不清楚。作者首先计算了该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298.15 K)为-398.049 kJ/mol,表明该反应在室温下热力学可行。作为参考,锂金属与H2反应生成LiH的吉布斯自由能为-136.894 kJ/mol。为了直接证明该反应的在室温下的可行性,作者将纯锂金属箔在C2H4(99.999%)和氩气(99.999%)气氛中分别储存10天,然后刮去表面物种并通过MST技术进行分析。基于反应:Li2C2+2H2O à 2LiOH+C2H2可以通过乙炔(C2H2)的信号(m/z=26)验证Li2C2的存在。使用H2O而不是D2O作为滴定剂,可以避免CO2碎片(CO+,m/z=28)对m/z=28(C2D2)的分析的干扰。滴定结果表明,两个样品的反应气体均以H2为主,但重要的是,仅在C2H4储存的锂金属样品中观察到C2H2信号,证明锂金属和乙烯反应产生了Li2C2。
尽管已经证明了式1的可行性,但Li2C2在非活性锂中的存在仍然是不明确的。Schmitz等人首先通过观察乙炔阴离子的拉曼信号,提供了锂金属表面形成Li2C2的光谱证据。然而,问题仍然存在:Li2C2在循环过程中是如何演变的?Li2C2的演变是否与LiH具有相同的趋势?在此,作者采用MST技术研究了Cu||LiFePO4电池中形成的非活性锂中Li2C2的存在和演变。图2a显示了在20次循环后,使用H2O滴定剂对基础电解液中形成的非活性锂的典型滴定结果。信号C2H2(m/z=26)的存在验证了Li2C2的存在,证明了其不可逆性质,这在锂金属电池中尚未讨论。作者对第1、第8和第20次循环后形成的非活性锂进行了MST测试,发现Li2C2(图2b)与LiH(图2c)具有相似的演化模式。这两种非活性锂物种的相互形成和增加也证实了式1的可行性。
为了进一步证明LiH和Li2C2的形成与乙烯(EC分解的产物)直接相关,作者使用了三种同位素标记的EC:全氘代EC(D4-EC)、羰基碳标记的EC(13C1-EC)和全碳标记的EC(13C3-EC),以取代天然丰度的EC(未标记的EC),形成LiPF6/EC:EMC电解液。使用H2O作为滴定剂滴定D4电解液和未标记电解液中形成的非活性锂,仅在D4电解液中观察到DH+(m/z=3)信号,证实了LiD的形成。该结果证实了LiH的形成与EC溶剂中的质子直接相关。此外,当使用D2O滴定13C1电解液和13C3电解液中形成的非活性锂时,主要在13C3电解液中观察到13C2D2+(m/z=30)信号,而13C1电解液与未标记电解液的信号较小。这表明Li2C2的形成主要与非羰基碳有关,非羰基碳也是C2H4的来源(图1中反应2)。
此外,作者检查了所有报告Li2C2存在的文献,发现无论电解质配方如何变化,这些报告中都使用了EC溶剂。此外,低温电子显微镜(cryo-EM)结果显示乙烯气泡和LiH都存在于锂金属界面。这种空间接近性也为锂金属和乙烯的反应提供了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完全排除其他溶剂会产生乙烯的可能性。因此,在未来的类似研究中,应谨慎使用能够生产乙烯的其他溶剂或添加剂,因为这可能会导致额外形成LiH和Li2C2。LiH和Li2C2的其他形成机制可以在未来的研究中探索。正如氟化锂(LiF)在电池化学中有不同的形成途径一样,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的溶剂和添加剂。
图2 锂金属与乙烯之间的自发反应。a使用H2O的非活性锂的质谱滴定结果。信号C2H2(m/z=26)表示Li2C2的形成。b C2H2(m/z=26)信号和c HD(m/z=3)信号的演变,分别代表Li2C2和LiH的积累过程。d未标记EC和全氘代EC(D4-EC)中形成的非活性锂的质谱滴定结果。e未标记的EC、羰基碳标记的EC(13C1-EC)和全碳标记EC(13C3-EC)中形成的非活性锂的质谱滴定结果。
3. 气体对锂沉积的影响
