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新应用为显示驱动芯片DDIC带来增量市场

jh18616091022 来源:AIOT大数据 2023-08-08 14:30 次阅读

显示驱动芯片 DDIC 是面板的“大脑”

LCD 和 OLED 主导显示市场,MICRO LED 蓄势待发

显示技术可以实现将电信号转换为视觉信号的效果。目前显示技术已经完成从阴极射线显示技术 (CRT)向平板显示技术(FPD)的升级。而平板显示技术(FPD)也拓展出液晶显示(LCD)、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OLED)、发光二极管显示器(Micro LED)等多条技术路线。

第一代显示技术 CRT 在发光屏幕上用不同颜色(RGB)的荧光粉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一组 RGB 作为一个像素。阴极二极管通过电子束激发 RGB 荧光粉,从而达到图像显示的效果。因为荧 光粉被点亮后很快会熄灭,所以电子枪必须循环地激发这些 RGB 像素点。CRT 技术像素间距大, 显示效果欠佳。

第二代显示技术 LCD 利用外部光源(背光模组)发光,外加电场可以控制液晶层的偏转方向,进 而影响光的偏转方向,白光穿过滤光片和偏光片后实现单个像素组(RGB)的颜色。LCD 是目前 最主流的显示技术之一。 第三代显示技术 OLED 通过掩模版将有机发光材料以子像素为单位蒸镀至基板上。有机发光材料通 电后可以实现自发光,从而实现单个像素组(RGB)的颜色。OLED 显示技术像素密度高,色彩还 原度好,视觉感受上更加鲜艳。 Mini LED 技术是第二代显示技术 LCD 的升级版本。Mini LED 将传统 LCD 背光模组的 LED 灯珠缩 小,从而实现更为精细和密集的背光分区、更高的亮度和对比度。和 OLED 相比,Mini LED 没有 “烧屏”的缺点,并且具备成本优势。

下一代显示技术 Micro LED 对 LED 结构进行薄膜化、微小化、阵列化,将 LED 尺寸缩小到 1~10 微米,再通过巨量转移技术将微米级别的 RGB 三色 Micro LED 芯片转移至基板上。Micro LED 芯 片通电后可以实现自发光,从而实现单个像素组(RGB)的颜色。 LCD 是目前性价比最高、使用最为普遍、保有量和出货量最多的技术产品。LCD 使用无机材料, 各项技术都非常成熟,使用寿命长,而且无频闪,护眼效果明显。但是 LCD 色彩表现并不突出, 始终处于激发状态,不能达到完全的黑,背光还存在漏光的问题。 OLED 技术使用有机材料,可视角度大、响应速度快、亮度较高、色域广、对比度高、无残影、无 拖尾。OLED 面板的柔韧性还可以实现卷曲、透明、折叠等形态。但是 OLED 技术成本较高、发热 量大,寿命低,容易烧屏。 Micro LED 因为芯片尺寸较小、集成度高、自发光的特点,与 LCD 和 OLED 相比,在亮度、分辨 率、对比度、能耗、使用寿命、响应速度和热稳定性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但是 Micro LED 因为 巨量转移技术不够成熟,成本限制了技术的发展速度。

目前 LCD 和 OLED 依然是显示技术的主流。根据群智咨询初步统计,2022 年全球 a-Si LCD 面板 营收规模约为 524 亿美金,占全球显示面板营收约 52%;LTPS LCD 面板营收规模约为 110 亿美金, 占全球显示面板营收约 11%;OLED 面板(LTPS AMOLED 和 Oxide AMOLED)营收规模约为 352 亿美元,占全球显示面板营收约 35%。

显示驱动芯片 DDIC 是面板的控制中枢

显示驱动芯片 DDIC(Display Driver IC)是面板的主要控制元件之一。DDIC 通过电信号的形式向 显示面板发送驱动信号和数据,继而实现对屏幕亮度和色彩的控制,使得诸如字母、图片等图像信 息得以在屏幕上显现。

一套完整的显示驱动解决方案一般由栅极驱动器、源极驱动器、时序控制芯片显示器电源管理芯 片(PMIC)组成。栅极驱动器和源极驱动器统称为显示驱动芯片。 时序控制器芯片 TCON(Timer Controller)负责控制栅极驱动器 Gate IC 和源极驱动器 Source IC。 Gate IC 负责每一列晶体管的开关,只有当晶体管打开时,Source IC 才能够通过电压控制单个像素 点的亮度、灰阶、色彩等。

按显示技术区分,DDIC 可以分为 LCD DDIC、OLED DDIC、Mini LED DDIC、Micro LED DDIC 等。 LCD DDIC 集成了电阻、调节器、比较器和功率晶体管等部件,为 LCD 显示屏提供稳定的电压驱 动信号,以控制每个像素的光线强度和色彩,从而在 LCD 显示屏上呈现不同深浅的颜色组合画面, 进而保证显示画面的均匀性和稳定性。OLED DDIC 主要通过向 OLED 单元背后的薄膜晶体管 (TFT)发送指令的方式,实现对 OLED 发光单元的开关控制。与 LCD 电压驱动方式不同,OLED 中,亮度是由通过 OLED 自身的电流决定的。因此在 OLED 像素驱动中,须将电压信号转化为电 流信号。

按分辨率区分,DDIC 可以分为 HD DDIC、FHD DDIC、4K DDIC、8K DDIC 等。 终端所需 DDIC 数量和面板尺寸大小、分辨率高低成正比。面板尺寸越大,分辨率越高,所需的 DDIC 数量越多。随着面板的屏幕尺寸继续增加,分辨率继续提高,色域要求继续提升,每台终端 产品所需的 DDIC 数量还将进一步增长。

按整合度区分,DDIC 可以分为整合型 DDIC、分离型 DDIC 等。 在分离型架构中,TCON 独立于 Driver IC 设计在 PCB 上,Source IC 和 Gate IC 分别绑定在玻璃侧 边和底部。TCON 输出 Display Data、Source Control 和 Gate Control 信号,通过 PCB、FPC 和玻璃 基板走向,分别传输给 Source IC 和 Gate IC。Source IC 和 Gate IC 分别通过玻璃基板走线向 Display Area(显示区域)传输电压信号驱动显示面板工作。 随着面板制造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推动,面板厂逐步引入集成栅极驱动电路(GIA,Gate Driver in Array)技术,将 Gate IC 和 Source IC 进行整合,可以有效减少空间占用。集成栅极驱动 电路仅输入少量 GIA Timing 信号,就可以输出多路 Gate 控制信号。目前集成栅极驱动电路方案已 经广泛应用在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低功耗显示场景。

