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河套IT TALK 34:无线个域网通信,Matter会一统江湖吗?

共熵服务中心 来源:未知 2023-02-03 04:55 次阅读

9e433cbe-a33b-11ed-bfe3-dac502259ad0.png

物联网IoT)和智能家居,是近些年反复被提及的产业领域。根据Investor Presentation的数据,2021年,IoT全球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3000亿美金。预计到2026年,这个市场规模会翻倍。而Statista 2023的数据表明:目前全球的物联网设备已经超过100亿台,到2030年,设备数预计会达到300亿台。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样意味着巨大的诱惑。

9e61d908-a33b-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巨大的利益诱惑,导致这个生态产业里,出现了太多的玩家,千差万别的网络和技术协议栈,让互联互通出现了巨大的障碍,也让很多消费者在产品选择上面临严峻的选择焦虑,特别是在近距离通信领域。今天,就让我们聊聊这个话题

近距离通信的概念统一

在谈论技术之前,让我们首先就到底啥是近距离通信,先要有一个统一认识。因为各种专业词汇层出不穷,已经到了眼花缭乱的程度:

无线局域网(WLAN)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这是我们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儿了。这就是局域网的一种实现方式。WLAN在真实场景中的使用范围,可能很灵活,从几米,几十米,甚至上百米都有可能。可能是覆盖一个房间、楼宇建筑等等。WLAN是LAN的子集,或者说是一种实现途径。WLAN谈到最多的就是IEEE 802.11系列技术,也就是Wi-Fi为主。工作频率不同,技术差异性、工作在室内还是室外,Wi-Fi的覆盖范围也会发生变化,可以从30米到250米不等。

近我网络(NAN)

还有一个词儿叫近我网络(Near-me area network,简写NAN),这是一种应用概念,近我区域强调的是彼此一定距离内的设备之间的通信,但通常不关心设备的确切位置。近我的距离也根据业务场景不同,会有差异,但一般是十几米或者几十米的范围。这里面常用的技术是基于位置敏感(比如GPS)的移动设备之间,再结合广播技术和智能场景识别技术。比如:发现附近好友,在游乐场查询附近设施的排队状况等等。

近场通信(NFC

近场通信技术(Near-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通过汉语理解容易混淆,但是英文缩写大家更能清楚理解。可在 4 厘米或更短的距离内实现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NFC和感应卡(公交卡)的技术类似。现在主要用在移动支付的场景中。

个域网(PAN)

个域网(Personal area network,简称:PAN),很多时候说的其实是无线个域网( WPAN ) ,这个应该更接近我们今天讨论的概念,也就是连接个人工作生活空间内的电子设备的网络。PAN 提供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个人数字助理等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常,这些设备中有一个会充当网关的角色。PAN可以是无线的,也可以是USB等有线接口传输信息。是一种承载低功耗、短距离无线网络技术。PAN和智能家居,或者无线家庭网络经常混淆,但后者应该是PAN的一个应用场景子集。

个人操作空间(POS)

个人操作空间(Personal Operating Space,简称:POS),是指围绕静止或运动的人的操作区域,一般POS 区域的半径约为 10 米,很多时候,人们经常会把POS和PAN混淆,其实POS更像是一种交互概念。我理解,PAN包含POS,但反之,则不行。

体域网(BAN)

我们还会偶尔听到体域网(body area network,简写:BAN)的概念。也称为无线体域网(WBAN)或者医疗体域网(MBAN),是可穿戴设备的无线网络。BAN可以植入物嵌入体内,也可以固定在身体上,或者佩戴在身体上。BAN在很多时候,也是PAN的一个子集和应用场景。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觉得今天我们谈论的近距离通信网络,用PAN会更加契合一些。

现在活跃在在无线个域网(PAN)领域的技术标准规范五花八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但是也确实晃花了我们的双眼。包括:IrDA、NFC、Bluetooth、Z-Wave、Zigbee、6LoWPAN、Wi-Fi HaLow、CAP、MQTT、XMPP、UWB、Thread和Matter等等。但他们到底有什么差异呢?到底谁会我花开后百花杀,赢到最后呢?今天我们尝试来分析一下。

