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为什么中国一有创新,就被说套壳?

脑极体 来源:脑极体 作者:脑极体 2023-06-19 10:07 次阅读

今天来说点有意思的。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无论是2021年的鸿蒙系统,还是2023年的文心一言。每次中国科技有比较重大,具有独创性,且能吸引舆论关注的创新之后,似乎注定会出现一种言论:这东西啊,套壳。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这边这位朋友说了,这还需要什么原因吗?我在网上随便发我吃了顿饭。一个说太贵,一个说太便宜,一个说营养太过三高警告,一个说这么吃没营养早晚得病。杠精不是网络常态吗?有什么可讨论的?

这可不一定。如此整齐划一的套壳论,其实是可堪玩味的。尤其是每次刚出炉的套壳论,总是似乎有理有据,有板有眼。虽然很快会随着用户认识深入,正面反馈增多,套壳论渐渐散去。但它给企业、科研人员造成的麻烦却真实存在,往往演变成回应了显得无聊,不回应被说心虚的尴尬情况。还总有一小部分人,时隔多年依旧抓着套壳论不放,无论被证伪多少次依旧拿它当真理。

因此,套壳论的背后原因是值得稍微掰扯一下的。这其实是个标准的心态史问题,所谓心态史,是20世纪早期法国年鉴学派第三代的代表性理论之一,奠基之作是吕西安·费弗尔所著的《16世纪的不信教问题:拉伯雷的宗教》,其中用心态这一概念,探讨了无神论、科学演进等重要话题

wKgZomSN3fCAWCPmAABd4hwq6vU168.jpg

遇事先说套壳,且每每抛出套壳论就能获得拥趸,关键也在于一部分人天然就有能接受这种说法的心态。那我们也不妨从心态史视角,来试着聊聊这个话题。

按惯例发表个防杠宣言。首先我们没必要用阴谋论看待这个问题,比如友商倾轧,境外煽动之类的,把问题无限归因到阴谋论,是一种特别简单粗暴且无聊的做法。理性沟通,从摒弃阴谋论开始。

其次,我并不是说套壳完全不存在。事实上,能看到很多企业就是利用信息差赚套壳的钱,甚至毫不避讳这一点。咱们仅仅聊的是将自主科技动辄按上套壳大帽子的这种行为。

好,防杠结束。让我们看看都是谁在努力发表套壳论。

假行家

单口大王刘宝瑞先生,有一段《假行家》,说的是贾行家和满不懂两位合伙开店的故事。贾行家各种忽悠满大爷,最后差点把他们爷俩给卖了。

套壳论的传播过程中,大体也是这么一种组合。往往最开始是一位科技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在知乎、贴吧等平台上发表一番看法,有理论,有代码,有行业内幕地指出某项技术其实是套壳,再加上云山雾罩几句,说点什么利益相关,不能点透,懂的都懂,然后就被很多网友奉为圭臬。一旦跟人吵起来,就搬出这个链接,表示“是不是套壳,建议先去了解XXX”或“你说不是套壳,那这个怎么解释?”

这里就有个问题:最开始发表意见的资深人士,真的就权威吗?

这边这位朋友又说了,人家在这个领域干了十几年,还能不权威吗?其实还真不一定。

我们采访过非常多科技从业者,对这个行业有两件事深有感触:一个是行业变化快,另一个是分工非常精细。

一位软件工程师,他很可能就用一种语言,或者就做一种程序,很多年都不会变。有一些从业者会看趋势,看变化,但也有很多人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非常保守,对变化非常敏感,甚至有某种危机感。

这让我想起一件事。西部某城市,曾经有领导调查汽车礼让行人的情况。一位出租车司机说:“车怎么可能让人呢?我开了多少年车从来没听说过车让人。”结果一纸政令下来,不礼让行人扣分罚款,几十年老司机马上改了习惯。

我们自己也会遇到这种情况。曾经在一个研讨会上,我们采访过某位法学教授,对AI与法律结合怎么看?他斩钉截铁地说:“AI不可能跟法律结合,这东西没什么用。”结果呢,2022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规范和加强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意见》。

