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2023年影响新能源车行业发展的客观条件

深圳市赛姆烯金科技有限公司 来源:深圳市赛姆烯金科技有限 2023-01-30 17:04 次阅读

基于新能源车行业过去一年来的产业发展情况和惯性规律,我们试着从上中下游各产业链环节的发展情况,来预判有关未来一年影响新能源车行业发展的客观条件。

所涉及内容均为一家之言,用以探讨交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参考建议。

01 上游原材料延续紧平衡

所有的短缺,最后以过剩结尾。但这需要一个过程。

目前,锂电上游的金属原材料价格仍然稳定。锂、镍、钴等原料价格,虽然因为短期新能源车终端市场需求的低预期,而出现下降的现象,但还没有出现因为产能过剩而导致的拐点式滑坡。

这类资源的产能扩张周期,相比于中游制造业会更长而且更加重资产,意味着这些金属价格不太会因为产能扩充而出现迅速掉价的情况,2023年上游金属矿的价格还不会出现根本性拐点。

特别是对于新能源车下游市场的激励政策,在2023年仍是产业政策里的重中之重。这也为原材料上游的价格稳定甚至坚挺提供了一定保障。

02 动力电池仍处在技术瓶颈中,但锂电价格还是会小幅降低

动力电池的技术演化仍在进行中,但2023年很可能依然还是以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双寡头技术路径为主,4680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目前看扔不具备产业规模化的充分条件。

所以,单位锂电池成本也不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但好的消息在于,锂电产能的扩张周期一般在18-21个月,其中包括一年的产能爬坡期。所以客观上,2023年将会是锂电产能集中释放的时期。

不过,受上游金属矿价的限制、以及锂电行业多供应渠道的客观需要,动力电池价格也不会出现因行业充分竞争而出现的大幅杀跌的情况,有咨询机构预测过,2023年锂电价格会由130美元/度下降至110美元/度。

这一产能和价格变化(预期)已经在2022年下半年反映至整个锂电行业的公司运营数据中,包括宁德时代、富临精工、德方纳米、欣旺达、贝特瑞等公司。

03 车用芯片价格还将坚挺几个季度

2017年拆解特斯拉model 3的半导体占比BOM成本的6%,那么以现在国内电动车的芯片用料看,这一成本比例可能会接近甚至是超过10%,所以车规级芯片的总需求增长将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车用级芯片的扩产周期可能要到2024年底或者2025年才能开始释放。并且芯片行业对扩产行为会更加趋于保守态度,因为过往经验告诉大家,一旦踏空需求所带来的损失和代价将会是惊人的。 所以,车用芯片供需的再平衡会需要更长的时间周期,而2023年前几个季度的价格或许还将继续保持坚挺态势。

04 同质化将触发更全面的价格战

由于愈发完善和成熟的新能源车供应链体系,品牌商推出的同一级别车型的硬性配置将基本趋同,例如更多更大的数字化屏幕、更强算力的车载芯片、1-3颗激光雷达、至少L2级之上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性能差异越来越小的电驱系统、智能座舱系统、全真皮材质等。

一方面技术创新处在平台期,另一面车型配置越发同质,那么2023年车企间竞争的主题已经显现——价格战。为此,高毛利率的车企将逐步压低毛利,低毛利率的车企将尽可能追求产业垂直一体化以最大程度保持之前的毛利率水平。

所以,中游锂电行业除了会受到产能创导价格下降的影响之外,还将受到下游整车厂涉足带来的外部压力。

05 主要市场需求将趋缓

中国的新能源市场占比全球近一半,2022年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已达到30%,这意味着客观上2023年新能源车市场已经难以实现高增速。再加上补贴全面取消、居民对可选消费可能将趋于保守,所以国内市场需求并不乐观。

类似的,欧洲主要国家(如英国、法国、瑞典、挪威、意大利、西班牙、芬兰、葡萄牙等)的新能源车市场情况跟国内市场相同,渗透率也达到了30%。

那么在全球主要消费市场中,具备潜力的只剩下美国市场和日本,前者的渗透率可能在7%左右,后者只有1%的水平。

拜登法案虽然将2030年美国新能源车渗透率锚定在了50%,但对现阶段的补贴政策提出了较高的前提条件,其中最大的制约在于:新车必须在北美市场组装;电池材料不得由特定外国关注实体提取、加工或回收,这也就意味着2023年美国新能源车市场很可能将难以爆发。

日本市场则更加不具备影响全球市场需求的可能性,其市场发展阶段、补贴力度等前置条件还不充分。

06 “3万美元”效应将被强化

在市场竞争和成本制约两大因素的加持下,两大头部新能源车企特斯拉和比亚迪分别在年初采取了“一降一增”的定价策略,两家车企纷纷将畅销纯电车型的入门价格锚定在3万美元的价格段。

