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部分内容来源自世界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联盟(WAA)同名白皮书原文。
在河套IT Talk第100期,我们解读了WAA在其夏季论坛上发布的《企业典型场景高品质WLAN网络建设白皮书》。白皮书介绍了非常多构建高品质WLAN的技术。我们会通过几期展开谈谈这个话题。之前已经聊过了:《射频资源管理——无线局域网竟然也需要红绿灯管理!?》,《狮吼功还有一招大喇叭——覆盖增强技术》,《WLAN资源调度——网红餐厅的调度秘籍》,以及《无感漫游:不用费尽找Wi-Fi信号啦!》。今天,咱们就谈谈干扰抑制技术。
1. 哪儿来的干扰?干扰,顾名思义,就是指无线信号的传播受到其他无线设备或外部因素的干扰,导致信号质量下降,从而影响无线通信的稳定性和性能。
随着WLAN(无线局域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特别是WLAN网络在企业园区的规模使用,WLAN网络干扰问题也日益凸显。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干扰形成原因:
由于WLAN工作的ISM(Industry, Science and Medicine)频段,也会被蓝牙、Zigbee、WiMax、微波等技术使用。这使得许多非WLAN的电子设备、无线电设备或电磁辐射源也工作在该频段,如:微波炉、无线摄像机、射频识别设备、蓝牙设备、户外微波链路、无线游戏控制器等,导致这些设备产生的电磁波信号与WLAN网络信号产生冲突。导致WLAN的信号无法被正确接收。还有一些非ISM频段上的设备会在ISM频段上产生射频信号泄露,当临近距离很近的情况下,会对WLAN设备形成干扰。如3G基站,当和WLAN共存于一个机架,或者共用室内馈路系统时。
-
WLAN干扰:干扰源发送的RF信号符合802.11协议规范的干扰。
-
共频干扰(Co-Channel Interference):在同一频道上有多个AP或无线设备同时工作,争夺同一频谱资源,造成信号互相干扰。比如一个办公大楼中,很多层,每层都有很多AP,所有同层的同频AP存在干扰情况,上下楼层之间的同频AP也存在互相干扰的状况。
-
邻频干扰(Adjacent Channel Interference):在相邻频道上有其他无线设备工作,信号波形可能会发生重叠,导致信号受到干扰。之所以会发生重叠,是因为每个信号都是有一定的中心发射频率和发射频宽,而且即便在发射频宽之外,信号也不可能立即衰减为零,而是逐渐衰减,这就导致中心频率不同但频段相邻的AP,是很可能发生重叠而相互干扰的情况的。
-
-
非WLAN干扰:
总体来说,WLAN面临的干扰状况还是非常复杂的。WLAN网络干扰往往会影响网络的稳定性、数据传输速度和网络连接质量,甚至导致网络中断等问题。为了避免干扰并提高无线网络的性能,需要采取抗干扰的技术来进行干扰管理和避免。
2. 好的网络部署是干扰避免的前提
从干扰避免和消除的技术来看,首先要做好预管理,也就是在WLAN部署之初,就要认真勘测部署环境,了解现场其他非WLAN干扰现状,在规划网络AP覆盖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如何最大程度规避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
-
频谱规划:通过合理的频道规划,将AP分配到不同的非重叠频道,减少共频和邻频干扰。频道规划可以在AP上手动配置,也可以借助自动频道选择(Auto Channel Selection)功能。
-
功率调整:调整AP的信道和功率,,确保信号覆盖区域内信号强度适中,避免信号过强造成相邻频道干扰或漫游不及时的问题。
-
安装和天线设置: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采用合适的发射天线,比如使用定向天线或扇形天线来调整信号覆盖范围和方向等等。尽量减少信号的重叠覆盖区域和干扰。
良好的网络部署是干扰避免和消除的基础,可以讲,好的网络部署已经解决了大部分潜在的干扰问题。
但干扰抑制绝对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工作,单纯依赖部署是不行的,需要后续持续不断去监测周围环境中的干扰源,并对干扰源进行定位,以便进一步采取干扰避免措施。下面就介绍四种典型的WLAN干扰抑制技术:
3. 立体射频调优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衰减,这是因为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空气、障碍物等影响而减弱。接收端测量到的接收信号强度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与发送端的信号强度相减,得到的差值就是所谓的“路损”。路损可以衡量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程度,通常情况下,传播距离越远,路损越大。由于空气近似于均匀介质,射频信号在空气中传播时,路损的大小可以用来大致估算信号的传输距离。这个估算不是非常精确,但可以用来判断信号的传播范围和衰减情况,从而有助于调整无线网络的布局和优化。
传统射频调优基于AP间互相测量得到的信号强度,根据AP两两之间的路损推断它们之间的距离和相对位置关系,建立逻辑上的二维拓扑关系。通过这样的拓扑关系,可以了解AP之间的邻居关系,即哪些AP在信号覆盖范围内相互靠近,从而建立一个简单的“AP-AP”邻居关系图。
在上述基础上,传统射频调优算法会根据这些“AP-AP”邻居关系和信号强度信息,通过一些规则和算法来优化无线网络的布局和设置。目标是使得AP之间的信号干扰尽可能小,同时保持较好的覆盖范围和传输性能。
