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产品,近年来备受追捧。比如馒头,成了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欧包,有的创意馒头甚至可以卖出二十多元的“高价”;酱香饼,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披萨;中药汤,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咖啡……
这样说来,信创,大概就是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信息技术产业了。
由于工作原因,我们平时会接触到操作系统、云计算、数据库、服务器等许多诸多领域的从业者,发现很多企业都将业务重点放在了“信创”上。
我们采访过广州一家中小型数据库服务商,靠着“信创”潮流,自研国产数据库,分到了金融领域国产化替代的巨大需求“蛋糕”,年营业额翻了四倍。
世界经济复杂,全球流动性收缩,而信创产业则是风景一片大好。
供给端,多个城市掀起了建设大潮,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数十个地方,都制定了相关政策,布局了信创产业园,吸引信创企业落户,来扶持信创产业发展。
消费端,各地也都出台了相应的信创产品采购政策。比如2022年5月,深圳市就发布《关于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若干措施》,提出了“扩大信创产品市场规模”,对信创产品的采购比例,进行明确规定。
信创产业狂飙,能打造出“更适合中国政企体质”的IT产品,战略意义不言而喻,但落地到具体产品和实际业务中,我们了解到,信创企业还有一些难关,有待突破。
第一关:安全,不是“国产化替代”那么简单
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究竟什么是信创。
信创概念,有几个关键的发展节点:
首先是2014年,金融领域开始试点,银监会发布《关于应用安全可控信息技术加强银行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银行业应用安全可控信息技术的长效机制,开启了“去IOE化”(指IBM的小型机、Oracle数据库、EMC存储设备)的转型之路。
2016年,确立。“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成立,“信创”二字由此而来,工委会由24家从事软硬件关键技术研究、应用和服务的单位发起建立,明确了信创类工作的四个部分:IT基础设施、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和信息安全。
2018年,加速。实体清单后,“信创战略”明显加速,金融领域开始二期推广,2020年新基建全面启动,信创开始借由“2+8+N”的安全可控体系,向关乎国计民生的政务、石油、电力、电信、交通、航空航天、医疗、教育等核心领域,全面展开渗透,适配、迁移及采购的稳步推进,让“信创”市场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
可以看到,信创的首要考量就是安全可控。这也让国产化替代,成为信创产业中增长最为迅猛的一条赛道。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数字底座,才够安全呢?
曾主导鸿蒙系统开发的深开鸿CEO王成录告诉我们,安全的技术本身没有天翻地覆的创新,只是说原来想做的(安全能力)我们做不了,因为很多底层的东西不是我们的,现在我们自己做的操作系统,比如鸿蒙,是完完全全从底层写上来的,从内核层就把全栈安全能力布完,可以把基础的安全能力硬化到芯片这个层面,很多(安全)想法就能落地了,这就是真正本质的安全。
以此为目标,会发现目前的国产化替代,还存在几个不足:
一是底层创新不足。大量国产信创软件是利用开源所打造的,而很多优秀的开源成果是海外平台,所以也流传着“海外一开源,我们就自主”的段子。这些开放源码也会受到海外国家的管辖和约束,给国内企业带来一定的法律风险。比如终止授权,商业软件无法更新;选错许可证,原创性代码被迫公开等等。解决这一隐患,根本上需要中国企业提升在全球开源平台的影响力,贡献更加底层、大颗粒的开源软件产品,让国产软件可以基于中国企业的优秀源代码来进行构建和部署。
二是产业影响力不足。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会直接影响到国产化软硬件的生态壮大,从而限制信创产品的产业影响力。
目前信创链条上已经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创新成果,比如芯片层面,有基于ARM架构的***,操作系统有基于Linux、OpenHarmony等的深度开发版本,数据库、服务器、存储等基础设施也有自主研发的产品供给。但整体来说,国产化产品的产业影响力和认可度还不够高。
以芯片为例,CPU、GPU等核心硬件是最底层与基础的信创产品,也在加紧推进去x86化,安全性和自主可控性更高的ARM架构成为国内信创的主流。但基于ARM架构的自研芯片,性能表现不及x86是现实问题,使用范围也有局限,更多部署在一些着重强调安全性、涉密领域。一旦外部局势变得缓和,x86的基本认可度和性能优势又会占主导,出现中国不必另起炉灶的说法。
三是产业链协同不足。实现真正的安全可控,需要“芯片——数据库——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一整个IT链条的紧密联动,深度耦合。
我们曾采访过中科院旗下的万里红公司一位负责人,他告诉我们,在数字政务中采购办公硬件,希望打造全国产的生态构架。万里红推出的政务平板电脑,底层硬件支持7家***,操作系统是基于OpenHarmony进行构建的,来确保整体性能流畅性、稳定性。应用上,针对政务办公场景,开发了大量原生应用,比如公文、邮件、会晤、会议、流转签字等,来保证应用安全。
可以看到,打造性能与安全兼具、有竞争力的信创产品,是需要整个国产化链条的紧密联动、适配、优化。软硬件厂商各自为战,难以形成综合性优势。目前,信创产业链条的联动才刚刚起步,还以案例为主。
从底层生长出的安全,产业共襄盛举的安全,一环紧扣一环的系统性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才能构建高度自主可控的数字基础设施。
第二关:有信无创,产业价值就会熄火
