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花时间来解释这个并不新鲜的问题?
大概是因为逐渐发现这问题的答案可能并没有问题本身普及得开。因此,今天来写这篇文章帮助大家系统认识、理解BI应该也不算过时。
全篇原创干货,不妨耐下心,跟我花10分钟去理清这些你每次都分不清的概念。
入门:弄明白,到底什么是BI?
进阶:BI与大数据、信息化、数字化转型的区别?
深挖:BI这么好,是否所有企业都应该上BI?
01
入门:弄明白,到底什么是BI?
对于BI(Business Intelligence,商业智能)的解释,无论是在维基百科还是百度百科,你能搜到的都大差不差,都是告诉你:BI一个是利用XXX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以辅助决策,提升决策效率的工具/方案。
虽然看着像套话,但BI本质确实是这样,即“从数据中获取知识,辅助决策”。
通俗点说,就是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后(例如上了MES、OA、ERP等业务系统),经过多年,在内部积累了大量的业务数据,但这些数据没道理放着不用对吧,那怎么用,怎么把这些数据用出价值替企业赚钱?这就是BI发挥作用的时候:将业务数据转变为信息,用信息支撑企业决策,再通过企业决策产生业务价值。
看到这,我相信也会有不少人开始质疑,BI说来说去最后不就是个报表吗?体现的价值也就是节省了我们做报表的工作量,仅此而已。
这个质疑,普遍但片面,对此,我想在开头就给出大家正确的理解。
BI的表象是报表的呈现,这话不假,但其本质也正反映了一家企业业务和经营管理是否清晰、不含糊的问题。
要知道,BI的数据来源于多个业务系统数据的打通,从数据反哺发现、改进业务问题,再通过改进措施产生新的业务数据,最后用新产生的业务数据来验证改进是否有效。
这个过程看着简单,实际建设起来并不容易。
而BI就是用来帮助企业更好地沉淀业务数据及经营管理的细致程度。因为BI不仅可以从上图此类的大屏驾驶舱,在宏观层面让一家企业了解全局情况,同时也可以从微观层面关注到各个业务细节,盘点出有哪些是中高层管理者或基层业务人员,想看到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法看到的地方和问题,让企业的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层次。
02
进阶:分清楚,BI与大数据、
信息化、数字化转型的区别?
在上一段,我们知道了BI的定义,但还是对BI没有实际感知怎么办? 并且还经常把BI与大数据、信息化、数字化转型混淆在一起,只知道它们都是跟数据相关的技术,但具体差别在哪,其实并不清楚。
因此在进阶处,我们会带你理清BI和这些词的本质区别,帮助你进阶理解BI到底是什么,能做什么。
1、BI和大数据
先给结论:
BI是大数据领域下的一部分。
但BI侧重于让不懂技术的业务人员带着业务问题去做数据分析,通过数据找出业务所在问题,同时沉淀出好的分析方法和知识在BI内。而大数据则偏向于挖掘数据、找到企业中的数据价值并应用在实际场景中,会包含一些算法的内容。
具体点说:
从包含关系上来看,BI属于大数据领域的范畴,因此BI有时候也会被称为“大数据BI”。
同时,根据信通院的《大数据白皮书》的定义可知,在整个大数据技术体系中,BI工具与数据可视化、数据挖掘一同位于数据分析应用技术中,而数据分析应用技术又位于大领域技术体系下(如下图所示)。
因此:大数据>>数据分析应用技术>>BI工具,BI概念小于大数据
2、BI和信息化
先给结论:
BI和信息化不属于同类词,BI是工具/平台/系统/解决方案,而信息化是描述企业数据发展阶段的名词。
联系起来说,也就是企业一般会在通过信息化积累一定的业务数据后,再上BI系统,即在信息化建设的中后期应用BI。
具体点说:
大多数企业中的信息化本质是:数据采集→流程管理→数据展示,从这个角度来看,你可以理解BI系统其实也是一类信息化系统。
BI系统的数据采集是接入企业各类业务信息系统数据
BI系统的流程管理是数据处理和分析流程
BI系统的数据展示则比一般的信息化系统更牛
所以有些企业也会利用BI工具去开发一些信息化系统,用于补足定制业务系统的缺失。
这里再补充几点:BI在企业中的不同应用场景,会有不同说法。
①BI工具:指FineBI、PowerBI这种软件本身 ②BI平台:BI平台=BI工具+计算机硬件所形成的用于数据连接、处理的环境 ③BI系统:是企业业务需求在BI平台上被开发出来后,形成的业务分析模块
④BI解决方案:BI工具+行业解决方案
3、BI和数字化转型
先给结论:
企业发展过程是从基础信息化→数字化,而BI则是承接企业从信息化→数字化转型的最佳工具,帮助企业发挥在信息化阶段所积累的数据价值,从而推动加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具体点说:
就是让企业的“死数据”通过BI变为“活数据”,让企业的决策不再是拍脑袋决定出来的,而是有数可依。
03
深挖:既然BI这么好,
是否所有企业都应该上BI?
个人认为这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不同数据发展阶段的企业,所面临的数据问题是不同的。
就中国大多数企业而言,其存在的情况是:数据基础建设差(数据无法采集收集存放),连最基础的信息化都没做好,就想一步登天到数字化转型到大数据,有的还直接上了套大数据系统,结果根本用不起来。
其实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对自我认知不足,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也没想明白自己该如何按阶段发展。
而目前,业内比较认可的企业数据发展阶段是:
第一阶段:基础业务数据信息化
将企业日常手工事务性繁重的工作→业务系统工作的过程,选择适合企业应用的各类业务系统,例如OA、ERP、MES等,先把数据系统化地储存起来。
第二阶段:解决数据孤岛,实现内部信息透明
即建立不同业务系统中数据交流的桥梁,以便于中层管理者进行信息统计。
具体点说,就是做好企业报表,可以用到的工具是例如FineReport这种企业级数据可视化管理工具,将经营过程中的复杂数据和流程进行梳理与整合,形成一套企业报表系统,做好数据的收集处理展示。
第三阶段:数字化转型,让已有的数据发挥应用价值
在做完信息化建设后,多数企业已经不满足报表的展示了,会开始想上BI,开始让业务人员去学着做数据分析,因为只有业务人员最懂业务,最能让已有的业务数据发挥价值。
这时候也就是BI开始发挥作用的阶段,即从管理层层面能为企业提供管理依据、提升业务分析效率,从IT层面能整合多系统数据,打通数据壁垒,提高报表制作效率,解放IT人员开发报表时间。
04
总结一下
在本文,主要讲明了BI的定义,以及BI与大数据、信息化、数字化转型的区别,也浅讲了国内企业数据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正确发展阶段及其应该使用的工具。
而帆软已在商业智能领域深耕了17年,从一开始的报表工具FineReport到BI工具FineBI再到现在的低代码工具简道云、数据集成工具FineDataLink,整套产品矩阵都是为了让企业的数据更好发挥价值,让数据真正成为生产力。
在为用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服务路上,我们一直保持初心,踏踏实实打磨产品,虚心也希望多接收大家的疑问和建议,因此如果有BI相关方面的问题和需求,也欢迎大家私信或者在评论区留言,若想了解更多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更多BI相关资料信息。
审核编辑 :李倩
-
数字化
+关注
关注
8文章
8748浏览量
61807 -
数据集
+关注
关注
4文章
1208浏览量
24710 -
大数据
+关注
关注
64文章
8892浏览量
137456
原文标题:BI与大数据、信息化、数字化转型的区别?
文章出处:【微信号:mfg2025,微信公众号:智能制造】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