同样的道理,一位做了很多年Java,一直开发安卓应用的软件工程师,很可能既不了解鸿蒙特性,也根本不愿意了解什么是鸿蒙特性。他不光看鸿蒙是套壳,他看所有新出现的操作系统都一定是套壳。

另一方面,所谓业内人士,也可能其实并不那么“业内”。数字化技术的分工特别细,很多工作难度很大。比如培养一位数据库工程师,往往需要十几年甚至二十年。他很难有精力去了解钻研数据库之外的其他软件,更遑论硬件、AI算法、安全这些问题。

于是,对新技术大加评论的所谓业内人士,可能技术理解和工作范畴都不在他所评论的这块,只是评论这个有人看,能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且大部分人是难以判断他的专长范围到底是什么。

这就像在一所学校里,问体育老师语文组下学期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语文老师和学生肯定都懵了。但在套壳与否这件事上,我们却经常陷入一种类似的思维误区。

内行固然重要,但也要警惕内行滤镜带来的误读、误判。

满不懂

有贾行家,就要有满不懂,二者是导游与跟团游客的关系,缺一不可。其实单口相声里已经告诉我们,满不懂满大爷不是彻底的不懂,而是不懂非要装懂,不懂还要去做一些懂行才能做的事,于是就被贾行家迷惑了。

容易被套壳说迷惑的朋友,其实也有这个问题:完全不关心科技,肯定根本不管什么是套壳。而真正懂数字化,懂软件产业运行逻辑的,肯定不会陷入如此无聊的说法里。那么中间剩下谁了呢?剩下的就是对科技有一点了解,但这些了解更多是从手机电脑中来,于是很容易把水货、翻新等概念,硬性对齐到了基础软件当中。

这背后起作用的心态,往往是我们在面对科技创新、科技公司时会有一种“仇强心理”。大家喜欢看到高大上的东西其实不堪一击,喜欢看到大力宣传的东西其实一文不值。这种“
拆穿”心态可以非常直接且廉价地带来快感,其运行心理,与贬低奢侈品消费,拆穿消费主义陷阱是有点类似的。

但问题是,科技产品尤其是基础软件并非奢侈品,不具备消费力带来的用户区隔,它很快就可以被更多用户检测,迎来更权威的认证。这时套壳论的污蔑就会不攻自破,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套壳说都会自己烟消云散。

当然了,仇强心态各个领域都有,没什么新奇的。但在科技领域,这种心态往往建立在一个认知盲区上,那就是对开源逻辑与开源价值的不了解。

确实,开源这个东西是有迷惑性的。把自己做的东西免费给别人用,这事情天然就反直觉。软件开源也确实不是天生如此,而是一种无奈之下的选择。早在上世纪80年代,欧美软件业就发现如果每个公司都重新做一套软件,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一起完蛋,因为随着软件越来越多,系统架构愈发复杂,重新做一套软件的成本将不断加大,为了应对这场全人类的软件危机,才形成了基础软件开源,即后来者在此前开源软件基础上再创新,再开源的运行方案。这个方案避免了无数次的重新造轮子,也让每个人、每个企业都用得起软件。

其实这个逻辑也好理解,如果让每个家庭都自己去发明一次电灯,那全世界估计到现在都是漆黑一团。但当中国软件也在开源基础上再创新、再开源,进行这个放之世界皆准的动作时,却就会有人跳出来说:你这是套壳啊!

愣要这么说也没错,但是人类都在套壳,套壳几十年了,也正是俄罗斯套娃一样的不断套壳,从Unix套出Linux,从Linux套出安卓,才让第三次工业革命走向成功。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基础软件,尤其是操作系统不兼容此前广泛应用的开源项目,那才真是糟蹋人。这就像水泥标号也是国外发明的,如果咱们突然宣布不兼容它,要自己搞一套,那水泥厂、土木工程师、施工单位全懵了,之前建好的大楼验收怎么办?工地上已经买的材料怎么办?水泥厂里的设备怎么办?