调优的基本原则是避免近距离邻居分配相同信道,在保障信号覆盖的前提下,功率也要适当的降低,尽量降低干扰和保证及时漫游。由于AP安装环境复杂,二维网络拓扑不能完全反映AP间的准确关系,因此传统射频调优对复杂点位AP的调优结果不理想。有代表性的是AP间遮挡及AP高挂场景。
-
AP间遮挡场景:如果物理上相邻的两个AP之间存在横梁、拐角等对信号影响较大的遮挡物(路损比无遮挡场景偏大8dB及以上),彼此无法互相感知或者感知较弱,传统调优算法会误认为这两个AP相距较“远”,可能分配相同的工作信道,从而导致在终端侧出现同频干扰严重、有信号却无法上网的问题。
-
AP高挂场景:由于高挂(与地面距离>5m),导致终端接收AP信号弱、速率低、漫游掉线等问题。
立体射频调优算法解决了这些问题。以终端反馈的历史测量数据为参考,能适应上述复杂的空间环境。立体射频调优算法借助于802.11k终端的LM测量能力(Link Measurement,链路测量),构造“AP-终端-AP”之间的三维拓扑关系,能够更真实地反映无线信号在空间中传播情况以及信号对终端和AP的影响。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空间环境,实现了立体射频调优,对AP间遮挡和AP高挂场景进行了优化,提升用户体验:
-
AP间遮挡场景:对于邻居AP间有遮挡的场景,基于终端的LM测量结果,调优算法可以更准确地识别这两个AP之间的邻居关系,分配不同的工作信道,保障终端侧业务体验。
-
AP高挂场景:经过一段时间的采样,剔除粘性终端的数据以后,调优算法对终端上报的数据样本(数据来自关联AP)进行统计分析。如果有10%以上样本的下行RSSI<-70dBm,则认为此点位为高挂场景,并以这10%样本中最强的RSSI≥-65dBm为目标调高关联AP的发射功率,从而提高终端侧的业务体验。
4. 多AP 间的协同
AP和AP之间可以进行信道优化选择、AP 发射功率调整、负载均衡、 空间复用、时域和频域的协调规划,小区间的干扰协调等等协同方法,来有效降低AP之间的干扰,极大的提升空口资源的利用率。下面就介绍三个典型的AP间协同技术:
4.1 基本服务集着色机制(BSS Coloring)
Bss color,在Wi-Fi 6 标准提出了bss 着色技术,用于解决同频率下BSS 重叠,提升空间重用率的方法,减少因为BSS重叠导致的空口竞争开销。Bss color 信息同时被添加在WLAN 报文的PHY 层和MAC 层,设备在竞争时,根据检测到PHY 层头部的bss color 字段来分配MAC 层的竞争行为,主要分为相同BSS(intra-bss)和重叠BSS(inter-bss)。如果颜色相同,则认为是同一BSS内的干扰信号,发送将推迟;如果颜色不同,则认为两者之间无干扰,两个Wi-Fi设备可同信道同频并行传输。引入的自适应CCA 机制,通过提高inter-bss 信号检测阈值,同时保持intra-bss 较低检测阈值,来减少MAC 层竞争,提升MAC 层效率。
4.2 多AP 间发射功率协同
多AP 间发射功率协同,在高密办公场景中,AP 部署比较密集,存在一定的同频干扰,当某AP 发送数据时,会影响周围的同频AP 正常发送数据。通过AP 间协同,控制AP 发送数据的发射功率来消除对周围同频AP 的干扰,使周围同频AP可同时发送数据,从而提升整网的容量。
4.3 多AP协同时间分割多址接入
协同时间分割多址接入(Co-TDMA):允许多个AP在不同的时间片段上发送数据,通过协同调度和分配时间资源,避免了AP之间的冲突和干扰,减少传输延迟,并提供更稳定和可靠的连接,提高网络容量和频谱利用效率。
5. 动态EDCA(Enhanced Distributed Channel Access)
在网络使用过程中,终端个数会动态变化,业务大小也是动态变化。EDCA是一种用于Wi-Fi网络中的分布式信道访问机制,它基于优先级的方式管理不同类型的数据包的发送。通过检测终端数目和整机业务大小,对EDCA参数进行动态调整,可以适应网络负载的变化,减少干扰。
在终端数目少,业务单一情况下适当调小EDCA窗口,减少不必要的退避,提高空口使用效率,而在终端数目多,业务多样时,差异化调整不同优先级业务的EDCA参数,一方面对高优先级业务进行一个空口保障,另外减少空口的冲突竞争。
6. 动态CCA(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802.11协议定义了CCA机制以实现信道闲/忙的状态监测。信道忙闲状态的准确判断对于避免干扰和冲突非常重要。当监测到信道空闲时,WLAN设备才开始发送报文,进行信道竞争抢占动作,减少因为信道状态未知而发送报文导致的冲突。通过CCA机制可以避免在有干扰时发送信号,避免信号与干扰发生冲突,从而减少干扰对WLAN性能的影响,提升传输效率。然而在不同场景下,使用相同的默认CCA门限值,取得的实际效果存在差异。动态CCA机制能够根据场景差异,动态调整AP设备的CCA门限,来减少冲突概率、提升AP并发率,从而提升整网的用户体验。
今天我们介绍了四种典型的WLAN干扰抑制技术,但并不意味着WLAN干扰抑制技术就这四种。除了上述四种,还可能有自适应调制和编码、动态信道选择等等其他干扰抑制和消除技术。在现实部署场景中,这些抗干扰技术可以综合应用,以提高无线网络的抗干扰能力,优化网络性能,并为用户提供更稳定、高效的无线连接体验。
好了,今天我们就先聊到这儿,下次我们再来谈谈WLAN中的其他技术。
希望直接看《企业典型场景高品质WLAN网络建设白皮书》原文的,请扫下面的二维码获取下载链接。
-
开源技术
+关注
关注
0文章
389浏览量
7963
原文标题:干扰抑制:WLAN的“降噪耳机”!
文章出处:【微信号:开源技术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共熵服务中心】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