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用于单细胞谱系追踪图像引导的微流控系统

微流控 来源:微流控 2023-08-18 09:10 次阅读

细胞谱系追踪是生物学研究中一个长期未解决的问题。微流控技术具有解决这一问题的潜力,因为其能够以一种快速、可控和高效的方式操纵和处理单细胞。事实上,当与传统的成像方法相结合时,微流控系统可使实验人员对单细胞分裂进行长时间追踪。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基于此,来自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ürich)的研究人员设计、制造并开发了用于追踪非贴壁单细胞谱系的自动化图像引导的微流控平台。该平台的基本特征包括:(i)具有用于单细胞捕获的集成微流控室;(ii)具备长时间监测细胞生长的能力;(iii)具有分离分裂后的姐妹细胞的能力;(iv)可以快速再分配姐妹细胞以监测第二次和第三次分裂事件;(v)能够提取细胞,并使用大规模平行RNA单细胞测序(MARS-seq)、唯一分子标识符(UMIs)和基于微孔板的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流程进行下游转录组学分析。相关研究成果近期以“An image-guided microfluidic system for single-cell lineage tracking”为题发表在PLOS ONE期刊上。

f835ceaa-3d62-11ee-ac96-dac502259ad0.png

图1 微流控单细胞处理平台及实验流程

该研究所开发的微流控装置由控制层和流体层组成,每一层均由通道网络构成。微流控装置内的流体流动采用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气动微阀控制。根据控制层和流体层的相对位置,这种微阀可以设计为“上推式”或“下推式”。“上推式”微阀更适用于涉及在更深的流体通道内操纵真核细胞的应用,因为与“下推式”微阀相比,其能够减少流体的泄漏。而当微流控装置需要PDMS之外的不同材料作为衬底材料时(例如在载玻片上形成分子图案),“下推式”微阀更适合。在该研究所设计的微流控装置中,研究人员使用了一个“上推式”微阀结构,因为该微流控装置专门用于培养和操纵真核细胞。

此外,该双层微流控装置集成了8个腔室,用于两代姐妹干细胞的长期监测(> 24小时)和追踪,详见图1。首先,通过启动控制微阀1,可以阻止流体进入捕获区域,从而将单细胞捕获在增殖室中。同时,通过打开每个腔室两侧的旁路流道和控制微阀2,可以将新鲜细胞培养基输送给被捕获的细胞。

此外,姐妹细胞的分离、将分离后的姐妹细胞重定位到新的捕获室以及单细胞的提取也在该微流控装置中进行。具体而言,在分裂之后,姐妹细胞被操纵到一个包含两个控制微阀的分离区。其中一个控制微阀的驱动确保其中一个细胞可以被驱动到提取区域,而另一个细胞将保持被捕获,从而成功将姐妹细胞分离。分裂后分离的姐妹细胞在控制微阀的驱动下通过反馈通道流动,随后被重定位在单独的捕获室中。此外,该微流控装置的提取区域包括两个可独立寻址、直径为1 mm,并且深度为3 mm的开孔,用于收集姐妹细胞。

f8669c92-3d62-11ee-ac96-dac502259ad0.png

图2 单细胞增殖和姐妹细胞重定位

f8ce0a8a-3d62-11ee-ac96-dac502259ad0.png

图3 姐妹细胞提取

为了验证微流控工作流程的有效性,研究人员利用该微流控装置对鸡红细胞白血病细胞系(6C2)和鸡红细胞原代祖细胞(T2EC)进行了两代以上的追踪,结果表明,两种细胞的存活率均超过90%。此外,姐妹细胞在分裂后成功分离,并且可以在500 nL的提取室中被成功提取,该提取室与下游单细胞RNA测序分析兼容。

f8f009a0-3d62-11ee-ac96-dac502259ad0.png

图4 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数据可视化

综上所述,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多层微流控装置和相关实验流程,用于在单细胞水平上追踪非贴壁细胞分裂。该微流控平台能够在8个独立控制的增殖室中同时捕获单细胞,分离分裂后的姐妹细胞并将其提取用于下游分析。研究结果证明,该微流控平台能够使用两种不同的细胞模型(即细胞系和原代细胞)追踪至少两代细胞。概念验证实验证实鸡红细胞白血病细胞系和鸡原代红细胞祖细胞可以在微流控芯片内增殖,并且其存活率高于90%。分离后的细胞被置于500 nl体积的提取室中,该提取室与下游单细胞RNA测序分析兼容。该研究开发的通用方法可以重现选定的单细胞和提取细胞的系谱信息,同时能够提供与常规的流式细胞荧光分选技术(FACS)所提供的质量相媲美的数据,以用于后续单细胞RNA测序分析。

总体而言,该研究开发的微流控平台为单细胞分辨率的单细胞谱系追踪研究提供了一个强大的自动化平台,可以用于追踪包括细胞系和原代细胞在内的非贴壁细胞。在未来,该微流控装置有望用于包括诱导分化和使用药物调节基因表达在内的微扰实验。此外,通过增加每个装置的平行增殖室数量、提高单细胞捕获的自动化水平以及实现细胞分裂和重定位的自动检测,可以显著提高该微流控装置的分析通量。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控制器
    +关注

    关注

    112

    文章

    16487

    浏览量

    179797
  • 微流控芯片
    +关注

    关注

    13

    文章

    281

    浏览量

    18921
  • RNA
    RNA
    +关注

    关注

    0

    文章

    46

    浏览量

    9749
  • 微流控系统
    +关注

    关注

    1

    文章

    79

    浏览量

    1903

原文标题:图像引导的微流控系统,用于单细胞谱系追踪

文章出处:【微信号:Micro-Fluidics,微信公众号:微流控】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控芯片在细胞培养检测中的应用

