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大尺寸BGA器件侧掉焊盘问题分析

actSMTC 来源:SMT技术网 2023-06-08 12:37 次阅读

本文通过对BGA器件侧掉焊盘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发现在BGA应用中存在的掉焊盘问题,并结合此次新发现的问题,对失效现象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最终找到此类掉焊盘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改善措施。从验证结果看,通过改善措施可有效避免此类掉焊盘问题的发生,同时通过制定设计和选型规则,也可有效避免BGA器件再发生类似的应用问题。

随着全新的无铅制造工艺的导入,以及电子产品的发展,导致大量无铅电子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问题产生,出于降成本、高速等各方面的影响,材料和工艺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这些变化下可能隐藏着发生了一些新的失效问题。

怎么发现和解决解决这些问题,是工艺改善的难点。本文从BGA掉焊盘的案例的细节出发,发现并找到失效的根本原因,通过复现失效现象和验证改善措施的有效性,以解决此类问题,并避免后续新选型的元器件再发生此类问题。

概述

某通讯产品的基带处理芯片,全年总共失效器件698个(高峰期大约每月更换器件数量116个),由于器件失效造成的金额损失高达130万(平均每月21万)。从失效现象看,主要表现如下:

baf66c46-05b0-11ee-8a94-dac502259ad0.png

由以上图片可以看出:BGA器件侧焊盘已经脱落。焊盘的脱落可确定是造成本次失效率高的原因。

为解决当前此基带芯片的掉焊盘问题,找到掉焊盘原因,避免新开发型号及后续型号基带芯片的使用再出现类似问题,进行本次掉焊盘问题的分析研究。

试验说明

试验方案

1)根据失效现象,寻找掉焊盘的原因及具体工序,并验证找寻工艺参数

2)根据业内了解的信息,了解可采用的工艺改善措施。

3)对新款BGA芯片进行改善及评价改善结果。

试验流程

bb01dc7a-05b0-11ee-8a94-dac502259ad0.png

失效检查

通过对失效样品的显微检查,发现此款BGA的Substrate采用的是SMD焊盘,掉焊盘的元器件大部分在阻焊下存在一层Cu环,如下图,其中有些Cu环已经被拉出,可看到明显的阻焊破损。结合此现象,初步判定焊盘中心部分已经被溶蚀掉,并可能同时还承受了一定应力。

bb20061e-05b0-11ee-8a94-dac502259ad0.png

进一步观察发现:在芯片中心区域焊盘的溶蚀面积较大,而靠近芯片的边缘溶蚀面积较小。推测溶蚀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即由中心到边缘。

bb51f67e-05b0-11ee-8a94-dac502259ad0.png

复现失效现象

结合以上的新发现,基本可判定此次问题是由于焊盘溶蚀,为进一步验证猜测的准确性,我们做了如下实验(在相同高温下,进行不同时间的加热实验):

1)实验条件

bb7a4dcc-05b0-11ee-8a94-dac502259ad0.png

2)样品准备

将实验板进行125 ℃、48 h烘烤后,采用自动拆卸设备取下芯片,并进行人工除锡、清洗后,选取9块外观良好、无起泡、掉焊盘的芯片进行植球实验。

实验设备采用的是BGA植球焊接台,实验参数如上表所示。

注:对其中的3#样品进行如下特殊处理:制作焊盘溶蚀后,在机械应力拉拔作用下的样品。

实验结果:

1)260 ℃下对此基带芯片进行长时间加热确实会引起焊盘的咬蚀,出现溶蚀的临界时间应该略低于10 min(从2号样品开始出现焊盘溶蚀,7、8、9号已经出现焊盘大面积溶蚀)。

bb82c042-05b0-11ee-8a94-dac502259ad0.png

2)进一步观察发现:机械损伤样品(3#样品)与纯粹Cu咬蚀样品(8#样品)两种模式下焊盘脱落形貌不同。机械损伤导致的掉焊盘是一整块焊盘的脱落,包括绿油覆盖的部分,一般不会有锡残留,且往往伴随着绿油的破损。而Cu咬蚀导致的掉焊盘会保留绿油覆盖下的部分,形成"铜环",绿油无破损,且一般都会有部分锡/焊盘残留,如下图所示。

bba4721e-05b0-11ee-8a94-dac502259ad0.png

小结

根据此次验证,可判定此次BGA芯片的失效模式以溶蚀为主,机械损伤为辅的失效模式。

改善方向

根据以上实验小结,则改善此问题的方向:

1)管控回流、返修等所有工序中焊接的总时间。

2)引入自动化返修,精确控制高温时间,减少除锡过程的磨损。

3)更改BGA的Substrate的镀层,阻止Cu层的溶蚀。

改善方案

结合以上分析的影响因素,寻找可以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则可采用如下操作方法。

bbc7aa7c-05b0-11ee-8a94-dac502259ad0.png

1)自动化除锡/返修设备(控制时间和接触)

芯片自动拆卸:由于机械磨损导致的掉焊盘容易发生在除锡阶段,主要是由吸锡线与焊盘的刮擦引起。通过采用真空除锡工艺,改善效果明显;基本可避免刮擦引起的焊盘咬蚀,则掉焊盘只剩与维修次数有关。

真空除锡:通过夹具固定芯片,先通过加热气嘴吹热风加热芯片,当芯片上的残锡充分熔化后,加热气嘴的热风气流突然增大,且固定芯片的夹具向加热气嘴方向移动,增大的气流依次吹去焊盘上的残锡。整个过程中仅有气流吹过焊盘,避免了现在手工除锡过程中烙铁和吸锡线对焊盘的摩擦。从原理上可减缓PAD的溶蚀。

