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为什么大多数原子核的中子比质子多呢?

中科院半导体所 来源:万象经验 2023-03-22 09:25 次阅读

核物理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原子核的结构和行为。核物理学家试图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是,为什么大多数原子核的中子比质子多?其中一个答案在于两种相互竞争的力之间的平衡:强核力和电磁力。

强核力是将质子和中子结合在原子核中的短程吸引力。电磁力是一种远距离排斥力,它把质子分开,因为它们带着相同的正电荷。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这两种力对原子核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它们如何确定每种元素的中子与质子的最佳比例。

强核力是宇宙中的四大基本力之一,它负责将夸克(构成质子和中子的基本粒子)和核子(质子和中子)结合在原子核中。强核力有两个主要特点:它的强度非常强但作用范围非常近。它的强度大约是电磁力的100倍,但它只在大约10^-15米(原子核大小)的距离上起作用。超过这个范围,它会迅速下降到零。强核力的强度取决于几个因素,如涉及的核子的类型和数量、它们彼此之间的距离、它们的自旋方向和它们的相对运动。

电磁力也是宇宙中的四种基本力之一。它负责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如电子和质子,它还能调节光和其他形式的电磁辐射。电磁力有两个主要特征:它相对较弱但作用范围较广。它大约比强核力弱100倍,但它在无限距离上起作用,并且随着距离的平方反比而减小。

在较小的原子核中(如氢或氦),强核力支配着电磁力,因此不需要额外的中子来稳定它们。事实上,一些小原子核的中子比质子少,如氢只有一个质子,氦-3有两个质子和一个中子。

然而,随着原子核越来越大,质子和中子越来越多,电磁力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是因为质子之间的斥力随着质子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强核力的范围有限,只能作用于相邻的核子。因此,为了克服这种斥力并保持原子核稳定,更大的原子核需要更多的中子。中子在质子之间起缓冲作用,减少质子的有效距离和电荷。中子在不增加电磁力的情况下也对强核力有贡献。这样,更大的原子核可以通过拥有更多的中子而获得更低的能态。

在稳定的原子核中,中子与质子的比例(N/Z)一般随着原子序数(Z)的增加而增加,例如碳-12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N/Z=1),而铅-208有82个质子和126个中子(N/Z=1.54)。然而,在原子核变得不稳定之前,能加入多少中子是有限制的。这是因为过多的中子会稀释强核力的作用,从而削弱每个核子的结合能。此外,多余的中子会发生β衰变,变成质子和电子。

因此,存在一个核稳定或接近稳定的N/Z值范围,这个范围在核素图上形成了一个称为“稳定谷”狭窄的能带。这个稳定性能带随着Z的增加而向上弯曲,因为稳定需要更多的中子。

cfb71c8c-c7d7-11ed-bfe3-dac502259ad0.jpg

总之,大多数原子核的中子比质子多,因为这有助于它们对抗质子之间的排斥电磁力而获得稳定。然而,每种元素的中子和质子之间都有一个最佳平衡,添加太多或太少的核子都会使原子核不稳定。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磁辐射
    +关注

    关注

    5

    文章

    354

    浏览量

    43541
  • 电荷
    +关注

    关注

    1

    文章

    613

    浏览量

    36110
  • 电磁力
    +关注

    关注

    1

    文章

    78

    浏览量

    14218

原文标题:为什么大多数原子核的中子比质子多

文章出处:【微信号:bdtdsj,微信公众号:中科院半导体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NVIDIA加速全球大多数超级计算机推动科技进步

    。 在今年的最新 TOP500 榜单中,有 384 个系统采用了 NVIDIA 技术。在新上榜的 53 个系统中,有 46 个系统(占 87%)采用了 NVIDIA 加速技术。在这些加
    的头像 发表于 11-24 14:38 215次阅读
    NVIDIA加速全球<b class='flag-5'>大多数</b>超级计算机推动科技进步

    可控核聚变解决方案

    聚变是两个轻原子核聚合,生成新的更重原子核的过程,其反应释放的能量巨大。因该过程同太阳的发光发热过程一致,可控核聚变又称为人造太阳。其凭借资源无限、环境友好等优势,被誉为人类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我国
    发表于 09-05 10:32 0次下载

