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进入第三年,无疑使得中国医疗体系增加了负担,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目前,公立医院尚在缓慢恢复中,而一些不堪重负的民营医院的生存就更加艰难。
疫情三年,民营医院大批破产重组根据企查查公开报备信息显示,今年截至7月初,企业名称与“医院”相关的民营企业关联破产重整案件达到46件,涉及医院近30家。2021年全年,相关破产重整案件达到100件,同比增长25%。即便除去一家医院关联多个破产重整案件的情况,自2020年以来,破产重整的医院数量也可能至少达到上百家。“一些小型的民营医院在疫情中挺不过来就倒闭了,公开报备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一些未走合法程序的企业倒闭都没有记录在案。”一家民营医院管理者告诉记者。一位民营医院院长告诉记者,多地民营医院都面临“开开关关”的状态,直接导致收入下滑。据了解,不少一线城市的民营医院6到7成的患者来自于全国各地,目前虽然疫情开始转好,旅行受限仍然影响就诊人数,就诊量并未回到疫情前的水平。困难还来自于突击式核酸任务,如有核酸检测任务,民营医疗机构需要抽出一部分人去支援,导致民营医院人手紧缺。对于扛不住风浪的中小型民营医疗机构而言,倒闭、转让几乎成为唯一的选择。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副会长余小宝曾表示,疫情以来,已有2000多家民营医院破产倒闭。一直以来,民营医院作为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补充,在群众看病问诊和医疗保健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悉,公立医院承担了中国约85%的就诊患者需求,而剩余的15%的患者需求则由民营医院承担。但相对公立医院来说,民营医院的通病是:规模小,卫生主管部门与监管部门不太重视;医疗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诊疗水平良莠难分;多为专科医院,过度医疗和看病贵问题突出;全员聘任和业绩考核导致员工稳定性差;重设备,轻人才现象比较突出等多个方面的原因,让民营医院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一直不佳。
新冠冲击,民营医院难以为继《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显示,全国2.35万家非公立医疗机构,一年总计亏损1300亿元,平均每家亏损高达553万元。“在疫情前,一家民营医院营业额的年增幅普遍是10%~20%,15%是行业公约数。”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分会副秘书长徐宏峰表示,但在疫情影响之下,不少民营医院的年增幅仅有百分之几,甚至停滞,严重者营业额下降超过20%,直接进入亏损状态。此外,近日,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共有公立医院11804个,民营医院24766个。医院按等级分:三级医院3275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651个),二级医院10848个,一级医院12649个,未定级医院9798个。虽然2020年初以来的疫情导致了包括民营医院在内的医院就诊数量的下降,但2021年,因疫情形势逐渐好转,医院就诊数量相比2020年有所好转。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2021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84.7亿,比上年增加7.3亿人次(增长9.4%)。2021年居民平均到医疗卫生机构就诊6.0次。2021年总诊疗量中,医院38.8亿人次(占45.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2.5亿人次(占50.2%),其他医疗卫生机构3.4亿人次(占4.0%)。与上年比较,医院诊疗增加5.6亿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增加1.3亿人次。2021年公立医院诊疗人次32.7亿(占医院总诊疗人次的84.2%),民营医院诊疗人次6.1亿(占医院总诊疗人次的15.8%),而此前,2020年所有公立和私立医疗机构的就诊总数为77.4亿人次,比2019年减少近10亿人次,是自2003年以来的首次年度就诊人数下降
民营医院问题严重,社会资本逐渐抽离一位民营医院投资人称,“民营医疗机构的存在非常有必要,也能反过来提升公立医院的服务质量。如果没有足够的竞争者提供优质服务,激励更多人从医,那么人们看病可能会更难。”研究机构沙利文大中华区医疗组分析师杨继媛则表示:“幸存的优质医院具有数字化程度高、专业性强的特点,这些医院可能会改变公众对于原来民营医院的片面认知。”对于医疗体系未来的挑战,杨继媛认为,一方面,民营医院的倒闭暴露出的问题可能导致社会资本逐渐从医疗体系建设中抽离,想要入行的人数量变少,这可能会阻碍我国医疗体系的发展;另一方面,民营医院减少不仅加重了公立医院的诊疗压力,也增强了其主导地位,不利于形成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系统。
互联网巨头探索健康产业新模式突如其来的疫情促使患者转变看病就医的习惯,导致传统医疗机构的运营模式受限,但同时却让互联网医疗产业得到长足的进步。“艾瑞报告”显示,在疫情期间,原本不受重视的家庭健康指标监测跃升至第三位,运动健康咨询功能也提高了一个优先级。据健识局的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至少有10多家互联网平台推出了在线问诊专属页面,调动医生10万余名,线上咨询共计超过400万人次。同时,在线问诊的变现能力还有待提高。“艾瑞报告”认为,在线问诊并未触及医疗服务的核心,用户付费意愿低,可替代性强。反观慢病管理市场,目前,国内约有2.7亿高血压患者,1.18亿糖尿病患者,错误用药、未按医嘱用药都会让慢病患者产生严重的并发症。而互联网平台可通过用药提醒、不良习惯排查、线上复诊等方式,帮助慢病患者增强用药依从性,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已有平安好医生、京东健康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慢病管理业务,推出家庭医生的“管家式”服务,旨在管理旗下数千万用户的健康信息。
审核编辑黄宇
-
互联网
+关注
关注
54文章
11195浏览量
104036 -
数字化
+关注
关注
8文章
8883浏览量
62273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智慧医院:数字化医疗新境界
![<b class='flag-5'>智慧</b>医院:数字化<b class='flag-5'>医疗</b>新境界](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8/96/wKgZomb5ACWAAnyVAAUPvvIsj30308.png)
RFID技术在智慧医疗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智慧医疗场景解决方案 智慧医院 数字医院
![<b class='flag-5'>智慧</b><b class='flag-5'>医疗</b>场景解决方案 <b class='flag-5'>智慧</b>医院 数字医院](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1/5E/wKgZoma00BCAc53_AAEkOiE5Z84399.png)
安防行业新赛道: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体育等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0/77/wKgZomZysHGASPWwAAQdfG4eHVs647.jpg)
智慧医院网络建设:全频融合医疗物联网平台都融合什么?
![<b class='flag-5'>智慧</b>医院网络建设:全频融合<b class='flag-5'>医疗</b><b class='flag-5'>物</b>联网平台都融合什么?](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D/52/wKgZomZqsW2ATxwwAACGnWEYXAM537.png)
英特尔携手联新医疗发布新生代医疗移动工作站,加速智慧医疗建设!
梯云物联|“智慧电梯”:智慧之处、发展前景与面临难
喜报!自连科技智慧医疗解决方案上榜2023中国物联网行业年度榜单
![喜报!自连科技<b class='flag-5'>智慧</b><b class='flag-5'>医疗</b>解决方案上榜2023中国<b class='flag-5'>物</b>联网行业年度榜单](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3/68/wKgZomXq5vaAJiUDAAAT8M95FpI214.jp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