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有高效率低成本钙钛矿太阳电池新结构方案

向欣电子 2023-05-18 09:36 次阅读

消息面上,5月12日,第一太阳能宣布,拟最高支付8000万美元收购瑞典钙钛矿企业Evolar AB,其中包括交易完成时支付3800万美元,以及Evolar AB实现特定里程碑式技术突破时最高支付4200万美元。

Evolar AB创立于2019年,该公司主营钙钛矿串联光伏电池业务,其PV Power Booster技术能够为光伏电池涂抹一层钙钛矿薄膜,将电池的转化效率提升25%。收购完成后,Evolar AB将在其瑞典乌普萨拉的实验室继续开展研究活动,并与第一太阳能的美国研发团队进行合作。Evolar AB主营的钙钛矿电池技术是目前光伏电池领域备受关注的技术路线之一。对比目前主流的晶硅电池,钙钛矿电池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等优势。一方面,钙钛矿材料的吸光性能远高于晶硅材料,能量转换过程中能量损失极低。单结钙钛矿电池理论最高转换效率达31%,多结电池理论效率达45%,转换效率远高于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极限。

另一方面,钙钛矿电池制作过程无需硅料,能耗较低。目前,钙钛矿组件成本结构占比最多的是电极材料,达37%,钙钛矿自身材料成本占比仅为5%,钙钛矿组件未来仍有较大的降本空间。目前,国内超20多家光伏厂商均已布局钙钛矿技术,包括隆基绿能、通威股份、东方日升等。多家机构认为,钙钛矿产业化进程持续加速,未来2-3年各企业百兆瓦中试线及GW级量产线有望加速落地,PVD/RPD设备、激光设备厂商、TCO玻璃等环节将显著受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徐集贤团队与合作者,针对钙钛矿太阳电池中长期普遍存在的“钝化-传输”矛盾问题,提出了命名为PIC(porous insulator contact,多孔绝缘接触)的新型结构和突破方案,基于严格的模型仿真和实验给出了PIC方案的设计原理和概念验证,实现了p-i-n反式结构器件稳态认证效率的世界纪录,并在多种基底和钙钛矿组分中展现了普遍的适用性。2月17日,相关研究成果以《通过一种多孔绝缘接触减少钙钛矿太阳电池中的非辐射复合》(Reducing nonradiative recombination in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a porous insulator contact)为题,发表在《科学》(Science)上。

“钝化-传输”矛盾问题在光电子器件中(如太阳电池、发光二极管、光电探测器等)普遍存在。为了减少半导体表面的非辐射复合损失,需要覆盖钝化层来减少半导体表面缺陷密度。这些钝化材料的导电率一般较低,增加其厚度会增强钝化效果,但同时导致电流传输受限。由于这个矛盾,目前这些超薄钝化层的厚度需要极为精确的控制在几个甚至一个纳米内(nm,十亿分之一米),载流子通过遂穿效应等厚度敏感方式进行传输,对于低成本的大面积生产不利。

钙钛矿太阳电池技术近些年引起广泛关注,主要器件类型包括钙钛矿单结、晶硅-钙钛矿叠层、全钙钛矿叠层电池等,有望在传统晶硅太阳电池之外提供新的低成本高效率光伏方案。钙钛矿电池中,异质结接触问题带来的非辐射复合损失已被普遍证明是主要的性能限制因素。由于“钝化-传输”矛盾问题的存在,超薄钝化层纳米级别的厚度变化均会引起填充因子和电流密度的降低。因此,各类钙钛矿器件亟需一种新型的接触结构能够在提高性能的同时大幅减少钝化厚度的敏感性。

科研团队经过长期思考和大量实验探索,提炼出这种PIC接触结构方案(图1)。该研究的主要思想是不依赖传统纳米级钝化层和遂穿传输,而直接使用百纳米级厚度的多孔绝缘层,迫使载流子通过局部开孔区域进行传输,同时降低接触面积。研究团队的半导体器件建模计算揭示了这种PIC结构周期应与钙钛矿载流子传输长度匹配的关键设计原理。PIC方案与晶硅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局部接触技术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不同的是,钙钛矿中的载流子扩散长度较单晶硅要短很多,从毫米级别大幅减小到微米甚至更短,这要求PIC的尺寸和结构周期要在百纳米级别。传统的晶硅局部接触工艺不能直接满足这种精度要求,而使用高精度微纳加工技术在制备面积和成本方面存在不足。面对这一挑战,科研人员巧妙地利用纳米片的尺寸效应,通过PIC生长方式从常规“层+岛”(Stranski-Krastanov)模式向“岛状”(Volmer-Weber)模式的转变,采用低温低成本的溶液法实现了这种纳米结构的制备(图2)。