这将使其他车企不得不跟随加入到这一主流价格段的市场竞争中,这将会是2023年新能源车市场的重要增量来源,也将强化我国主流纯电车市场中的“3万美元”效应。

07 PHEV增速仍将领先于BEV

2022年是国内PHEV(插电混动)爆发的年份,增速达到167%,相较而言BEV(纯电)增速为85%。

其中的原因在于:1、目前动力电池受性能和成本约束,BEV难以进入十几万元的车型价格段,强行进入要么产品性能要打折,要么成本难以控制;2、新能源车的基建配套仍不完善,充电仍难言便利、长途出行体验差,所以油电混合仍是主流消费家庭在经济性、便利性等多个维度考量下的合理选项。

在2023年,上述两点原因很可能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所以PHEV增速大概率仍然会高于BEV。

08 智能化依旧是“雷声大雨点小”

受限于法律法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L3及以上级别智能驾驶落地暂缓,车企“智能化”智能驾驶的施展空间依然很有限。

而且2022年行业发生的诸多“倒闭”“折价”事件不断,大环境对“智能化”并不友好,而在更加狭义的技术层面,哪怕是在特定场景中,自动驾驶的渗透率也还很低,距离技术成熟还有距离,何况是更大范围的C端应用落地。

09 行业估值重置

新能源车的估值锚点依旧是特斯拉。

以往特斯拉的高估值来自于: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成本和规模、电动车的性能核心——电池技术、以自动驾驶应用为根本的——SaaS订阅模式。

目前特斯拉的处境是:

以一体化压铸技术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能力开始在行业泛化,越来越多的车企将引入这一制造业技术;

尽管特斯拉仍是全球纯电动“一哥”,但在手的订单越来越少,市场对其规模产生质疑;

其第一性原理让特斯拉从最初的1865电池发展创新至2170电池,不仅实现纯电动的车商业化,而且还取得世界级的先发优势,但要实现下一阶段更大的规模还需要4680电池的落地,目前看4680电池还不具备产业级规模化的生产条件;

10%的FSD订阅占比在没有“智能化”技术突破的前提下,不会迎来更大规模的提升。

总体上,特斯拉估值下跌的背后,并不是特斯拉不再优秀,事实上,他仍然是全球毛利率最高、增速最可观的车企。

但客观上,特斯拉以往展示的持续创新的能力在弱化,其引以为傲的第一性原理也在渐渐失效,估值大幅下跌带有一定的“惩罚”意味。无疑,这将拉低整个新能源车行业的估值天花板。

10 造车大门正在关闭

2022年以恒大汽车、绿驰汽车、威马汽车、牛创新能源为代表的事件,已宣告造车大门开始关闭。此外,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估值中枢大幅下滑,也意味着所剩的新能源车晋级门票已然不多。

而在造车大门外,有背靠老牌汽车集团的埃安、岚图、阿维塔、深蓝、飞凡、智已等新品牌,有类似于极氪这样的依托大型民营车企的新品牌,也有小米汽车这样的互联网资本打造的新品牌,更有一众以地方牌照和资本撮合而成的新品牌,参与者依然为数众多,行业更大范围的“出清”将会是2023年的一大关键词。

而以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2022年埃安1000亿元的估值融资很可能会是这一阶段造车企业的价格峰值,这是“最后入场券”的价码。

11 “企业家精神”将成为企业竞争胜负手

在2019年之前,那个曾经因“产能地狱”被困睡在工厂地板上的马斯克,几乎遭受到了全球性的行业嘲讽和舆论质疑,大部分人应该都没有意识到短短3年后,特斯拉率先掀起的电动化浪潮将对传统燃油车市场发起沉重的戴维斯双杀。

当然,现在的马斯克可能也不会再睡回到超级工厂的地板上,在面对具体问题时,第一性原理或许能够在思维方法上提供神来之笔的解题思路,但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关键还是制造工艺和标准化,所以还是要回归到制造业经验和稳扎稳打的执行上。

现在来看,2023年的新能源车行业很可能是处在一个高速增长后的平台期年份,宏观上可能难以称之为“新能源车的大年”。但不破不立,这一时期往往也容易孕育出新的企业家精神,类似于2018年的马斯克。

正所谓“外圣内王”,谁能在这一行业精神空窗期将新的理念、文化和品质进行融合,并未技术创新打下基础,那么他将收获行业下一阶段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锂电池
    +关注

