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工业电子产品落后在哪里?放弃基础研究、集成电路、芯片、表面安装技术,我们到底在做了些什么?人家是如何做到的?国产的ETD、正弦、数捷,以及伺服控制、加工中心、3D打印、智能机器人,拿人家的东西来拼装能上战场吗?谁来管?相对基础与30年发展的进度,谁先谁后。
接下来描述一下我们的艰辛历程与西门子公司的比较以及国内同等产品及企业发展的历程与存亡。他们现在那里?原先的工程师们在何方?我用姓氏的方式将我们这个圈内所能知道及认识的工程师们的命运表述如下。
首先是我们的经历真实情况无半点虚假!在更多工业控制传动的发展中,将被更高精度的伺服,三相无刷直流电机,步进电机,变频驱动所替代。未来科技的发展使用什么电机作为更加节能有效更经济环保的传动设备,使用更先进的驱动,更超前的传动设备控制系统,也都是我们关注和学习的。
三相直流电机调速,三相数字力矩电机控制器,三相温控驱动器,三相变频控制器,它们的共性,三相输出的平衡度,阻性负载与感性负载的差异。国产同类产品的三相不平衡度远大于进口品牌。特别是模拟电路的三相驱动感性负载干扰很大,三相不平衡度差异20%左右,进口很多品牌的变频器感性阻性负载,三相不平衡基本控制在1~3%之间。因此,我们还要更努力的发展,如果不组织更多的研发可能距离会越来越大了。
国产三相直流电机调速早期有南京某单位研发的单片机直流驱动,上海成套厂徐工等工程师联合设计的直流调速,参见MT-052,DC±440V,沐天、瑞华等单位仿制SIMREG-K与MODULPAC-C,参见MT-054。从上世纪80年代一直使用到如今。历时近40年,而西门子公司从模拟的SIMREG_K到MODULPAC-C到数字的6RA21,6RA24,6RA28,6RA70,6RA80。几乎是每6~8年更新一次,而我们的产品约30~40年更新一次,有更新的却无突破,还是换汤不换药。
从创新与发展到决策者还有是否可靠的制度决定了事物发展的命运与方向,而想到一个案例,二战后期英国的一位工程师提出了喷气式发动机的理念,而当时英国没有如此耐高温的发动机材料而停止研发,而德国人知道后倾全国之力来研发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二战德国战机打遍全世界。
当今我们的研究所在哪里,解散的何时重组?全国4大整(整流器厂)如果不解散还能够联合一起研发整流控制系统的话,我们也许就是东方的东门子,而不是如今西方的西门子。所幸这两年我们国家开始注重芯片的开发,而且芯片研发的国产品牌也在逐渐崛起,这都让我们看到希望。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阳光、水和空气,企业也同样离不开资金、研发、勤奋与努力。沐天多年的研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赚了钱又研发,花掉了再赚钱,再研发。我们一直不断地努力,不断地研发,不断地成长,只为成就更好的品牌,只为为国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
控制器
+关注
关注
112文章
16152浏览量
177259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