研究在叠层器件中广泛使用的p-i-n反式结构中开展了PIC方案的验证,首次实现了空穴界面复合速度从~60cm/s下降至10cm/s(图3)以及25.5%的单结最高效率(p-i-n结构稳态认证效率纪录24.7%)(图4)。这种性能的大幅改善在多种带隙和组分的钙钛矿中均普遍存在,展现了PIC广阔的应用前景。另外,PIC结构在多种疏水性基底均实现了钙钛矿成膜覆盖率和结晶质量的提高(载流子体相寿命大幅提升),对于大面积扩大化制备颇有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PIC方案具有普遍性,可进一步在不同器件结构和不同界面中推广拓展;模拟计算指出目前实验实现的PIC覆盖面积未达到其设计潜力,可进一步优化获得更大的性能提升。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中国科大碳中和研究院、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等的支持。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德分校科研人员参与研究。

论文链接

883fad32-f447-11ed-ba01-dac502259ad0.jpg

图1.PIC(porous insulator contact)的设计原理和器件仿真

887ce3b4-f447-11ed-ba01-dac502259ad0.jpg

图2.基于纳米片尺寸效应调控岛状生长模式实现PIC结构

889099cc-f447-11ed-ba01-dac502259ad0.jpg

图3.PIC对于钙钛矿界面和体相非辐射复合的抑制

88a9b8b2-f447-11ed-ba01-dac502259ad0.jpg

图4.在p-i-n反式器件中的PIC结构验证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895dfe8a-f447-11ed-ba01-dac502259ad0.png898258d4-f447-11ed-ba01-dac502259ad0.png89abfcde-f447-11ed-ba01-dac502259ad0.png89efe926-f447-11ed-ba01-dac502259ad0.png8a27a99c-f447-11ed-ba01-dac502259ad0.png8a5d4bc4-f447-11ed-ba01-dac502259ad0.png8a8d0706-f447-11ed-ba01-dac502259ad0.png8aa934da-f447-11ed-ba01-dac502259ad0.png8adf5f88-f447-11ed-ba01-dac502259ad0.png8b13ec94-f447-11ed-ba01-dac502259ad0.png8b49190a-f447-11ed-ba01-dac502259ad0.png8b7f80e4-f447-11ed-ba01-dac502259ad0.png8b97fd7c-f447-11ed-ba01-dac502259ad0.png8be5a7d4-f447-11ed-ba01-dac502259ad0.png8c3bc60a-f447-11ed-ba01-dac502259ad0.png8c632a2e-f447-11ed-ba01-dac502259ad0.png8c79aca4-f447-11ed-ba01-dac502259ad0.png8c989006-f447-11ed-ba01-dac502259ad0.png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光伏
    +关注

    关注

    44

    文章

    3080

    浏览量

    69383
  • 电池
    +关注

    关注

    84

    文章

    10674

    浏览量

    131246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太阳能电池的降解机制和稳定化技术,解决实际应用中面临的稳定性问题

    材料因其超过25%的认证光电转换效率(PCE)而在下一代太阳能材料中占据主流地位。
    的头像 发表于 01-24 09:05 145次阅读
    <b class='flag-5'>钙</b><b class='flag-5'>钛</b><b class='flag-5'>矿</b><b class='flag-5'>太阳能电池</b>的降解机制和稳定化技术,解决实际应用中面临的稳定性问题

    效率突破30.22%,通过优化HTL和采用SHJ底部电池实现/硅叠层太阳能电池性能提升

    /硅叠层太阳能电池中,使用硅异质结(SHJ)太阳能电池作为底部电池是实现
    的头像 发表于 01-17 09:03 202次阅读
    <b class='flag-5'>效率</b>突破30.22%,通过优化HTL和采用SHJ底部<b class='flag-5'>电池</b>实现<b class='flag-5'>钙</b><b class='flag-5'>钛</b><b class='flag-5'>矿</b>/硅叠层<b class='flag-5'>太阳能电池</b>性能提升

    晶体硅太阳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制备工艺流程

    本文简单介绍了晶体硅太阳电池基本结构和晶体硅太阳电池晶体硅材料的制备。
    的头像 发表于 12-27 09:30 468次阅读
    晶体硅<b class='flag-5'>太阳电池</b>的基本<b class='flag-5'>结构</b>和制备工艺流程

    认证效率高达33.10%,基于宽带隙表面重构技术实现高效/硅串联太阳能电池

    结晶度表面,最终实现了认证效率33.10%的四端/硅叠层太阳能电池
    的头像 发表于 12-18 09:03 339次阅读
    认证<b class='flag-5'>效率</b>高达33.10%,基于宽带隙表面重构技术实现<b class='flag-5'>高效</b><b class='flag-5'>钙</b><b class='flag-5'>钛</b><b class='flag-5'>矿</b>/硅串联<b class='flag-5'>太阳能电池</b>

    提升8%效率太阳能电池的新型封装技术

    太阳能电池(PSCs)因制造成本低、效率高而有望在未来能源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但当前其商业化
    的头像 发表于 11-23 01:08 539次阅读
    提升8%<b class='flag-5'>效率</b>,<b class='flag-5'>钙</b><b class='flag-5'>钛</b><b class='flag-5'>矿</b><b class='flag-5'>太阳能电池</b>的新型封装技术

