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吴子鹏)室温超导,即在室温条件下实现的超导现象。超导现象最初是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极低温度下观察到的,大多数超导体也仅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下工作。2022年,在Nature 期刊编辑委员会撤回极压碳质硫氢化物在267 GPa下的临界转变温度为+15℃的报道之后,目前超导最高温度由高压下的氢化镧保持,2019年美德两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实验证实,高压下的氢化镧在-23℃下中具有超导性。
不过,近几天全球超导圈子又热闹了起来,韩国量子能源研究中心(Q-centre )、高丽大学等团队的研究人员在不到2.5小时内连续提交了两篇室温超导论文,提交时间分别为7月22日7时51分和7月22日10时11分。两篇文章作者人数不同,但有两位重合。
这一次韩国研究团队似乎非常自信,他们认为,“我们相信,我们的新进展将是开启人类新纪元的全新历史事件”。
韩国版室温常压超导
韩国团队的两篇论文发布在预印本网站arXiv上,尚未经同行评议,目前也尚不清楚这些研究成果是否会已提交给期刊进行同行评议。即便如此,这两篇论文还是引起全球科技界的广泛关注。
图源:arXiv
韩国团队在论文中指出,他们发现了全球首个室温超导材料——改性铅磷灰石晶体结构,命名为LK-99,能够在127℃(Tc≥400k)以下表现为超导体。论文中被争论最多的是,LK-99的临界温度(Tc)为127℃,并且是在常压条件下,这意味着这种材料可以很容易在地球上的所有环境中使用。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研究跨越,要知道在此之前,硫化氢需要在150万个大气压、大约-73℃下保持超导性;氢化镧需要在170万个大气压、大约-23℃下保持超导性。无论是温度还是气压条件,和我们现在谈论的室温常压超导都有着巨大的差距。
也就是说,韩国团队不仅是取得了突破,而且将超导体的最高临界温度一下子提高了近150℃。
根据论文的描述,该团队把多种含铅、铜和磷的材料经过一定组合后分别混合加热,制备得到一种掺杂铜的铅-磷灰石晶体,即LK-99。具体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三步:
·第一步:将氧化铅和硫酸铅粉末在陶瓷坩埚中以各50%的比例均匀混合,混合粉末在725℃的炉中加热24小时发生化学反应。
·第二步:将铜和铅粉末按比例在坩埚中混合,合成磷化亚铜,让混合后的粉末处于相应的真空封管状态下,然后置于炉内550℃加热48小时。
·第三步:将上述两步所得物质磨成粉末,并在坩埚中混合,再将混合粉末真空封管,在925℃的炉内加热5至20小时。
图源:韩国团队论文
然后,他们通过实验来测量LK-99的物理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127℃以下,给LK-99施加电流,在一定的电流范围内电压都基本为零,表现出了零电阻的特性。韩国团队认为,LK-99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超导情况,是由微小的体积收缩(0.48%)导致的结构形变引起的。研究团队认为,正是这种结构的影响,导致了这种新材料非凡的超导性,而非温度和压力等外部因素。
图源:韩国团队论文
当然,这项研究目前还有很多需要验证的地方。比如,第一篇论文的作者们就写到,到目前为止,超导性与材料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阐明。同时,业内人士也强调,在科学上被广泛接受和认可前,还需要同行进一步严格和独立的验证。尤其是,科学界需要将这一成果复现出来。
韩国研究团队表示,他们理解外界对其研究成果的质疑,也支持任何想自行制备并测试LK-99超导性的人。
虽然韩国团队的论文发布不久,不过确实已经有人着手开始验证了。比如在国内的知乎平台上,就已经有答主开始动手复现材料了。知乎答主“半导体与物理”表示,他们小组已经开始做试验了。对此,网友纷纷表示,期待复现的结果。
确实,在韩国团队发布论文之前,就已经有室温超导项目被“打假”。今年3月8日,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 Ranga Dias及其团队在全球顶级科研期刊《Nature》上发表了题为“Evidence of near-ambient superconductivity in a N-doped lutetium hydride”的研究论文。Dias团队声称在氮掺杂氢化镥(nitrogen-doped lutetium hydride, NDLH)体系中实现了近室温超导(Tc= 294 K, 21 ℃)。
随后不久,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闻海虎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直接否定美国罗彻斯特大学Ranga Dias团队关于“室温超导”的最新研究结果。
闻海虎教授团队指出,零电阻行为和完全抗磁性并没有被成功复现,这表明在该生长条件下的同种材料LuH2±xNy,在低于40.1 GPa 的压力下,并不存在近室温超导。
人类对室温超导的企盼
超导有很多奇特的特性,比如电阻为0,完全抗磁性等。人类第一次发现超导是在1911年, Heike Kamer-Onnes在温度4.2K(-268.97℃)时用液氦冷却汞时发现汞的电阻为零,发现了超导电性规律。随后的1933年,菲尔德和迈斯纳发现超导体冷却达到转变温度时,不仅电阻完全消失,还会出现抗磁性。
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于超导的研究一直在持续。并且,过去很多年里美日的研究团队一直都处于领先的位置,日本在1988年实现液氮温区超导体,临界温度为-165.15℃。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大概有10位科学家凭借在超导领域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奖。
