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My自动装配
看到这里又自然会产生疑问:不会吧,上面可都是自动装配啊,我在配置文件或者使用注解都配置了变量的值,然后加个@Autowired注解就OK了,spring也是帮我自动去装配。
再高端一点话,我就把XML文件写成JavaConfig配置类,然后使用@Configuration注解,这样也能自动装配,这不是很nice了吗?
6.1 自动装配之再思考
我的理解,上面的自动装配,我们至少要写一个配置文件,无论是什么形式,我们都至少需要一个文件把它全部写下来,就算这个文件的内容是固定的,但是为了装配这个对象,我们不得不写。
我们甚至都可以做成模板了,比如我在学习spring框架整合时,把经常写的都搞成了模板:
有了这些模板,我们只需要点点点,再进行修改,就能用了。
这样做确实很好,可是对于越来越成型的项目体系,我们每次都搞一些重复动作,是会厌烦的。而且面对这么多xml配置文件,我太难了。
于是我有了一个想说但不敢说的问题:
我一个配置文件都不想写,程序还能照样跑,我只关心有我需要的组件就可以了,我只需要关注我的目标就可以了, 我想打开一个工程之后可以1秒进入开发状态,而不是花3小时写完配置文件(2.5小时找bug) 希望有个东西帮我把开始之前的准备工作全做了,即那些套路化的配置,这样在我接完水之后回来就可以直接进行开发。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都懂了:SpringBoot
6.2 一个例子
让我们在偷懒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仍然是A类和B类,其中A类仍然引用了B类,我们给A类组件起id=“a”,B类组件起id=“b”
@Component("a")
public class A {
@Value("我是AAA")
private String name;
@Autowired
private B b;
}
@Component("b")
public class B {
@Value("我是BBB")
private String name;
}
可以看到我们使用了@Autowired注解来自动注入b,测试类如下:
@Test
public void test(){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 ac = new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MyAutoConfig.class);
A aaa = ac.getBean("a", A.class);
System.out.println(aaa);
}
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了:我们这里使用了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这个JavaConfig配置类会使用到的加载类,于是我们顺利成章地点开它所加载的MyAutoConfig类文件
文件内容如下:
@Configuration
@MyEnableAutoConfig
public class MyAutoConfig {
// bean 都去哪了 ???
}
what? 我要声明的Bean对象都去哪了(注意:这里的applicationContext.xml是空的)?
让我们运行test:
A(name=我是AAA, b=B(name=我是BBB))
竟然运行成功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元芳,你怎么看?)
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了:@MyEnableAutoConfig是什么注解?我怎么没有这个注解
让我们点进@MyEnableAutoConfig一探究竟:
@Target(ElementType.TYPE)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Documented
@Import(MyImportSelector.class) // 导入bean定义
public @interface MyEnableAutoConfig {
}
原来如此!你是用了@Import注解导入了Bean定义对吧,注释都写着呢!
可是客官,@Import导入bean定义是没错,但是它导入的是MyImportSelector这个bean,不是A也不是B啊…
6.3 @Import注解
@Import的功能就是获取某个类的bean对象,他的使用形式大致如下:
@Import(A.class)
@Import(MyImportBeanDefinitionRegister.class)
@Import(MyImportSelector.class)
6.3.1 @Import(A.class)
第一种形式@Import(A.class),是最简单易懂的形式
我们需要哪个Bean定义,直接Import他的class即可
6.3.2 @Import(MyImportBeanDefinitionRegister.class)
第二种形式@Import(MyImportBeanDefinitionRegister.class)
传递了一个bean定义注册器,这个注册器的具体内容如下:
public class MyImportBeanDefinitionRegister implements ImportBeanDefinitionRegistrar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gisterBeanDefinitions(AnnotationMetadata importingClassMetadata, BeanDefinitionRegistry registry) {
RootBeanDefinition aDef = new RootBeanDefinition(A.class);
registry.registerBeanDefinition("a", aDef);
}
}
这个注册器实现了ImportBeanDefinitionRegistrar接口,并且重写了里面的registerBeanDefinitions方法
看他做了什么事:创建了一个新的bean定义,他的类型就是A,然后把这个bean定义注册到BeanDefinitionMap(还记得吧!)里面,key值我们可以人为设置,这里就设置成"a"
这样在传递一个注册器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注册器中新增的bean定义注册进来使用
