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和智能化有什么区别?我向来反对咬文嚼字,就把这个问题转化成另一个问题:在全自动化的工厂里,为什么还需要人?我想至少有两类问题需要人来处理:1、生产过程出现问题和异常时,需要人来发现和处理;2、对现有生产方式的改进与创新。从自动化到智能化,其实就是要解决这类问题。
这两类问题又与一个概念有关,这就是“标准”。在笔者看来,“标准”是连接现代工业思想与数字化的桥梁,是理解智能化的关键。以“标准”为基础,上面两类智能化问题都可以很好地定义,并借助数字化方法完善:所谓的“异常”就是超出了标准允许的范围;所谓的改进与创新,往往就是标准的优化与改变。
工业界实用的好方法,往往看似“笨办法”,而标准化就是这样一种办法。遇到问题时,学术界的许多同志总想着用理论方法给出答案。但现实中,理论有各种局限性,人们往往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实践和尝试。一旦通过实践或者尝试成功了,就把成功的方法记下来,这就是“标准”。标准不一定是最理想的,但严格遵守标准却能取得理想的结果。
在现代工业企业中,标准往往成为一个体系,覆盖到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比如,产品标准、工艺标准、控制标准、操作标准、设备维护标准、采购标准、检验测试标准等。标准越是完整、全面,随机干扰就会被压缩得越少,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也就越稳定。
很多人注意到:在智能化的过程中需要利用人的知识。数字化的实施过程,往往是把人的知识数字化、软件化。这样,让计算机去处理问题,本质上也就实现了标准化。我们注意到:在数字化时代,计算机管控标准的能力大大提升:可以分场景建立标准、可以根据不同产品分别建立标准、可以把若干函数作为标准、可以把若干条曲线作为标准;可以把2维的图像作为标准;可以把多变量形成的模式作为标准;.....这些标准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实时监控。
知识是什么呢?人工智能有一个学派叫“符号主义”或者“计算机学派”。在这个学派中,用符号描述概念,知识的本质是概念之间的关系。比如,“老虎会吃人”是一条知识,而“老虎”、“人”都是概念。
我们一直用控制论的观点认识智能化:通过获取和处理信息,提升系统的能力。于是,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除非是人类的输入,计算机获得的信息都是通过传感器获得的。但传感器的都是物理量,如何去对接人类知识中的“概念”呢?我把从传感器的数据转化成“概念”的过程,称之为“感知到认知”。
人们眼睛看到老虎的图像,脑子中就出现老虎的概念。这就是典型的认知。与计算机相比,人具有更强的认知能力。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让计算机具备“认知能力”。但我们必须强调的是:在工厂的场景下,人工智能只是让计算机具备认知能力的方法之一、甚至不是最重要的方法。意识到这一点,才能看到智能化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钢铁厂的连铸车间,通过光电管的通断,计算就能知道某一块钢坯到达或者离开了。这本质上就是一种“认知能力”。当然,这种认知的前提,是在工厂特定的场景下才能实现的。在数字化时代,通过RFID、二维码、条形码等,也能识别人或者物料,这也是一种认知能力。
借助“标准”的思想,让计算机具备很强的认知能力。前面说到:在高度自动化的工厂里,人们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发现异常。而所谓的异常,就是“超出标准范围之外”。大家注意到:传统的报警就是一种认知能力。
根据信号进行报警,一直都是一种传统的、常见的功能。但在数字化背景下,这种功能可以极大地发挥出来。这是因为:计算机管理标准的能力大大提升了。比如,用射钉枪打钉子时,扭矩曲线就可以作为标准:如果某次打钉子的扭矩曲线与标准曲线不同,则意味着发生了异常。再如,设备的震动曲线也可以作为标准:当震动曲线的特征与标准不同时,就可以判断发生了异常。
许多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对设备的预测性维护并不是太看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方法往往不具备一般性;算法也可能会随着时间产生漂移。如果用标准化的思想,问题就简单多了:只要关系设备状态是否在标准范围之内——只要偏离了标准,就去处理。对于数据条件好的高科技企业,这种办法是具有一般性的:当设备状态发生了奇怪的现象,能不去管吗?
在数字化背景下建立标准时,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典型的问题是:标准的范围取多大好呢?如果标准过宽,则难以发现问题;如果标准过窄,虚假报警就会太多。再如,如何针对多变量问题建立标准?但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比如,用模式识别(分类)方法、主成分分析方法,就可能会得到广泛应用。
-
自动化
+关注
关注
29文章
5562浏览量
79239 -
智能化
+关注
关注
15文章
4869浏览量
55341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1文章
47183浏览量
238209
原文标题:基于现代工业基础的智能化
文章出处:【微信号:mfg2025,微信公众号:智能制造】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