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新型微针递送系统首次实现胃壁的分层精准递药

MEMS 来源:MEMS 2023-08-23 09:36 次阅读

肥胖及其伴发的代谢相关性疾病,包括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脑中风,甚至恶性肿瘤等,严重损害人类的生命健康,给全球医疗保健系统都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是,每年有超过280 万人死于肥胖,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药物干预和减重手术。然而,前者的疗效一般,容易反弹,而后者适用于特定人群,且会导致永久性改变。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微创、可逆且疗效显著的方法,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一全球性难题。肉毒杆菌神经毒素-A(BTX-A)是最有效的肌肉麻痹剂之一,它通过与肉毒毒素受体结合并被内吞入神经末梢,裂解其内的SNARE复合体, 从而影响突触囊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阻滞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的释放,中止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导致肌细胞和腺体细胞等效应细胞局部失活。

BTX-A 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和可逆性,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既往研究发现,胃壁局部注射 BTX-A 可抑制胃蠕动,减缓胃排空,具有潜在的减重效果。然而,实际临床应用中,BTX-A注射所引起的体重减轻效果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胃壁不同层次的结构和功能不同,导致对 BTX-A 的反应也不尽相同。综上,为了充分发挥 BTX-A 的治疗效果,需要寻找一种更加合理且精准的给药策略,并阐明其内在机制。

2023年8月9日,中日友好医院减重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孟化教授课题组,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庄俭副教授课题组和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彭亮教授课题组在Advanced Science期刊上在线发表了题为“Layer-Specific BTX-A Delivery to the Gastric Muscularis Achieves Effective Weight Control and Metabolic Improvemen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研发了一款新型微针递送系统,首次实现胃壁的分层精准递药。进一步研究发现胃壁肌层特异性麻痹,可以产生最佳的减重和降糖效果。

本研究创新性的研发出了一款新型微针递送系统,命名为胃壁分层特异性麻痹微针(LGP-MNs),用于将 BTX-A 精确递送到胃壁的不同层次(黏膜层,黏膜下层或肌层)。经过优化的 LGP-MNs 具有足够的强度与韧性,可以适应蠕动的胃壁结构,并且能够通过针尖的快速溶解将 BTX-A 均匀地输送到指定的胃壁层次,在局部达到较高的工作浓度。通过构建肥胖大鼠模型进行验证,发现与传统的普通针注射BTX-A相比,LGP-MNs 可以极大的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同时,针对不同胃壁层次的给药结果显示,BTX-A分层递药的确会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其中,LGP-MNs 介导的胃壁肌层麻痹显示出最佳的治疗效果,包括更加明显的胃排空延迟,体重减轻、肝脏脂肪变性减弱、肠道菌群改善等。此外,该研究还首次发现只有胃壁肌层特异性麻痹时,才会出现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的现象。进一步分析表明,这可能与胃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一种胰岛素分泌刺激物)的分泌显著增加有关。

73fb389e-4106-11ee-a2ef-92fbcf53809c.png


LGP-MNs的应用及作用机制示意图

综上所述,这项由LGP-MNs实现的转化研究可作为BTX-A进一步临床应用的主要理论基础。同时,精确靶向胃壁肌层的递药策略可以大大改进传统的BTX-A递送方法,结合内镜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微创疗法应用于临床减重,具有巨大的转化潜力。

中日友好医院减重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医师王思奇,香江学者博士后王玉琼和北京大学工学院博士研究生林龙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日友好医院减重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孟化教授,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庄俭副教授和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彭亮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审核编辑:彭菁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医疗保健
    +关注

    关注

    4

    文章

    315

    浏览量

    30725
  • 电位
    +关注

    关注

    1

    文章

    88

    浏览量

    17488
  • 微创
    +关注

    关注

    0

    文章

    4

    浏览量

    1862

原文标题:新型微针递送系统实现胃壁的分层精准递药

文章出处:【微信号:MEMSensor,微信公众号:MEM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基于分层阶智能控制的倒立摆研究

    在 智能控制 系统分层阶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倒立摆的特点,根据被控对象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看法,提出了基于分层阶智能控制的倒立摆研究
    发表于 07-06 18:07 25次下载
    基于<b class='flag-5'>分层</b><b class='flag-5'>递</b>阶智能控制的倒立摆研究

