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全球受新冠疫情影响,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在依靠技术手段为人流量大的建筑和场所提供安全可靠的室内导航应用,提高密集人群的出行效率,帮助保护建筑内工作人员和访客的健康和安全,为控住疫情给与了有效帮助。
室内导航
蓝牙技术支持的室内导航(indoor navigation)可以为医院或办公楼等大型设施的访客提供便捷的导航,而无需与医院员工接触,既可提高效率,又降低安全风险。室内导航应用也可以设置成单向路径(one-way routing)或避开不安全和拥挤的区域。
蓝牙基础设施的优势
准确性:
位置数据的准确性应在用户实际位置的一至三米范围内。
速度:
用户应能够在打开应用后几秒内看到自己的位置。
灵活性:
应能够在一块仪表板上方便地设置地图和通知。
稳健性:
该解决方案的设计必须能够持续数年而无需修改或校准。
硬件兼容性:
在iOS和安卓设备上的性能相同。
用户数量无限制:
应在设备上计算位置数据,以确保即使在需求高峰期也能提供一致的服务。
电池电量:
软件应优化到不会让手机电池消耗过大的程度。
蓝牙能够赋予位置技术诸多优势:
1. 兼容Android和iOS
2. 低功耗
3. 低部署成本
4. 低维护频率
5. 后台追踪能力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相关推荐
作为物联网智能硬件的引领者,云里物里当然不是来聊电影的,而是想借此机会,和大家探讨一下:室内导航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它背后的技术原理是什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开室内导航的神秘面纱。
发表于 02-12 13:50
•93次阅读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化,蓝牙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蓝牙信标的大概原理以及适用芯片 蓝牙信标人员定位系统包括三
发表于 10-21 15:29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室内外一体化人行导航技术正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项技术通过融合Wi-Fi信号、蓝牙信标、GPS以及高精度地图数据,实现了
发表于 10-15 10:22
•275次阅读
在错综复杂的室内环境中,精准导航一直是用户与管理者共同面临的难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室内蓝牙导航定位技术应运而生,以其独特的优势正逐步改变这一
发表于 08-29 11:50
•476次阅读
将介绍蓝牙信标人员定位系统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蓝牙信标人员定位系统的原理 蓝牙信标人员定位系统
发表于 08-21 11:40
•931次阅读
和个性化的服务的到来。 定位信标 连接用户与优质服务 高精度室内定位、智能导航与路线规划、个性化内容推荐与互动……这些室内场景的优质服务都在物联网技术的加持下逐渐落地, 云里物里 就是
发表于 07-25 09:58
•302次阅读
蓝牙信标对于很多企业单位或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化工厂都是必要的,如此才能保证人员的人身安全,并对管理和环境情况的变化有实时的了解,在出现意外的时候,可以将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而蓝牙信标备
发表于 07-16 11:11
•354次阅读
是什么,另外这好不好用呢? 以新锐科创蓝牙信标为例 一、蓝牙信标是什么? 通过名字我们不难看出,其实蓝牙
发表于 07-09 16:32
•650次阅读
蓝牙信标和蓝牙标签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技术,很多人可能会把蓝牙信标和蓝牙标签搞混,因为区分不开来,但
发表于 07-05 17:18
•824次阅读
应运而生,其中蓝牙导航定位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备受关注。 蓝牙导航定位技术主要依赖于蓝牙信号在室内
发表于 06-27 11:09
•502次阅读
一、距离d和RSSI的计算公式d=10^((ABS(RSSI)-A)/(10*n))其中d为距离,单位是m。RSSI为手机接收到蓝牙信标的信号强度,为负数。A为手机距离蓝牙信标1m时接
发表于 05-21 20:13
•652次阅读
蓝牙信标(Bluetooth Beacon)是一种基于蓝牙低功耗(BLE)技术的小型无线传输器,能够不断地发送出一种信号,这些信号包含了信息如信标的ID和信号强度,后者常用于确定
发表于 03-28 17:15
•2368次阅读
蓝牙信标覆盖范围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对于蓝牙技术的应用和部署至关重要。了解蓝牙信标的覆盖范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
发表于 03-26 18:55
•849次阅读
蓝牙信标定位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设备硬件、环境因素以及信号干扰等。因此,蓝牙信标的精度并不是固定的,而是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我们实际应用过程中,
发表于 03-26 18:39
•914次阅读
前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蓝牙信标技术作为一种低功耗、高性价比的无线通信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将深入探讨蓝牙信标技术的原理、应用及未来发展前景。一、
发表于 02-22 18:58
•1135次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