按封装形式区分,DDIC 可以分为 COG(Chip On Glass)、COF(Chip On Flex 或 Chip On Film)、 COP(Chip On Plastic)等。 COG 是将 DDIC 封装在屏幕玻璃表面上,该技术成本低、良率高,但是边框较宽。COF 是将 DDIC 封装在屏幕和主板之间的 FPC 排线上,该技术可以实现“超窄边框”的效果。COP 仅适用于 OLED 屏幕,该技术通过可弯折塑料基材连接 DDIC 和 FPC,从而实现“无边框”的效果。

按集成功能区分,DDIC 可以分为 Touch + Display、TDDI(Touch and Display Driver Integration)等。 TDDI 即触控与显示驱动集成芯片,是将触控芯片 Touch 和显示驱动芯片 Driver 集成到一颗芯片中。

显示驱动芯片 DDIC 产业链

显示驱动芯片 DDIC 产业链由芯片设计、晶圆代工、芯片封测、模组组装构成。因为显示产品具有 多样性,所以其对应 DDIC 需求的工艺节点覆盖范围也比较广,涵盖 28nm~300nm。 不同 DDIC 工艺节点可以归纳如下:大尺寸 HD LCD DDIC 为 200nm~300nm;大尺寸 FHD LCD DDIC 为 110nm~160nm; 大 尺 寸 UHD LCD DDIC 为 55nm~90nm ; 小 尺 寸 LCD TDDI 为 55nm~90nm;小尺寸 HD LCD TDDI 为 55nm~110nm;小尺寸 FHD LCD TDDI 为 40nm~55nm;HD OLED DDIC 为 28~40nm。

新应用、新规格、“OLED”三线拉动 DDIC 需求

全球显示驱动芯片DDIC 需求有望在 2023 年反弹

全球显示驱动芯片 DDIC 市场规模有望在 2023 年反弹。根据 JW Insight 数据,2021 年全球显示驱 动芯片 DDIC(含 DDI 和 TDDI)市场规模约 135 亿美元,同比增长 57.0%。2021 年因为全球半导 体普遍存在缺芯涨价的情况,所以全球 DDIC 市场规模上升的主要推动力是价格上涨。预计 2022 年,因为终端需求不足,全球 DDIC 市场规模将下降 5.9%至 127 亿美元。预计 2023 年,全球 DDIC 市场规模将反弹 4.7%至 133 亿美元。

根据 Omdia 数据,2022 年全球显示驱动芯片 DDIC 的需求量为 79.5 亿颗,同比下降 10%。2022 年 受到俄乌冲突、通货膨胀、经济前景不确定、超额预订和库存问题的影响,2022 年的显示驱动芯 片市场有明显下滑。根据 Omdia 数据,2022 年大尺寸 DDIC 约占总需求的 69%,其中液晶电视 DDIC 占大尺寸 DDIC 的 38%。2022 年中小尺寸 DDIC 约占总需求的 31%,其中智能手机 DDIC 占 中小尺寸 DDIC 的 18%。随着高分辨率电视面板的渗透率不断提升,以及 OLED 智能手机的增长恢 复,Omdia 预计 2023 年全球 DDIC 的需求量将恢复至 79.8 亿颗。

新应用为显示驱动芯片 DDIC 带来增量市场

目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 和电视等屏幕的载体依然是 DDIC 下游需求的主要来源。根据 IDC 数据,2022 年全球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 的出货量分别为 12.03、1.63、2.92 亿部(台),同比 均下滑。根据 TrendForce 预估,2022 年全球电视出货量为 2.02 亿台,自 2019 年起连续 3 年下滑。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 和电视已经进入产品生命周期的稳定期。

车载显示屏是 DDIC 下游增量市场之一。根据 TrendForce 预估,未来几年汽车中控屏的需求增幅 可能比较小,但是以后视镜、HUD 抬头显示为主的车载显示屏应用将会进入高速增长期。 TrendForce 预计 2021~2026 年车用显示芯片产值将以 10 倍以上的速度增长。

此外,AR、VR 等新型显示应用产品的增长也将为屏幕市场贡献增量。根据 IDC 预估,2023 年全 球 AR、VR 出货量将达到 1,010 万台,同比增长约 14.8%。2023 年 6 月 6 日,苹果在 WWDC 大会 上发布旗下首个 MR(混合现实)头显设备 Vision Pro。Vision Pro 搭载超高分辨率显示系统,将 2300 万像素置于两个显示屏中。我们预计随着 AR、VR 新应用的发展,相关超高分辨率显示系统 也将为 DDIC 市场带来增量。

大尺寸液晶面板规格升级,加快 DDIC 技术迭代

全球大尺寸液晶面板产品以电视为主。根据 WitsView 数据,2022 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面积约 1.70 亿平方米,约占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货面积的 77.6%;2022 年全球液晶显示器面板出货面积约 2,900 万平方米,约占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货面积的 13.3%;2022 年全球液晶笔记本电脑面板和液晶 平板电脑面板出货面积约 1,320 和 680 万平方米,占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货面积不足 10%。

从产品角度来看,“大尺寸”、“高清分辨率”成为液晶电视技术升级的主要方向。 根据奥维云网数据,2014~2022 年,中国零售彩电的平均尺寸从 42.2 英寸增长至 57.4 英寸,全球零 售彩电的平均尺寸从 38.7 英寸增长至 48.9 英寸。大尺寸彩电在显示、色彩、声音等方面较小尺寸 更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品质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全球和中国大尺寸彩电的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

液晶电视屏幕的升级不仅仅表现在尺寸上,也表现在分辨率上。高清分辨率的液晶电视可以提供平 滑细腻、无像素颗粒感的图像。液晶电视尺寸越大,消费者越有可能选择 4K、8K 的超高清电视。 液晶电视“大尺寸”、“高清分辨率”的升级也对 DDIC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屏幕越大,分辨率越高, 对应的 DDIC 的数量越多,工艺制程越先进。高清或 2K 电视需要 4~6 颗 DDIC,对应的工艺制程 约 110nm~300nm;4K 电视需要 10~12 颗 DDIC,对应的工艺制程约 55nm~90nm;8K 电视需要 20 颗以上 DDIC,对应的工艺制程要求相对 4K 更高。

