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碰到光模块/DAC/AOC各种坑的网工,肯定不是真网工。”相信我这么说没人会反对。哪怕是要求再苛刻的甲方,也没法完全杜绝因为光模块/DAC/AOC而带来的各种问题。以至于很多甲方朋友们,采购这些网络配件的时候,宁可价格高点,也一定要用原厂的。但是即便如此,也仍然不可避免碰到问题。
而且大家碰到的故障千奇百怪,比较常见的有:端口不UP;链路闪断;大量CRC错包;丢包;还有光模块烧掉;光模块跑着跑着就down了;或者跑着跑着就开始丟包了等等等等,还可以列举出好多好多…………
中国的光模块厂商很多很多,多得远远超过大多数人的想象,而这中间,90%以上的规模都很小,甚至有些说他们是小作坊也不为过。那么,这个产业的门槛真的是如此之低吗?这篇文章主要来解答这个疑问。
光模块的内部结构
如图所示是光模块的几个核心部件。其中发射器和接收器合起来就是光收发器,最主要的是激光器,另外还有探测器和放大器,而IC Design就是MCU控制芯片,里面运行了驱动程序。激光器就是光模块里面最核心的物料,也是成本最高,技术含量最高的。一般说来越是高端的光模块产品,激光器在成本结构中占比就越高。除此之外,还有滤波器、金手指、PCB电路板以及电容电阻电感、EEPROM、结构件以及隐藏于其中的焊锡、胶等等。
全球能做光模块/AOC/DAC的厂商多如牛毛,但是所有这些厂商,用的激光器和MCU芯片,都来自有限的一些供应商,主要都是海外的,国内也有厂商能做其中一部分,在一些低端的上面也比较成熟,但是中高端的都是海外的。
为什么说光模块技术门槛低?
对于绝大多数成熟的产品来说,这个领域门槛确实太低,这就导致了有大量小作坊,几十个人就能搞起一个模块公司。门槛低的原因就在于光模块/AOC/DAC基本上可以算作是一个纯硬件产品,MCU控制器上尽管也跑了驱动,但都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比较标准的东西(当然,还是有厂商之间的差异,很多兼容性问题就来自于这种差异)。而该硬件产品所用到的核心器件,大家都可以拿到,而且大家都可以很容易拿到大厂商的硬件方案进行参考模仿,甚至是有的供应商会直接提供耦合好的板子给下游厂商。这就意味着对模块厂商来说,很多成熟的产品,大家用的技术方案都高度相似,而且没太多门槛。这跟交换机很不同,虽然所有交换机厂商都可以拿到相同的无质量差别的CPU和交换芯片,但是整体板子的设计差异和复杂的软件系统的差异,导致了整体上质量和能力差异巨大。
大家的差异性在哪里?
按说光模块的标准很统一,门槛也低,那理论上模块厂商之间应该没什么差异了。但是其实不然,现实情况是,不同模块跟不同设备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千奇百怪,甚至同厂商同型号的模块在同样的设备上都会有差异。原因很多,但是如果简单归纳,就是工程质量和供货质量的差别。
PCB的质量;选用电容电阻的质量;金手指的长短宽厚;焊锡的质量;甚至胶水的质量,都影响着产品的质量,比如电压电流有抖动;温度升高就出现问题。耦合工艺的差异,比如COB耦合方式;SMD耦合方式,每个厂商的选择都不同,甚至同一个厂商不同产品的选择也不同,他们在成本,散热,耐高温上都会导致差异。生产测试设备的差异,设备数量的多少,种类丰富程度,自动化程度,交换机/服务器网卡等第三方设备的丰富程度,这些会导致良品率和兼容性的差异。不同厂商研发能力,质量管控能力的差异。不同厂商拿到的上游芯片质量的差异,一般说来,出货量越大的厂商,拿到的上游电子元器件的质量越高。
所以,虽然光模块的核心芯片可能已经很成熟,但是不同厂家的光模块差别还是比较大的。买到低质量厂商的光模块,就容易出现如上所列举的各种千奇百怪的光模块问题。
另外,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光模块的技术研发也需要不断跟进。例如,目前市场上对高速光模块散热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尺寸也越来越小,这都对光模块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光模块作为光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技术门槛是有的,但并不算太高。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演变和技术的不断推进,光模块的技术门槛也将不断提高。
就如有些高端的产品,全球能做的厂商还是比较少,比如高速光模块,易飞扬速率已达到400G、800G等。另外,同样的产品,比如100G单模,在大多数厂商只能做到十几公里的时候,易飞扬已经可以做到90公里。并且易飞扬也在推动硅光、液冷和相干等前沿技术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应用。
责任编辑:彭菁
-
激光器
+关注
关注
17文章
2514浏览量
60330 -
硬件
+关注
关注
11文章
3312浏览量
66200 -
光模块
+关注
关注
77文章
1261浏览量
58990 -
MCU芯片
+关注
关注
3文章
250浏览量
11434
原文标题:光模块/AOC/DAC技术门槛低?
文章出处:【微信号:gigalight_yifeiyang,微信公众号:易飞扬通信】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