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公安部等17部门近日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智能装备研究室主任黎文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施方案》以产品创新和场景推广为着力点,引导自主品牌机器人把握战略机遇,聚焦十大应用重点领域,以应用为牵引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机器人应用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我国已连续9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应用市场,2021年工业机器人消费量占全球总量的比重超5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快速提升至322台/万人,工业机器人应用扩展到60个行业大类、168个行业中类。服务机器人走入生活、走进家庭。特种机器人在空间探索、海洋资源勘查开采、极地科考等多个国家重大工程领域实现创新应用。
黎文娟表示,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步伐明显加快,机器人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应用不断增多,对机器人产品提出了大量且迫切的需求。为进一步拓展机器人应用深度和广度,贯彻落实《“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部署要求,工信部联合16部门共同制定发布了《实施方案》。
“机器人应用不是为了替代人,而是更好地服务于人。《实施方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面向美好生活向往以及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为下一步机器人应用提供了指导和遵循,将助力我国机器人产业自立自强,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黎文娟说。
黎文娟认为,《实施方案》的亮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具体目标上,突出应用牵引、典型引领。《实施方案》以产品创新和场景推广为着力点,引导自主品牌机器人把握战略机遇,聚焦十大应用重点领域,以应用为牵引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不断拓展机器人应用深度和广度,建设一批应用体验中心和试验验证中心。
二是应用领域上,聚焦十大重点领域深化“机器人+”应用。按照经济发展需求和社会民生改善需要,将应用领域分为两大类。优先遴选有一定机器人应用基础、应用覆盖面广、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制造业、农业、建筑、能源、商贸物流、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教育、商业社区服务、安全和应急等十个重点应用方向。《实施方案》聚焦典型应用场景和用户使用需求,统筹开展从机器人产品研制、技术创新、场景应用到模式推广的系统推进工作。支持在一些新兴领域探索开展机器人应用。
三是具体举措上,针对增强“机器人+”应用基础支撑能力提出五大举措。如,构建机器人产用协同创新体系,针对目前机器人产业发展“造出来没人用”“有需求不敢用”的痛点,让用户单位参与到机器人的研发创新中来,共同开发先进适用的机器人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实现从研发设计到应用推广的一条龙。建设“机器人+”应用体验和试验验证中心,核心目的是为了帮助拓展机器人应用。应用体验中心主要面向家用、商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场景,以服务机器人产品展示和交互体验为重点,搭建面向消费者的场景化体验中心。
试验验证中心主要面向制造业、建筑、能源、物流、安全应急等工业和特种应用场景,以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产品应用验证为重点,降低用户单位使用成本,支撑产品迭代升级。搭建“机器人+”应用供需对接平台,是为了有效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合作。在成熟应用领域,遴选一批应用成效突出的标杆企业和典型场景。在新兴应用和潜在需求领域,探索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征集机器人应用解决方案。发布机器人重点技术和产品推广目录,推广线上应用展示样板间。
审核编辑 :李倩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1文章
28445浏览量
207205 -
智能装备
+关注
关注
3文章
242浏览量
18649
原文标题:解读|迎接“机器人+”时代
文章出处:【微信号:robotop2025,微信公众号:每日机器人峰汇】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