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铜混合键合的发展与应用(一):技术轮廓

百能云芯电子元器件 来源:百能云芯电子元器件 作者:百能云芯电子元器 2023-05-05 16:14 次阅读

先进封装大概可以分为两大类趋势:一个是小芯片(chiplet)。

小芯片将传统上较大型的积体线路分拆成许多较小的功能模组,先个别予以优化。再使用这些已优化的小芯片组织新的次系统。这样可以重复使用IP,大幅加速产品设计的速度以及降低设计成本。

至于各个小芯片之间的连接,倚靠底下中介层(interposer)内的金属连线。此连线的密度当然远高于传统的线路板或封装I/O所能支援的密度,大幅增加线路运作频宽(bandwidth)、增大平行运算的操作空间。

另一个方向自然是异质整合(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

将不同制程或不同材料的芯片堆叠在一起,以整合方式提升、扩充组装元件的功能。除了已经商业化的方法外,基本上有芯片-晶圆(Chip-on-Wafer;CoW)及晶圆-晶圆(Wafer-on-Wafer;WoW)等2种键合型态。二者在键合后都需要再切割晶粒,但是也有例外。CoW程序较复杂,所以WoW可能早些普及。

晶圆间键合的技术又有很多种,现在已经进入商业化的技术之一是「铜-铜混合键合」(Cu-Cu hybrid bonding),这也是本文讨论的主题。

铜-铜混合键合技术是将2片欲键合在一起的晶圆,各自完成制程最后一步的金属连线层,此层上只有2种材质:铜及介电质。介电质可以是氧化硅或高分子材料,二者各有优缺点,使用何种物质依制程需要而定。由于晶圆键合时牵涉到铜及介电质两种材料界面,所以称之为混合键合。

2片晶圆面对面键合时是铜金属对铜金属、介电值对介电质,两边键合界面的形状、位置完全相同,晶粒大小形状也必须一样。所以使用混合键合先进封装技术的次系统产品各成分元件必须从产品设计、线路设计时就开始共同协作。

混合键合制程约略如下:两边晶圆在完成最上层之金属制程后,经化学机械研磨(Chemical-Mechanical Polishing;CMP)及清洗后,2片晶圆面对面对齐(alignment)。介电质先经离子活化(ion activation),两边介电质接触后产生共价键。两边铜的表面原先较介电质稍低,在退火(annealing)时因膨胀系数较介电质为大而增高接合,两边铜离子因相互扩散(diffusion)进入对方而形成密切的永久性接合。

晶圆平坦化(planarization)不足、残留粒子、对齐误差及金属界面孔隙(void)等均有可能影响元件特性或失效。

目前混合键合机台已有多家设备厂商投入量产。如EVG、SUSS MicroTech、TEL、AML等,典型机台如EVG的Gimini系列。由于现代设备厂商在销售机台时多附有机台相关之基础制程,混合键合制程的开发通常不算是严峻的挑战。

目前铜混合键合的封装制程良率已经可以到达一般后段封装的典型良率99%以上。一部分原因是于此技术的累积发展与已经商业化的机台设备同步,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两边芯片的设计团队期前的设计沟通,在重复单元区留下适度的冗余(redundancy),当键合时发生缺陷时,有足够的空间来腾挪。

审核编辑:汤梓红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晶圆
    +关注

    关注

    52

    文章

    5005

    浏览量

    128439
  • 封装
    +关注

    关注

    127

    文章

    8044

    浏览量

    143564
  • 芯片制程
    +关注

    关注

    0

    文章

    51

    浏览量

    4769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混合中的连接:或成摩尔定律救星

    混合3D芯片技术将拯救摩尔定律。 为了继续缩小电路尺寸,芯片制造商正在争夺每纳米的空间。但在未来5年里,
    的头像 发表于 02-09 09:21 170次阅读
    <b class='flag-5'>混合</b><b class='flag-5'>键</b><b class='flag-5'>合</b>中的<b class='flag-5'>铜</b>连接:或成摩尔定律救星

    芯片制造的关键步:技术全攻略

    在芯片制造领域,技术项至关重要的工艺,它直接关系到芯片的性能、可靠性以及生产成本。本文将深入探讨芯片制造技术中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1-11 16:51 567次阅读
    芯片制造的关键<b class='flag-5'>一</b>步:<b class='flag-5'>键</b><b class='flag-5'>合</b><b class='flag-5'>技术</b>全攻略

    微流控芯片技术

    微流控芯片技术的重要性 微流控芯片的技术是实现其功能的关键步骤之
    的头像 发表于 12-30 13:56 164次阅读

    带你文了解什么是引线键合(WireBonding)技术

    微电子封装中的引线键合技术引线键合技术在微电子封装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通过金属线将半导体芯片与外部电路相连,实现电气互连和信息传递。在理想条件下,金属引线与基板之间的连接可以达
    的头像 发表于 12-24 11:32 775次阅读
    带你<b class='flag-5'>一</b>文了解什么是引线<b class='flag-5'>键合</b>(WireBonding)<b class='flag-5'>技术</b>?