作者比较了常见无机SEI物种中锂扩散的能量势垒和带隙。锂离子在Li2C2中的扩散比Li2O和Li2CO3慢得多,但与离子电导率极小的LiF相当。并且LiH和Li2C2的带隙低于Li2O、Li2CO3和LiF的带隙,这表明其具有潜在的较高电导率,这对电池性能不利。因此,考虑到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LiH和Li2C2被认为是在锂金属表面上形成的非理想SEI物种,可能导致较大的界面阻抗和不均匀的锂离子通量。
除化学效应外,气体对电化学过程的机械效应在析气电极中被广泛研究,如水分解和CO2电还原。在这些系统中,气泡会减少电化学活性面积并阻断离子传输路径,但锂电池中很少讨论气泡对锂沉积的影响。作者首先使用COMSOL模拟来探索气泡对Li+浓度和电场分布的影响。首先对附着在集流体上的非Li+和非电子导电气泡进行建模。模拟结果表明,气泡将导致Li+浓度(图3a)和电场(图3b)的不均匀分布,这被认为是锂枝晶生长的原因。然后作者进一步采用相场模型来描述沉积的锂金属的形态。没有气泡效应,Li+和电场的均匀分布将导致沉积的锂金属同时水平和垂直生长,呈现苔藓型形态(图3c),如光学显微镜所观察到的。当气泡附着在铜箔上,沉积金属的水平生长受到极大抑制(图3d)。在这种情况下,沉积的锂金属倾向于形成枝晶。在气泡漂浮在铜箔上的情况下观察到了相同的情况(图3e)。图3f总结了沉积的锂金属的长度和宽度,表明非Li+导通气泡的存在和及其空间分布将促进锂枝晶的形成。有趣的是,我们观察到沉积的锂金属会在气泡表面生长。在这种情况下,气泡的分离(detachment)会使一些锂金属碎片从本体上悬垂,形成死锂金属。这些结果表明,死锂金属不仅可能在剥离过程中形成,气体分离也会导致死锂金属的形成。
图3 气体对锂金属沉积的影响。铜表面附着有气泡的a Li+浓度和b电场分布的模拟。通过相场模拟探讨了气泡对沉积锂金属形态演变的影响:c无气泡,d有气泡附着在铜表面,e漂浮在铜箔上。f气泡对枝晶长度和宽度的影响。
4. 抑制LiH和Li2C2的形成
上述结果表明,LiH和Li2C2的形成与乙烯的演化高度相关,因此通过仔细选择电解液配方来抑制乙烯的形成是防止Li2C2和LiH进一步形成的关键。作者首先去除基础电解液中的EC溶剂以形成1 M LiPF6/EMC(EMC电解液)。尽管在EMC电解液的非活性锂中未检测到Li2C2,但具有这种无EC电解质的电池在第一次循环后损失了几乎99%的容量(图4a)。Li2C2的形成减少也可能来自有限的循环寿命,使得无法得出可靠的结论。因此,保持溶剂(EC:EMC)不变,用LiODFB取代基础电解液中的LiPF6,形成1 M LiODFB/EC:EMC。LiODFB在锂金属上优先分解形成所谓的阴离子衍生SEI并防止溶剂的进一步分解。图4a显示了具有LiODFB电解液电池的优异循环性能,证明了LiODFB的保护作用。原位质谱结果表明,H2的形成在最初的三个循环中占主导地位,然后随着循环的延长而衰减。在相同的循环时间(20小时)下,分别对LiODFB和基础电解液的H2面积进行积分也显示出可比较的值,表明两种不同电解液产生的H2量相似。并且在整个循环过程中使用LiODFB电解液时未检测到C2H4的形成,表明EC的分解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基于上述结果和式1,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使用LiODFB大大抑制了EC分解。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作者进行MST测试研究LiODFB电解液中LiH和Li2C2的演变。图4显示,当使用LiODFB电解液时,Li2C2和LiH的信号都受到抑制。LiH仍然存在于LiODFB电解液中,但与基础电解液中的持续增加不同,LiH的形成主要来自第一个循环,并且在延长的循环中缓慢增加。这一结果与LiODFB电解液中的气体演化一致:H2在初始循环中占主导地位,而C2H4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受到抑制。
