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仿生生物嗅觉传感器研究进展

微流控 来源:RSC英国皇家化学会 2023-03-30 09:52 次阅读

作为自然界中最灵敏的化学感知能力之一,生物嗅觉可以实现痕量气味分子的检测和识别,并在不同生物体的生命周期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通过训练狗、鼠及蜜蜂等动物,已经实现了对爆炸物、毒品及疾病标志物的检测。受此卓越嗅觉感知能力的启发,人们研究并开发了与不同嗅觉生物材料或仿生元件集成的物理化学传感器,这些传感器统称为嗅觉生物传感器。

昆虫的嗅觉器官主要包括有触角、下颚须和下唇须等,其具有极为敏感的嗅觉感知能力,可以在复杂的化学环境中以极低的浓度检测和区分不同来源的大量气味分子。这些化学气味分子所代表的信息可以帮助其定位食物、寻找配偶、选择产卵地点和躲避捕食者等。因此,利用昆虫高灵敏的嗅觉系统来构建传感器是解决气味分子检测重要手段之一。

近日,浙江大学刘清君教授团队详细综述了昆虫嗅觉系统对气味分子的感知过程及能力,对嗅觉器官、嗅觉细胞、气味结合蛋白、嗅觉受体、特异性多肽分子等嗅觉生物敏感元件特征及传感器构建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介绍了不同类型嗅觉生物传感器在疾病诊断、环境监测,及食品分析等领域中的气味检测应用实例,全面总结了不同嗅觉生物敏感元件的发展现状和气味检测优势,最后从灵敏度、特异性及实用性等角度讨论了嗅觉生物传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2c2fd2a6-ce63-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基于天然嗅觉敏感材料的生物传感器

一般而言,气味分子在进入嗅觉器官后会与淋巴液中的气味结合蛋白(OBPs)相结合,然后气味结合蛋白将其运输至嗅觉神经元细胞表面的嗅觉受体(ORs),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结合之后引发嗅觉感知。因此,可以结合气味分子的天然嗅觉敏感元件有气味结合蛋白、嗅觉受体以及嗅觉神经元等。

作为一种细胞外蛋白,气味结合蛋白凭借其易于合成、稳定性好等优势而广泛用于嗅觉生物传感器的研究。昆虫气味结合蛋白的结构一般呈现6个α螺旋,其与气味分子的结合位点位于结构中心的输水腔(图1a)。当目标分子与气味结合蛋白相结合时,蛋白构象会发生改变。研究者利用中华蜜蜂气味结合蛋白、桔小实蝇气味结合蛋白,以及人气味结合蛋白的特性,结合电化学阻抗传感器,实现了花香气味及食源性气味等分子的传感检测(图1b)。

2cac4fa2-ce63-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 1 昆虫气味结合蛋白

非天然嗅觉敏感材料的筛选与应用

在天然嗅觉蛋白的研究基础上,研究学者根据气味分子与嗅觉蛋白的结合特性,通过对天然蛋白进行突变设计和表达,构建了改性的嗅觉蛋白,以此进一步提高其对目标分子的传感特性。此外,为了快速获取嗅觉生物材料,也有研究学者针对目标检测物质的特性,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和制备高特异性的多肽链,以期解决嗅觉蛋白表达过程繁琐,稳定性不强等问题。目前,已有不同的多肽序列被成功合成并用于气味分子的传感检测。图2展示了一种多肽链耦合二维纳米材料对三硝基甲苯(TNT)的传感检测。

2ce5b558-ce63-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 2 多肽传感器用于三硝基甲苯的检测

利用天然嗅觉细胞及蛋白等敏感元件,结合二级换能器来构建生物传感器是人类向自然生物体学习的一种可行技术,是实现气味检测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此基础上,结合蛋白表达与纯化,计算机辅助的设计和筛选等技术,可以针对性合成突变蛋白及非天然多肽链,以此构建新型嗅觉生物传感器及检测技术。

可以预见,随着生物合成技术、检测技术、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嗅觉生物敏感材料的稳定性、特异性及灵敏性将进一步提升,仿生嗅觉传感器可能会显示出超出自然感知能力的气味分子检测潜力,并在疾病诊断、环境监测、食品分析等领域获得前所未有的应用。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53

    文章

    51511

    浏览量

    757280
  • 生物传感器
    +关注

    关注

    12

    文章

    377

    浏览量

    37504
  • 换能器
    +关注

    关注

    8

    文章

    347

    浏览量

    29636
  • 阻抗传感器
    +关注

    关注

    0

    文章

    8

    浏览量

    7313

原文标题:综述:仿生生物嗅觉传感器研究进展

文章出处:【微信号:Micro-Fluidics,微信公众号:微流控】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中山大学:在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研究进展

    研究内容】     中山大学衣芳教授团队在" 科学通报"期刊上发表了题为“ 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研究进展”的最新论文。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2-12 17:03 136次阅读
    中山大学:在柔性触觉<b class='flag-5'>传感</b>电子皮肤<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

    生物传感器的主要组成包括_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传感器上,形成一层生物膜。当待测物质进入传感器后,这些生物活性材料与待测物进行分子识别,发生生物学反应,并产生相应的信息。
    的头像 发表于 01-27 14:01 195次阅读

