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锂金属电池室温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锂离子传导机制

锂电联盟会长 来源:能源学人 2023-04-15 15:08 次阅读

通讯作者:张联齐/宋大卫/马月

第一作者:王苏

通讯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工作简介】

本文开发了一种异质双层固态聚合物电解质(DSPE),并阐明其在室温下的工作机理。通过分子动力学(MD)模拟提出了丁二腈(SN)与锂盐之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SN···Li+]溶剂化结构。密度泛函理论(DFT)联合系统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NMR)进一步证明SN与聚合物之间的强相互作用,结合[SN···Li+]溶剂化鞘结构,聚合物···[SN···Li+]体系形成并构建了快速的锂离子传输通道,为锂离子在室温下通过聚合物链段传输提供动力。该电解质匹配高电压LiNi0.6Mn0.2Co0.2O2正极表现出优异的长循环性能,同时与锂负极的界面稳定,Li/Li对称电池室温下极化1000小时后呈现极小的过电位。此外,得益于SN的不可燃性,DSPE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安全性能,这为开发高性能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以“Li-ion transfer mechanism of ambient-temperature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towards lithium metal battery”为题发表在国际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

【主要内容】

020e5cf6-c86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1. (a) 通过MD模拟得到的SN和Li+的快照;(b) 锂盐与SN的径向分布函数(g(r),实线)和配位数(n(r),虚线)计算;(c) SN、PEO、PEO-SN和(d) SN、PPC、PPC-SN的优化几何构型和静电势;(e) PEO-SN和PPC-SN的结合能。

本文开发了一种异质双层固态聚合物电解质(DSPE),以探究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在室温下的工作机理。鉴于LiTFSI的高导电性但对正极铝集流体的腐蚀作用以及LiDFOB的优异正极兼容性。在制备的DSPE时,SN-PPC-LiDFOB(DSPE-Ⅰ)与正极接触,PEO-Li7La3Zr2O12-LiTFSI复合电解质(DSPE-Ⅱ)靠近锂负极一侧。根据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SN和锂盐(LiDFOB)之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在室温下形成[SN···Li+]的特定溶剂化鞘结构。根据计算的径向分布函数表明Li+与SN的作用主要发生在SN的N原子上。为了定量获得SN和Li+的配位作用,进一步进行DFT计算,结果表明SN与Li+优先配位,这有利于锂盐的解离和室温下更多Li+的快速释放。静电势(ESP)结果显示出PPC比PEO更高的电负性,意味着PPC和SN之间的配位比PEO更强。与此同时,PPC···SN的结合能高于PEO···SN,可以保护锂负极免受SN的侵蚀。这些结果表明,聚合物···[SN···Li+]体系形成,并为锂离子通过聚合物链转移提供了潜力,建立了室温下连续的Li+迁移路径。

022cb9a8-c86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2. (a) SN、LiDFOB、SN-LiDFOB;(b) PPC、SN-LiDFOB、PPC-SN-LiDFOB;(c) PEO、SN-LiDFOB、PEO-SN-LiDFOB的FTIR光谱和细节放大图。

0238e688-c86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3. SN和SN-LiDFOB的(a)13C NMR和(b)1H NMR光谱;PPC和PPC-SN-LiDFOB的(c)13C NMR和(d) 1H NMR 光谱;PEO和PEO-SN-LiDFOB的(e)13C NMR和(f)1H NMR光谱;(g) DSPE-I、(h) DSPE-II和(i) DSPE的Nyquist曲线。

通过FTIR和NMR系统地研究了PPC/PEO聚合物基体与溶剂化SN-LiDFOB配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阐明了[SN···Li+]溶剂化结构与PPC/PEO的C=O基团/C-C链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印证Li+通过PPC/PEO链段快速转移。

0243256c-c86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4. 室温下DSPE-Ⅰ、DSPE-Ⅱ和DSPE的结构示意图。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在室温下的工作机制如图4所示,在DSPE-Ⅰ层中形成[SN···Li+]溶剂化结构并与PPC相互作用,形成了聚合物···[SN···Li+]体系,为锂离子沿聚合物链转移提供了潜力。然而,锂负极很容易受SN组分的影响而导致严重的腐蚀反应和锂枝晶的不可控生长。对于DSPE-Ⅱ,PEO的高结晶度和缓慢的聚合物链段运动阻碍了锂离子在室温下的传输。在构建双层DSPE后,PEO···[SN···Li+]的相互作用极大地优化了锂离子迁移路径,提高了室温运行能力。

025e5832-c86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5. (a) DSPE的电子电导率;(b) 25至115℃的SS/DSPE/SS对称电池温度依赖性曲线;(c) 25℃时DSPE的LSV曲线;(d) Li/DSPE/Li对称电池的迁移数;(e) Li/DSPE/Li对称电池在不同老化时间下的Nyquist曲线;(f) Li/DSPE/Li对称电池的临界电流密度;(g) Li/DSPE/Li对称电池不同电流密度下的极化曲线。

基于聚合物基体和SN溶剂化结构之间的综合相互作用,DSPE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PPC···[SN···Li+]和PEO···[SN···Li+]的相互作用引入了连续的Li+传输路径,从而获得了高的锂离子迁移数。Li/Li恒电流极化测试了DSPE和锂负极之间的动态电化学稳定性和界面稳定性,表现为充放电循环1000小时后保持55 mV的低过电压和超越报道值的临界电流密度(>1.3 mA cm−2),印证了锂离子传输路径的连续性和与锂负极的良好界面兼容性。