IrDA

9e85cb2e-a33b-11ed-bfe3-dac502259ad0.png

IrDA是红外线数据标准协会(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的缩写,这是一家行业驱动的非营利组织。红外通信的技术协议很多,很多厂家都有自己的协议,比如日本电气的NEC格式,飞利浦的RC-5格式。IrDA是50多家公司共同组成的协会,希望针对红外通信给出一整套统一的协议规范。协会在1994年成立。这个组织定义了完整的红外协议栈:

9e9ea4a0-a33b-11ed-bfe3-dac502259ad0.png

IrDA把红外波长范围约束在850nm至900nm之内,波长相对较短,所以对障碍物衍射能力差,智能适合2米之内的短距离直线通信传输。

IrDA还在谋划一统红外通信的江湖,但是市场是残酷的,人们的焦点已经从红外,转移到了另外一个技术。这个劲敌就是蓝牙

Bluetooth

9eb6f4ce-a33b-11ed-bfe3-dac502259ad0.png

蓝牙是1997年,由爱立信和IBM一起搞出来的技术。爱立信贡献了短链路无线电技术,IBM 贡献了逻辑层的专利。次年,Bluetooth SIG成立,IBM和爱立信又拉拢了英特尔、诺基亚和东芝,到现在会员已经发展超过了2万。第一款蓝牙设备于 1999 年问世。2021年,蓝牙的年出货量已经达到47亿台。

蓝牙的传播距离要比红外要长,可以达到10米左右,而且是全方位的,对障碍物衍射能力比红外强很多。蓝牙用的是ISM频段中的2.4GHz,使用跳频扩频技术,将传输的数据分成数据包,并在 79 个指定的蓝牙通道之一上传输每个数据包。每个通道的带宽为 1 MHz。它运用自适应跳频(AFH) ,通常每秒执行 1600 跳。一般用于短距离内在两个设备之间交换数据以及构建个域网(PAN),通常是移动设备。

蓝牙对应的标准是IEEE 802.15.1。目前蓝牙由1998年成立的蓝牙特殊兴趣小组(Bluetooth Special Interest Group ,简称BSIG) 管理。IEEE 802.15.1定义了物理层 (PHY) 和媒体访问控制(MAC) 规范。蓝牙的协议栈如下:

9ecc7588-a33b-11ed-bfe3-dac502259ad0.png

蓝牙具有主从架构,或者说是星型架构。主设备最多可以与7个设备进行通信,最高速率可以达到24 Mbit/s (Bluetooth v3.0 + HS技术)。在很多场合,蓝牙取代了之前的红外技术。

蓝牙有几个典型的缺陷:1. 蓝牙的频段在2.4G附近,这个频段比较拥挤,容易出现干扰。2. 蓝牙不支持Mesh互联,在组网设备数量上面也不能超过8个。3. 蓝牙的功耗不低,长时间运作还是挺耗电的。

Z-Wave

上文提到的蓝牙的几个缺陷,使得在很多有心部署更为复杂的Mesh组网,房间大一些,数量繁多,但数据传输量又没那么大的传感器运用的智能家居场景中,使用蓝牙就得不偿失了。也是在这种背景下,Z-Wave孕育而生。

9f07bd78-a33b-11ed-bfe3-dac502259ad0.png

Z-Wave是丹麦公司 Zensys于 1999 年开发的。使用低能量无线电波在设备之间进行通信。允许无线控制智能家居设备,例如智能灯、安全系统、恒温器、传感器和智能门锁。现在全球智能家居中有超过 1 亿台 Z-Wave 设备,目前有超过 3,300 种 Z-Wave 认证产品可用。

Z-Wave速度可以达到100kbit/s 的数据速率,提供可靠、低延迟的小数据包传输。传输距离室内50米,室外200米。工作频段在900M附近,避免了和Wi-Fi、蓝牙和其他在拥挤的2.4 GHz频段上的干扰。

Z-Wave是Mesh组网架构。一个 Z-Wave 网络最多可包含 232 个设备。具有Z-Wave LR (长距离)是星型架构,Z-Wave LR单个智能家居网络上最多包含 4,000 个节点。Z-Wave允许桥接网络。消息能够在节点之间跳转四次。

