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受到各国重视,国内外主要汽车公司均有积极参与,并在技术和运营方面有一定的成效。目前,国内外纯电动汽车发展重点是乘用车、公交车、社区用车、和特定用途的微型电动汽车,研发重点仍在电池性能、安全性、和降低成本方面。
自2021年开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大幅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从政策驱动转变为市场拉动,而随着市场的拉动增长。 锂离子电池需求的增长带动了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集电体的铜箔的需求。根据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铜箔供给将会出现比较紧张的状况。
与此同时,在全球范围内,随着动力电池出货量的持续增加,带动锂电铜箔的需求量,未来几年全球锂电铜箔市场有望延续高增长态势。
下游应用拉动铜箔需求 4.5μm锂电铜箔市场份额将提升
铜箔根据终端应用需求,分为锂电铜箔和标准铜箔,锂电铜箔包括极薄铜箔、超薄铜箔,目前消费端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3C数码产品及储能系统领域。而标准铜箔包括薄铜箔、常规铜箔、厚铜箔,主要应用领域有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及汽车电子领域。
针对不同领域的产品需求,对于不同厚度的铜箔的需求量也不尽相同。随着产业发展的分化,行业专家认为,在未来市场上,8微米锂电铜箔市场份额将逐渐下降,可能在2024年以后退出市场;4.5微米锂电铜箔份额将逐渐小幅提升,动力锂离子电池单位用铜量由于采用更多的极薄铜箔,将从2019年的约865 t/GWh下降至2022年的760 t/GWh左右,并很可能进一步在2025年降至640 t/GWh。
铜箔极薄化是主流方向 技术难点及挑战仍存
自上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首先进入初创铜箔企业起步阶段。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进入了日本称霸铜箔市场的高速发展阶段,而此时中国首次实现了电解铜箔的生产。此后的十年,呈现出多极化竞争的阶段,铜箔技术全球辐射,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的铜箔产业相继形成,当时中国铜箔企业发展迅速,特点是小而多,技术落后。自2001年至今,锂电铜箔需求增长高尖端技术多由美国和日本掌握,但是我国锂电铜箔技术不断升级,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市场的飞速发展,使得铜箔技术持续发展。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下游车企对于提升电池能量密度要求的提升,对于铜箔要求提高,与此同时,铜箔企业提高产品利润空间谋求自身发展,极薄化是锂电铜箔发展的主流方向。
但是,当前铜箔极薄化面临着技术、资金以及认证方面的重重壁垒。技术壁垒需要长周期的科研投入与长期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工艺壁垒限制了极薄铜箔产能。而锂电铜箔产能建设成本较高,对于资金要求较高,限制了中小铜箔厂的参与,此外,下游车电厂商对锂电铜箔供应商需要经历“样品检测—少量试制—现场审核—小批量试制—评估”的全流程、多环节的认证,认证周期长。
与此同时,极薄铜箔在应用中同样存在对环境要求高、容易断带、易产生褶皱、生产效率底下、良品率低等现实问题。因此,针对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极薄铜箔需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案。例如,通过优化添加剂配方来提升抗拉强度、延伸率。通过采用先进设备,刷磨技术,提高阴极辊的表面质量。严格控制制程工艺,控制电流、速度、过辊表面张力,使铜箔长程张力均衡。做好工艺环境清洁,避免分切过程中金属粉尘进入箔面。
审核编辑黄宇
-
新能源汽车
+关注
关注
141文章
10581浏览量
99731 -
锂电
+关注
关注
4文章
444浏览量
16044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