    穿戴式皮下装置enFuse给患者带来更友善的递送药物方式

    根据报导,致力于打造穿戴式皮下装置的Enable Injections,透过由法国药厂赛诺菲(Sanofi)领投的第二轮募资,获得了6,000万美元的资金。
    发表于 11-14 10:30 2348次阅读

    我国在纳米生物可溶性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Gerstel和Place首次提出中空阵列用于经皮给的概念,使用长度在5μm-100μm的阵列来刺穿皮肤角质层,将药物置于中空内,
    的头像 发表于 08-13 14:03 2546次阅读
    我国在纳米生物可溶性<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针</b>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音圈电机在无注射给领域的应用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注射给的方式有扎针和戴泵两种,其实,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给技术,即无注射给
    发表于 11-15 10:59 552次阅读

    流控芯片的结合应用

    在结构和功能方面,流控芯片具有相似性,因而二者具有明显的进行一体化制备的潜力。在硬件方面,
    的头像 发表于 10-28 09:49 1611次阅读

    利用中空实现高效皮内递送治疗非黑色素瘤皮肤癌

    在该研究中,Donnelly教授团队采用脂质纳米胶囊包载光敏剂金丝桃素(Hypericin,Hy),进而利用中空实现高效皮内递送,通过局部PDT治疗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图1)。
    的头像 发表于 10-31 16:59 1973次阅读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靶向急救系统

    团队成员介绍,当无人机搜索和识别到救援目标后,可在适当的高度悬停,随后释放投掷给装置,将负载药物的针插入救援目标的皮肤,包覆在里的药物会很快在皮下释放,通过血液循环到全身,
    的头像 发表于 01-16 14:26 425次阅读

    可穿戴自供电载电子系统,用于炎症性皮肤疾病治疗

    该多组分载电子系统主要由电子和可穿戴的柔性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构成(图1),其可
    的头像 发表于 04-04 10:22 1597次阅读

    基于电沉积法制备的纳米实现药物在原代细胞内的有效递送

    纳米是将外源性生物分子递送至细胞的有效工具。尽管纳米目前已被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但关于细胞如何与纳米
    的头像 发表于 04-18 09:42 1586次阅读

    利用机器人实现结肠给的快速自定位和抗蠕动粘附

    含有的微型机器人具有经粘膜给和可控药物释放的能力,为胃肠道给提供了一种很有前途的途径。
    发表于 07-03 10:40 793次阅读
    利用<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针</b>机器人<b class='flag-5'>实现</b>结肠给<b class='flag-5'>药</b>的快速自定位和抗蠕动粘附

    机器人实现结肠给的快速自定位和抗蠕动粘附

    携带的微型机器人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的胃肠道给新手段,它被设计成适应胃肠道环境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的头像 发表于 07-24 17:18 1632次阅读
    <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针</b>机器人<b class='flag-5'>实现</b>结肠给<b class='flag-5'>药</b>的快速自定位和抗蠕动粘附

    在伤口愈合及组织再生中的应用都有哪些呢?

    作为一种新型的给系统,因其无创、无痛、给简单、给
    的头像 发表于 09-05 10:55 2515次阅读
    <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针</b>在伤口愈合及组织再生中的应用都有哪些呢?

    基于的生物医学系统的设计、制造和应用研究进展

    可穿戴设备因其便携性和在医疗保健生物标志物监测方面的潜在实用性而备受关注。(MN)可以穿过皮肤屏障进入组织液(ISF),是一种用于透皮传感和药物递送的很有前景的创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11-27 14:06 1411次阅读
    基于<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针</b>的生物医学<b class='flag-5'>系统</b>的设计、制造和应用研究进展

    基于医用胶带的可溶解倒钩,可提高皮肤附着力和药物递送效率

    近年来,用于药物递送阵列由于创、无血和低疼痛感等特点得以应用和推广。
    的头像 发表于 04-20 11:29 994次阅读
    基于医用胶带的可溶解倒钩<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针</b>,可提高皮肤附着力和药物<b class='flag-5'>递送</b>效率

    半侵入式&quot;可穿戴诊所&quot;——技术的创新应用

    领域取得了迅速进展。在最初阶段,主要用于经皮药物递送领域,通过创建的通道或将药物直接加
    的头像 发表于 11-09 11:19 551次阅读
    半侵入式&quot;可穿戴诊所&quot;——<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针</b>技术的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