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用于药物输送的溶解微针的性能增强方法研究进展

微流控 来源:EngineeringForLife 2023-02-23 10:47 次阅读

溶解微针(dMNs)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多功能药物输送系统,可用于多种药物的透皮输送,使其可用于广泛的生物医学和制药应用。近年来对dMNs的研究急剧增加。dMNs的成功制备需要明确定义的预设设计,同时需要考虑使用目标和将使用的有效载荷。配方的各个方面(如贴片设计、针头几何形状、聚合物成分、形成方法和有效载荷)对dMNs的机械性能都有直接影响,且会进一步影响它们的管理和疗效。

因此,需要了解每个因素如何影响最终配方以及如何优化每个dMNs。为此,来自荷兰格罗宁根大学(University of Groningen)的Hélder A. Santos团队讨论了每个步骤可能遇到的不同挫折和克服这些挫折的可能策略,以改进它们的管理,并增强各种分子的负载及其控制释放。

物理化学/力学特性

dMNs一般由水溶性聚合物制备,具有较低的机械性能,可能会阻止对皮肤的可靠渗透。另一方面,dMNs在组织中的软化和溶解可以防止应用时施加的机械力造成组织损伤。此外,皮肤固有的弹性是完全植入dMNs的一个制约因素,这可能需要特定的dMNs设计来克服。

因此,应从不同方面考虑,开发经过优化的,具有足够机械强度的dMNs,使其能够在不发生机械故障的情况下穿透角质层(SC)。例如,dMNs的几何形状、高度、直径和纵横比、尖端直径和角度以及制造材料都会影响dMNs贴片的穿透效率(图1)。

deb58376-b31f-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1 微针的形状及其特性

载药量

载药量是制造用于药物输送应用的dMNs的主要挑战之一,因为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由于dMNs主要由一种单一材料制成,基于药物-基质相互作用的不同药物的共包封也受到限制。药物加载过程的另一个主要限制来自 dMNs在其制备和操作过程中所处的条件,主要是在制造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溶剂、温度和压力,会导致有效载荷的降解。

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要考虑有效载荷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用于生产dMNs的材料、生产方法以及分子的效力和稳定性,因为它们都会影响并可能限制负载。在此部分,作者讨论了不同类型有效载荷固有的局限性,并概述了克服这些障碍的主要策略。

药物释放策略

通常,dMNs由水溶性聚合物配制而成,例如HA、PVP、明胶、淀粉或糖。因此,由于dMNs中的聚合物结构在几秒到几分钟内完全溶解,它们通常呈现突释曲线。当需要快速起效时(例如,治疗偏头痛或缓解疼痛时),这种推注给药方式很有用。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疫苗接种或胰岛素给药时,需要持续的有效载荷释放曲线以减少副作用以及给药频率,并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在文章中,作者分析了为延长有效载荷从溶解的dMNs中释放而提出的常规策略,以及最先进的刺激响应材料的使用。随后,作者分别重点介绍了控制释放速率(图2)和刺激反应释放类型(图3),并给出了详细示范。

df382c54-b31f-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2 延长dMNs有效载荷释放的四种主要策略的示意图:(A)从溶解速率较慢的亲水性聚合物中配制dMNs;(B)在dMNs中添加微米/纳米粒子;(C)用不溶于水的聚合物配制dMNs;(D)通过亲水性聚合物的交联来配制dMNs

df559302-b31f-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3 dMNs的刺激响应释放:(A)pH响应释放;(B)光敏释放;(C)温度或机械响应释放;(D)葡萄糖反应性或主动释放

挑战、临床转化和未来展望

由于应用范围广泛,结合其无痛和环境兼容性的特性,dMNs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然而,dMNs的配方还需要在材料和贴片特性方面进行仔细优化,以实现有效载荷的目标负载、稳定性、释放率和治疗应用。有效载荷的治疗作用模式需要定制的释放速率,释放速率可以通过选择用于制造dMNs的材料或通过诉诸刺激响应特征来控制。

对dMNs的研究预计将集中在3D打印贴片的开发上,并有可能通过尝试创新的几何形状以实现皮肤互锁和在dMNs的精确区域加载有效载荷。材料的进一步发展有望带来更多的选择,用于装载敏感有效载荷和控制释放速率。

dMNs目前已成功配制并用于疫苗、激素、胰岛素、纳米/微粒等的输送,其中一些贴片已在临床试验中进行评估。dMNs被认为是环境友好的配方,因为它们是可溶解和可生物降解的;监管机构可能需要dMNs易于处置的证据,以及确认同一人或不同个人不可能重复使用同一贴片的数据。

此外,对潜在用户(包括患者和医生)的调查表明,需要在包装中提供详细说明,以便轻松可靠地进行自我应用,以及需要一个指标来直观地告知给药是否成功;最后,需要在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仔细评估重复施用dMNs的安全性、对免疫系统的可能影响以及聚合物在皮肤中沉积产生的影响。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3D打印
    +关注

    关注

    27

    文章

    3579

    浏览量

    110972

原文标题:综述:用于药物输送的溶解微针的性能增强方法研究进展

文章出处:【微信号:Micro-Fluidics,微信公众号:微流控】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相关推荐