    叠层认证效率31.2% ! 最新Joule:通过界面工程制造高效/硅串联太阳能电池

    /硅串联太阳能电池在功率转换效率(PCE)方面最近取得了显著进展,但
    的头像 发表于 10-30 08:07 428次阅读
    叠层认证<b class='flag-5'>效率</b>31.2% ! 最新Joule:通过界面工程制造<b class='flag-5'>高效</b>的<b class='flag-5'>钙</b><b class='flag-5'>钛</b><b class='flag-5'>矿</b>/硅串联<b class='flag-5'>太阳能电池</b>

    中国科大徐集贤团队Science:抑制相分离的三卤化物宽带隙可实现高效/硅叠层太阳能电池

    宽带隙金属卤化物是与硅叠层结合使用的理想半导体,以实现超过30%的功率转换效率(PCE),同时降低成本。然而,宽带隙
    的头像 发表于 10-16 08:08 714次阅读
    中国科大徐集贤团队Science:抑制相分离的三卤化物宽带隙<b class='flag-5'>钙</b><b class='flag-5'>钛</b><b class='flag-5'>矿</b>可实现<b class='flag-5'>高效</b><b class='flag-5'>钙</b><b class='flag-5'>钛</b><b class='flag-5'>矿</b>/硅叠层<b class='flag-5'>太阳能电池</b>

    太阳能电池稳定性测试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太阳能电池因其高效率低成本的制造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但稳定性方面的挑战阻碍了商业化。影响
    的头像 发表于 10-10 08:08 1225次阅读
    <b class='flag-5'>钙</b><b class='flag-5'>钛</b><b class='flag-5'>矿</b><b class='flag-5'>太阳能电池</b>稳定性测试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太阳能电池中的潜在诱导降解(PID)分析

    尽管太阳能电池性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对其潜在诱导降解(PID)仍未得到充分研究。通过对
    的头像 发表于 08-30 13:08 674次阅读
    <b class='flag-5'>钙</b><b class='flag-5'>钛</b><b class='flag-5'>矿</b><b class='flag-5'>太阳能电池</b>中的潜在诱导降解(PID)分析

    双面绒面结构/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效率研究

    /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具有丰富的材料堆叠,每一种材料都有着独特的功能性,了解其中的光电性质,对于提升串联能量转换效率具有重大意义,也是
    的头像 发表于 07-31 08:33 995次阅读
    双面绒面<b class='flag-5'>结构</b>的<b class='flag-5'>钙</b><b class='flag-5'>钛</b><b class='flag-5'>矿</b>/晶硅叠层<b class='flag-5'>太阳能电池</b><b class='flag-5'>效率</b>研究

    太阳能电池:材料创新与多结构组合提升光伏效率

    太阳能电池技术近年来在光伏行业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凭借其迅速提升的光电转换效率和显著的技术优势,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从最初的3.8%到
    的头像 发表于 05-08 08:32 2448次阅读
    <b class='flag-5'>钙</b><b class='flag-5'>钛</b><b class='flag-5'>矿</b><b class='flag-5'>太阳能电池</b>:材料创新与多<b class='flag-5'>结构</b>组合提升光伏<b class='flag-5'>效率</b>

    太阳能电池的湿热稳定性与效率优化

    太阳能电池因其高效率低成本在光伏行业广受关注,尤其在极端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稳定性是关键挑战
    的头像 发表于 04-30 08:32 903次阅读
    <b class='flag-5'>钙</b><b class='flag-5'>钛</b><b class='flag-5'>矿</b><b class='flag-5'>太阳能电池</b>的湿热稳定性与<b class='flag-5'>效率</b>优化

    减少/硅叠层太阳能电池中的反射损耗研究

    太阳能电池是以型晶体为主要吸光材料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3-23 08:32 2263次阅读
    减少<b class='flag-5'>钙</b><b class='flag-5'>钛</b><b class='flag-5'>矿</b>/硅叠层<b class='flag-5'>太阳能电池</b>中的反射损耗研究

    高效介孔太阳能电池的电子注入和缺陷钝化!

    大多数太阳能电池(PSC)均采用分层结构,其中包括空穴传输层(HTL)和贵金属电极。可印刷介观
    的头像 发表于 03-20 10:39 832次阅读
    <b class='flag-5'>高效</b>介孔<b class='flag-5'>钙</b><b class='flag-5'>钛</b><b class='flag-5'>矿</b><b class='flag-5'>太阳能电池</b>的电子注入和缺陷钝化!

    太阳能电池产线工艺环节介绍

    太阳能电池技术是一种包含钙结构化合物作为光
    的头像 发表于 03-09 08:31 8161次阅读
    <b class='flag-5'>钙</b><b class='flag-5'>钛</b><b class='flag-5'>矿</b><b class='flag-5'>太阳能电池</b>产线工艺环节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