Z-Wave的功耗很低,仅仅是蓝牙的1/10,甚至电池供电的长时间工作。

2005年,Z-Wave 联盟成立,由300多家住宅和商业互联技术市场公司组成,致力于市场开发、技术 Z-Wave 规范和设备认证。Z-Wave的协议栈如下:

9f233e86-a33b-11ed-bfe3-dac502259ad0.png

为了应对其他技术的竞争,2020年8月,Z-Wave 联盟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标准制定组织,在其新的 SDO 结构下有七个创始成员:Alarm.com、Assa Abloy、Leedarson、Ring、Silicon Labs、StratIS 和 Qolsys。

IEEE 802.15.4

蓝牙技术出现后,1998年3月,IEEE成立了IEEE 802.15工作组。致力于WPAN网络的物理层(PHY)和媒体访问层(MAC)的标准化工作。目标是为在个人操作空间(Personal Operating Space, 简称POS)内相互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提供通信标准。POS一般是指用户附近10米左右的空间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用户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移动的。802.15工作组又分为4个任务组。其中任务组TG4制定了IEEE 802.15.4标准。针对低速无线个人区域网络(Low-Rate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LR-WPAN)制定标准。该标准把低能量消耗、低速率传输、低成本作为重点目标,旨在为个人或者家庭范围内不同设备之音的低速互连提供统一标准。它规定了LR-WPAN 的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协议栈如下:

9f35ba7a-a33b-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在网络模型方面,IEEE 802.15.4定义了两个角色,一个是全功能设备(FFD),另外一个是缩减功能设备(RFD)。前者可以充当网络协调器(Coodinator)的角色,后者不行。FFD是主干,RFD是枝叶。

9f6478e2-a33b-11ed-bfe3-dac502259ad0.png

IEEE 802.15.4首个版本于2003年发布。IEEE这个协议发布后,因为仅定义了物理层(PHY)和媒体访问层(MAC)。在上面开始长出各种分支,也许是IEEE始料未及的。后面的Zigbee、 ISA100.11a、WirelessHART、MiWi、6LoWPAN、Thread和SNAP,都是基于IEEE 802.15.4在上层再进一步扩展标准IEEE 802.15.4 中未定义的层。

Zigbee

物联网产业生态的迅猛发展,即便是Z-Wave的单个组网232个设备,50米的传输距离,也无法满足更为复杂业务场景需求的大公司了。其中的四大巨头:英国Invensys公司、日本三菱电气公司、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以及荷兰飞利浦半导体公司在2002年,IEEE 802.15.4标准还在草案的时候,已经意识到没有网络层和业务层的定义,这个IEEE 802.15.4标准是没有办法去真正实施的,于是抱团取暖,成立了一个新的联盟,取名“Zigbee 联盟”。意图研发下一代PAN的通信标准。Zigbee,顾名思义,源于蜜蜂回到蜂巢后的摇摆舞。Zigbee在组网能力和传输距离上有了质的突变:分别达到了单网最大65536个设备,传输距离最大1000m的指标。

9f78aec0-a33b-11ed-bfe3-dac502259ad0.png

Zigbee是基于IEEE 802.15.4的高级通信协议规范。Zigbee的规范在2005年推出1.0版本。Zigbee定义了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之上的四个额外的关键组件:网络层、应用层、Zigbee 设备对象(ZDO) 和制造商定义的应用对象。ZDO 负责某些任务,包括跟踪设备角色、管理加入网络的请求以及设备发现和安全性。Zigbee的协议栈定义如下:

9f97f0fa-a33b-11ed-bfe3-dac502259ad0.png

Zigbee 网络层本身支持星型、树型网络,以及通用Mesh网状网络。Zigbee设备分为三类:(1)Zigbee 协调器 (ZC):功能最强大的设备,协调器构成网络树的根,可以桥接到其他网络。(2)Zigbee 路由器 (ZR):除了运行应用程序功能外,路由器设备还可以充当中间路由器,将数据传递给其他设备。(3)Zigbee 终端设备 (ZED):仅包含与父节点(协调器或路由器)通信的功能;它无法中继来自其他设备的数据。每个网络都必须有一个协调器设备(ZC)。在星型网络中,协调器(ZC)必须是中心节点。树和网格都允许使用 Zigbee路由器(ZR)来扩展网络级别的通信。