    ATA-2041高压放大器在超声阵列系统模块中的应用

    实验名称: 超声阵列系统模块设计 实验目的: 基于临床上外用药快速经皮给药的临床治疗需求,研究、设计一种用于外用药快速经皮给药的超声
    的头像 发表于 03-19 11:02 190次阅读
    ATA-2041高压放大器在超声<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针</b>阵列系统模块中的应用

    二极管泵浦高能激光的研究进展(1)

    质量这一总目标发展迅速。详细综述了国内外高平均功率块状固体激光、高功率可见光波段激光、高峰值功率激光、高功率光纤激光、碱金属蒸气激光等二极管泵浦高能激光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的头像 发表于 02-18 15:46 327次阅读
    二极管泵浦高能激光的<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1)

    石墨烯铅蓄电池研究进展、优势、挑战及未来方向

    石墨烯铅蓄电池是将石墨烯材料与传统铅酸电池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向,旨在提升铅酸电池的性能(如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快充能力等)。以下是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优势、挑战及未来方向: 一、石墨烯在铅蓄电池
    的头像 发表于 02-13 09:36 633次阅读

    中山大学:在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研究进展

    研究内容】     中山大学衣芳教授团队在" 科学通报"期刊上发表了题为“ 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研究进展”的最新论文。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的研究进展, 重点归纳总结了上述三类
    的头像 发表于 02-12 17:03 657次阅读
    中山大学:在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

    布鲁克Tornado HTVS高通量增强狭缝在线拉曼光谱仪实时监测药物合成过程中的晶型变化

    药物晶型的稳定性会影响到药品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药物在不同晶型下其药物稳定性、熔点、溶解度、溶出速率、生物利用度存在差异。为确保药物质量一
    的头像 发表于 02-12 14:04 303次阅读
    布鲁克Tornado HTVS高通量<b class='flag-5'>增强</b>狭缝在线拉曼光谱仪实时监测<b class='flag-5'>药物</b>合成过程中的晶型变化

    VirtualLab Fusion应用:光波导系统的性能研究

    任何光学系统的设计过程都必须包括对系统性能研究,这是一个关键步骤。当然,这包括用于增强和混合现实(AR/MR)领域的光波导设备,作为光学系统相对复杂的代表。根据不同的应用,“
    发表于 02-10 08:48

    流控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快速、准确地检测病原微生物对于疫情防控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具有重大意义。近几年,研究者们通过合理地设计流控芯片,将Elveflow流控技术与各种检测技术相结合,已经开发出了多种用于
    的头像 发表于 12-25 16:18 565次阅读

    高能点焊电源技术在现代工业制造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制造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高能点焊电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高能点焊电源技术是一种利用高压脉冲电流实现金属材料瞬间熔化并完成焊接的先进工艺。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
    的头像 发表于 11-23 08:58 404次阅读
    高能点焊电源技术在现代工业制造中的应用与<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

    生物医用技术发展历程及其经皮诊疗应用

    表面形成临时通道。利用此通道可以将药物直接递送至皮内,从而提高药物的透皮效率。给药结合了
    的头像 发表于 11-12 09:43 1554次阅读
    生物医用<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针</b>技术发展历程及其经皮诊疗应用

    上海光机所在多路超短脉冲时空同步测量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图1.超短脉冲时空同步实验的光路图 近日,中科院上海光机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在多路超短脉冲时间同步与空间叠合度测量方面取得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High-precision
    的头像 发表于 11-11 06:25 393次阅读
    上海光机所在多路超短脉冲时空同步测量方面取得<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

    半侵入式&quot;可穿戴诊所&quot;——技术的创新应用

    领域取得了迅速进展。在最初阶段,主要用于经皮药物递送领域,通过
    的头像 发表于 11-09 11:19 1872次阅读
    半侵入式&quot;可穿戴诊所&quot;——<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针</b>技术的创新应用

    AI大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

    AI大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体现在多个方面,以下是对其最新进展的介绍: 一、技术创新与突破 生成式AI技术的爆发 : 生成式AI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其强大的生成能力使得AI大模型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的头像 发表于 10-23 15:19 1113次阅读

    导热纸(膜)的研究进展 | 晟鹏技术突破导热芳纶纸

    问题。纸张及薄膜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优异的加工性和厚度可调整性,是良好的柔性导热材料。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导热纸(膜)的研究进展,对不同基材的导热纸进行了归纳分类和介绍,重点
    的头像 发表于 07-12 08:10 1129次阅读
    导热纸(膜)的<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 | 晟鹏技术突破导热芳纶纸

    基于流控技术的DNA甲基化分析方法研究进展综述

    近年来,大量研究致力于开发DNA甲基化检测方法。检测方法的进步可以促进DNA甲基化在临床医学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5-21 09:08 1105次阅读
    基于<b class='flag-5'>微</b>流控技术的DNA甲基化分析<b class='flag-5'>方法</b><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综述

    量子计算+光伏!本源研究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

    近日中国地理学会公布了2023年度“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本源量子参与的“量子地理计算技术、软件及应用”研究成果获选系量子计算领域唯一入选单位来源:中国地理学会此次入选的“量子地理计算技术、软件
    的头像 发表于 05-10 08:22 714次阅读
    量子计算+光伏!本源<b class='flag-5'>研究</b>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地理科学十大<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