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半导体展6日在台湾登场,台湾半导体企业代表皆认为,地缘政治议题改变半导体产业既有的全球化发展模式,带来成本增加等诸多问题,产业界正通过推出新的应用、技术度过挑战。
日月光投控营运长吴田玉、环球晶董事长徐秀兰等台湾半导体企业代表皆在5日的展前记者会发表演说以及接受媒体采访。
吴田玉看好半导体产业将持续成长,到2030年时产值可突破1万亿规模,不过现阶段产业确实出现变化,他说,过去驱动半导体发展的驱动力是规模与创新,当规模扩大带动成本降低与量的增加,同时让投资变多带来的应用面又让价值增加,这是一个正面的循环,这点没有改变。
他说,但现在的改变是加入了地缘政治因素,区域化让规模与标准被分割,会影响到什么程度尚且不明,但过去规模带来的效益确实在减弱,“未来10年,会有更多区域政治引导成本增加的状况。”
业界该如何予以突破?吴田玉说,产业必须提出更多的创新。他认为,未来机器与机器(machine to machine)之间的连结与应用,可带动对半导体的需求量。
他说,未来通过人工智能并连结机器的视觉、听觉与触觉,以协助人类改变生活,这背后牵涉更高价值的芯片技术以及更大的市场,“未来人类对芯片的需求量,可能每10年增加3~5倍。”
徐秀兰则说,现在半导体的层级被拉得很高,已是国安议题,背后有地缘政治的原因,而过去半导体是通过区域分工的方式发展,如今地缘政治逼得大家要分散分险。
除此之外,她说,地缘政治的议题可能各界有不同看法,但全球都认为要朝减碳潮流前进,目前全球已有73个国家地区有自己的减碳定价,未来还会持续增加,而这种减碳的趋势,会让办到体的发展规模变小。
徐秀兰说,现在每个国家都希望供应链在身边,半导体业者不能只在自己国家壮大,台湾很多公司也倍邀请到更多国家建立多元化的供应链。
她说,上述改变的背后,牵涉包括:技术保密、风险控管、排华与人才、能源等多项挑战。半导体产业配合区域分工的趋势得付出诸多代价,光产业链的前、中段,可能就要多花35%~65%的建设成本。
至于环球晶的应对方式,徐秀兰说,过去20年未解决跨国产能不足的问题,通过并购的方式补足产品线,但在2020年开始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改变方向,现在朝向自己扩产的方式前进,现在已同步在6个家家扩产,满足当地客户对产能的需求。
关于半导体业的景气,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提出展望。SEMI产业研究资深总监曾瑞榆表示,半导体销售于第2季落底,库存去化过程比预期慢,终端市场复苏缓慢,不过,明年可望复苏,预期第2季将会是景气复苏的起点。
吴田玉指出,半导体产业已经相当了解,目前库存持续修正,全球经济仍有未定因素,从长线来看,半导体需求量仍健康,对产业长线发展仍相对乐观。
徐秀兰说,下半年客户还在进行库存去化,供应链都存在库存压力,产业可能还是比较辛苦的阶段。比较正面的是,大部分客户第三季营收都开始成长,这代表库存正逐渐去化当中。
她说,今年下半年虽仍存在库存压力,但对明年上半年会有较高预期,逐步看到显着的重新收敛迹象。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4文章
26988浏览量
216014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1文章
46820浏览量
237463 -
供应链
+关注
关注
3文章
1649浏览量
38815
原文标题:半导体未来,巨头表示不明朗
文章出处:【微信号:TenOne_TSMC,微信公众号:芯片半导体】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