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家企业反馈,目前SiC二极管价格“很卷”,这一方面可以加速替代硅二极管,但另一方面也让企业苦恼如何提升产品竞争力。
有企业判断,未来SiC二极管也会走硅基二极管的技术路线,从常规二极管走向超级结架构,这样可以减小器件的导通电阻,降低器件的生产成本。
最近,“行家说三代半”发现,通用电气研究所(GE Research)发布文献称,他们已经制造出击穿电压为3.8kV的SiC超结JBS器件,其导通电阻仅为4.5mΩ/cm²,这比传统的单极二极管极限低约45%。
关键是,GE这次开发的SiC超结JBS器件只用了一次外延,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GE开发的3.5kV SiC SJ JBS
目前,已经有研究机构采用单层和多层外延技术开发出1.2kV-3.3kV的SiC超结器件,但是要开发超过3kV以上的SiC超结器件难度蛮大。
这是因为传统离子注入的注入深度有限,只有几微米,而>3kV器件的离子注入深度通常要超过30μm,通常需要进行多次离子注入和外延生长;还有制造商采用沟槽外延填充工艺,但这种方式会导致器件出现缺陷,从而产生过高的漏电流。
而GE开发了第三种技术:电荷平衡(Charge-Balanced)技术,即采用一个独特的可扩展漂移层架构,来以替代超级结器件结构。
几年前,GE用堆叠式电荷平衡 (CB)技术开发了3.3kV-4.5kV的超结SiC器件,虽然导通损耗是所有4.5kV器件中最低的,但开关延迟较高。在文献中,GE表示,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CB器件及制造流程
根据文献,其主要过程如下:
● 先在12微米厚的轻掺杂n型外延层中,使用超高能(MeV)离子注入,注入形成P柱和N柱;
●进行12微米的外延过生长;
●进行第二组超高能离子注入;
●在overgrown 外延层中进行第二组超高能注入,以形成24微米的柱层。
其顶部JBS二极管是通过传统的碳化硅制造工艺形成的,包括铝注入形成P+JBS和P+ JTE,然后进行场氧化和金属化。
根据实验测试结果,这款SiC SJ JBS 二极管的开启电压为 1.4V,在室温下和150°C 时的导通电阻分别为4.5mΩ/cm²和9.6mΩ/cm²,比碳化硅单极器件极限低约45%,达到的最大击穿电压为3.8 kV,3.5 kV 时的漏电流小于 2µA (100µA/cm²)。
这表明,即使连续两次进行高能量离子注入,再经过2000°C激活退火,该器件在外延生长中也能达到较低的缺陷密度。
GE还通过开发超结SiC PiN来评估该技术的可靠性。测试显示,这颗0.5mm²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击穿电压的漂移小于 5%,没有观察到双极退化。
-
二极管
+关注
关注
147文章
9575浏览量
165904 -
SiC
+关注
关注
29文章
2768浏览量
62458 -
电荷
+关注
关注
1文章
613浏览量
36108
原文标题:SiC二极管价格很卷?这家公司找到对策
文章出处:【微信号:SiC_GaN,微信公众号:行家说三代半】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