而一旦到鸿蒙兼容安卓这种问题,很多人却反应不过来,或者说不愿意反应过来了。

毕竟一边是要理解开源的概念,理解软件行业的运行逻辑,多少有一点点门槛,当发现某某用了开源代码,就像获得了尚方宝剑一样去揭穿它。这个事特别容易,完全零门槛,还能获得不懂装懂带来的心理满足感。

刑子急

这里我们可能要给单口相声里插入一个角色,丰满一下整个剧本,我们就姑且给新人物起名叫刑子急。

邢老师并不是仇强,或者热爱不懂装懂,他只是比较急。他巴不得中国科技马上问鼎全球,巴不得2nm芯片明天就在中国研制成功,一旦发现没那么快,心态上就会有所落差,自然也就会将原因归结到企业。那么正好出现的套壳说,就成为了他们解释企业做不好科技的一个理由。

这种心态非常普遍,也非常值得理解和尊重。记得有一次在高铁上,我们聊到刚去参加了华为的一个活动,旁边大哥马上过来打听,华为的技术到底怎么样了。那种关心之深切,情绪之真诚,其实是让人动容的。

尤其是报有这种心态的朋友,会经常刷到各种科技新闻、短视频,经常能看到我国某某院校、某某科研院所取得了何种突破,达到了世界领先,于是自然就会产生“国家都这么多突破了,你企业还这么落后”这种结论。

这就是过分着急,混淆了产、学、研、政不同角色在科技创新当中的分工。一项学术科研领域的技术创新,需要在企业侧完成原型化、技术验证、工程化、产品化,再走向市场,这个过程是十分漫长的。硬件可以到十几年,最快的软件创新也要一两年可以完成转化。

一个良性的科研创新环境,需要紧密配合、各司其职。科研机构负责理论和科学突破,大企业负责技术化、产品化,小企业负责具体的服务和应用,相互之间是不能进行类比的。用企业的基础科学能力去类比科研机构,就像用科研机构赚多少钱来排名一样,并不可取。

再打个比方,我们经常会看到科学新闻,说人类距离长生不老又近了一步,但去医院里买药,绝对买不到长生不老药,也不是一种药不能包治百病长生不老,它就没有用了。

中国科技走向自立自强,需要步步为营,水滴石穿。那种弯道超车,一步登天的故事,都是营销号和大忽悠拿出来骗人的,少看为妙,不看更好。

总体来看,套壳说时常泛滥,归根结底是一种心态与知识上的错位。由于科技行业的科普力度不足,很多底层技术、基础产业没人讨论,没人分享,导致很多常识性知识外界根本无法捕捉。

一些假行家利用这个信息差,迎合了“反对资本,反对大公司”的仇强心理,以及担忧中国科技,想要实现弯道超车的急迫心态,最终才让“万物皆套壳”一而再地兴风作浪。

想要摒除这种问题,其实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持之以恒地科普,周而复始地解释。但是正面消息的传播力度永远不如负面,一个产业故事怎么讲,也不如神话故事好听,这也是做科技内容颇为让人无奈的地方。

希望这个领域能多一点了解,少一点武断;多一点客观,少一点极端。希望有一天,我们所有人都能达成这样的共识:另辟蹊径用口香糖代替水泥盖大楼,那不是创新,而是扯淡。

诸君,若为中国好,请上更高楼。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科技
    +关注

    关注

    3

    文章

    1591

    浏览量

    33044
  • Linux
    +关注

    关注

    87

    文章

    11304

    浏览量

    209524
  • JAVA
    +关注

    关注

    19

    文章

    2967

    浏览量

    104759
  • 创新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31

    浏览量

    24232
  • 文心一言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24

    浏览量

    1280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大华股份荣获中国创新方法大赛等奖

    ,大华股份凭借其卓越的创新能力和深厚的技术积累,脱颖而出,斩获了全国一等奖。大华股份的获奖项目为“不惧强光,分毫必现,基于TRIZ的强逆光锐捕技术”。该项目通过灵活运用创新方法,成功突破了行业性技术难题,实现了在强逆光
    的头像 发表于 12-27 14:50 167次阅读

    大华股份荣获2024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等奖

    近日,由中国科协、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的2024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全国总决赛在重庆落下帷幕。大华股份灵活运用创新方法、突破行业性技术难题,凭借“不惧强光,分毫必现,基于TRIZ的强逆光锐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17:19 346次阅读

    TPA3112上电瞬间输出,但没多久SD和FAULT就被拉低了,为什么?