OLED 渗透率持续提升对 DDIC 工艺制程要求更高

OLED 面板凭借其亮度高、色域广、相应速度快、节能省点等优点,在全球显示面板出货量占比持 续提升。根据观研天下数据,2018 年全球 OLED 面板出货量 6.17 亿片,在全球显示面板出货量占 比 16.1%,预计 2022 年全球 OLED 面板出货量 9.22 亿片,在全球显示面板出货量占比 23.1%。

OLED 电视在高端电视领域展现出独特竞争力。根据 Omdia 数据,2017 年~2021 年,全球 OLED 电 视面板出货量从 160 万片增长至 670 万片,期间 CAGR 达到约 43.1%。 此外在智能手机领域,AMOLED 可以实现轻薄、屏下指纹的优势,出货量持续增长。根据 Sigmaintell 和 Cinno Research 数据,2017 年~2021 年全球 AMOLED 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从 4.01 亿 片增长至 6.68 亿片,期间 CAGR 达到约 13.6%。 考虑到 OLED DDIC 普遍适用于 28nm~40nm 的工艺制程,相较于 LCD DDIC 的工艺制程范围为 55~300nm,OLED DDIC 对晶圆厂的工艺制程要求更高。

根据 TrendForce 预估,2020 年~2023 年全球 AMOLED DDIC 市场规模将从 19.17 亿美元增长至 27.71 亿美元,期间 CAGR 达到 13.1%;2020~2023 年全球智能手机 AMOLED DDIC 市场规模将从 16.88 亿美元增长至 23.87 亿美元,期间 CAGR 达到 12.2%。2021 年全球智能手机 AMOLED 面板渗 透率约为 42%。2022 年在各家面板厂持续投资 AMOLED 产线,产能持续扩充的背景下,2023 年 全球智能手机 AMOLED 面板渗透率预计将达到 46%。

面板产业链持续回暖,景气度传导至 DDIC 环节

大尺寸液晶面板价格率先反弹

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价格已经反弹接近半年,中小尺寸液晶面板价格止跌。 根据 Omida 数据,大尺寸液晶面板价格自 2022 年 10 月以来开始持续反弹。以 65" 60Hz Open Cell UHD 的大尺寸液晶面板为例,2022 年 9 月~2023 年 6 月,其价格从 106 美元/片持续反弹 165 美元/ 片,期间涨幅达到 55.7%。群智咨询认为虽然中国电视市场“618”销售量同比下降,海外电视市场 也未见复苏信号,但是三季度是电视面板备货旺季,电视面板整体采购需求环比增长。供应端,面 板厂商稼动率在需求支撑及获利驱动下持续增加,三季度 LCD 电视面板供需依然维持平衡偏紧, 面板价格将维持上涨趋势。根据群智咨询预估,55"大尺寸面板 6 月均价上涨 8 美金,7 月涨幅将收 窄至 5 美金;50"大尺寸面板海外备货需求稳定,6 月均价上涨 7 美金,7 月涨幅将收窄至 5 美金; 32"大尺寸面板头部厂商协同控产,6 月均价上涨 2 美金,预计 7 月维持涨幅。 根据 Omdia 数据,小尺寸液晶面板价格自 2023 年 3 月以来开始持续横盘。以 6.8" 1600×720 IPS/FFS 手机面板为例,2022 年 9 月~2023 年 3 月,其价格从 10.5 美元/片下跌至 8.0 美元/片,其后 开始持续横盘。面板厂和品牌客户在小尺寸液晶面板价格上呈现拉锯状态。考虑到需求出现稳定向 上趋势,面板厂持续释放涨价想法。但是品牌客户鉴于下半年展望并不明朗,也只是采取合理回补 库存的措施,并以此持续抗拒面板厂的涨价。

大尺寸液晶面板竞争格局优化

全球大尺寸液晶面板需求稳定,供给格局趋于集中,龙头厂商可以通过控制供给端产能来维持供需 的动态平衡,并进一步保持价格的合理性。 从需求端来看,根据 WitsView 数据,2019~2022 年全球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货面积从 1.89 亿平方米 增长至 2.19 亿平方米。从 2022 年全球大尺寸液晶面板下游应用占比来看,电视是第一大需求领域, 占 77.6%,显示器、笔电、平板紧随其后。考虑到上述品类都是比较成熟产品,我们认为未来全球 大尺寸液晶面板的需求会保持相对稳定。

大尺寸液晶面板行业的议价权正在逐步从需求端向供给端倾斜。从需求端来看,根据 IDC 数据, 2022 年前五大厂商占据全球大尺寸液晶面板市场份额的 77.8%。全球大尺寸液晶面板属于高度集中 的市场。根据 Omdia 消息,2022~2023 年全球大尺寸液晶面板预计将有三星一条 8.6 万片/月的 8.5 代线和 LGD 一条 7.5 万片/月的 7 代线产能退出。根据 JW Insight 消息,2023~2024 年全球大尺寸液 晶面板预计将有深天马一条 12 万片/月的 8.6 代线和华星光电一条 4.5 万片/月的 6 代线产能新建。 相关厂商的竞争格局有望进一步优化。

显示驱动芯片 DDIC 景气度跟随面板复苏

大尺寸液晶面板的涨价动能已经逐步传导至上游的 Driver IC 环节。 根据台湾 Driver IC 企业披露的财务数据,联咏 3 月营收 91.8 亿新台币,4 月营收 99.6 亿新台币,5 月营收 102.3 亿新台币,相较于 2022 年 11 月~2023 年 2 月的月度营收有显著回升;瑞鼎 3 月营收 13.1 亿新台币,4 月营收 14.7 亿新台币,5 月营收 16.2 亿新台币,亦呈现逐月环比上升的趋势。

