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HR500位移传感器的工作过程

广州工控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2023-06-02 11:10 次阅读

大家好,我是【广州工控传感★科技】HR500位移传感器事业部,张工。

HR500位移传感器采用LVDT差动变压器原理,闭环传感器采用磁平衡原理。因此,闭环的响应时间和精度要好于开环。开环和闭环都可以监测交流电。一般开环适合大电流监控,闭环适合小电流监控。

HR500位移传感器的工作过程:

当初级电流通过导线时,导线周围会产生磁场。 该磁场的大小与流过导线的电流成正比。 它可以通过磁芯感应到传感器并使其成为信号。 输出。 该信号经信号放大器放大后直接输出。HR500位移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准确地反映了初级电流的输出。


当初级电流IP产生的磁通通过磁芯集中在磁路中时。HR050位移传感器固定在气隙中检测磁通,通过多匝线圈输出反向补偿电流 绕在磁芯上,用来抵消初级电流产生的磁通量,使磁路中的磁通量始终为零。HR050位移传感器和辅助电路产生的二次侧补偿电流准确地反映了一次侧电流的大小。经过特殊电路处理后,传感器的输出端可以输出准确反映初级电流的电流变化。

HR100位移传感器包含非线性磁芯,已经确定传感器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磁饱和!

一、开环HR100位移传感器的铁芯问题。下图是所有高磁导率材料的典型磁化曲线示意图: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731%2Fa0be6485j00rfvftc000zd000cs0082p.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HR200

为了获得更好的测量结果,无论是开环HR200位移传感器还是电磁变压器,都会将磁化曲线中线性度较好的段作为工作范围。 也就是说,只要磁感应在线性区域内超过一定范围,就会发生磁饱和。与电磁变压器相比,开环HR200传感器磁饱和的原因只有一个,即初级电流足够大。不会因电流频率低而导致磁饱和,这是 HR200 传感器的优势,也是开环 HR200 传感器的磁饱和特性。相比之下,电磁变压器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次级负载足够小,即使有很多过载,也不会发生磁饱和。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731%2F3027edadj00rfvftl003vd000j000bzp.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HR1000

HR300位移传感器磁饱和问题

HR300位移传感器的磁饱和问题比较简单。 相比之下,HR300位移传感器的磁饱和问题似乎难以理解,因为闭环HR500位移传感器正常工作时,磁芯中的磁通量为零。 不饱和。
但是,这仅适用于正常操作条件下!
事实上,即使是电磁式电流互感器或开环HR1000传感器的磁饱和问题,也会出现在过载、低频、过载等异常工作条件下。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会发生磁饱和。从闭环HR3000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出,零磁通是基于副边补偿绕组产生的磁场可以抵消原边导体产生的磁场的前提。 那么闭环 HR5000 传感器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这种零通量吗?

A、传感器未通电时,副边补偿绕组不产生电流。 此时,闭环 HR2000 传感器相当于一个开环传感器。 只要初级电流足够大,就会发生磁饱和。

B、电源正常,初级电流过大。 这是因为次级补偿绕组所能产生的电流毕竟是有限的。 当原边电流产生的磁场大于副边补偿绕组所能产生的最大磁场时,磁平衡被打破,磁芯通过原边。 当电流继续增加时,磁芯中的磁场也会增加。 当初级电流足够大时,闭环HR4000传感器进入磁饱和状态!

与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和开环HR5000传感器相比,闭环HR4000传感器发生磁饱和的可能性较小,但并不代表不会发生。使用不当或长期过载也会造成磁饱和。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53

    文章

    51511

    浏览量

    757256
  • 位移传感器
    +关注

    关注

    5

    文章

    1072

    浏览量

    34418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测量范围选择

    实际应用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能够确保传感器工作过程中不会超出或被限制在范围之内。 二、测量范围的选择原则 实际需求 : 根据被测物体的移动范围或待测距离来确定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例如,如果被测物体的移动范围总体不
    的头像 发表于 02-13 17:25 307次阅读

    内置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推移油缸

    内置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提高煤矿支架架精度,通过非接触测量避免摩擦磨损,确保恶劣工况下正常工作,为精确控制支架移动距离提供技术支持。
    的头像 发表于 02-05 17:01 119次阅读
    内置磁致伸缩<b class='flag-5'>位移</b><b class='flag-5'>传感器</b>的推移油缸

    微压传感器工作原理与应用场景

    的重要作用。   微压传感器工作原理   微压传感器工作原理基于一个简单而精巧的物理过程。当被测介质的压力直接作用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1-22 09:29 125次阅读
    微压<b class='flag-5'>传感器</b>的<b class='flag-5'>工作</b>原理与应用场景

    如何安装位移传感器的详细步骤

    1. 准备工作 在开始安装位移传感器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了解传感器规格 :阅读位移
    的头像 发表于 01-19 09:52 211次阅读

    常见位移传感器故障及解决方法

    位移传感器作为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关键组件,其稳定性和准确性对整个系统的运行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环境因素、操作不当或设备老化等原因,位移传感器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 一、
    的头像 发表于 01-19 09:49 188次阅读

    位移传感器工作原理详解

    1. 位移传感器的定义 位移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物体的位移量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它可以检测物体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1-19 09:45 341次阅读

    如何校准位移传感器

    位移传感器是工业自动化和精密测量中不可或缺的组件。它们能够测量物体的线性或旋转运动,提供精确的位置反馈。然而,由于制造误差、环境变化和长期使用,传感器的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 位移
    的头像 发表于 01-19 09:44 247次阅读

    GUC65(A)矿用本安型位置传感器作过程

    矿用本安型位置传感器的制作过程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标准,确保传感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等要求。具体的制
    的头像 发表于 01-07 10:18 132次阅读

    微压传感器工作原理与应用

    和产业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微压传感器工作原理 微压传感器工作原理基于一个简单而精巧的物理过程。当被测介质的压力直接作用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8-27 09:17 558次阅读

    位移传感器:原理、分类、应用与未来趋势

    位移传感器以其独特的测量能力,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汽车、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本文将深入探讨位移传感器工作原理、分类、应用及其发展趋势,揭
    的头像 发表于 08-07 18:10 1342次阅读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工作原理及结构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磁场原理来测量物体位移传感器装置。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传感器内部应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6-19 13:34 1393次阅读
    磁致伸缩<b class='flag-5'>位移</b><b class='flag-5'>传感器</b><b class='flag-5'>工作</b>原理及结构

    位移传感器的作用是什么 位移传感器有几种

    将详细介绍位移传感器的作用、类型、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 一、位移传感器的作用 实现精确控制:
    的头像 发表于 06-14 09:20 2557次阅读

    非接触式液传感器工作原理

    传感器,作为工业自动化和过程控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种液体测量和控制系统中。根据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的不同,液
    的头像 发表于 05-24 17:08 3218次阅读

    位移传感器的原理 角位移传感器的作用

    位移传感器的原理 角位移传感器的作用  角位移传感器是一种测量物体角度变化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3-05 15:48 1955次阅读

    位移传感器工作原理 位移传感器的发射应安装在哪里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位移传感器工作原理以及发射的安装位置。 位移传感器通常采用各种不同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2-22 10:44 183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