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关公布数据现实,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口芯片的数量为1082亿颗,同比减少321亿颗,下滑22.9%。一季度进口芯片的金额为785亿美元,同比也减少286亿美元,下滑了26.7%。与此同时,4月份中国生产了281.1亿颗芯片,同比增长了3.8%,是连续16个月下滑后首次增长。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芯片进口国,芯片进口同比下滑,虽与芯片市场整体遇冷有关,但如果同时考虑到***产量回升,却也说明中国芯片对外依存度有下降的趋势。
这当然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但这种现象是否代表着***已经走上了崛起之路?
***的进步
近年来,中国的芯片产能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IC Insights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全球晶圆片产能2160万片/月(8寸晶圆),中国大陆晶圆产能为350万片/月(8寸晶圆),占全球约16.2%的份额。
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美国,仅次于中国台湾,表明中国的芯片产能一直都在快速增长,而且发展势头仍在继续。预计到2030年,中国大陆晶圆产能在全球晶圆产能的占比有望达到24%,甚至超过中国台湾排名全球第一。
除了产能的快速提升,中国芯片设计开发能力也不断提升。以最复杂的计算机CPU为例,目前国产CPU厂商中,无论采用x86指令集的海光,还是引入ARM指令集的鲲鹏和飞腾,以及龙芯和申威,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海光从AMD获得了x86指令集永久授权,可以基于AMD的Zen架构自由开发x86架构的处理器,并不会受到专利限制。目前已独立开发3代产品,广泛应用于电信、金融、互联网、教育、交通等重要行业。这使得海光获得令人瞩目的市场表现,2019-2021 年,海光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6.9%,研发投入从8.65 亿元增长到 15.85 亿元,涨幅达到 83.3%。
采用ARMv8指令集的鲲鹏,在2019年发布了鲲鹏920,作为业内首款7nm数据中心ARM处理器,最高集成64个物理核,主频最高2.6GHz。而飞腾专注于安全计算,提出PSPA1.0规范,在安全计算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龙芯在MIPS指令集基础上推出了自己的LoongArch指令集,紧接着推出基于LoongAarch指令集的3A5000。今年,龙芯发布3D5000,这是国内首款采用芯粒(chiplet)技术的服务器CPU。
应该说,尽管高端芯片仍是中国芯片的短板,但近年来中国芯片的自给率逐年提升,到2022年已经达到了25.61%,无论生产还是设计,中国芯片的进步也有目共睹。
谈崛起为时尚早
以中国芯片的历史积累而言,当前的进步称得上中国速度的又一例证,但当前取得的成绩还远远不足以称之为“崛起”。
业内认为,***真正崛起,能与国际巨头分庭抗礼的标志,既包括产品性能达到主流水平并能持续迭代,更重要的是形成基于***的商业生态。尤其是后者,对芯片产业的长久发展至关重要,也将决定***产业的高度。
这类似于中国高铁,不但高铁的生产建造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还要基于高铁形成相应的城市交通配套,更重要的是形成我们乘坐高铁出行的习惯,这才能说中国高铁已经崛起。
在产品性能的提升和迭代上,***已取得显著进步。以服务器CPU为例,据评测对比,海光推出的海光三号性能上已经接近于AMDZen3产品的水平,比海光二号性能提升了40%。
海光虽然基于AMDZen架构开发产品,但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技术迭代能力。从海光三号开始,海光与AMD的技术路线也出现了分歧。AMD的ZEN 架构主要通过采用更先进的芯片工艺和提升单核性能,使AMD在消费级个人电脑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以服务器为核心市场的海光CPU,在海光二号之后选择的迭代路线则是通过对微架构的设计创新和芯片架构升级,提升单核与多核性能并重。
这意味着海光不但获得了x86指令集的自主开发权,能够根据自己的市场策略开发具有优势的产品,而且已经吃透了x86技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形成了自主开发和迭代的能力,性能也已经达到主流产品水平。
提升产品性能还是一个可以靠投入资源和自身努力能解决的问题,而生态的形成则有赖于市场机遇、用户选择等多种因素。目前,在服务器CPU领域,x86指令集CPU的应用最为广泛,有极强的兼容性,商业回报也最为丰厚,2021年,国内x86服务器出货量为 382.0 万台,目前在国内服务器市场中的占比高达97.7%,且主要由Intel垄断。
因此,在通用商业市场上,海光走x86指令集路线,意味着海光可以使用WinTel生态,兼容度更高。这相当于在一个97%的人都使用英语的环境中,无论我们是否愿意,用英语听说读写都是使用成本最低,回报产出最高的。因此,利用x86CPU多年来已经形成的软硬件生态,海光极大地降低了国产化替代过程中的迁移成本,并获得广泛的软硬件生态支持,从而打开规模庞大的市场空间。
市场回报使海光有能力持续增加研发投入,2019年度至2021年度,海光累计研发投入为35.3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高达到95.35%。这将继续提升海光产品的性能,并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逐渐形成围绕海光CPU的商业生态。
真正形成基于***的商业生态,才是国产CPU真正的崛起。但目前,除了海光,鲲鹏为代表的ARM指令集CPU,或龙芯为代表的自研指令集产品,距离形成广泛生态还有不小的距离。
因此,即便中国芯片产业的整体进步令人欣喜,仍不能忘了中国芯片仍在起步阶段艰难跋涉。前途光明但道路曲折,是***产业要面对的现实,妄自菲薄和盲目自大都是看待中国芯片产业的错误心态。中国芯片产业确实走在崛起的路上,但这场辉煌的远征,还远远没到庆祝的时刻。
审核编辑:刘清
-
ARM
+关注
关注
134文章
9091浏览量
367509 -
晶圆
+关注
关注
52文章
4909浏览量
127968 -
计算机
+关注
关注
19文章
7493浏览量
87930 -
MIPS处理器
+关注
关注
0文章
13浏览量
8284
原文标题:芯片进口减少,国产芯片真崛起了吗?
文章出处:【微信号:semiwebs,微信公众号:芯通社】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