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室温超导神话!太赫兹Onyx系统助力电性能无损检测

Hophotonix 来源:Hophotonix 作者:Hophotonix 2023-08-17 09:43 次阅读

我们会见证超导时代的到来吗?

从7月底开始,“室温超导”风暴席卷全球,韩国团队在arXiv上传了两篇论文,宣称成功合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室温常压超导体——改性铅磷灰石晶体结构(LK-99)[1]

该实验结果引起了科研界热议,与此同时,各国迅速展开重复实验,包括中国高校以及美国相关公司、实验室,然而,无论是实验还是理论计算,不同的论文结果却大相径庭。有的论文给出了支持超导的几项证据[2][3],有的却说只是普通磁性材料[4],甚至是杂质的假信号[5]。LK-99的前景也随着论文的更新不停反转,笼罩在LK-99上的迷雾似乎越发浓重。

众所周知,电流的传导需要电子的移动,而温度则与原子的振动有关。电子在移动时,会受到振动的原子的阻碍,形成电阻。一般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反之亦然。常温超导就是在材料的临界温度以下,原子停止振动,电子可以自由通过,从而实现零电阻的状态。

wKgaomTdedeAecgsAANwvAs7lDY494.png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人们一直努力提高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从1911年到1986年的75年间,临界温度仅从4K提高到23K,再到1986年达到35K。目前大规模应用的超导材料是1987年发现的一种,但它依然需要在液氮温区工作,液氮的温度为零下196℃。因此,现在有研究人员声称发现常压常温超导材料,如果为真,则将是一项具有历史性突破的成就。

新的超导材料要想获得认可,既需要作者给出令人信服的数据,又需要其他同行能够重复出同样的效果。要想确定一种新材料是否具有超导性,总需要用一台仪器对一块样品做点什么。因此,对疑似超导体的验证工作至少可以分成两大部分:获得一块高质量的样品,和对样品完成测试。

制备样品需要复杂的合成步骤,以及多次验证,获得到一份完整纯净的样品就不是一件易事。就算获得了堪用的样品,怎样用它测出有服力的数据同样是一件技术活:常规的测电阻的方法而言,比如四探针法,样品首先需要清洁打磨——如果磨的力量轻了,样品表面的杂质没被剥离,就会带来假信号;如果磨得重了,样品可能直接四分五裂。磨好以后,还要并排粘上四根导电电极。电极要粘得平行等长,彼此还要留出足够的距离。从打磨到粘电极,这些显微镜下的精细活都要迅速完成,不然样品在空气中氧化变质,前面的工作就会全部前功尽弃了。

wKgaomTdeeiAd7oAAACmcflW94A220.png

实际上在样品表征的这一步,如果有更为简单的非接触式的电阻检测技术,那对于超导材料的验证将会变得更加容易。针对薄膜以及二维材料的电参数无损检测需求,虹科提供基于太赫兹技术的Onyx系统,能够无损伤、非接触式地测量材料的多种电参数,助力超导材料的研究!

虹科方案:太赫兹Onyx系统

太赫兹波位于微波红外之间,具有诸多优异性质,比如没有电离辐射,对非极性材料的优异穿透性,以及非接触式的工作方式,在缺陷检测、涂层测厚、参数表征功能方面具有极佳的应用前景。

虹科Onyx系统基于先进的太赫兹技术与专业算法,它是市场上第一个旨在为石墨烯、薄膜和其他2D材料提供非破坏性和非接触式全面积表征的系统。

wKgZomTdefyAKymYAA1W5ruszV4871.png

Onyx系统特点

可测面积大:从1x1mm到200x200mm (8"),可定制更大面积(m²)

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多种形态的石墨烯与碳纳米管、旋涂光树脂、PEDOT、GaN等其他二维材料

高分辨率快速表征:分辨率高达50um,扫描速度最高12mm²/min

多种参数:一次测量,即可得多种数据,包括电导率、电阻率、折射率、电荷载流子迁移率、电荷载流子密度、介电常数ε'与ε”、吸收功率、单频特性、厚度

Onyx系统通过以非破坏性和非接触方式表征从 >1 mm² 到大面积 (m²) 样品的特性,填补了宏观和纳米级工具之间的技术空白,从而促进了材料研究领域的工业化。这种技术是无损检测的,不需要样品制备,并且可以测量样品质量的空间分布。几百微米量级的空间分辨率与太赫兹信号的快速采集和处理使得 Onyx 能够快速表征大面积的样品区域。