9fae53cc-a33b-11ed-bfe3-dac502259ad0.png

Zigbee有两个硬伤:

  1. 就是不支持IPv6,需要特殊的IPv6网关来进行互联互通。

  2. ZigBee从诞生开始就制订了一套设备控制标准,叫ZCL(ZigBee Cluster Library)。在早期版本的ZigBee协议中,ZCL很不完善,被起步较早的智能家居厂商和其它应用方案商弃用。导致不同的设备厂商的产品互不兼容,甚至这些产品从一开始就要故意设计得互不兼容。随着ZigBee 3.0的推出将ZCL作为必选项,而且芯片厂商也在芯片中强制使用ZCL,但是已经形成生态的设备厂商,仍然处于私利,投入额外花费和研发成本将自己产品做得和其它厂商不兼容,这就导致即便很多小的设备厂商用了ZCL,依然无法互联互通。

6LoWPAN

在Zigbee技术开始起步之后,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看到了它的不支持IPv6的硬伤,决定在IEEE 802.15.4基础上重新设计。于是在2005年成立6LoWPAN工作组。6LoWPAN是“ IPv6 over Low-Power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 ”的首字母缩写。创建它的目的是将互联网协议(IP) 应用到最小的设备,使处理能力有限的低功耗设备能够参与物联网。6LoWPAN 组定义了封装、报头压缩、邻居发现和其他允许 IPv6 在基于IEEE 802.15.4的网络上运行的机制。6LoWPAN的协议栈如下:

9fc19df6-a33b-11ed-bfe3-dac502259ad0.png

6LoWPAN技术底层采用IEEE 802.15.4规定的PHY层和MAC层。而在网络层采用IPv6协议。由于IPv6中,MAC支持的载荷长度远大干6LowPan底层所能提供的载荷长度,为了实现MAC层与网络层的无缝链接,6Low-Pan工作组在网络层和MAC层之间增加一个网络适配层,用来完成包头压缩、分片与重组以及网状路由转发等工作。6LowPan支持无状态自动地址配置。IPv6中当节点启动时。可以自动读取MAC地址,并根据相关规则配置好所需的IPv6地址。这个特性对传感器网络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可能对传感器节点配置用户界面,节点必须具备自动配置功能。6LoWPAN也不想完全和Zigbee隔离,毕竟物理层和链路层是一个协议,于是又做了特殊的网关的设计,以实现和Zigbee的互联互通。

Thread

9fd72798-a33b-11ed-bfe3-dac502259ad0.png

6LoWPAN标准推出后,并未立即在产业界引起波澜。因为直到2011年2月,互联网号码分配机构(IANA)才将最后一个未分配的 1600 万个 IPv4 地址块分配给了五个地区互联网注册管理机构(RIR)。可以这样说,6LoWPAN这个标准出台过于超前了。直到了2010之后,很多企业才开始意识到Zigbee的局限,而必须要在6LoWPAN基础上真正去钻研开发下一代可实用的技术了。在这种背景下,Thread呼之欲出。2014 年 7 月,由Google旗下Nest Labs牵头,成立Thread Group 联盟,岂在开发和推进基于IPv6的低功耗网状网络技术的产业运用,三星、苹果和高通等都加入了联盟。苹果在2020年,还发布了首款 Thread 产品HomePod Mini 。

和Zigbee相比,Thread 是IP 可寻址的,具有云访问和AES 加密。由于它引入了边缘路由器的技术,解决了互操作性挑战。而且网状网络的路由特质,让它没有单点故障,并且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Thread的协议栈如下:

9ffd5f9e-a33b-11ed-bfe3-dac502259ad0.png

Thread 不规定任何特定的应用层协议,这个看似偷懒的做法,其实目的性很强。不去规定,也就意味着,Thread协议可以兼容多个产品制造商应用层的灵活性。比如:RFC 7252中规定的受限应用协议(Constrained Application Protocol,简称CAP),结构化信息标准促进组织OASIS发布的MQTT协议,以及RFC 6120中规定的可扩展消息与存在协议(Extensible Messaging and Presence Protocol,简称XMPP)。