6.3.3 @Import(MyImportSelector.class)
可以看到,这种使用方式就是我们刚才的注解中使用的方式
他传递了一个叫MyImportSelector的类,这个类依然是我们自己定义的,具体内容如下:
public class MyImportSelector implements ImportSelector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selectImports(AnnotationMetadata importingClassMetadata) {
// 导入配置类
return new String[]{"config.MyConfig"};
}
}
这个类实现了ImportSelector接口,并且重写了selectImports方法,返回一个字符串数组
我们可以看到,返回的字符串数组中是我们要导入类的全类名
这个Importer返回的类如果是组件bean对象,就会被加载进来使用;如果是一个配置类,就会加载这个配置类
第三种和第二种的区别是第三种可以一次性写很多类,而且比较简洁,只需要清楚类的全包名即可。而第二种方式需要自己清楚包类名,手动创建bean定义,然后手动加入BeanDefinitionMap。
6.4 例子的研究
我们打开MyImportSelector,发现里面赫然写着几个大字:
return new String[]{"config.MyConfig"};
然后我们找到config.MyConfig类,发现这个类竟然就是我们刚才写的JavaConfig版本的配置文件: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MyConfig {
@Bean
public A a(){
return new A();
}
@Bean
public B b(){
return new B();
}
}
加载这个MyConfig配置类,就相当于加载了A和B两个Bean定义
喂!你是不是搞我!绕了一大圈,怎么还是加载这个配置文件啊!这个配置文件明明就是我自己写的。
总结一下,我们这个例子大概绕了这些过程:
6.5 将偷懒进行到底
"没有会偷懒的人解决不掉的问题“ —— 鲁迅
上面的例子也没有多大优化啊,我怎么觉得更加麻烦了?不但绕了一大圈,定义了许多新东西,到最后还是加载了我写好的JavaConfig类,说到底我不是还在写javaConfig类吗…
但是你注意到没有:有了上面的机制,我只需要把JavaConfig类写一次,然后放在某个地方,在MyImportSelector中加入这个地方的全包名路径,下次用的时候直接导入最顶层的MyAutoConfig类,所有有关这个部件我需要的东西,就全部自动整理好了,甚至比鼠标点点点添加代码模板还要快!
我突然有了个很棒的想法,不知道你有了没有 。
如果你开始有点感觉了,就会自然提出另一个问题:我这样做确实可以提高效率,但是一段代码里写入我自己定制的内容,每次更改起来不是太费劲了吗?
想到这里,我就不禁回想起使用JDBC的时候,在代码里改SQL语句的痛苦了,那真是生不如死…这种情况就构成了硬编码的行为,是不好的。
我们自然会想到:要是我创建一个配置文件properties来专门保存我这个需求所使用的bean对象,然后使用的时候在MyImportSelector中读取配置文件并且返回全包名,不就更加nice了吗?
于是MyImportSelector中的代码又改成了下面这样:
public class MyImportSelector implements ImportSelector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selectImports(AnnotationMetadata importingClassMetadata) {
Properties properties = MyPropertyReader.readPropertyForMe("/MyProperty.properties");
String strings = (String) properties.get(MyEnableAutoConfig.class.getName());
return new String[]{strings};
}
}
其中MyPropertyReader是我们自己新创建的用于读取properties文件的工具类
之所以要自己再定义这样一个工具类,是为了以后在其中可以做一些其他操作(比如:去重、预检查)
public class MyPropertyReader {
public static Properties readPropertyForMe(String path){
Properties properties = new Properties();
try(InputStream sin = MyPropertyReader.class.getResourceAsStream(path)){
properties.load(sin);
}catch (IO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System.out.println("读取异常...");
}
return properties;
}
}
我们的配置文件里面这么写:
anno.MyEnableAutoConfig=config.MyConfig
可以看到,key是注解@MyEnableAutoConfig的类名,也就是根据这个注解,就会导入后面的MyConfig这个Bean,这个Bean就是我们的配置文件
如此一来我们读取这个配置文件,然后加载跟这个注解名称相符的value(即JavaConfig配置文件),就相当于我们在代码里手写的"config.MyConfig",只不过现在的形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添加或者删除一个配件,完全只需要修改MyProperty.properties这个配置文件就行了!
至此,无论是添加或者删除组件,无非是在配置文件中加上或者删除一行的问题了。
让我们在更新之后运行程序,可以看到成功拿到了配置文件的全类名
程序的运行当然也是没问题的:
A(name=我是AAA, b=B(name=我是BBB))
到此,我仿佛又领悟了一些东西。。。
我的配置文件好像活了,在我需要的时候他会出现,在我不需要的时候只需要在配置文件里面给他”打个叉“,他自己就跑开了
-
spring
+关注
关注
0文章
338浏览量
14308 -
源码分析
+关注
关注
0文章
5浏览量
5541 -
自动装配
+关注
关注
0文章
7浏览量
646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