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神经肌肉接头体外模型研究进展

微流控 来源:EngineeringForLife 2023-04-06 11:41 次阅读

神经肌肉接头(NMJ)是突触前运动神经元和突触后骨骼肌纤维之间的外周突触连接,可实现肌肉收缩和自主运动。许多创伤性、神经退行性和神经免疫性疾病通常被认为主要影响NMJ的神经元或肌肉侧,并且缺乏治疗选择。新技术的最新进展有助于开发NMJ的体外生理和病理生理模型,并能够对其功能进行精确控制和评估。

近日,来自东南大学的顾忠泽教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李莹辉研究员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郑付印和樊瑜波教授团队回顾了利用2D或3D技术培养的包括器官芯片、类器官以及生物混合机器人(图1)在内的体外NMJ模型的最新发展。作者首先介绍了用于NMJ功能分析的相关衍生技术,例如膜片钳技术、微电极阵列、钙成像和刺激方法,然后总结了体外NMJ模型在疾病模型或与适宜神经肌肉疾病相关的药物筛选中的应用,并讨论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1f6ef538-d3cc-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1 神经肌肉接头体外模型:器官芯片、类器官和生物混合机器人

2D培养是指将细胞培养在平坦的基质上,细胞只能沿着平面延伸的传统细胞培养技术。在神经肌肉接头共培养实验中,早期使用了动物模型,其中将鸡、啮齿动物或非洲爪蟾的胚胎脊髓和发育中的神经节与肌肉一起培养。然而,由于动物和人类之间存在自然物种差异,因此动物模型无法复制人类疾病的整个过程(图2)。

1f8364e6-d3cc-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2 2D培养物的免疫染色图像

3D培养是指将细胞培养在三维环境中,这种技术类似于生物组织中的细胞外基质(ECM),可以更好地模拟体内的生长环境(图3)。在3D环境中生长的细胞支持其自然的三维物理形态,使得细胞能够以更真实的方式生长和适应其环境。3D培养具有很大的潜力,可用于药物筛选和测试系统、研究疾病机制以及评估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

1f9ed528-d3cc-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3 肌管和运动神经元(MN)的共染色或乙酰胆碱受体簇染色证实了神经肌肉接头(NMJ)的形成

目前,器官芯片的基本双腔室设计已被扩展到复杂的多腔室阵列,可以在微流控系统中形成准确的细胞组织组合模式。这种设计允许精确控制多个物理和化学培养条件以及不同腔室之间的通信(图4)。

1fac6102-d3cc-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4神经肌肉接头(NMJ)器官芯片模型

神经肌肉接头的类器官模型是指由人多能干细胞(hiPSC)诱导的轴突神经元和骨骼肌细胞自组装形成的三维结构。这些模型可以促进不同类型的细胞在自组装的三维结构中形成体系结构和相互作用,更类似于体内原有的组织。这种技术可以用于研究与NMJ发展、维护、退化和再生有关的正常生理或病理事件,并提供了一个从几周到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窗口(图5)。

1fc5728c-d3cc-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5 (A)神经末梢顶端的许旺细胞表达S100β阳性,证实了功能性NMJ的形成;(B)TUJ1染色显示存在神经元;(C)视神经脊髓炎影像显示肌肉细胞和神经元的形成

生物混合机器人模型是指将活细胞和弹性材料组装而成的机器人。这种技术可以准确地模拟组织和器官系统或生物体的行为、微结构和功能。由神经肌肉单元驱动的生物混合机器人可以通过刺激共培养的运动神经元来诱导工程骨骼肌组织在柔性的自立支架上收缩,从而产生复杂的运动模式(图6)。

1fd08eb0-d3cc-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6 (A)“脊柱机器人”:腰椎支配肌肉组织,使PDMS柱偏转;(B)中心MN被周围的脊柱机器人包围并支配;(C)“游泳机器人”:光激活MN主导脊柱机器人运动

综上所述,该综述总结了神经肌肉接头(NMJ)体外模型的研究进展,包括器官芯片模型、类器官模型、生物混合机器人模型等。这些模型可以用于研究与NMJ相关的疾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重症肌无力等,并为药物筛选提供了新的平台。未来方向包括开发更加复杂和真实的NMJ模型,以更好地理解神经肌肉发育和退化的机制,并为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此外,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这些模型在临床前药物筛选中的应用,并将其应用于个性化医学。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0

    文章

    28191

    浏览量

    206499
  • 3D技术
    +关注

    关注

    1

    文章

    91

    浏览量

    24570
  • ECM
    ECM
    +关注

    关注

    3

    文章

    56

    浏览量

    27967
  • PDMS薄膜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0

    浏览量

    2105

原文标题:神经肌肉接头体外模型研究进展:器官芯片、类器官和生物混合机器人

文章出处:【微信号:Micro-Fluidics,微信公众号:微流控】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高能点焊电源技术在现代工业制造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制造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高能点焊电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高能点焊电源技术是一种利用高压脉冲电流实现金属材料瞬间熔化并完成焊接的先进工艺。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
    的头像 发表于 11-23 08:58 80次阅读
    高能点焊电源技术在现代工业制造中的应用与<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