根据台湾 Driver IC 企业披露的存货数据,联咏 2023 年一季度末存货 105.9 亿新台币,连续三个季 度呈现下降趋势;敦泰 2023 年一季末存货 43.9 亿新台币,连续三个季度呈现下降趋势;瑞鼎 2023 年一季度末存货 29.5 亿新台币,连续两个季度呈现下降趋势。 根据中芯国际披露的公开调研纪要:中芯国际预计 2023 年二季度营业收入和产能利用率会有所恢 复,急单主要来自 28nm、40nm 的 12 英寸新产品,复苏的领域包括 DDIC、摄像头、LED 驱动芯 片等。 我们认为随着大尺寸液晶面板的持续涨价,相关产业链景气度已经逐步传递至 Driver IC 环节。考 虑到以联咏、敦泰、瑞鼎为代表的 Driver IC 企业库存已经下降至相对合理的水位,Driver IC 的价 格有进一步回升的可能性,并将带动相关产业链上游的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稼动率持续上行。

产业转移渐成趋势,中国大陆 DDIC 企业厚积薄发

全球显示面板产能向中国大陆集中,DDIC 本土化率尚待提升

随着韩厂三星、LGD 选择逐步退出 LCD 领域,全球显示面板产能进一步向中国大陆集中。根据 Cinno Research 数据,2016 年~2021 年中国大陆显示面板产能占全球比例从 27%上升至 65%,呈现 快速增长的趋势。预计未来中国大陆显示面板产能占全球比例将进一步上升,在 2025 年达到 76%。 虽然中国大陆显示面板产能在全球已经有相当市占率,但是中国大陆 DDIC 的本土化率依然较低。 根据 Cinno Research 数据,2021 年中国大陆 DDIC 芯片的本土化率只有 16%。中国大陆 DDIC 芯片 依赖于从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区进口。 我们认为随着全球显示面板产业逐步向中国大陆集中,相关的供应链资源也会逐步向中国大陆本土 厂商倾斜。

晶圆制造夯实 DDIC 代工基础

晶圆制造是显示驱动芯片 DDIC 的代工基础。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凭借在显示面板领域的先发优势, 在配套的 DDIC 代工领域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目前中国大陆具有 DDIC 芯片代工能力的晶圆厂 只有中芯国际和晶合集成。中芯国际是全球五家能够为 28nm、40nm 制程的 AMOLED 驱动芯片提 供成熟产能的晶圆代工厂商之一。晶合集成则是以 DDIC 产品代工起家,2021 年已经成长为中国大 陆营业收入第三大的晶圆代工企业,仅次于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

晶圆的尺寸和制程节点是相关的。相较于 8 英寸晶圆厂,12 英寸晶圆厂所用的机台和设备配置能力 更强,可以导入的制程节点更先进。8 英寸晶圆厂通常使用 100~500nm 的制程节点生产芯片。12 英寸晶圆厂通常使用 150nm 及更小的制程节点生产芯片。

从 8 英寸晶圆代工价格从低到高排序来看,DDIC 在 12 种 IC 应用代工价格中排名第五。从 12 英寸 晶圆代工价格从低到高排序来看,DDIC 在 15 种 IC 应用代工价格中排名第三。整体而言,DDIC 的代工价格属于较低水平。 显示驱动芯片 DDIC 的制程节点范围偏广,涵盖 28nm~300nm。晶圆厂对于 DDIC 和其他不同 IC 应 用进行产能贡献,在产能紧缺时,晶圆厂会将产能向代工价格更高的 IC 应用倾斜,这种贡献会造 成供需波动,也是影响 DDIC 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大陆 DDIC 企业厚积薄发

目前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的 DDIC 厂商更多地布局 LCD DDIC 和 OLED DDIC 产品。传统的 LED 驱动 IC 厂商则积极向 Mini LED 和 Micro LED 驱动 IC 拓展。中国大陆龙头企业集创北方、奕斯伟、 中国台湾龙头企业联咏、奇景光电、瑞鼎科技等广泛布局四种以上的 DDIC 芯片。

从 DDIC 芯片的主要技术指标来看,中国大陆 DDIC 龙头企业已经可以在中大尺寸 LCD DDIC、小 尺寸 LCD DDIC、手机 AMOLED DDIC 的应用尺寸、分辨率、刷新率等各项参数上对标中国台湾 龙头企业。我们认为中国大陆 DDIC 龙头企业在技术上已经呈现较高的水准。

以京东方、华星光电、深天马为代表的中国大陆面板厂商正在不断加强 LCD、OLED 领域的话语权, 相应的供应链资源也不断向中国大陆系厂商倾斜。从供应链安全的角度来看,中国大陆面板厂也有 意愿帮助本土的 DDIC 企业成长。 根据 Omida 数据,2020 年全球大尺寸面板 DDIC 市场上,中国台湾和韩国企业联咏、奇景光电、 Silicon Works(后被 LX Semicon 收购)、Samsung、天钰科技、瑞鼎科技的总市场份额达 84.5%, 中国大陆企业奕斯伟和集创北方的市场份额分别为 2.0%和 3.2%。2022 年全球大尺寸面板 DDIC 市 场上,中国台湾和韩国企业联咏、奇景光电、LX Semicon、Samsung、天钰科技、瑞鼎科技的总市 场份额下降至 74.0%,中国大陆企业奕斯伟和集创北方的市场份额分别上升至 6.7%、6.3%。奕斯 伟和集创北方凭借对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等面板厂出货的增加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一数据也反 映,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地位的提高也帮助中国大陆显示驱动芯片厂商提高了市场份额。同时,中国 大陆晶圆代工厂商产能的增加也加速了显示驱动芯片供应链的结构调整。

根据 Omdia 数据,2020 年全球智能手机 LCD DDIC 市场上,中国台湾企业联咏、奕力、敦泰、奇 景光电的总市场份额达到 75%,中国大陆企业韦尔股份的市场份额为 5%。2022 年全球智能手机 LCD DDIC 市场上,中国台湾企业联咏、奕力、敦泰、奇景光电的总市场份额下降至 64.3%,中国 大陆企业集创北方和韦尔股份的市场份额分别上升至 18.3%、9.8%。尤其是集创北方在智能手机 LCD DDIC 领域取得了较快的成长。

