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中国半导体事业的发展少不了女性的力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半导体界两位杰出女性的传奇故事。
中国半导体之母
——谢希德
“我这个人知足常乐,能够活到60岁就非常满足了,超过60岁的每分每秒,我都会用来为教育科研事业、为人民、为社会工作。”
谢希德(1921-2000),新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原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在她的身上,我们能看到一位中国学者的智慧与担当,一位中国女性的坚韧与顽强。1947年,从厦门大学毕业的谢希德赴美留学,并先后获得了史密斯学院硕士学位、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在美国学有所成的她,听到新中国诞生的喜讯后,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将身心投入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回国后的谢希德在复旦大学从事物理系和数学系的基础教学工作。彼时的中国百业待兴,科学事业正处于起步阶段。1956年,国家提出发展半导体技术,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5所高校相关师生召集到北京大学,开办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由黄昆教授任主任,谢希德任副主任。1958年,谢希德与黄昆合编的《半导体物理》问世,这部书是我国半导体领域最早的一本专著,成为当时我国半导体物理专业学生和研究人员必读的标准教材和基本参考书。五校联合的培训班培养出了我国第一批半导体专业毕业生,为我国半导体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全国多所高校先后开设半导体专业。1960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我国半导体学科和半导体技术快速发展起来。科研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之后的几年间,谢希德经历了病痛的折磨、抄家、科研权利被剥夺、劳动改造,但她并没有放弃对半导体研究。1972年,谢希德重新走上讲台,继续她的教育事业。1980年,谢希德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3年,62岁的谢希德出任复旦大学校长,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任职期间,她力排众议,增设多个学院,将复旦大学打造成一所拥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年迈的她,频繁率团出席各种国际会议,是我国物理学界与国际物理学界的“联络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巴丁称她是“在中国科学界,谢希德教授是最有影响的人士之一。”2000年3月4日,谢希德因病于上海逝世,享年79岁,她的遗体捐给了中国医疗事业。
提及半导体材料科学,林兰英在中国历史上必有一席之地。
中国半导体材料之母
——林兰英
“我要让中国早些拥有半导体收音机,要使中国半导体材料赶上先进的美国,立于世界的前沿。”
林兰英(1918-2003),半导体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半导体材料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林兰英主要从事半导体材料制备及物理的研究,开创了中国微重力半导体材料科学研究新领域,并在砷化镓晶体太空生长和性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47年,贝尔实验室锗多晶制造了第一个晶体管,轰动了全世界。正在学习固体物理的林兰英意识到这项研究对国家战略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开始了对半导体材料的研究。1956年,林兰英离开就职已久索菲亚公司,几经波折回到祖国。
林兰英带动同事一起创造了多个“新中国的第一”。1958年,在林兰英的带领下,成功拉出了中国第一根硅单晶,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生产出硅单晶的国家;1961年主持设计成功中国第一台开门式硅单晶炉;1962年成功拉制出中国第一根无位错的硅单晶,无位错达国际先进水平。
同谢希德一样,林兰英也遭受看“十年浩劫”,被迫停下手中的科研工作。1973年,还在“浩劫”中的她,第一次提出用汽相外延和液相外延法制取砷化镓单晶。之后,中国砷化镓汽相外延电子迁移率连续4年居国际最高水平,至今仍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恢复工作后,林兰英于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1年,林兰英与团队合作完成大规模集成电路硅作随机存储器,获得了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
林兰英于80年代开创性地提出在太空微重力条件下拉制砷化镓的设想。1987年8月,中国在第九颗返回式人造卫星上拉制出了第一块高质量低缺陷的砷化镓单晶。
2003年3月4日,林兰英院士与世长辞,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她们以瘦弱之躯、坚强之心撑起中国半导体的一片天。她们的事迹,影响着每一个为理想而奋斗的中华儿女。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4文章
27527浏览量
220007 -
材料
+关注
关注
3文章
1241浏览量
27341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