此外,作者用醚基溶剂完全取代碳酸酯溶剂:1 M LiTFSI/DOL:DME+2wt% LiNO3。醚基电解液与锂金属的结合更加稳定,电解液分解较少,并且MST结果也表明了LiH和Li2C2的相互抑制。此外,作者模拟了石墨||LiFePO4电池中的析锂,在20次循环后,回收石墨负极并用D2O和H2O滴定。在石墨负极中也观察到类似的情况:在LiODFB电解液中,与基础电解液相比,LiH和Li2C2都受到抑制。
图4 通过电解质优化抑制LiH和Li2C2。a Cu||LiFePO4电池的循环性能,使用1 M LiPF6/EMC、1 M LiPF6/EC:EMC(基础)和1 M LiODFB/EC:EMC(LiODFB)电解液在2.8 V和3.8 V之间循环,固定电流密度为0.75 mA cm-2。基础电解液和LiODFB电解液中形成的非活性锂的b Li2C2和c LiH的相应滴定结果。误差条来自三次独立实验。
5. 气体诱导的非活性锂形成
经典SEI模型侧重于固液两相界面。因此,非活性锂的形成通常被认为源于两个过程:(1)固相过程,即死锂金属的形成过程仅涉及固体(锂金属);(2)液相过程,其描述了锂金属与液体电解质之间反应形成SEI(图5a)。然而,第三个过程:气体参与的非活性锂形成很少被讨论。
作者揭示并强调了锂金属和气体物种之间的化学反应(在图5a中表示为气相过程)。以乙烯气体为例,1 mol乙烯可以与6 mol锂金属反应生成非活性锂,而1 mol EC的分解仅产生0.5 mol非活性锂(LEDC)。这强调了气体对非活性锂形成的显著影响。基于质谱的定量能力,作者区分并量化了通过这三个过程形成的非活性锂。死锂金属、LiH和Li2C2分别通过D2、HD和C2H2的滴定信号定量。这里假设Li2C2和LiH完全由锂金属和气体物种之间的化学反应形成,其余的非活性锂由液相过程形成。液相过程中形成的非活性锂的量可以通过以下方程式计算:总的不可逆锂-(死锂金属)-LiH- Li2C2。图5b显示了使用基础电解液的Cu||LiFePO4电池中形成的非活性锂的定量结果。LiH和Li2C2对非活性锂形成的贡献是20次循环后容量损失的19.0%。相比之下,该值在LiODFB电解液中仅为3.2%。在LiODFB电解液中更好的电池循环性能可归因于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形成的LiH和Li2C2较少,这突出了抑制气体析出以实现锂金属电池更长循环寿命的重要性。
图5 通过质谱滴定法确定的非活性锂的三种形成过程及其相应的量。a通过(i)固相过程形成非活性锂的示意图:形成死锂金属;(ii)液相过程:通过液体电解质与锂金属之间的反应形成非活性锂;(iii)气相过程:通过气体物种与锂金属之间的反应形成非活性锂。b基础电解液中的非活性锂分布。假设Li2C2和LiH都是由锂金属和气体物种之间的化学反应形成的。其余的非活性锂(排除死锂金属、LiH和Li2C2)由锂金属和液体电解质之间的反应形成。
【总结与展望】
在本文中,作者首次揭示了乙烯(EC分解的副产物)与LiH具有类似的积累模式。利用MST和同位素示踪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锂金属与乙烯之间的反应,该反应将促进非活性锂(Li2C2和LiH)的形成。相场模拟结果表明,气泡的存在会影响沉积锂金属的形态,并导致更多的枝晶形成。通过合理选择电解质配方,能够抑制乙烯的形成,并进一步抑制锂金属和石墨负极中LiH和Li2C2的形成。本文的结果强调了一种被忽视的非活性锂形成途径,即气体诱导的惰性锂,这在电池研究中很少被讨论,也缺乏全面的研究。
审核编辑 :李倩
-
电解质
+关注
关注
6文章
800浏览量
19985 -
光谱
+关注
关注
4文章
766浏览量
35023 -
锂金属电池
+关注
关注
0文章
133浏览量
4286
原文标题:厦门大学杨勇教授课题组Nature Communications:可充锂金属电池中气体诱导的非活性锂形成机制
文章出处:【微信号:Recycle-Li-Battery,微信公众号:锂电联盟会长】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