    生物传感器:科技前沿的生物监测利器

    和品质。生物研究生物传感器可用于细胞信号传导、蛋白质相互作用等生物过程的研究,为生物学家提供
    的头像 发表于 11-20 15:12 1695次阅读

    AI大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

    AI大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体现在多个方面,以下是对其最新进展的介绍: 一、技术创新与突破 生成式AI技术的爆发 : 生成式AI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其强大的生成能力使得AI大模型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的头像 发表于 10-23 15:19 711次阅读

    基于静电纺丝技术的SMO气体传感器研究进展综述

    在各种气体传感器技术中,基于静电纺丝技术的半导体金属氧化物(SMO)气体传感器因其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成本低、长期稳定性好而备注关注,已成为用于检测空气中有毒和爆炸性气体的关键手段。
    的头像 发表于 05-30 09:17 2.6w次阅读
    基于静电纺丝技术的SMO气体<b class='flag-5'>传感器</b><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综述

    Aigtek功率放大器如何帮助纳米电子生物传感器更好的研发和生产

    纳米电子生物传感器是纳米结构的半导体材料,或将开启生物工程科技新时代。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出现了一些研究努力,以实证研究纳米电子生物传感器在医
    的头像 发表于 05-20 10:59 435次阅读
    Aigtek功率放大器如何帮助纳米电子<b class='flag-5'>生物传感器</b>更好的研发和生产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生物检测领域的显著优势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生物检测领域具有显著的优势,这些优势不仅体现在其高灵敏度、快速响应等方面,更在于其在医学诊断、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下面将详细阐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生物
    的头像 发表于 04-29 10:00 910次阅读
    电化学<b class='flag-5'>生物传感器</b>在<b class='flag-5'>生物</b>检测领域的显著优势

    中国科学院在薄膜荧光传感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美国为F-22升级新传感器

    传感新品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在薄膜荧光传感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4-26 08:39 711次阅读
    中国科学院在薄膜荧光<b class='flag-5'>传感器</b><b class='flag-5'>研究</b>方面取得<b class='flag-5'>进展</b>,美国为F-22升级新<b class='flag-5'>传感器</b>

    综述:高性能锑化物中红外半导体激光研究进展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期,由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组成的科研团队受邀在《激光技术》期刊上发表了以“高性能锑化物中红外半导体激光研究进展”为主题的文章。该文章第一作者为曹钧天,通讯作者为杨成奥和牛智川
    的头像 发表于 04-13 12:08 2162次阅读
    综述:高性能锑化物中红外半导体激光<b class='flag-5'>器</b><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

    综述:基于间质液的可穿戴生物传感器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体而言,ISF传感器能够通过无创或微创方式检测重要的临床相关生物标志物或药物,在诊断、管理疾病和监测药物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这些ISF传感器的发展可能会促进个性化医疗和即时诊断应用的进步。然而,挑战依然存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4-13 11:58 2132次阅读
    综述:基于间质液的可穿戴<b class='flag-5'>生物传感器</b><b class='flag-5'>研究</b>和应用<b class='flag-5'>进展</b>

    生物医学领域的传感器有哪些?

    对于传统被测量而言,敏感膜就相当于传感器与被测对象的界面。在传统的传感器前面附加一层根据不同需要而特制的敏感膜,即可表示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
    发表于 03-29 10:49 1059次阅读
    <b class='flag-5'>生物</b>医学领域的<b class='flag-5'>传感器</b>有哪些?

    安泰ATA-2161高压放大器在生物传感器研究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医疗卫生和食品检验等。那么ATA-2161高压放大器在生物传感器研究中有怎样的应用呢? 首先生物传感器主要有下面三种分类命名方式,三种分类方法之间实际互相交叉使用: 1.根据生物传感
    的头像 发表于 03-27 11:18 489次阅读
    安泰ATA-2161高压放大器在<b class='flag-5'>生物传感器</b><b class='flag-5'>研究</b>中的应用

    ​科普|生物传感器

    01原理 首先生物传感器的组成包含抗体、抗原、蛋白质、DNA或者酶等生物活性材料,当待测物质进入传感器后,这些生物活性材料与待测物进行分子识别,然后发
    的头像 发表于 03-21 17:17 1120次阅读

    柔性PZT复合薄膜压力传感器研究进展综述

    随着智能电子皮肤、健康检测、人机交互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柔性锆钛酸铅(PZT)复合薄膜压力传感器因其出色的柔性和压电性能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的头像 发表于 03-17 17:48 2085次阅读
    柔性PZT复合薄膜压力<b class='flag-5'>传感器</b>的<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综述

    清华大学在电子鼻传感器仿生嗅闻方向取得新进展

    近日,清华大学机械系在电子鼻仿生嗅闻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Sniffing Like a Wine Taster: Multiple Overlapping Sniffs
    的头像 发表于 02-20 10:57 1166次阅读
    清华大学在电子鼻<b class='flag-5'>传感器</b><b class='flag-5'>仿生</b>嗅闻方向取得新<b class='flag-5'>进展</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