    上海光机所在多路超短脉冲时空同步测量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图1.超短脉冲时空同步实验的光路图 近日,中科院上海光机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在多路超短脉冲时间同步与空间叠合度测量方面取得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High-precision
    的头像 发表于 11-11 06:25 110次阅读
    上海光机所在多路超短脉冲时空同步测量方面取得<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

    AI大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

    AI大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体现在多个方面,以下是对其最新进展的介绍: 一、技术创新与突破 生成式AI技术的爆发 : 生成式AI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其强大的生成能力使得AI大模型在多个领域得
    的头像 发表于 10-23 15:19 309次阅读

    基于MCU的神经网络模型设计

    力不从心。神经网络作为一种强大的机器学习模型,能够提供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但其计算复杂度和资源需求往往超出了普通MCU的能力范围。因此,设计一种适合MCU运行的神经网络模型,成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7-12 18:21 1016次阅读

    导热纸(膜)的研究进展 | 晟鹏技术突破导热芳纶纸

    问题。纸张及薄膜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优异的加工性和厚度可调整性,是良好的柔性导热材料。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导热纸(膜)的研究进展,对不同基材的导热纸进行了归纳分类和介绍,重点
    的头像 发表于 07-12 08:10 566次阅读
    导热纸(膜)的<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 | 晟鹏技术突破导热芳纶纸

    pytorch中有神经网络模型

    处理、语音识别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PyTorch是一个开源的深度学习框架,由Facebook的AI研究团队开发。它以其易用性、灵活性和高效性而受到广泛欢迎。在PyTorch中,有许多预训练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供选择,这些
    的头像 发表于 07-11 09:59 636次阅读

    PyTorch神经网络模型构建过程

    PyTorch,作为一个广泛使用的开源深度学习库,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模块,帮助开发者构建、训练和部署神经网络模型。在神经网络模型中,输出层是尤为关键的部分,它负责将
    的头像 发表于 07-10 14:57 447次阅读

    rnn是什么神经网络模型

    RNN(Recurrent Neural Network,循环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循环结构的神经网络模型,它能够处理序列数据,并对序列中的元素进行建模。RNN在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时间序列预测等
    的头像 发表于 07-05 09:50 518次阅读

    神经网络模型的原理、类型及应用领域

    数学建模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数学建模方法,它通过模拟人脑神经元的工作机制,实现对复杂问题的建模和求解。神经网络
    的头像 发表于 07-02 11:31 949次阅读

    用于构建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的微流控类器官芯片研究进展

    随着医疗保健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预期寿命逐渐延长,老龄化人口也相应增加,这使得神经退行性疾病(ND)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
    的头像 发表于 05-19 09:33 1676次阅读
    用于构建<b class='flag-5'>神经</b>退行性疾病<b class='flag-5'>模型</b>的微流控类器官芯片<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

    存内计算芯片研究进展以及应用-以基于Nor Flash的卷积神经网络量化以及部署

    、VGG16和ResNet-18这三种卷积神经网络进行了4位量化的实验。结果表明,动态阈值量化算法在这些网络上能够将量化模型的精度损失有效地降低到1.5%以内。
    的头像 发表于 05-17 14:19 1522次阅读
    存内计算芯片<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以及应用-以基于Nor Flash的卷积<b class='flag-5'>神经</b>网络量化以及部署

    量子计算+光伏!本源研究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

    近日中国地理学会公布了2023年度“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本源量子参与的“量子地理计算技术、软件及应用”研究成果获选系量子计算领域唯一入选单位来源:中国地理学会此次入选的“量子地理计算技术、软件
    的头像 发表于 05-10 08:22 431次阅读
    量子计算+光伏!本源<b class='flag-5'>研究</b>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地理科学十大<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

    用于先进电生理记录的有源微纳协同生物电子器件研究进展综述

    开发精确灵敏的电生理记录平台对心脏病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至关重要。近年来,有源微纳生物电子器件取得了重大进展,从而促进了电生理学的研究
    的头像 发表于 04-16 10:55 617次阅读
    用于先进电生理记录的有源微纳协同生物电子器件<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综述

    综述:高性能锑化物中红外半导体激光器研究进展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期,由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组成的科研团队受邀在《激光技术》期刊上发表了以“高性能锑化物中红外半导体激光器研究进展”为主题的文章。该文章第一作者为曹钧天,通讯作者为杨成奥和牛智川研究员。
    的头像 发表于 04-13 12:08 1889次阅读
    综述:高性能锑化物中红外半导体激光器<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

    2023年LLM大模型研究进展

    作为做LLM应用的副产品,我们提出了RLCD[11],通过同时使用正例和负例prompt,自动生成带标签的生成样本不需人工标注,然后可以接大模型微调,或者用于训练reward models
    发表于 01-19 13:55 47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