Onyx 符合 IEC TS 62607-6-10:2021 技术规范。IEC TS 62607-6-10:2021涉及使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法测量基于石墨烯的材料的薄片电阻。

太赫兹技术与传统电参数测量技术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对比见下表:

wKgZomTdehiALX9WAAPPdGcVVFI586.png

案例分享:Onyx系统测量材料的电参数

Onyx系统已被CIEMAT、NanoGune、IHP等多个客户用于石墨烯、光伏器件以及半导体晶圆等材料的电参数性能无损表征,并有推广工业应用的巨大潜力。

01. ITO——查看材料之间的电性能差异

wKgZomTdei6AWTDGAAdDfffiLh8134.png

02. GaN——Onyx可以发现GaN层与GaN棒上的差异

wKgaomTdekeARVJPAAZJWIoz9Sw920.png

03. 在Si-ALD上的TiN

wKgZomTdemSAAZE5AAh39W2Lc3k958.png

200 mm 尺度的椭偏和电导率图的相关性:3% 的厚度均匀度与4% 的电阻率均匀度

04. ALD-ZnO 薄膜检测

wKgZomTdelWAN1y1AAoNE91ugVM641.png

虹科Onyx 可以发现 ALD 过程中的损失并检查样品的质量

05. 更多可测量材料

wKgZomTdeouAA6EzAAsKvYvJZPo609.png

因此,太赫兹Onyx系统能够为材料科研提供更加简便、更加高效的电参数测量手段,不再需要复杂的样品制备工作,兼顾了高速以及高分辨率的优势,有望助力未来的室温超导的电参数实验验证!

写在最后

据环球网援引韩联社8月3日报道,自韩国量子能源研究所研究团队公开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制造超导物质“LK-99”的论文后,韩国超导低温学会经过科学研判,认为“LK-99”并非室温超导体,因为实验材料没有完全表现出“迈斯纳现象”,且该韩国研究团队成员拒绝提交样本进行测试。目前,韩国团队所提出的室温超导结果仍无定论。或许,未来会有更多的“室温超导材料”出现又被证伪;或许,常压室温超导根本就不存在。但人类对超导的探索不会停止,这是工程学的期盼,也是科学的追求。

参考文献

[1]Qiang Hou, Wei Wei, Xin Zhou, Yue Sun & Zhixiang Shi. 2023. Observation of zero resistance above 100 K in Pb10-xCux(PO4)6O[J].

[2]Hao Wu, Li Yang, Bichen Xiao & Haixin Chang. 2023.Successful growth and room temperature ambient-pressure magnetic levitation of LK-99[J].

[3]Kaizhen Guo, Yuan Li, Shuang Jia. 2023.Ferromagnetic half levitation of LK-99-like synthetic samples[J].

[4]Shilin Zhu, Wei Wu, Zheng Li, Jianlin Luo. 2023.First order transition in Pb10−xCux(PO4)6O (0.9

[5]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那些年的室温超导疑云,后来都怎么样了?

审核编辑 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超导
    +关注

    关注

    0

    文章

    56

    浏览量

    10691
  • GaN
    GaN
    +关注

    关注

    19

    文章

    1974

    浏览量

    74465
  • 无损检测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08

    浏览量

    18597
  • 太赫兹
    +关注

    关注

    10

    文章

    338

    浏览量

    29325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室温超导作者被坐实造假,但室温超导技术研发并未停止

    室温超导技术,可以让物体在接近或等于常温常压的条件下实现超导电性,意味着材料能够在没有电阻的状态下传输电流,也意味着一旦实现这一技术,将彻底改变电力工程、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和科学仪器等多个领域,因此
    的头像 发表于 04-09 00:11 2642次阅读

    超导体在能源存储中的应用 超导技术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 原理 :超导磁能存储系统利用超导材料制成的线圈存储磁能。由于超导体的零电阻特性,能量可以在几乎不损失的情况下存储和释放。 优势 : 高效率 :与传统电池相比,SMES
    的头像 发表于 12-12 09:19 465次阅读

