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部分:
设计NP比为0.87、1.03和1.20三种扣电池,和0.86、0.97和1.17三种三电极电池。电池结构如图1所示,电池设计信息如表1所示,包含活性物质用量,负载面密度,容量和面积比容量,容量=活性物质量X比容量 NP比=负极容量/正极容量
以CRNP09为例
正极容量=0.00869X170=1.4773=1.48 负极容量=0.00378X340=1.2852=1.29
和表中给出的值几乎一致,NP比=1.29/1.48=0.87
结果与讨论:
第一圈的0.1C充放电过程如图2所示,在充电过程中,高NP比的电池负极比容量发挥低,也就是说,负极容量的利用水平与过量比是相关的,在放电过程中,CNRP09出现平台(虚线部分),对应着是锂枝晶在负极石墨上的形成现象,为什么呢?解释一下平台的原理,电池电压=正极电位-负极电位,在放电开始过程中,假定正极为4.2V,如果负极全是石墨,约为0.09V,全电池电压为4.11V,如果负极为锂,是0V,那么电池电压为4.2V,可以看出来,若存在锂枝晶,放电时候脱锂,对全电池有贡献,那一定会拉升电池电压,这也是锂枝晶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锂枝晶是我们应当竭力避免的,所以在电池设计时,要保证N/P>1。
表2是0.1C循环过程中前5圈的比容量和库伦效率的数据,库伦效率等于放电量除以充电量,从表中可以看出,电池容量发挥取决于负极的利用水平,如果负极的充放电程度大,那么它的比容量是高的,但是库伦效率是低的,在第一圈时,CNRP0c9的比容量是高的,库伦效率和另外两个差不多,二到五圈时,它的比容量还是高的,但是库伦效率却差于另外两个,说明了电池的库伦效率与负极的脱嵌锂程度是相关的。
从三电极电池的数据中可以观察到2.5-4.2V充放电过程中的正负极电位。图3显示了前两次充电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在第一次充电过程中,NP低的电池负极电位就低,嵌锂程度高,使用程度高,正极活性锂损失在负极的SEI形成和不可逆的嵌锂上了,NP比越高,充电完成时,正极电位就越高,在第一次放电过程中,随着NP比的增加,全电池的比容量在下降;在第二次的充放电过程中,并没有在低NP比的设计中发现锂枝晶的信号。
电池的倍率和循环性能如图4所示, 在1-1000圈是1C倍率循环,1001-5000圈是2C循环,CRNP09在600圈之前比容量都是最高的,然后随后比容量却成了最小的,从这个比例上来看,刚开始时,比容量随NP比的增大而减小,随后CRNP10和CRNP12表现出相似的线型,但是CRNP12要比CRNP10表现得好一些 。
电池在不同循环次数下的充放电曲线如图5所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在充电过程中,低NP比导致电压曲线上升,在放电过程中导致电压曲线下降,而且在2C下充放电曲线比1C下更明显,说明低NP比的电池电压极化程度越打越大。
不同倍率下的电池比容量如表3所示,前500圈,除了10C外,电池CRNP09的比容量最高,10C下的容量特别低,随着循环次数增加,高NP比电池在所有倍率下比容量均是高的。
结论:
(1)在长循环和高倍率下,高NP比设计具有较大优势,中和低NP设计会导致负极的利用程度过大,损害材料;
(2)低NP比设计电池在循环使用初期具有一定的高比容量发挥特性,负极的使用程度较大,导致较快的容量衰减;
(3)负极中嵌锂程度影响容量保持率和倍率性能,锂离子电池面临着复杂多变的使用环境,一个较高的~1.2左右的NP比是必要的。
-
锂离子电池
+关注
关注
85文章
3206浏览量
77496 -
磷酸铁锂电池
+关注
关注
27文章
486浏览量
21261 -
电池电压
+关注
关注
0文章
195浏览量
11637 -
电池充放电
+关注
关注
1文章
164浏览量
9014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