尽管在 LCD DDIC 领域,中国大陆企业已经取得了较快的进步,但是在 OLED DDIC 领域,中国台 湾和韩国企业依然占据主要的市场份额。根据 Omdia 数据,2020 年全球智能手机 OLED DDIC 市 场上,中国台湾和韩国企业 Samsung、Maganchip(后被 LX Semicon 收购)、联咏、瑞鼎的总市场 份额达到 89%。2022 年全球智能手机 OLED DDIC 市场上中国台湾和韩国企业 Samsung、LX Semicon、联咏、瑞鼎的总市场份额依然保持在 88.7%。在 OLED DDIC 领域,韩国企业引领市场并 拥有技术优势,中国台湾企业联咏和瑞鼎仍然是中国大陆面板厂商主要的 AMOLED DDIC 供应商, 中国大陆显示驱动芯片企业集创北方、奕斯伟、华为海思、韦尔股份等也在积极进入 AMOLED DDIC 领域。

晶合集成

晶合集成:立足 DDIC 特色工艺平台,内延外伸拓展边界

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 12 英寸晶圆代工业务。截至 2022 年,晶合集成已经实现 了 150nm~90nm 制程节点的 12 英寸晶圆代工平台的量产,并正在进行 55nm 制程节点的 12 英寸晶 圆代工平台的风险量产。公司已经具备 DDIC、CIS、MCU、PMIC、Mini LED、E-Tag 等工艺平台 晶圆代工的技术能力。

从制程来看,2022 年晶合集成 55nm、90nm、110nm、150nm 制程节点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0.4 亿元、 52.1 亿元、31.7 亿元、16.1 亿元。可见晶合集成的 55nm 制程节点的代工平台依然处于风险量产的 阶段。 从工艺平台来看,2022 年晶合集成 DDIC、其他工艺平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71.4 亿元、28.8 亿元。 DDIC 依然是晶合集成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其他工艺平台也呈现增长较快的趋势。

2018~2022 年,晶合集成 12 英寸晶圆代工的产能分别为 7.5 万片、18.2 万片、26.6 万片、57.1 万片、 126.2 万片。公司产能的稳健增长为销量的稳健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这也是推动收入规模增长的 重要因素。 2018~2022 年,晶合集成 12 英寸晶圆代工的平均销售价格为 4945 元/片、5596 元/片、5725 元/片、 8994 元/片、9454 元/片,呈持续上升趋势。一方面,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单价较高的 90nm、 110nm 制程产品收入占比提高。另一方面,公司根据市场行情有所调价。值得注意的是 2021 年, 晶合集成 12 英寸晶圆产能为 57.1 万片,销量为 60.3 万片,销量显著高于产能,这也反映 2021 年 晶合集成产能供不应求。同样的,当年晶合集成 12 英寸晶圆代工的平均销售价格为 8994 元/片, 同比增长 57%,价格涨幅明显。

截至 2022 年,晶合集成制程以 150nm、110nm、90nm 为主,工艺平台以 DDIC 为主。目前晶合集 成正在持续开发新的制程和工艺平台。 CMOS 图像传感器方面,晶合集成立足于已量产的 90nm 前照式(FSI)CMOS 图像传感器工艺平 台,开发 90nm 及 55nm 后照式(BSI)CMOS 图像传感器工艺平台。终端应用包括手机、无人机、 单眼相机、中画幅相机、安防监控等。 微控制器芯片方面,晶合集成立足于已拥有的 110nm 制程节点领域的微控制器技术和研发经验为 基础,进一步开发 55nm 及 40nm 微控制器技术。终端应用包括车用电子、智能家居等。 逻辑芯片方面,晶合集成正在进行 55nm 技术平台开发。未来,公司将以 55nm 技术为基础,进一 步进行 40nm 逻辑芯片工艺平台开发。终端应用包括物联网、无线逻辑传输等。 OLED 显示驱动芯片方面,晶合集成将在 40nm 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 28nm 逻辑平台和 28nm OLED 显示驱动工艺平台。该项目将导入业界最先进的金属闸极工艺(HKMG),不仅能够大幅减小漏电, 还能有效降低栅极电容,提升电晶管驱动能力。终端应用包括物联网、无线逻辑传输、高端手机屏 幕等。 新的制程和工艺平台的开发将为晶合集成提供新的增长动能。

通常情况下,客户和晶合集成通过签订产能保证金合同并支付产能保证金的形式预定未来产品产能。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客户已经预定晶合集成 2023 年的产能合计达到 134.0 万片。晶合集成 2022 年总产能为 126.2 万片。晶合集成 2022 年的总产能还无法满足 2023 年客户的预定需求,晶合 集成还需要进一步扩产。

汇成股份

汇成股份:DDIC 景气度回升,迎接本土化时代浪潮

合肥新汇成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聚焦于显示驱动芯片的先进封装测试服务商。公司以全制程封装 测试为目标,具体工艺制程覆盖金凸块制造(Gold Bumping)、晶圆测试(CP)、玻璃覆晶封装 (COG)和薄膜覆晶封装(COF)等。公司的封装测试服务应用于 LCD、AMOLED 等各类主流面 板的显示驱动芯片,下游终端产品包括智能手机、智能穿戴、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高清电视等。

汇成股份在显示驱动芯片封测领域深耕多年。2011 年江苏汇成成立,2015 年汇成有限成立,2016 年汇成有限合肥生产基地封顶,江苏汇成正式成为全资子公司,其后两厂持续扩产。2017 年汇成 有限合肥生产基地逐步导入知名 IC 设计公司,2019 年汇成有限金凸块制造(12 英寸)制程月均产 能超过 1 万片。 汇成股份未来拟延伸产品线,进军先进封装测试行业其他细分领域,不断跟随市场趋势丰富产品结 构、提升技术实力和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

汇成股份拥有两条晶圆封测生产线。江苏汇成的扬州生产基地面向 8 英寸晶圆,汇成股份的合肥生 产基地面向 12 英寸晶圆。2019~2021 年,汇成股份 12 英寸 Gold Bumping 产能从 14.3 万片增长至 21.4 万片。因为 12 英寸是晶圆的发展趋势,所以汇成股份后续的扩产规划预计以 12 英寸 Gold Bumping 为主。 2019~2021 年,汇成股份 COF 产能从 2.05 亿颗增长至 3.50 亿颗。COG 是将 DDIC 封装在屏幕玻璃 表面上,该技术成本低、良率高,但是边框较宽。COF 将 DDIC 封装在屏幕和主板之间的 FPC 排 线上,该技术可以实现“超窄边框”的效果。因为 COF 是未来 LCD DDIC 封装技术的发展趋势,所 以汇成股份后续的扩产规划预计以 COF 为主。