Thread另一个吸引人的点就是BSD许可的开源属性,因此也被称为“OpenThread”。

2014年7月,Thread Group 联盟作为一个行业组织成立,旨在开发、维护和推动采用 Thread 作为物联网应用的行业网络标准。

Matter

Zigbee联盟开始慌了。但是冷静下来后,他们明白,变革始终会到来,与其硬刚可能碰得头破血流之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结盟和主动示好!或者说主动去拥抱变革。

2019 年12月,由 Zigbee 联盟、谷歌、亚马逊、三星SmartThings和苹果牵头的Connected Home over IP 项目启动了,后来项目直接改名为Matter(It does Matter!)。项目的目标就两个字:和解。具体说来就是简化智能家居产品品牌和制造商的开发,同时提高产品对混合组网的兼容性。

a014415a-a33b-11ed-bfe3-dac502259ad0.png

该项目的野心很大,已经不仅仅是拘泥于IEEE 802.15.4(寻找Zigbee和Thread的共识)。他们还向拉拢更多的竞争者入伙。于是底层协议除了IEEE 802.15.4之外,也涵盖了IPv6协议(紧密团结Thread)、 IEEE 802.3(以太网标准)、IEEE 802.11(拉Wi-Fi入伙)、IEEE 802.15.1(拉蓝牙入伙),大有一统江湖的意味。而且,Matter软件开发工具包在Apache 许可证下是开源的。

a02cfb28-a33b-11ed-bfe3-dac502259ad0.jpg

2021年,Zigbee联盟在拿到了Connected Home over IP 项目的运营权基础上也把自己改名了,叫连接标准联盟(ConnectivityStandard Alliance,简称CSA),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品牌升级,实现了华丽转身。

a03d27f0-a33b-11ed-bfe3-dac502259ad0.png

那么Matter的协议栈到底如何呢?

a056d1a0-a33b-11ed-bfe3-dac502259ad0.png

从OSI (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开放式通信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 来看,Matter 是基于传输层之上的应用层协议。各大巨头参与Matter协议,也就意味着,未来:HomeKit、Google Home、Alexa和Samsung SmartThings等生态,可以实现兼容和互联互通。这确实会给产业界注入一股强心剂。现在越来越多的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的玩家都开始拭目以待。

Matter现在的规范,可以从连接标准联盟CSA的网站上直接下载。只要输入个人全名、公司名称、电子邮件地址并同意其隐私政策后,可根据要求免费收到Matter规范的邮件:

csa-iot .org /all-solutions /matter/

Matter的规范其实正在进行中:

  • Matter 1.0在 2022 年 10 月 4 日发布。规范了照明产品(例如主电源插头、电灯和开关)、门锁、恒温器和供暖、通风和空调控制器、百叶窗和窗帘的支持、家庭安全传感器(例如门、窗和运动传感器),以及电视和流媒体视频播放器。

  • Matter 2.0预计在 2024 年4 月发布。计划包括对机器人真空吸尘器、环境运动和存在感测、烟雾和一氧化碳探测器、环境感测和控制、关闭传感器的支持、能源管理、Wi-Fi接入点、相机和主要电器。

Matter能一统江湖吗?

Matter讲了一个很好的故事,呈现了一个美好的未来,也画了一个很好的路标规划。但Matter真的能一统江湖吗?