21世纪,超导材料被各国定义为国家级战略材料,在电力、航天、计算机、核物理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应用案例包括粒子加速器里的超导磁体,电力行业里面的超导电缆,用于风力发电的超导电机,还有我们熟悉的磁悬浮等。并且,在近来大热的量子计算领域,超导材料也是重要材料,可以用于制备超导量子干涉仪。不过,目前前沿应用还是用的常规超导材料,包括低温超导和高温超导,不过都需要液氦或液氮作为辅助温度条件。
室温超导是科学家一直追逐的目标,如果可以研究出常温超导材料。那么,超导材料的应用将遍布每一个用电的领域,给全社会带来颠覆性的改变。想象一下,在常压和室温条件下,超导体就可以用零电阻传输电流,这无疑是一场意义非凡的能源革命。
不过,室温超导即便在复现之后也面临着量产的问题,目前探索室温超导所用到的铜、银、钇、钇铜氧等材料价格昂贵,并且超导电流密度仍然较低,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写在最后
每一次室温超导的突破都会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各个战略重点领域以及国计民生领域都能够受益于室温超导,这是一个普惠全社会的能源革命技术,可以说是开启了人类社会的新纪元。不过,室温超导已经有了被打假的案例,希望韩国研究团队走出的这一步是坚实的。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技术研究
+关注
关注
0文章
7浏览量
7938 -
超导体
+关注
关注
0文章
77浏览量
1053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美室温超导作者被坐实造假,但室温超导技术研发并未停止
室温超导技术也被冠以“凝聚态物理学的圣杯”,备受瞩目。 而在去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兰加·迪亚斯(Ranga Dias)研究谈对宣称,已经实现了科学界追求多年的室温
电梯物联网:重塑电梯行业的智能与安全新纪元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物联网技术已经渗透至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电梯物联网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电梯物联网,通过传感器、网络通信等先进技术,将电梯与互联网紧密相连,实现了对电梯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管理,正逐步引领电梯行业走向智能、安全与高效的新纪元。
跨越地理限制:动态海外住宅IP技术引领全球化网络新纪元
跨越地理限制:动态海外住宅IP技术引领全球化网络新纪元这一主题,凸显了动态海外住宅IP技术在全球化网络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能耗管理系统新纪元:智能科技引领绿色生活风尚
能耗管理系统新纪元:智能科技引领绿色生活风尚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的生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而能耗管理系统作为连接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桥梁,正步入一个由智能科技引领的新纪元。这一变革不仅重塑
超导和半导体有关系吗为什么
、器件设计等方面却有一定的联系。 超导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2.1 超导的定义 超导现象最早由荷兰物理学家海克·卡末林·昂内斯(Heike Kamerlingh Onnes)于1911年发
天津大学科学家突破人类大脑器官成功驱动机器人
在科技探索的征途上,天津大学的科研团队再次迈出了令人瞩目的步伐。7月5日,该校宣布了一项革命性的成果——科学家们利用前沿的干细胞技术,成功培育出了高度模拟人类大脑的类脑器官,并创新性地将其与机器人系统通过先进的片上脑机接口技术紧密相连,开启了人脑与机器深度融合的
比尔·盖茨展望AI:耳机与智能眼镜引领人机交互新纪元
我们描绘了一幅人工智能(AI)技术普及后,生活与工作方式的全新图景。他特别指出,耳机与智能眼镜将成为AI硬件领域的两大焦点,引领人机交互进入前所未有的新纪元。
韩国研究团队开发出新铝合金 可降低电动汽车起火风险
据外媒报道,韩国材料科学研究所(Korea Institute of Materials Science,KIMS)先进金属部门铝系(Department of Aluminum
两节锂电池3300mAH实现1.5小时充饱 用IU5180外挂诱骗协议的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两节锂电池在1.5小时内充满电,需确定充电器输出功率及电池充电电流和电压。充电器需提供7.4V电压和2.5A电流。可采用IU5180C加外挂协议FS312A方案,利用Type-CPD快充协议实现快速充电,并确保充电器有足
马斯克发长文谈超导 还有人工智能
马斯克发长文谈超导 还有人工智能 超导话题一直被关注,据外媒《科学新闻》的报道,纽约罗切斯特大学物理学家朗加·迪亚斯(Ranga Dias)在当地时间3月7日的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介绍了其团队的
SolidVue为激光雷达传感器设计SoC,可评估周围物体的形状和距离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韩国目前唯一一家专门从事CMOS激光雷达(LiDAR)传感器芯片开发的厂商SolidVue近期宣布其两篇激光雷达相关论文被“2024年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SSCC)”接收,这再次证明了SolidVue全球领先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