另外,从验证结果显示,也确实大大降低掉焊盘几率如下:

bc0e2da8-05b0-11ee-8a94-dac502259ad0.png

2)更改镀层(见少Cu的迁移)

改善前采用的是Cu上OSP的镀层,从机理上讲容易导致Cu向焊料的迁移;

改善后采用的是Cu上镀NiAu镀层,中间有一层Ni层,可阻挡Cu向焊料的迁移。

bc171f58-05b0-11ee-8a94-dac502259ad0.png

验证结果

经过以上改善,掉焊盘率降为5%,相比原来手动拆卸时的23%,失效率大大降低。

总结

通过此次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失效模式。并在此失效模式基础上,提出了更科学的元器件设计和使用规则。为后续BGA芯片封装应用设计,提出了新的需求指标,避免后续同类失效模式的发生。

当发生元器件掉焊盘时,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失效现象,若属于焊盘溶蚀问题,最主要就是从三方面着手解决:

1)缩短焊接总时间;

2)精准控制高温时间,并避免引入力的作用;

3)采用有中间阻挡镀层,阻止Cu的迁移。

审核编辑:汤梓红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57

    文章

    51345

    浏览量

    428241
  • BGA
    BGA
    +关注

    关注

    5

    文章

    549

    浏览量

    47125
  • 焊盘
    +关注

    关注

    6

    文章

    558

    浏览量

    38262
  • 基带芯片
    +关注

    关注

    12

    文章

    208

    浏览量

    33641

原文标题:大尺寸BGA器件侧掉焊盘问题分析

文章出处:【微信号:actSMTC,微信公众号:actSMTC】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器件高密度BGA封装设计

    :■ BGA 封装简介■ PCB 布板术语■ 高密度BGA 封装PCB 布板BGA 封装简介在BGA 封装中,I/O 互联位于器件内部。基片
    发表于 09-12 10:47

    求助BGA封装尺寸规格

    求助各位大神,能否指导下,BGA封装尺寸规格有相应的标准吗?还是可以任意直径的球搭配任意间距吗?小白一个,积分也不多,急求好心人指导,谢谢了!
    发表于 10-24 16:55

    BGA器件库元件的创建

    有两种类型的 BGA 球形引线1. 非折叠式2. 折叠式本白皮书包含 BGA 尺寸的真实示例。其中包括用于展示和说明 BGA 最佳实践的
    发表于 10-12 08:22

    公用盘问题导致的缺陷

    `请问公用盘问题导致的缺陷有哪些?`
    发表于 01-15 16:18

    BGA盘分类和尺寸关系

    盘。如下图24.6所示。NSMD在大多数情况下推荐使用,它的优点是球形盘直径比阻尺寸大,焊接中球有更大接触面,热风整平表面光滑、平
    发表于 07-06 16:11

    BGA焊点虚原因及改进措施

    都是出现在球与器件的基板之间,即封装一,并且裂纹非常靠近封装一的金属间化合物。软件模拟与试验结果是吻合的。个人认为这种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
    发表于 12-25 16:13

    【技术】BGA封装盘的走线设计

    ,电阻等,也可贴装一些IC组件;泛用贴片机,适用于贴装异性或精密度高的组件,如QFP,BGA,SOT,SOP,PLCC等。3回流焊接回流是通过熔化电路板盘上的锡膏,实现表面组装元器件
    发表于 03-24 11:51

    BGA IC芯片拆处理技巧

    由于BGA封装的特点 故障uanyin由于BGA IC的顺坏或者虚引起 只有尽快进好的掌握BGA IC的拆技术 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本人
    发表于 01-28 14:08 0次下载

    BGA封装的球评测

    BGA封装的球评测,BGA和CSP等阵列封装在过去十年里CAGR已增长了近25%,预计还将继续维持此增长率。同时,器件封装更加功能化,具有更高的I/O数量,更细的节距。很明显封装取得
    发表于 11-29 11:27 5237次阅读

    BGA盘设计的工艺性要求

    BGA_盘设计BGA走线打孔敷铜检查等问题
    发表于 11-20 17:01 0次下载

    BGA器件如何走线、布线?

    关于极小BGA器件的布局布线设计,以一个49pin的极小BGA器件(0.4mm球间距,0.3mm球径,0.1mm盘边沿间距)为例子,介绍了
    发表于 06-19 07:17 3w次阅读
    <b class='flag-5'>BGA</b><b class='flag-5'>器件</b>如何走线、布线?

    bga的原因

    一般PCB上BGA位都会有凹(弯曲)现象(回流高温过程中,材料开始弯曲,比较大的热膨胀系数差异)。BGA在焊接时优先焊接的是BGA的四边,等四边完后才会焊接中间部位的锡球,这时可能因
    的头像 发表于 05-15 10:52 9825次阅读

    BGA焊接失效分析

    对 PCBA 上的 CPU 与  Flash 器件焊接质量进行分析。 图  1  BGA焊接样品的外观照片 二  分析过程 2.1 外观检查 用立体显微镜对空白PCB 和
    发表于 11-06 09:51 2200次阅读

    BGA盘设计经验交流分享

    引起BGA盘可性不良的原因: 1.绿油开窗比BGA盘小 2. BGA
    发表于 10-17 11:47 707次阅读
    <b class='flag-5'>BGA</b><b class='flag-5'>焊</b>盘设计经验交流分享

    BGA球重置工艺.zip

    BGA球重置工艺
    发表于 12-30 09:19 2次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