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认为会认为电容的串联等同于电阻的串联比如下面这幅图。加在C1、C2两端的电压为12V,当C1=C2则点的电压为6V。电阻R1、R2两端所加的电压也为12V。当R1=R2通过电阻的分压公式那么可以得到B点的电压也是6V。虽然A点和B点的电压都为6V但是这两点电压产生的方式是不一样的。首先我们来看看B点电压的产生,我们知道电阻是可以流过电流的,B点的电压是由12V的电压除以电阻R1、R2的阻值就可以得到流过他们的电流,然后再把这个电流诚意电阻R2就可以得到在R2上产生的压降,即B点电压。
我们知道电流是流不过电容的,从它的两个极板可以看出两个极板是彼此绝缘的,所以电流是流不过电容的。电容通信交流是通过耦合的方式传输的。既然电流流不过电容,那么A点的电压是怎么产生的呢?这就要知道电容的另一个重要特性,也就是电容的两个极板具有存储电荷的功能。我们还是以一张图来具体说明。
现在我们就以上面这张图来具体说明A点电压产生的过程。首先我们来讲C1、C2两端电压产生的过程。我们还要结合三个参考点的电位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个电路。即c、A、d三个参考点的点位。电路刚开始时三个参考点的电位由于没有多余的电荷所以构成不了电位差,三个参考点的电位都为0。
当电路接通12V电源后,由于电容的两个极板具有聚集电荷的功能,也就是电容具有充电的功能。由于C1、C2串联,这时C1的正极板可以看做一个极板,电容C2的负极板可以看做一个极板,两个电容可以看做一个电容。12V的电源对电容C1的正极板开始充电,C1的正极板开始聚集正电荷。电容C2的 负极板会聚集负电荷。当充满电后电容C1、C2两端的电压就为电源电压即12V。电容C1正极板上聚集的正电荷对电容C2负极板上聚集的负电荷产生了电位差。
由于刚开始三个点的电位都为0,这个12V的电压是c点相对于d点的电压。那么两个电容上的电压分别是多少呢?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刚开始也就是电路没有接12V电源时,三个点的电位都为0。这时候我们可以以A点作为一个参考点,这里我们把它看做地面。电容C1 上充电相当于从地面向上砌了一道墙,随着C1的充电墙渐渐升高。C2的反向充电相当于从地面往下挖坑,随着C2的充电坑越挖越深。当12V电源对这两个电容充满电后,c点相对于d就形成了12V的压差。由于两个电容参数一样,那么c点对A点的压降也就是6V。A点必然高于d点也为6V,这就是电容C1、C2串联A点电压产生的具体过程。由于它们各自之间具有压差当接入负载后就可以形成电流构成回路。
-
串联
+关注
关注
6文章
421浏览量
37540 -
电阻
+关注
关注
86文章
5484浏览量
171755 -
电流
+关注
关注
40文章
6791浏览量
131955 -
电容
+关注
关注
99文章
6007浏览量
150102 -
电压
+关注
关注
45文章
5576浏览量
115639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