  • 首先,作为一个应用层协议,在IEEE802.15.4和IEEE802.11还没有打通的情况下,Matter如果要打通Wi-Fi和蓝牙的互通,还是需要两个协议的桥接设备(边缘网关)。截至2023年1月,只有Apple Home支持Matter桥接设备。如果没有这个Matter Bridge,即便是支持Matter的设备,也无法接入Apple Home。而未来,可以预见到不同厂家的桥接设备之间必然会相互拼杀,因为桥接设备是Matter的关键控制点。

  • 同样逻辑,因为Matter在IP协议上是基于IPv6的,所以让Zigbee和Thread互通,也需要桥接设备。

  • 另外,作为一个应用层协议,是否真的能将应用一统江湖,其实还是存在大量的人机交互的细节需要考虑。以前Homekit有它的App,Google Home也有它的App,现在实现互联互通了,是不是HomeKit上也需要支持所有的Google Home体系下的智能家居产品的交互,交互习惯如何做到相互兼容?反之亦然。如果研发投入和商业价值产出不对等,即便有了Matter,大家也很难真正去100%地拥抱它。逻辑上,可以用一个App完成所有的智能家居的设备控制,问题是,到底是哪一个?哪个厂商准备放弃自己智能家居管理App的开发了吗?

  • 很多大主流智能家居的大厂平台中,都有自己的生态准入策略。有的严一些,有的宽松一些。Matter的认证如果比大厂的认证都严格的话,那生态很难普及开来。如果比很多大厂认证更为宽松,就需要这些严格的大厂,必然要面对,如何应对兼容Matter的问题,是降低身段,准许Matter的认真,还是继续对Matter认证过的产品,继续做自己的平台认证,比如:对于典型的严格认证平台HomeKit和HiLink。这是一个很难立即回答的问题。

  • 还有,作为一个应用层协议,其实Matter目前还没有办法解决Zigbee本身的厂家之间ZCL“品牌壁垒”状况。又或者说连接标准联盟CSA已经完成了华丽转身,并做好了放弃Zigbee的准备?

有太多的疑问还没有被解答,现在就定论Matter一定会一统江湖,我觉得还为时尚早。但确实环视四周,Matter确实是当下最合适的选项。所以,Matter一统江湖的事情是否会真的发生,还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大家拭目以待吧。


原文标题:河套IT TALK 34:无线个域网通信,Matter会一统江湖吗?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开源技术服务中心】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开源技术
    +关注

    关注

    0

    文章

    389

    浏览量

    7907
  • OpenHarmony
    +关注

    关注

    25

    文章

    3649

    浏览量

    16096

原文标题:河套IT TALK 34:无线个域网通信,Matter会一统江湖吗?

文章出处:【微信号:开源技术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共熵服务中心】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能否使用PLC无线通信模块实现力控与FX5U无线以太网通信

    ,不但施工麻烦也徒增成本。这里所介绍的无线以太网方案通信距离从几米到1公里,与布线施工的成本(材料、人工、时间)进行综合比较的话,无线以太网是更为经济和实施简便的组
    的头像 发表于 09-09 11:22 263次阅读
    能否使用PLC<b class='flag-5'>无线通信</b>模块实现力控与FX5U<b class='flag-5'>无线</b>以太<b class='flag-5'>网通信</b>?

    以太网通信网关是什么

    在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以太网通信网关作为连接不同设备和网络的桥梁,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深入探讨以太网通信网关的定义、功能、工作机制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以太网通信网关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8-29 14:04 296次阅读
    以太<b class='flag-5'>网通信</b>网关是什么

    [文章] 【xG24 Matter开发套件试用体验】点亮LED

    Silicon Labs xG24 Matter LED 灯试用体验报告 、测试环境与设备 测试环境: 实验室环境,具备稳定的电源和网络连接。 测试设备: Silicon Labs xG24
    发表于 07-26 15:12

    泰凌微电子&amp;连接标准联盟共探Matter标准新纪元

    凌微电子联合连接标准联盟(CSA 联盟), 将在7月24日10:00举办场主题为"Matter标准演进推动智能家居生态‘大一统’"的在线研讨。 自2022年10月
    的头像 发表于 07-17 11:05 658次阅读

    【xG24 Matter开发套件试用体验】初识xG24 Matter开发套件

    基于 EFR32MG24 片上系统的小封装开发和评估平台。EFR32xG24 Explorer 套件专注于快速原型化和概念创建 2.4 GHz 无线协议的 IoT 应用程序,包括蓝牙 LE、蓝牙
    发表于 07-11 23:31

    Matter发展迈向深水区,移远通信Wi-Fi 6模组如何做到“快人步”

    ,已有超过1800认证的Matter产品、应用程序和软件平台。随着越来越多的智能家居设备支持Matter协议,产业发展重心从市场培育、协议融合,变为支持Matter
    的头像 发表于 07-10 08:29 775次阅读
    <b class='flag-5'>Matter</b>发展迈向深水区,移远<b class='flag-5'>通信</b>Wi-Fi 6模组如何做到“快人<b class='flag-5'>一</b>步”

    使用esp32c3开发matter时,开发好的产品还需要走matter官方认证流程获得认证吗?