0293fad2-c86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6. LFP/DSPE/Li电池的 (a) 循环性能,(b) 不同循环后的充/放电曲线,以及(c)倍率性能。NCM622/DSPE/Li电池的(d) 倍率性能和(e) 循环性能。LFP/DSPE/石墨软包电池的(f) 电压测试和在(g) 弯折、(h) 锤击和(i) 剪切下的LED供电测试。

组装LFP/Li和NCM622/Li固态锂金属电池评估DSPE的电化学性能。LFP/Li电池在室温下2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6%。匹配高电压NCM622正极具有188.6 mA h g−1的高的放电比容量。组装LFP/DSPE/石墨软包电池对灵活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DSPE具有超高的安全性,有望在未来广泛应用于环境温度可穿戴电子设备。

凭借系统的理论证明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这项工作将丰富对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在室温下离子传输机制的基本理解。更重要的是,将促进具有室温可操作性和高安全性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设计。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锂离子
    +关注

    关注

    5

    文章

    534

    浏览量

    37592
  • 电解质
    +关注

    关注

    6

    文章

    805

    浏览量

    20023
  • DFT
    DFT
    +关注

    关注

    2

    文章

    224

    浏览量

    22687
  • NMR
    NMR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0

    浏览量

    6933
  • 锂金属电池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34

    浏览量

    4302

原文标题:锂金属电池室温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锂离子传导机制

文章出处:【微信号:Recycle-Li-Battery,微信公众号:锂电联盟会长】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固态金属电池阳极夹层设计

    金属电解质的消耗。锂离子的不均匀沉积/剥离导致枝晶的生长和电池安全风险,阻碍了
    的头像 发表于 10-31 13:45 166次阅读
    全<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锂</b><b class='flag-5'>金属</b><b class='flag-5'>电池</b>的<b class='flag-5'>锂</b>阳极夹层设计

    固态电池中复合阳极上固体电解质界面的调控

    采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的固态金属电池(SSLMB)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在下一代
    的头像 发表于 10-29 16:53 322次阅读
    <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电池</b>中复合<b class='flag-5'>锂</b>阳极上固体<b class='flag-5'>电解质</b>界面的调控

    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是多少

    为研究的热点。 固态电池的基本原理 固态电池的核心在于其使用的固态电解质,这种
    的头像 发表于 10-28 09:26 543次阅读

    聚合物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区别

    ),又称高分子锂电池。其正极材料可包括钴酸、锰酸、三元材料和磷酸铁等多种材料,负极通常为石墨。关键区别在于其电解质
    的头像 发表于 09-29 09:59 2229次阅读

    聚合物电池与锂电池的区别

    :使用液体电解质,通常是有机溶剂和盐的混合。这种电解质可以提供较高的离子导电性,但安全性相对较低。 能量密度 :
    的头像 发表于 09-29 09:56 434次阅读

    铌酸调控固态电解质电场结构促进锂离子高效传输!

    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得益于其易加工性,最有希望应用于下一代固态金属
    的头像 发表于 05-09 10:37 672次阅读
    铌酸<b class='flag-5'>锂</b>调控<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电解质</b>电场结构促进<b class='flag-5'>锂离子</b>高效传输!

    固态金属电池的外部压力研究

    目前,使用易燃液体电解质的商用锂离子电池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要求。用无机固态电解质(SSE)取代传统的液体电解质有望在很大程
    的头像 发表于 04-26 09:02 819次阅读
    <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锂</b><b class='flag-5'>金属</b><b class='flag-5'>电池</b>的外部压力研究

    请问聚合物电解质是如何进行离子传导的呢?

    在目前的聚合物电解质体系中,高分子聚合物室温下都有明显的结晶性,这也是室温固态
    的头像 发表于 03-15 14:11 1127次阅读
    请问<b class='flag-5'>聚合物</b><b class='flag-5'>电解质</b>是如何进行<b class='flag-5'>离子</b><b class='flag-5'>传导</b>的呢?

    聚合物电池是什么 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池的区别

    聚合物电池是什么 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池的区别  聚合物
    的头像 发表于 03-07 16:54 1427次阅读

    不同类型的电池电解质都是什么?

    聚合物,如固态电池固态陶瓷和熔融盐(如钠硫电池)中使用的聚合物。 铅酸
    的头像 发表于 02-27 17:42 1456次阅读

    锂离子电池和锂聚合物电池的区别在哪

    包括正极、负极、电解质和隔膜。其中,正极常使用化合(如LiCoO2、LiMn2O4、LiFePO4)作为活性材料,负极则采用碳材料(如石墨)。电解质通常为有机液体(如聚碳酸酯)、无
    的头像 发表于 01-22 17:20 5688次阅读

    介电填料诱导杂化界面助力高负载金属电池

    采用高安全和电化学稳定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取代有机电解液,有望解决液态金属
    的头像 发表于 01-22 09:56 1020次阅读
    介电填料诱导杂化界面助力高负载<b class='flag-5'>锂</b><b class='flag-5'>金属</b><b class='flag-5'>电池</b>

    固态电解质离子传输机理解析

    固态电解质离子的迁移通常是通过离子扩散的方式实现的。离子扩散是指离子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发表于 01-19 15:12 2517次阅读
    <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电解质</b><b class='flag-5'>离子</b>传输机理解析

    关于固态电解质的基础知识

    固态电解质室温条件下要求具有良好的离子电导率,目前所采用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元素替换和元素掺杂。
    的头像 发表于 01-19 14:58 1.8w次阅读
    关于<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电解质</b>的基础知识

    固态金属电池内部固化技术综述

    高能量密度金属电池是下一代电池系统的首选,用聚合物固态电解
    的头像 发表于 12-24 09:19 4044次阅读
    <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锂</b><b class='flag-5'>金属</b><b class='flag-5'>电池</b>内部固化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