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半导体销售在2月份遭遇了14年来最糟糕的一个月,同比下降超过20%,半导体销售额从去年同期的500亿美元暴跌至397亿美元,因为该行业正在努力摆脱两年来由疫情导致的库存过剩问题。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公布的数据
SIA的历史数据显示,上一次单月销量如此幅度下降还是在2009年,即全球金融危机刚爆发之际。中国芯片的销售额2月份下降了34.2%,至109.7亿美元,美国下滑14.8%,至99.5亿美元。
芯片这个行业,从2019年资本大举入场开始,芯片热已经持续了几年,可以说这个行业非常内卷,不管哪个行业,都逃不过万物皆周期这个说法,那么芯片行业已经进入周期下行了吗?
芯片行业现在处于哪个周期?
从芯片历史规律来看,市场需求增长时,芯片产业会出现“供应不足-缺货-严重涨价-产能增长”的几个步骤,然后经历“缺芯-扩产-产能过剩-削减产能”的循环,从SIA的数据来看,明显芯片行业目前处于下行周期。
但是在下行周期里,半导体行业面临着市场需求下降和增长动力转换的双重挑战。一方面,消费电子终端需求不振,企业库存不断攀升,存储芯片、MCU、显示驱动芯片等以消费电子为主的半导体行业进入下行周期。另一方面,以GPT为主的新兴AI、5G、汽车、数据中心、工业等领域的芯片需求上升,成为半导体发展的新增长动力。
在当前的芯片种类里,除了对功耗要求比较高的CPU、GPU、AI芯片外,还包括像MCU、DDIC、ECU、存储芯片一类的中低端工业级芯片。这些中低端芯片被广泛用于电视、空调、汽车、高铁、火箭、卫星、工业机器人、电梯、医疗设备、智能手环以及无人机等领域。
而中国的机会,或许就在中低端芯片。
如今,***已经出现了一些正向的反馈效果。近日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表示:在过去的这三年里,华为成功完成了13000+颗器件的替代开发、4000+电路板的反复换板开发等。这1.3万+颗器件的替代,更多还是集中在低端领域,而不是高端。
中低端芯片市场通常是指面向大众消费者的芯片市场,这个市场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具有潜力的市场,目前国内市场对于性价比的要求越来越高,中低端芯片市场正成为***企业的发展方向。
国内芯片企业在中低端芯片市场的投入力度正在不断加大,以消费级MCU芯片为例,宇凡微生产MCU芯片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智能家居、智能家电、智能健康、智能安防等领域,并且业绩在3年疫情期间,仍能保持每年翻番的业绩,创新性的为客户生产定制合封芯片,逐渐成为了国内芯片产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在存储芯片方面,由于中国存储原厂普遍起步较晚,所以与国际存储大厂相比,中国原厂目前的产能规模还较小。但近几年来,国内原厂已经填补了一些技术空白。随着中国存储芯片企业的不断崛起,外资巨头对存储芯片市场的垄断局面正在被打破。
可以看出,芯片行业总体降低是一定的,但是不少领域的订单却一直在快速增长,国产替代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中低端领域,国内虽然卷了很多年,国外企业却在逐步退出中国市场,可以推测,中国芯片未来的发展潜力是非常大的。
国内芯企如何破局?
这两年全球芯片行业面临供给过剩,芯片设备需求下滑,台积电也频频爆出7nm及更先进工艺产能过剩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我国芯片企业仍需要加强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提高芯片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继续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等方式,打造高性价比的芯片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从中低端市场发力占据市场,打好地基,然后逐步进军高端芯片市场。
-
芯片
+关注
关注
456文章
50879浏览量
424132 -
mcu
+关注
关注
146文章
17168浏览量
351403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4文章
27426浏览量
219221 -
cpu
+关注
关注
68文章
10872浏览量
211965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