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并称现代信息产业三大支柱。传感器是智能汽车、机器人、飞机、高铁等移动终端中的电子“五官”,智能传感器技术涵盖声、光、力、磁、气、温湿度、生物、射频等多个研究门类。
在持续升级对华“科技战”的背景下,现在各界高度重视传感器产业发展,围绕产业链协同升级和产业生态完善,搭建核心共性技术协同创新平台,补齐技术短板,推动智能传感器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系统集成和重点应用产业链的发展。
在3月29日至31日,“2023年深圳国际传感器与应用技术展览会”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举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传感器领域产业界和学术界代表,传感器专家网作为媒体代表受邀参加对传感器大咖们的采访。
中国传感器产业正面临新一轮挑战与调整,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又如何面对呢?与传感器专家网一起和大咖们探讨吧!
采访大咖
中光电智能感测股份有限公司
吴名清总经理
上海拜安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刘喜斌总经理
刘英武产品经理
美新半导体有限公司
卢牮 CEO
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
温良恭 传感器研究院院长
探讨供应链问题
受访嘉宾:吴名清
中光电智能感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受访嘉宾:吴名清
传感器专家网:现在大陆供应链整体外移的环境下,贵司未来在大湾区会有相应的布局吗?
吴名清:供应链外移主要是终端整机组装与制造厂的部分,但对芯片业来说,反而是加大对国内的投资布局,我们的供应链是要往大陆这边迁进的,包含流片厂与封测。在晶圆这段,不管是全球或大陆这边都是很紧张的,所以在大湾区,我们了解光明区准备建一条8寸传感器的制造线,对我们行业来说是非常高兴看到这样的投资计划。不然,大家都说缺芯片,但是晶圆厂这边如果没有解决,可能三年后、五年后还是会缺,而且这个技术积累是很长的,所以现在就得开始来做。
我们希望能够在第一时间,就在大湾区这边从晶圆厂合作开始。另外是后段封测,我们在深圳,这块也开始找合作的伙伴,所以后段这块比较没有问题,因为都是现有设备,我们会先进行。等大湾区的流片厂完成之后,我们这块也会从台湾移转到大湾区。
传感器专家网:现在新能源车,在大陆这边产量爆发性的增长,这两年咱们这个成本会不会下来?
吴名清:我觉得这一定是一个过程,价格是往下的,但是产量一定是上去的。我们自己是这样来看的,新能源车十年成长10倍,一定是以这个趋势在前进的。而且使用到传感器的数量,也会成长10倍。
未来十年,可能传感器是现在100倍的规模,我觉得它的产值是往上的。如果没有量,我们投入不容易有回报。以这个规模在往上,数量在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我觉得价格竞争不是问题,反倒我们更看重这个规模的扩展,而且需求越高,那更高价值的需求会持续攀升。
产品|图片
探讨人才建设
受访嘉宾:刘喜斌
深圳拜安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传感器专家网:咱们公司硕士比例感觉很高,在传感器行业的人才建设方面有什么建议呢?
刘喜斌:因为传感器涉及到MEMS、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包括材料等多学科,需要的也是各方面的人才。目前随着传感器的发展,复合型人才还有在专业领域有特长的工匠型人才是比较缺的。我们目前主要是通过社招,我们自己也有专门的人才培养渠道,还有和各大院校、研究所一起来培养一些高精尖的传感器人才。
传感器专家网:整个是学术方面的缺人才,还是工匠方面缺呢?
刘喜斌:都缺。
主持人:目前大家对人才的培养,到底是从企业参与更多项目,还是院校?
刘喜斌:需要更多院校加大传感器基础研究、创新和人才培养,企业就可以更加聚焦做好产品和产业。
传感器专家网:是侧重院校培养的吗?
刘喜斌:我们也是招相关的人才,然后自己来培养,因为我们有自己的产线,还有实验室,对人才一点点来培养。
✓
产品|图片
探讨应用场景问题
受访嘉宾:卢牮
美新半导体有限公司CEO
传感器专家网:在智能家居是用到什么场景?