    发展历史、研究进展和前景预测三个方面对混合(HB)技术进行分析

    摘要: 随着半导体技术发展,传统倒装焊( FC) 已难以满足高密度、高可靠性的三维( 3D) 互连技术的需求。
    的头像 发表于 11-22 11:14 1684次阅读
    从<b class='flag-5'>发展</b>历史、研究进展和前景预测三个方面对<b class='flag-5'>混合</b><b class='flag-5'>键</b><b class='flag-5'>合</b>(HB)<b class='flag-5'>技术</b>进行分析

    微流控多层技术

    、超声键合辅助的多层技术 基于微导能阵列的超声键合多层
    的头像 发表于 11-19 13:58 257次阅读
    微流控多层<b class='flag-5'>键</b><b class='flag-5'>合</b><b class='flag-5'>技术</b>

    晶圆胶的与解方式

    晶圆是十分重要的步工艺,本文对其详细介绍。‍‍‍‍‍‍‍‍‍‍‍‍‍‍‍‍‍‍‍‍‍‍‍‍‍‍‍‍   什么是晶圆胶? 晶圆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17:04 898次阅读
    晶圆<b class='flag-5'>键</b><b class='flag-5'>合</b>胶的<b class='flag-5'>键</b><b class='flag-5'>合</b>与解<b class='flag-5'>键</b><b class='flag-5'>合</b>方式

    三维堆叠封装新突破:混合技术揭秘!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芯片的性能需求不断提升,传统的二维封装技术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处理速度和功耗控制要求。在此背景下,混合
    的头像 发表于 11-13 13:01 1214次阅读
    三维堆叠封装新突破:<b class='flag-5'>混合</b><b class='flag-5'>键</b><b class='flag-5'>合</b><b class='flag-5'>技术</b>揭秘!

    混合的基本原理和优势

    混合(Hybrid Bonding)是半导体封装领域的新兴技术,能够实现高密度三维集成,无需传统的焊料凸点。本文探讨混合
    的头像 发表于 10-30 09:54 1148次阅读
    <b class='flag-5'>混合</b><b class='flag-5'>键</b><b class='flag-5'>合</b>的基本原理和优势

    混合,成为“芯”宠

    要求,传统互联技术如引线键合、倒装芯片和硅通孔(TSV)等,正逐步显露其局限。在这种背景
    的头像 发表于 10-18 17:54 606次阅读
    <b class='flag-5'>混合</b><b class='flag-5'>键</b><b class='flag-5'>合</b>,成为“芯”宠

    混合技术:开启3D芯片封装新篇章

    在半导体制造领域,技术的每次革新都标志着行业迈向新的里程碑。近年来,随着芯片性能需求的不断提升,传统的二维封装技术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处理速度和功耗控制要求。在此背景下,混合
    的头像 发表于 08-26 10:41 1120次阅读
    <b class='flag-5'>混合</b><b class='flag-5'>键</b><b class='flag-5'>合</b><b class='flag-5'>技术</b>:开启3D芯片封装新篇章

    SK海力士将在HBM生产中采用混合技术

    在半导体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SK海力士再次站在了行业创新的前沿。据最新消息,该公司计划于2026年在其高性能内存(High Bandwidth Memory, HBM)的生产过程中引入混合
    的头像 发表于 07-17 09:58 851次阅读

    金丝强度测试仪试验方法:拉脱、引线拉力、剪切力

    金丝强度测试仪是测量引线键合强度,评估强度分布或测定
    的头像 发表于 07-06 11:18 788次阅读
    金丝<b class='flag-5'>键</b><b class='flag-5'>合</b>强度测试仪试验方法:<b class='flag-5'>键</b><b class='flag-5'>合</b>拉脱、引线拉力、<b class='flag-5'>键</b><b class='flag-5'>合</b>剪切力

    混合能走多远?

    推动了这项技术发展,这项技术对尖端处理器和存储器至关重要。这项技术被称为混合
    的头像 发表于 06-18 16:57 1667次阅读

    先进封装中-低温技术研究进展

    用于先进封装领域的 Cu-Cu 低温技术进行了综述,首先从工艺流程、连接机理、性能表征等方面较系统地总结了热压工艺、混合
    的头像 发表于 03-25 08:39 929次阅读
    先进封装中<b class='flag-5'>铜</b>-<b class='flag-5'>铜</b>低温<b class='flag-5'>键</b><b class='flag-5'>合</b><b class='flag-5'>技术</b>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