    关注

    258

    文章

    7822

    浏览量

    165095
  • 芯片
    +关注

    关注

    449

    文章

    48573

    浏览量

    413079
  • 新能源车
    +关注

    关注

    3

    文章

    570

    浏览量

    23666

原文标题:2023年新能源车的11个趋势

文章出处:【微信号:深圳市赛姆烯金科技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深圳市赛姆烯金科技有限公司】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行业案例:这些新能源车行业厂商,都在用agv叉车降本增效

    随着新能源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已成为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其中,AGV叉车作为智能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在新能源汽车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凭
    的头像 发表于 04-22 13:33 223次阅读
    <b class='flag-5'>行业</b>案例:这些<b class='flag-5'>新能源</b>汽<b class='flag-5'>车行业</b>厂商,都在用agv叉车降本增效

    你了解新能源汽车的电控系统吗?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的不断增大,新能源车行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这已然成为当前的一种时
    的头像 发表于 04-09 11:37 798次阅读
    你了解<b class='flag-5'>新能源</b>汽车的电控系统吗?

    【换道赛车:新能源汽车的中国道路 | 阅读体验】 新能源到底新在何处?新能源在国内如何发展

    、三四级供应商对等。。。呈现网状生态 产业化发展的几个关键节点 新能源战略起点——2009 10城千辆——2012 节能与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快速增长——2015,我国
    发表于 03-19 13:22

    【换道赛车:新能源汽车的中国道路 | 阅读体验】新能源汽车值得买吗?未来又会如何发展

    的未来将走向何方等宏观性问题。而这些不仅关系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为许多身处其中而又不能窥见全貌的从业者指明方向,虽然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道路仍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但只要我们坚守本心,立足于自身,那么创建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新能源
    发表于 03-08 17:33

    【换道赛车:新能源汽车的中国道路 | 阅读体验】1.汽车产业大变局

    这场汽车产业的大变局对汽车行业的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将改变传统的汽车动力系统,推动汽车行业向更加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
    发表于 03-04 07:28

    分析动力电池阻碍新能源车行业发展的因素

    面对成本占比达 40%-60%,重量占比达 20%-40%的大包袱,行业苦电池久矣。如何解决掉电池带给企业和顾客的焦虑成为老大难的问题。很近武汉举办的蓝皮书论坛上,众多行业大佬都点出,胜过燃油车的购买及使用经济性才是新能源
    发表于 01-23 15:52 216次阅读

    名单公布【书籍评测活动NO.27】换道赛车:新能源汽车的中国道路

    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汽车产业百未有之大变局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中国新能源汽车走过了怎样的一条发展道路?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
    发表于 01-18 16:36

    新能源车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2023年底,华为问界M9和小米SU7的横空出世,不仅代表了科技与汽车行业的深度融合,更是将新能源汽车推向了一个发展新高潮。新能源
    的头像 发表于 01-12 10:21 603次阅读

    华秋2023度总结 | 聚焦发展,勇往直前

    2023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华秋紧随时代步伐,以为企业减负、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助力企业“增效降本”。这一,华秋投入大量研发资源,聚焦产品质量提升、提升数字化能力,赋能硬件创
    发表于 01-05 10:57

    扩展模块驱动分布式I/O在新能源锂电池自动化生产中的发展

    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锂电池生产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高性能锂电池的需求,企业需要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软包锂电池生产制造时,需要对其外壳聚合物
    发表于 12-28 11:20

    中国新能源车行业呼吁提升环境测试水平,长城汽车率先开放测试平台

    随着中国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一场关于提升新能源汽车环境测试水平的讨论正在行业中热烈进行。新能源
    的头像 发表于 12-20 14:15 234次阅读
    中国<b class='flag-5'>新能源</b>汽<b class='flag-5'>车行业</b>呼吁提升环境测试水平,长城汽车率先开放测试平台

    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笙泉MCU的应用 (充电枪/桩)

    的充电设施。依据中国充电联盟发布的资料,截止202310月,中国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795.4万台,同比增加68.9%,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发展,未来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数量将
    发表于 11-23 16:59

    新能源汽车高压快充行业竞争格局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游行业,是支撑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环节,属于该产业的重
    发表于 10-25 11:03 604次阅读
    <b class='flag-5'>新能源</b>汽车高压快充<b class='flag-5'>行业</b>竞争格局

    华秋亮相2023世界汽车制造技术暨智能装备博览会,推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博览会,掀起行业热点新高潮。此次展会整合汽车全产业链优势资源,一站式解决资源互通、信息交流、产品贸易的需求。华秋作为全球领先的产业数字化智造平台,受邀参加此次展会。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汽
    发表于 08-04 13:47

    以勤为基 以诚为本 远航汽车独辟新径引领新能源车行业创新发展

    当下,新能源是未来汽车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过30%,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50%。随着新能源汽车促销力度不
    的头像 发表于 07-10 18:09 23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