卢牮:
智能家居有很多应用场景,不仅在家居产品中,智能楼宇也有用到美新半导体的热式加速度测楼宇的倾角。电梯中会用到加速度测量上升、下降的速度,未来还会有磁编控制能精准测量到你到哪一层。而在一些更居家的IoT设备上的应用就更多了。
目前来看,麦克风和加速度是最典型的两个捆绑设备,很多传感器耗电量较高,靠一个电池甚至是钮扣电池,是无法承受所有传感器一直开着的,所以通常会用声音唤醒或运动来唤醒。而且这个运动,一定是加速度唤醒,所以是典型设备。在很多产品中都会装这个产品,在国外,有保险公司会做一个Tag(追踪器),把它贴在车上,做一些行为识别。
产品|图片
探讨智能化问题
受访嘉宾:温良恭
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传感器研究院院长
传感器专家网:你觉得现在人工智能对白电能做什么工作?
温良恭:
我觉得人工智能是非常热的一个点,在白电上也是有很多工作可以做的。白电最大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对成本要求极高;二是对可靠性要求极高,对于白电来说要做到五年,甚至十年后都是好用的。不能说增加了人工智能,导致成本过高,或者可靠性得不到保证。
目前,我们考虑白电的人工智能有两个方向:
第一,通过人工智能算法降低芯片的成本。人工智能的算力可能在一个小面积上就会达到普通其他架构大面积的算力,减少芯片的面积,带来了成本的降低。如果有这样的小面积、高算力、低成本的人工智能芯片,白电也会变得更加有智慧。再一个就是,我们可以把现在大量在用的声学和图像识别的芯片进行功能裁剪,变成一个小型的更适合家电的芯片。因为白电上的camera包括声学芯片,都没有手机上那么高清,没有那么大的数据量,所以我们可以裁剪掉一部分功能,这样也会降低芯片成本。这些产品已经是迭代过的产品了,功能和成本已经比较稳定。到白电上应用,定制裁剪后的功能版本,这样就会形成又一轮的产品迭代,成本也会进一步的降低。
第二,因为智能家电里的传感器是多传感器融合,在我们这个领域里就是把所有传感器的信号都融合到一个芯片来运算、来跑算法。在这里,人工智能对我们的帮助就会很大,因为它可以跟前端传感器接口联调。智能硬件往往是一个模数转换加上一个小的数据单元,可以直接靠到传感器前端。我们要怎么样的传感器,人工智能芯片可以定制化的开发,可以降低人工智能芯片成本,同时更有利于多传感器融合,帮助你判断。
总之,我们其实希望白电能判断用户的意图,如果是空调,它会判断你是不是想让它把屋里的温度降下来。如果是冰箱,它会判断你是不是想把这个东西取出来或者里面的食物是不是过期了。判断人生活场景中的意图,这个判断的难度非常大,所以传统的运算芯片可能达不到这样的能力。即使达到了,芯片价格也会很高。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用边缘的、更小的人工智能芯片代替传统的运算芯片,这是它一个可能的切入点。
其实我们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传感器应用研究院,就是在为国内的传感器厂家在家电行业应用提供一条捷径。供应商想要进入一家主流家电企业的供应链体系,原来的路还是比较长的,需要走很长的生产、验证、替代的路,我们就是要缩短这个时间。要想做到这个事,首先要知道市场有什么需求,供给侧有什么产品。我们对家电行业需求的理解可以说在全国范围内是比较靠前的,包括冰、洗、空、厨等产业,能提出一些很具体的需求。如果有一些合格供应商的成熟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很快的把两方牵到一块。我们还会建一系列的硬件测试平台,比如一个厂家想向产业供应一款模组,需要在厂测试,可能需要带很多很贵的设备去产业调试。我们希望在我们国创中心让你实现拎包入驻,直接拿你的器件来,我们帮你包装、供应链对接,能减少企业进入的成本。不论实际产品的量有多少,但至少有一个验证的机会。一旦有项目验证完成,后面有了家电头部企业的背书,再向其它家电企业去推广,就会非常容易,所以说我们这里确实是条捷径。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一枚传感器如何最后一公里能用到家电上,这里面从芯片、到模组、到后端的算法,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最后真正用在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产品里面,我们帮这些资源方们走,可以走得更快。同时,我们还有投资的部门,有好的项目以后,也可以帮他们形成投资孵化。总之,我们的合作模式可以有很多种形式,也欢迎大家前来交流合作。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52文章
51335浏览量
755496 -
物联网
+关注
关注
2912文章
44860浏览量
375525 -
智能家居
+关注
关注
1928文章
9597浏览量
185935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