短期来看,大尺寸液晶面板价格自 2022 年 10 月以来持续反弹,小尺寸液晶面板价格自 2023 年 3 月以来已经止跌。面板价格的修复已经传递至 DDIC 环节,并带动上游晶圆制造和封测环节稼动率 回升。2022 年四季度开始,汇成股份的存货数据也开始扭转上升趋势,进入下降通道。

颀中科技

颀中科技:DDIC 受益于本土化浪潮,先进封装更进一步

合肥颀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集成电路高端先进封装测试服务商,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集成电路 封测综合服务,覆盖显示驱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射频前端芯片等多类产品。 公司在显示驱动芯片金凸块制造(Gold Bumping)、晶圆测试(CP)、玻璃覆晶封装(COG)、 柔性屏幕覆晶封装(COP)、薄膜覆晶封装(COF)等主要工艺环节积累了丰富经验并保持行 业领先地位。公司拥有目前行业内最先进 28nm 制程显示驱动芯片的封测量产能力,主要技术指 标在行业内属于领先水平,所封装的显示驱动芯片可用于各类主流尺寸的 LCD、曲面或可折叠 AMOLED 面板。

在非显示类芯片封测领域,公司相继开发出铜镍金凸块、铜柱凸块、锡凸块等各类凸块制造技 术以及后段 DPS 封装技术,可实现全制程扇入型晶圆级芯片尺寸封装(Fan-in WLCSP)的规模 化量产,上述技术结合重布线(RDL)工艺以及最高 4P4M(4 层金属层、4 层介电层)的多层 堆叠结构,可被广泛用于电源管理芯片、射频前端芯片等产品以及砷化镓、氮化镓等新一代半 导体材料的先进封装。

颀中科技封装测试的显示驱动芯片包括 DDI、TDDI 等,广泛应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 电脑、智能穿戴设备、高清电视、工业控制、车载电子等领域。 颀中科技封装测试的非显示驱动芯片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射频前端芯片(如功率放大器、射频开关、 低噪声放大器等)、MCU(微控制器)、MEMS微机电系统)等,广泛应用在消费电子、通讯、 家电、工业控制等领域。

2004 年,颀邦科技看好中国大陆电子产业发展并基于显示产业链向中国大陆转移的趋势,在苏州 工业园区成立苏州颀中,定位于显示驱动芯片的先进封装测试业务。2006 年,公司 COF 封装全面 量产。2018 年,颀中科技于合肥成立,并进一步扩大 12 英寸晶圆的封测服务能力。2019 年,公司 建立后段 DPS 封装产线,初步具备 Fan-in WLCSP 全制程的量产能力。 目前公司已经成为中国大陆规模最大、技术水平领先的显示驱动芯片封测企业之一,同时非显示类 芯片封测业务规模持续攀升。 2019~2021 年,颀中科技 12 英寸 Gold Bumping 产能从 6.0 万片增长至 28.5 万片,且 2022 年上半年 半年度产能进一步增长至 19.5 万片。2019~2021 年,颀中科技 COG(含少量 COP)产能从 5.81 亿 颗增长至 9.04 亿颗,在 2022 年上半年半年度产能进一步增长至 4.84 亿颗。 考虑到全球显示面板产业链向中国大陆转移的趋势,预计颀中科技的显示芯片封测产能会进一 步提升。

新相微

新相微:DDIC 复苏和本土化受益者,自研 PMIC 和 TCON 引领第二增长极

上海新相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聚焦于显示芯片的研发、设计及销售。公司产品主要分为整 合型显示驱动芯片、分离型显示驱动芯片、显示屏电源管理芯片,覆盖了各终端应用领域全尺寸面 试面板,适配当前主流的 TFT-LCD 和 AMOLED 显示技术。公司的整合型显示驱动芯片广泛应用 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工控显示等领域,分离型显示驱动芯片广泛应用于平板电脑、显示器、电 视、商业显示等领域。

整合型显示驱动芯片集成了源极、栅极、时序控制、电源管理等各类型的显示相关电路芯片,一颗 芯片即可完成对显示面板的驱动。分离型显示驱动芯片适用于大尺寸显示面板。显示屏电源管理芯 片需要搭配分离型显示驱动芯片使用。新相微的显示屏电源管理芯片主要采购自致新科技,同时公 司根据客户需求对相关产品进行研发。目前,公司已经实现部分显示屏电源管理芯片的自主研发和 量产。此外,公司的时序控制芯片(TCON)也已经处于流片阶段。

新相微自 2005 年成立,专注于 DDIC 芯片行业。目前公司已经在 LCD 显示驱动芯片领域拥有成熟 的开发经验。2015 年公司首款自研显示屏电源管理芯片实现量产,这也是公司在 DDIC 配套芯片领 域取得的重要进展。2021 年公司新一代高清整合型 AMOLED 显示驱动型和 TCON 芯片进入流片阶 段,公司将不断补齐在 DDIC 配套芯片的能力。

2021 年新相微整合型显示驱动营业收入 3.98 亿元,同比增长 130%,系公司整合型 DDIC 平均 价格较上年度有显著增长。具体原因为 2020 年四季度起,下游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使得各类芯片 需求有所扩张,而上游晶圆厂产能供应紧张,总体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态势,整体市场价格出 现较大幅度的上涨,新相微各类产品的销售价格亦也随之上涨。2022 年,市场整体供需态势紧 张情况有所缓解,市场需求回落导致整合型芯片销售价格下滑,使得公司 2022 年整合型显示芯 片销售收入同比基本持平。 新相微分离型显示驱动芯片主要客户是京东方。2021 年,一方面公司基于成本优化等因素的考虑, 将分离型显示驱动芯片的晶圆供应商逐步进行调整优化,在调整初期,存在一定较长的工艺调试期, 因此在上游晶圆产能供应不足的大背景下,公司分离型显示驱动芯片未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另一方 面公司将晶圆代工产能优先保障整合型 TFT-LCD 显示驱动芯片的生产,使得分离型显示驱动芯片 销量较上年度明显下降,同时公司相关产品销售价格上升,使得公司当年度分离型显示驱动芯片收 入和上年度同比基本持平。2022 年公司分离型显示驱动芯片营业收入下滑,系:1)个别产品从分 离型显示驱动芯片转向整合型显示驱动,客户对分离型驱动芯片采购下降;2)京东方对相关产品 采购递延;3)新品中标和收入贡献存在时间差。 新相微显示屏电源管理芯片主要客户为京东方,相关业务以定制化采购成品为主。