    未来车间大多数人工将被机器代替,立柱机器人建材行业应用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自动化程度的题高,车间内大多数人工被机器代替的趋势愈发明显。立柱机器人在建材行业的应用正是这一趋势的具体体现。以下是对立柱机器人在建材行业应用的详细分析:  一
    的头像 发表于 08-28 16:41 303次阅读
    未来车间<b class='flag-5'>大多数</b>人工将被机器代替,立柱机器人建材行业应用

    绕线电阻起什么作用

    电阻时,导线内部的电子受到原子核的吸引力,产生阻力,从而消耗电能,转化为热能。这种阻力就是电阻值,用欧姆(Ω)表示。 绕线电阻的电阻值与导线的长度、截面积和材料有关。根据电阻定律,电阻值 R 可以表示为: R = ρ * (L
    的头像 发表于 08-19 15:23 668次阅读

    囊括大多数芯片的命名规则看这篇就够了,NXP ST芯片MCU

    mcuST芯片
    芯广场
    发布于 :2024年08月09日 16:43:42

    【正点原子i.MX93开发板试用连载体验】02 - 异通讯测试

    i.MX93 这块芯片是异架构的,我们可以用M来跑一些快启和实时性要求高的功能,A来进行数据处理和HMI显示这一块的功能,这里基于正点原子的《06【正点
    发表于 07-13 14:00

    科学家借助JWST望远镜解谜气态巨行星形成之谜

    原子核质子中子构成,尽管元素内部质子数量不变(如碳原子始终包括六个质子,氮
    的头像 发表于 05-09 10:26 243次阅读

    STM32擦除后数据究竟是0x00还是0xff ?

    STM32擦除后数据究竟是0x00还是0xff ,百度查了许多发现大多数都是0xff的,都说SD卡(TF)储存介质是Flash 所以擦除后为0xff,但是我遇到了读出来的数据是0x00的情况,为什么
    发表于 04-18 07:59

    深入浅出带你了解磁共振成像(MRI)基本原理

    磁共振成像技术原本称为核磁共振成像。很多人听到“磁”,第1反应是这个对人体有害吗,因为名称中不是有“”吗。其实,此处的”“指”原子核“确实不假,但磁共振成像只与
    的头像 发表于 04-03 17:04 879次阅读
    深入浅出带你了解磁共振成像(MRI)基本原理

    STM32L451用USB I2C发送擦除指令后,大多数情况接收到的是NACK的值,为什么?

    发送擦除指令后,大多数情况接收到的是NACK的值
    发表于 03-28 08:17

    如何利用ITM实现更快的跟踪?如何在代码中使用ITM

    大多数固件开发过程中,需要有某种形式的诊断日志/跟踪。
    的头像 发表于 01-26 11:27 1545次阅读
    如何利用ITM实现更快的跟踪?如何在代码中使用ITM<b class='flag-5'>呢</b>?

    原子结构示意图次外层电子不超过多少

    原子结构是指原子中电子在不同能级和轨道上的分布和排列方式。在描述原子结构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原子的基本组成。原子
    的头像 发表于 01-25 16:35 962次阅读

    芯片原子钟为高精度时间同步应用带来变革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李宁远)在很多应用领域,精准的时间计量是基础的构成要素。就像目前大多数电路中都使用晶振来进行时间计量。晶振大家都很熟悉,利用晶体的特性来实现时间计量,一般采用石英晶体或陶瓷晶体
    的头像 发表于 01-03 01:17 1668次阅读

    AD9739A-FMC-EBZ-revc打开AD9739A-SPI的上位机软件,软件右方大多数寄存器返回值为FF是怎么回事?

    您好: 关于AD9739A-FMC-EBZ-revc评估板,打开AD9739A-SPI的上位机软件,软件已经识别评估板,但是软件右方大多数寄存器返回值为FF,如下图所示,请问怎么回事。利用ADF4350的上位机倒是可以成功配置ADF4350(频谱仪观察了4350输出的时钟信号)。
    发表于 12-07 06:02

    质子交换膜拉伸测试:标准和操作步骤分享!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技术,以其低工作温度、迅速启动、高功率、简单结构和便捷操作等优势成为电动汽车和固定发电站等领域的首选能源方案。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部,质子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09:39 491次阅读
    <b class='flag-5'>质子</b>交换膜拉伸测试:标准和操作步骤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