    无损检测与传统检测的区别

    在工业生产和质量控制中,检测技术是确保产品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随着技术的发展,无损检测技术逐渐成为了许多领域的首选检测手段。本文将探讨无损
    的头像 发表于 11-25 11:38 811次阅读

    罗德与施瓦茨展示创新6G超稳定可调赫兹系统

    罗德与施瓦茨(以下简称“R&S”)在巴黎举办的欧洲微波周(EuMW 2024)上展示了基于光子赫兹通信链路的6G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概念验证,助力新一代无线技术的前沿探索。 在 6G-
    的头像 发表于 10-11 10:56 441次阅读

    中国科研团队首次实现公里级赫兹无线通信传输

    首次将高灵敏度超导接收机技术应用于远距离赫兹无线通信系统,同时也是0.5THz及以上频段实现的最远传输距离记录。
    的头像 发表于 10-08 16:49 729次阅读

    关于赫兹波的介绍

    在上面的图表中,光波和无线电波是相同的电磁波,被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另一方面,赫兹波还没有被应用。然而,赫兹波具有以下有吸引力的特性和各领域的预期是很有用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9-29 06:18 346次阅读
    关于<b class='flag-5'>太</b><b class='flag-5'>赫兹</b>波的介绍

    涡流效应怎样进行无损检测

    涡流效应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无损检测方法。它通过在被检测物体表面产生高频交变磁
    的头像 发表于 07-26 15:01 685次阅读

    柔性赫兹超构材料传感器,用于农药浓度检测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信通学院徐开达课题组与中物院微系统赫兹研究中心开展合作研究,利用柔性衬底与石墨烯材料设计了一款应用于农药浓度检测
    的头像 发表于 05-28 10:24 1956次阅读
    柔性<b class='flag-5'>太</b><b class='flag-5'>赫兹</b>超构材料传感器,用于农药浓度<b class='flag-5'>检测</b>

    无损检测特点不包括什么

    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简称NDT)是一种在不破坏材料或产品的情况下,检测其内部和表面缺陷的技术。无损检测
    的头像 发表于 05-24 16:42 681次阅读

    什么是无损检测,及无损检测的方法和意义

    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简称NDT)是一种在不破坏被检测物体完整性的前提下,对物体内部或表面缺陷进行检测的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5-24 15:10 2613次阅读

    赫兹时域光谱系统

    图1. 赫兹时域光谱测量结构图 赫兹时域光谱通过测量亚太赫兹至几十
    的头像 发表于 05-24 06:33 588次阅读
    <b class='flag-5'>太</b><b class='flag-5'>赫兹</b>时域光谱<b class='flag-5'>系统</b>

    脉冲赫兹信号的探测方式有哪几种

    脉冲赫兹信号的探测是赫兹科学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材料检测、生物医学成像、安全检查以及高速通信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5-16 18:26 1387次阅读

    可输出不同偏振赫兹波的光电导天线

    屹持光电推出的大面积光电导天线辐射源,具有不同的极化类型,并且具有激发面积大,转换效率高的优点。该系列赫兹光电导天线最显著的特点是:除了通常的线性极化外,还可以产生径向或者方位偏振的赫兹
    的头像 发表于 05-14 11:21 870次阅读
    可输出不同偏振<b class='flag-5'>太</b><b class='flag-5'>赫兹</b>波的光电导天线

    赫兹关键技术及在通信里的应用

    赫兹波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我们身边的大部分物体的热辐射都是赫兹波。它是位于微波和红外短波之间的过渡区域的电磁波,在电子学领域,这段电磁波称为毫米波和亚毫米波,在光学领域,又被称为远
    发表于 04-16 10:34 2545次阅读
    <b class='flag-5'>太</b><b class='flag-5'>赫兹</b>关键技术及在通信里的应用

    芯问科技赫兹芯片集成封装技术通过验收

    分析、设计、测试和工艺技术等研究,获得了一批高性能低成本集成元件,并将其应用在赫兹通信收发前端系统,进行了应用实例验证。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4-02 15:23 84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