国产化替代,只是信创的第一步。信创=信+创,如果没有创新,那么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动力和商业效益,是相对有限的。
软通动力的一位负责人告诉我们,在信创市场中,不同领域的客户对软硬件和技术,有不同的需求。比如央国企的客户,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ERP为主的国产化替代需求,旺盛程度最高。而大量民企,对于管理软件方面的需求没有那么迫切,但是对生产端的MES系统,包括数字孪生、物联网等新型的工业软件,需求属于井喷的态势。
新型软件、硬件和技术的需求,要求信创产业必须从“替代”走向“引领”,从“可信”走向“创新”,在安全的基础上,多做创新以适应智能化、云化等发展方向。
开源证券的一份报告也指出,“大信创”时代已经来临,随着产业生态的成熟,信创发展越来越市场化,有核心技术实力的公司才能取得领先市场份额。
显然,具备底层创新能力的企业毕竟是少数,所以信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加速自主创新,不能够大水漫灌,而是会呈现出一定的立体化结构:
首先,以少数“国家队”、科研实力派的院所和企业为代表,集中优势资源,向底层创新突破。比如中科曙光的浸没相变液冷技术,将AI能力植入到数据库内核架构和算法中的AI-Native分布式数据库GaussDB,华为自主研发的服务器操作系统EulerOS,集深度学习核心训练和推理框架、基础模型库为一体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PaddlePaddle等。
接下来,开源开放、充分解耦,加速创新生态的发展壮大,配套体系和标准化加速完善,扩大创新技术的产业影响力。
通过开源、解耦等方式,可以降低应用门槛和成本,鼓励国产厂商基于这些底层技术来研发商用产品,能够进一步增强中国创新技术的底气,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完全自主可控的国产企业。
软通动力的负责人告诉我们,以数据库为例,是非常核心的一套业务,很多生产类的企业很难去动,甚至都不太敢去动,这类工业软件的信创复杂程度是最高的,就需要跟华为、腾讯、阿里来进行合作,将专业产品与服务相结合。比如软通动力就和华为高斯,形成了紧密捆绑的状态,在数据内核层面有更深入地介入。同时,在项目的交付过程中,沉淀方法论工具和行业经验。软通还主动吸引了行业最顶级的数据库专家加入,来不断地打磨和提升数据库的能力。
第三步,是业务场景的挖掘和市场化应用的拓宽,让信创产品真正被充分用起来,消费市场扩大,进一步带动国內IT产业的壮大。这就需要开发者、各行各业的企业和用户,对国产软硬件的关注度和应用意识逐步增强,让技术找到广泛的应用空间。
只有如此,信创市场才能够有真正的基础支撑。
第三关:没有成功的商业化,都是耍流氓
国产化替代、新型IT基础设施升级,涉及的业务环节非常复杂,对于大型政企来说,都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替换、运维、迭代来完成。因此,对于信创企业来说,也不再是“一锤子买卖”,而要转变成持续供应商。
举个例子,传统的办公软件、ERP管理软件,往往采用“买断制”,而随着软件上云、业务上云,开始逐步采用“订阅付费制”,这对于国产软件厂商来说既是可以通过试用来争取新客户的机会,也是对产品的体验、更新、运维等问题的挑战。
总体来说,信创企业的商业成功,离不开非常细致的配套工具、资源扶持、服务指导等,这些不属于技术本身的范畴,又是信创产业应有的题中之义。
目前,商业生态方面的产业探索,我们看到的主要有两种:
一是产业集群模式。
这里的产业集群,可以是地理区位上的集合,比如飞桨的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也可以是技术业态上的集合,比如围绕华为高斯数据库所形成的数据库伙伴群落。
在这些产业集群中,百度、华为、阿里等企业起到了链接商业资源、使能技术产品创新、提供研发服务全面扶持等作用。
做零售行业解决方案的小零科技,就表示“上海赋能中心是我的客厅”,相当于飞桨把政府、高校甚至研发人员都请到赋能中心,“客厅请客人来聊天的时候,我在这个客厅就可以拿到很多资源,拿到很多产学研对接的机会。比如上海某大学计算机学院的院长,这种机会我自己去肯定见不着”。
由平台型科技企业来提供技术服务、资源对接的帮助,对于很多中小新创企业的发展,会是一个放大器,把各方需求充分的放大,商业价值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是开源社区模式。
开源已成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领域的主要开发模式,全面渗透各行各业的IT解决方案,大量信创软硬件是基于开源构建的。近年来,国內开源事业也进入高速发展期,开源社区不断走向丰富、专业、成熟,成为中小微初创企业的成长基地。
其一,开源技术可以作为企业商业化的手段。通过开源,一些中小微企业,也可以用到和大企业一样的技术,吸引对这些新技术感兴趣的商业客户,形成产品竞争力,为商业化加速。
其二,开源社区可以作为企业商业化的触点。国內头部的开源社区,汇聚了大量企业、科研单位、高校的开发者/工程师,大家共商共享共建,社区交流成为商业化的接触点,有望辐射到商业合作。
比如硬件开放、软件开源的GaussDB,就将华为大量自研技术与所有人分享,并与伙伴一同共建。深圳某数据库企业,就在一开始参与到了GaussDB包括内核在内的研发工作中,并以GaussDB为桥梁,接触到了对GaussDB品牌认可度很高的金融客户,与客户达成了数据库自主化的长期合作。
相比信创概念的火热,商业成功和业绩火爆,才是信创企业竞争力和信创市场长期发展的有力佐证。
有信、有创、有钱,信创产业的坚实前进,一定会驱散外部不确定性的乌云,让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面貌。
-
华为
+关注
关注
216文章
34397浏览量
251430 -
云计算
+关注
关注
39文章
7771浏览量
137330 -
服务器
+关注
关注
12文章
9109浏览量
85310 -
数据库
+关注
关注
7文章
3793浏览量
64340 -
信息技术
+关注
关注
0文章
589浏览量
29672 -
鸿蒙系统
+关注
关注
183文章
2634浏览量
66298 -
王成录
+关注
关注
0文章
25浏览量
1146 -
信创
+关注
关注
0文章
118浏览量
46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