    控芯片系统由于分析速度快、试剂消耗少、便于集成和高通量分析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生化分析等各领域.过去20年中,伴随材料科学的发展以及利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2-06 16:07 98次阅读

    Aigtek高电压放大器细胞筛选测试

    控技术是一种在微小尺度上操控流体的高科技技术,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其中,细胞筛选作为一种重要的应用方向,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A
    的头像 发表于 01-20 16:33 160次阅读
    Aigtek高电压放大器<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流</b>控<b class='flag-5'>细胞</b>筛选测试

    用于液滴的连续流动洗涤系统

    液滴流体基于一个由几个已建立的单元操作组成的工具箱,包括液滴生成、培养、混合、微微注射和分选。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将这些多单元操作整合到工作流程中的液滴流体系统的开发,在从单细胞转录
    的头像 发表于 12-26 15:04 189次阅读

    S型控芯片的优势

    、医学、物理学和化学:控芯片特别适用于纳流体的精确操作,流体操作的精度可以达到纳升甚至飞秒级别。 高通量系统:通过
    的头像 发表于 11-01 14:30 391次阅读

    ATG-2000系列功率信号源在介电电泳细胞分选测试中的应用

    在所有基于电场的控预处理技术中,介电电泳(Dielectrophoresis,DEP)技术具有生物相容性、无需标记、可控性及易集成等优势,在生物样本分离检测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已用于多种
    的头像 发表于 10-12 16:27 241次阅读
    ATG-2000系列功率信号源在介电电泳<b class='flag-5'>细胞</b>分选测试中的应用

    ATA-7020高压放大器在控3D细胞球培养中的应用

    本文将与大家分享,ATA-7020高压放大器在控3D细胞球培养中的应用,希望能对各位工程师有所帮助与启发。 作为体外细胞培养模型,三维
    的头像 发表于 10-09 11:54 325次阅读
    ATA-7020高压放大器在<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流</b>控3D<b class='flag-5'>细胞</b><b class='flag-5'>微</b>球培养中的应用

    宽带功率放大器基于控技术的细胞分选的应用

    实验名称:基于控技术的细胞分选和单细胞分析用于肿瘤药物敏感性研究研究方向:生物医疗实验原理:构建了一个集成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8-06 14:37 1974次阅读
    宽带功率放大器基于<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流</b>控技术的<b class='flag-5'>细胞</b>分选的应用

    利用控探针诱导的化学质膜穿孔,实现单细胞胞内蛋白质递送

    将小分子、核酸、蛋白质和药物导入细胞是监测和了解细胞行为以及生物功能的重要途径。
    的头像 发表于 05-28 10:11 693次阅读
    利用<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流</b>控探针诱导的化学质膜穿孔,实现<b class='flag-5'>单细胞</b>胞内蛋白质递送

    液滴控技术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从单细胞分析到3D细胞培养

    癌症具有难发现、治愈率低和愈后差等特点,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由癌细胞异质性引起的耐药性和治疗差异是癌症治疗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的头像 发表于 05-19 17:36 2254次阅读
    液滴<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流</b>控技术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从<b class='flag-5'>单细胞</b>分析到3D<b class='flag-5'>细胞</b>培养

    基于结构流体创新的谱系细胞单克隆自动化获取策略

    近期,中国科学院广州健康院张骁研究员团队提出一种基于结构流体创新的谱系细胞单克隆自动化获取策略,
    的头像 发表于 04-22 17:13 704次阅读
    基于结构<b class='flag-5'>微</b>流体创新的<b class='flag-5'>谱系</b><b class='flag-5'>细胞</b>单克隆自动化获取策略

    一种用于液滴中单细胞无标记分析的液滴筛选(LSDS)方法

    基于液滴的单细胞分析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工具,可用于单细胞分辨率研究表型和基因组异质性,从而解决各种生物问题。
    的头像 发表于 03-26 11:17 653次阅读
    一种<b class='flag-5'>用于</b><b class='flag-5'>微</b>液滴中<b class='flag-5'>单细胞</b>无标记分析的液滴筛选(LSDS)方法

    集成片上样品富集模块的液滴控器件,用于单细胞的高效率封装

    传统的生物医学研究主要依靠对细胞群的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只能简单地分析细胞集合的平均特性,而无法捕捉细胞群之间的异质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3-12 15:30 983次阅读
    集成片上样品富集模块的液滴<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流</b>控器件,<b class='flag-5'>用于</b><b class='flag-5'>单细胞</b>的高效率封装

    基于双极性电极阵列的控芯片,可实现细胞可控、非接触三维旋转

    细胞的精确旋转在单细胞分析、药物发现和生物体分析等多个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细胞的三维旋转,将有助于发现隐藏的遗传和结构细节,在显微手术、小生物表型和筛选中至关重要。
    的头像 发表于 03-07 10:53 1543次阅读
    基于双极性电极阵列的<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流</b>控芯片,可实现<b class='flag-5'>细胞</b>可控、非接触三维旋转

    安泰ATA-7050高压放大器在细胞分选中的应用

    细胞分选是一种用于分离和鉴定生物样本中特定类型细胞的技术,其原理基于将生物细胞通过
    的头像 发表于 03-01 16:56 494次阅读
    安泰ATA-7050高压放大器在<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流</b>控<b class='flag-5'>细胞</b>分选中的应用

    基于双极性电极的控芯片,用于生物颗粒和细胞分选

    在生物化学应用中,对细胞或颗粒进行无鞘聚焦和分选是一个重要的预处理步骤。以往的分选方法大多依赖于使用鞘流来实现高效的细胞聚焦。
    的头像 发表于 02-25 10:09 1530次阅读
    基于双极性电极的<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流</b>控芯片,<b class='flag-5'>用于</b>生物颗粒和<b class='flag-5'>细胞</b>分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