    TPA3112上电瞬间输出,但没多久SD和FAULT就被拉低了,但芯片不烫、没接LC滤波,会是什么问题呢
    发表于 11-04 07:26

    格瑞普钢异形电池,为未来智能产品创新提供助力

    深圳市格瑞普电池,家创立于1998年的可充电电池公司,家以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合作创新为核心观念的电池企业。自2013年,格瑞普自主创立
    的头像 发表于 09-03 08:01 478次阅读
    格瑞普钢<b class='flag-5'>壳</b>异形电池,为未来智能产品<b class='flag-5'>创新</b>提供助力

    用PGA309+XTR117做压力变送器,一有电流的时候,PGA309读的温度就持续不断的上升,为什么?

    我用PGA309+XTR117做压力变送器,但是一有电流的时候,PGA309读的温度就持续不断的上升,电流越大,升温越大,在电流20mA的时候,温度能比没有电流的时候高20多度。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我的PGA309和24LC16放在板子的侧,XTR117和三极管放在板
    发表于 08-15 07:54

    经纬恒润再度受邀参加中国一汽红旗供应链创新科技展

    中国一汽红旗“技领时代,智创未来”第六届供应链创新科技展在长春汽总部旗境空间隆重举行,经纬恒润作为中国一汽战略合作伙伴及理事会成员受邀出席,携最新汽车电子研发成果亮相科技展,副总经理
    的头像 发表于 08-09 08:00 590次阅读
    经纬恒润再度受邀参加<b class='flag-5'>中国一</b>汽红旗供应链<b class='flag-5'>创新</b>科技展

    中国一汽与中兴通讯携手,共绘汽车芯片产业新蓝图

    在新能源智能汽车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大会的盛会上,中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一汽”)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兴通讯”)正式宣布签署了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合作协议,聚
    的头像 发表于 07-23 17:25 1125次阅读

    森思泰克与海康汽车亮相中国一汽红旗第六届供应链创新科技展

    7月15日-7月24日,“技领时代 智创未来” 中国一汽红旗第六届供应链创新科技展在汽NBD举办。森思泰克&海康汽车作为汽集团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应邀参展,携多款新技术、新产品及解决
    的头像 发表于 07-23 11:15 671次阅读

    中国一汽将与埃及公司合作在当地生产平价电动车

    据报道,中国一汽将与家埃及公司合作,双方将在中东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埃及,共同生产平价电动车。
    的头像 发表于 05-29 10:46 599次阅读

    蔚来与中国一汽达成充换电战略合作

    蔚来汽车与中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一汽”)近日宣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次合作标志着双方在充换电领域将展开全面且深入的合作。
    的头像 发表于 05-22 14:24 391次阅读

    中国一汽、科大讯飞、蔚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中国一汽将与科大讯飞共同拓展运用以智算中心为主导的基础构架、算法与决策工具、智能信息平台(包含大规模模型、海量数据、知识库),并针对企业及汽车行业的多个应用场景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的头像 发表于 05-22 10:57 375次阅读

    蔚来与中国一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助力智能电动汽车高速发展

    5月21日,蔚来与中国一汽在「吉林·安徽合作发展交流座谈会」上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中国一汽董事长、党委书记邱现东见证签约仪式,蔚来高级副总裁沈斐与中国一汽战略与合作部总经理孙惠斌代表双方签约。
    的头像 发表于 05-22 10:08 1147次阅读
    蔚来与<b class='flag-5'>中国一</b>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助力智能电动汽车高速发展

    电容器外壳是铝好还是塑

    电容器作为种电子元件,在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它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外壳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电容器外壳材料两种:铝和塑
    的头像 发表于 04-16 14:27 1846次阅读

    什么是紧光缆和松光缆?两者什么区别

    、紧光缆和松光缆的定义 紧光缆和松光缆是两种不同种类的光缆,它们在制作工艺和光缆结构上略有不同: 1.紧
    的头像 发表于 04-15 10:43 1815次阅读

    汽车行业首个大模型GPT-BI应用在中国一汽落地

    近日,中国一汽与阿里云通义千问共同宣布,已成功落地汽车行业首个GPT-BI大模型应用。这创新性的技术突破不仅标志着中国一汽在智能化转型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也代表着汽车行业在大数据分析
    的头像 发表于 02-06 16:38 345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