    低级别的认证以及申请制造商ID。但是这里这个认证不知道具体是哪方面以及怎么做。有没有哪位大佬了解的指导下?以及,当使用其它平台的软件控制matter设备时,该软件上显示的产品名称
    发表于 06-11 07:46

    文了解物联网通信协议之MQTT如何助力无线模块广泛连接

    引言: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模块在连接各种智能设备、实现数据交互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有效满 足物联网通信的多样化需求,种轻量级、高效且可靠的消息传输协议显得尤为重要。MQTT
    的头像 发表于 06-07 16:10 1002次阅读
    <b class='flag-5'>一</b>文了解物联<b class='flag-5'>网通信</b>协议之MQTT如何助力<b class='flag-5'>无线</b>模块广泛连接

    Matter网关是什么?Matter网关的功能作用

    Alliance(前身为Zigbee联盟)推动的项行业标准。该标准旨在为智能家居设备创建的、基于互联网协议(IP)的连接标准,使得不同品牌和平台的智能设备能够无缝互操作。
    的头像 发表于 05-27 14:13 514次阅读

    Matter最新TestHarness工具使用介绍(

    为了简化Matter设备的测试和认证过程,连接标准联盟开发了套标准化的测试工具,即Matter TestHarness。
    的头像 发表于 04-24 10:38 1567次阅读
    <b class='flag-5'>Matter</b>最新TestHarness工具使用介绍(<b class='flag-5'>一</b>)

    壁垒林立,谁能一统智能家居

    ,成为用户的难题,而这个难题不仅是用户的,也是出给厂商的。   智能家居生态之间的“天堑”   随着智能家居的增多,通常都会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是通信协议的不统。不同的厂商采用了不
    的头像 发表于 02-07 00:59 5158次阅读

    组态王与S7-1200PLC之间 Profinet无线以太网通信

    组态王与S7-1200PLC之间想要搭建 Profinet无线以太网通信,需要用到以下设备: ● 西门子PLC型号:S7-1200 × 2台 ● 上位机:组态王6.55 × 1台 ● 无线通讯终端
    的头像 发表于 01-09 09:21 888次阅读
    组态王与S7-1200PLC之间 Profinet<b class='flag-5'>无线</b>以太<b class='flag-5'>网通信</b>

    串行通信和以太网通信,该怎么选才好?

    )的数据传输方式。什么是串行通信?串行通信是通过信道或计算机总线将数据按照顺序位的发送数据的通信。串行
    的头像 发表于 12-22 08:20 1043次阅读
    串行<b class='flag-5'>通信</b>和以太<b class='flag-5'>网通信</b>,该怎么选才好?

    下载最新出炉Matter SoC和模块选型指南,并收看Matter站式解决方案视频

    /selector-guide 面向 Matter 开发选择正确的无线产品 在现今的物联网环境中,有多个生态系统可供选择,但每个设备都被绑定到单
    的头像 发表于 11-27 16:10 373次阅读
    下载最新出炉<b class='flag-5'>Matter</b> SoC和模块选型指南,并收看<b class='flag-5'>Matter</b><b class='flag-5'>一</b>站式解决方案视频

    力控与多台PLC的ModbusTCP/IP协议无线以太网通信实现过程

    ,不但施工麻烦也徒增成本。这里所介绍的无线以太网方案通信距离从几米到1公里,与布线施工的成本(材料、人工、时间)进行综合比较的话,无线以太网是更为经济和实施简便的组
    的头像 发表于 11-27 09:25 1803次阅读
    力控与多台PLC的ModbusTCP/IP协议<b class='flag-5'>无线</b>以太<b class='flag-5'>网通信</b>实现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