天德钰

天德钰:DDIC 复苏和本土化受益者,电子价签业务茁壮成长

深圳天德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0 年,专注于移动智能终端领域整合型单芯片的研发、设 计和销售。 公司目前拥有智能移动终端显示驱动芯片(DDIC,含 TDDI)、摄像头音圈马达驱动芯片 (VCM Driver IC)、快充协议芯片(QC/PD IC)和电子标签驱动芯片(ESL Driver IC)四大 类主要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智能音箱、智能穿戴、快充移动电源、智慧零售、 智慧办公、智慧医疗等领域。 公司已经和合力泰、国显科技、京东方、华星光电、无锡夏普、群创光电、信利、元太科技、无锡 威峰、华勤等多家行业内领先的模组厂、面板厂和方案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在全球范 围内积累了丰富的终端客户资源。

天德钰已经成功研发并批量出货多款 DDIC,以满足不同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公司的智能手机 DDIC 可以支持 a Si/LTPS/IGZO 等多形态液晶显示技术,且分辨率覆盖范围广,已用于 2K 解析度 的智能手机,最高可实现 120Hz 帧率的显示终端需求。公司智能穿戴 DDIC 能够支持 a Si/LTPS/AMOLED 等多种形态液晶显示技术,且具有高分辨率、高显示帧率、低耗电的特性。公 司的 DDIC 产品已经应用于华为、小米、传音、中兴、亚马逊、谷歌、百度、小天才、360 等品牌 的手机、平板、智能音箱、智能穿戴产品。

天德钰的 QC/PD IC 已经成功研发并批量出货。随着能效和功耗在电子产品设计的重要性逐步提高, 新式电池材料的不断研究拓展,以及消费者更多地追求快充速充,快充协议芯片的地位越来越高。 天德钰的电子标签驱动芯片已经成功研发并批量出货。随着门店数字化需求的提升,电子价签市场 发展迎来良好的机遇。根据 Business Wire 预估,未来全球电子价签市场规模将保持 16.85%的复合 增长率,2022 年市场规模达到 669.8 亿美元。随着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电子价签是传统连锁商超 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大量传统的商超进行数字化改造中,不可能去部署电源线路。因此,LCD 液 晶屏电子价签在现有存量商超门店中不具备很好的使用条件,而无需外接电源又可长时间使用的基 于电子纸的电子价签是商超门店的最优选择。黑白红黄四色的电子纸显示模组有升级为 7 种基色组 合成全彩色的电子纸显示模组的趋势,预计后续电子价签将逐渐过渡到全彩色阶段。

2019 年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天德钰 DDIC 产能从台积电转向晶合集成及世界先进。随着晶圆厂 验证成功,2022 年天德钰 DDIC 产能稳步提升。2021 年受“缺芯”影响,天德钰 DDIC 芯片价格上涨, 带动天德钰 DDIC 营业收入有显著增长。2020 年和 2021 年,天德钰音圈马达驱动业务营业收入下 滑,系智能手机需求下滑。2021 年快充协议业务营业收入增长,系快充协议芯片涨价。2019~2022 年,天德钰电子标签驱动芯片业务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天德钰已经成为中国国内电子标签驱动芯片 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中颖电子

中颖电子:MCU 触底回升,DDIC 向品牌市场升级

中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4 年,自 2002 年起专注于只有品牌的芯片设计事业。2009 年以来, 公司相继研发并推出电表控制芯片、锂电池控制芯片、无线鼠标解决方案、AMOLED 驱动芯片、 蓝牙低功耗 IoT 等。中颖电子是中国较具规模的工控单芯片主要厂家之一,在家电 MCU 领域处于 领先地位。同时公司已经初步具备 AMOLED 显示驱动芯片设计和量产能力。

目前,中颖电子的主要产品线是工控级的微控制芯片和 AMOLED 驱动芯片。 2022 年公司工业控制业务营业收入 11.77 亿元,同比略有增长。一方面,家电主控芯片销售下滑, 主要是终端需求偏弱,客户在 2022 年下半年订单大幅减少,并以去化库存为主。另一方面,2022 年锂电电芯成本大幅上涨,部分领域锂电渗透率降低,下游对锂电电芯的需求比较疲弱。2022 年 变频电机控制芯片销售收入的增长抵消了家电主控芯片和锂电池管理芯片销售收入的下滑。2022 年公司消费单子业务营收 4.24 亿元,同比增长 29.7%。 根据中颖电子在 2022 年年报中的展望,公司预计下游终端的去库周期将在 2023 年上半年进入尾声, 同时晶圆代工价格将在 2023 年适度向下调整,这有利于芯片设计公司在 2023 年下半年提高盈利能 力。

中颖电子高管多为联电、联咏背景。公司董事长傅启明、总经理宋永皓、副总经理郭志升先生均有 联电、联咏的工作经历,拥有丰富的集成电路设计工作经验。中颖电子高管的履历背景也为公司提 供了丰富的产业链资源。 MCU(Micro Control Unit),即微控制器,也称单片机,是将中央处理器的频率和规格做适当缩减, 和存储器、定时器、计数器、I/O 接口、各类数字和模拟外设、通信接口等集成在单一芯片上,形 成芯片级的计算机。 MCU 位数是指 CPU 每次处理二进制数据的宽度。按照位数划分,MCU 可以分为 4 位、8 位、16 位、32 位等。MCU 位数越强,其支持的存储空间越大,适应的应用场景越复杂。8 位 MCU 和 32 位 MCU 是目前 MCU 市场的主要类型。32 位 MCU 凭借其较高的运算能力,可以满足大多数应用 场景的需求。8 位 MCU 具备低成本、高性价比设计,依然保持着可观的市场份额。

根据 IC Insight 预估,2021~2026 年全球 MCU 市场规模将从 196 亿美元增长至 272 亿美元,期间 CAGR 达到 6.7%。根据 Omdia 数据,2022 年中国 MCU 市场规模达到 82 亿美元,并预计将在 2023 年增长至 85 亿美元。 根据 IC Insight 数据,从下游应用领域来看,2020 年全球 MCU 的下游主要应用领域为汽车电子、 工业控制、消费电子、医疗健康、航空国防等,其中汽车电子占比为 35%,工业控制占比为 24%, 两者合计占比接近 60%。

根据 Yole 数据,2022 年全球 MCU 市场中,英飞凌瑞萨电子、恩智浦、意法半导体、微芯科技、 德州仪器共占据市场份额的 88%。可以说全球 MCU 市场基本由海外龙头垄断。

责任编辑:彭菁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53

    文章

    50387

    浏览量

    421783
  • 数据
    +关注

    关注

    8

    文章

    6888

    浏览量

    88825
  • 封装
    +关注

    关注

    126

    文章

    7778

    浏览量

    142718
  • 驱动电路
    +关注

    关注

    152

    文章

    1520

    浏览量

    108368
  • 显示驱动
    +关注

    关注

    1

    文章

    63

    浏览量

    14970

原文标题:显示驱动芯片供应链本土化势不可挡

文章出处:【微信号:AIOT大数据,微信公众号:AIOT大数据】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2024年Q3:晶合与三星Foundry分别领跑LCD与OLED显示驱动芯片市场

    根据Omdia最新发布的报告,2024年第三季度,晶合与三星Foundry分别在大尺寸LCD和小尺寸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在大尺寸
    的头像 发表于 11-04 14:14 350次阅读

    FP7126 LED降压恒流芯片 专注智能家居调光照明市场 #LED驱动芯片

    LED驱动芯片
    jf_15550837
    发布于 :2024年10月30日 17:44:11

    MS39549电机驱动芯片在食品加工机领域的巨大应用

    在当今食品加工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为食品加工机的性能提升带来了新的机遇。其中,MS39549 电机驱动芯片以其卓越的性能和独特的技术优势,在食品加工机的研发领域发挥
    的头像 发表于 09-05 17:05 250次阅读

    数码管驱动芯片引脚功能

    数码管驱动芯片是一种用于驱动数码管显示数字或字符的集成电路。数码管驱动芯片的引脚功能是实现数码管
    的头像 发表于 08-28 16:08 726次阅读

    数码管驱动芯片原理是什么

    数码管驱动芯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数字显示领域的电子元件,它能够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可视的数字显示。 一、数码管驱动
    的头像 发表于 08-28 16:07 624次阅读

    中国大陆AMOLED DDIC将于2024年迎来前所未有的需求高峰

     在全球显示技术的浪潮中,OLED显示驱动芯片DDIC市场正步入一个需求井喷的新阶段,尤以智
    的头像 发表于 08-27 14:35 963次阅读

    ZDP1460屏幕显示驱动芯片产品介绍

    ZDP1460是ZDP1440升级版的屏幕显示驱动芯片,具有高达64MB的显示内存,内置2D图形加速器,H.264/MJPEG编解码,音频解码器等丰富多媒体功能,内置AWTK GUI引
    的头像 发表于 08-06 16:47 826次阅读
    ZDP1460屏幕<b class='flag-5'>显示</b><b class='flag-5'>驱动</b><b class='flag-5'>芯片</b>产品介绍

    2024显示驱动芯片市场回暖,智能手机需求强劲推动增长

    据群智咨询数据显示,随着下游需求的逐步恢复,显示驱动芯片(DisplayDriverIC)预计将迎来筑底回升。预计到2024年,全球显示
    的头像 发表于 05-16 11:18 567次阅读
    2024<b class='flag-5'>显示</b><b class='flag-5'>驱动</b><b class='flag-5'>芯片</b><b class='flag-5'>市场</b>回暖,智能手机需求强劲推动增长

    以应用为导向的芯片设计趋势,对EDA厂商意味着什么?

    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以“应用为导向的芯片设计”成为了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行业的一个重要趋势。“以应用为导向”也就是从实际应用出发,侧重于满足特定
    的头像 发表于 04-26 08:23 668次阅读
    以应<b class='flag-5'>用为</b>导向的<b class='flag-5'>芯片</b>设计趋势,对EDA厂商意味着什么?

    32×4 LCD显示驱动芯片VKL128数据手册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32×4 LCD显示驱动芯片VKL128数据手册.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4-22 14:09 1次下载

    晶合集成打造国产OLED显示驱动芯片,助力产业链升级

    晶合集成,作为显示驱动芯片制造的领头羊,已经抓住了这一机会,努力推动本土产业的自给自足。3月,其自主研发的采用40纳米高压技术的OLED显示驱动
    的头像 发表于 04-19 09:26 705次阅读

    小家电显示驱动芯片SM1616特点与相关型号推荐

    电饭煲、电磁炉、空调和机顶盒等等小家电通常需要使用显示驱动芯片来控制和驱动显示屏。这些显示
    的头像 发表于 03-12 16:35 686次阅读
    小家电<b class='flag-5'>显示</b><b class='flag-5'>驱动</b><b class='flag-5'>芯片</b>SM1616特点与相关型号推荐

    LED显示屏模组逻辑驱动芯片:SM245的功能和应用

    LED显示屏模组逻辑驱动芯片是LED显示屏中的重要部件,它负责控制LED灯珠的亮度和颜色,从而实现图像和视频的显示。随着LED
    的头像 发表于 02-25 10:37 1048次阅读
    LED<b class='flag-5'>显示</b>屏模组逻辑<b class='flag-5'>驱动</b><b class='flag-5'>芯片</b>:SM245的功能和应用

    WT588F02KD-24SS语音芯片集成数码管显示驱动算法:声音播放提示的智能升级

    升级所带来的优势。一、集成数码管显示驱动算法的好处:1.实时反馈:集成数码管显示驱动算法使语音芯片
    的头像 发表于 12-15 08:38 349次阅读
    WT588F02KD-24SS语音<b class='flag-5'>芯片</b>集成数码管<b class='flag-5'>显示</b><b class='flag-5'>驱动</b>算法:声音播放提示的智能升级

    显示驱动芯片产业分析报告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显示驱动芯片产业分析报告.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12-11 19:58 42次下载
    <b class='flag-5'>显示</b><b class='flag-5'>驱动</b><b class='flag-5'>芯片</b>产业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