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基于行列寻址的PMUT柔性曲面阵列设计

MEMS 来源:MEMS 2023-09-19 10:13 次阅读

微机械超声换能器(MUT)是利用MEMS技术制备的一种新型超声换能器。其中,压电式微机械超声换能器(PMUT)被广泛应用于超声成像系统。单个PMUT通常不能满足实际应用中的多方面要求,而PMUT阵列则可以。因此,设计更精良的PMUT阵列是提高超声成像质量的关键因素。此外,由于从三维图像中可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近年来,研究人员越来越重视对三维超声成像系统的开发,而二维PMUT面阵是能够实现三维超声成像的重要器件,因此,国内外众多研究机构都对二维PMUT面阵展开了研究。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期,中北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了基于行列寻址(RCA)的14 × 14二维PMUT曲面阵列,其能够以行列寻址的方式发射和接收超声信号,并且能够对体模进行成像,在超声成像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以“基于行列寻址的压电超声换能器柔性曲面阵的研制”为题发表在《微纳电子技术》期刊上。

PMUT结构

如图1a所示,构成单个PMUT阵元的基本组件包括外壳、压电材料、背衬材料、匹配层、电极和导线等。PMUT阵列则由多个单阵元组成(图1b)。

f4c142e6-568e-11ee-939d-92fbcf53809c.png

图1 PMUT单阵元及阵列结构图

PMUT曲面阵列制备

研究人员首先将尺寸为4 cm × 4 cm的锆钛酸铅(PZT)压电陶瓷片与柔性印刷电路板(PCB)键合,随后使用划片机将键合后的压电陶瓷片划成2.45 mm × 2.45 mm的阵元,划片沟槽宽度(2个阵元间的间距)约为350 μm。接着,研究人员在沟槽内填充环氧树脂胶,之后将阵元粘在曲面模具上,并在阵元上溅射金属形成上电极,从而制备出二维PMUT曲面阵列,其曲率半径为10 cm。最后,研究人员将该PMUT曲面阵列采用行列寻址的方式进行接线,相比于传统全连接的方式,其接线数目显著减少,从而极大地降低了接线难度及成本。

f4d132be-568e-11ee-939d-92fbcf53809c.png

图2 PMUT曲面阵列制备流程图

PMUT曲面阵列性能测试

将焊线封装后的PMUT曲面阵列放入水中进行超声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其能够以行列寻址的方式发射和接收超声信号,并且能够在穿透体模的情况下进行超声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此外,将该PMUT曲面阵列连接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反射成像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其能够实现脉冲回波成像。因此,这项研究制备的PMUT曲面阵列在超声成像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可以为后续研制直径为20 cm的柱面阵列提供参考。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PCB板
    +关注

    关注

    27

    文章

    1449

    浏览量

    51916
  • 接收机
    +关注

    关注

    8

    文章

    1184

    浏览量

    53621
  • 压电陶瓷
    +关注

    关注

    6

    文章

    204

    浏览量

    33418
  • MEMS技术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42

    浏览量

    21179
  • 超声换能器
    +关注

    关注

    0

    文章

    54

    浏览量

    2953

原文标题:基于行列寻址的PMUT柔性曲面阵列,用于高质量超声成像

文章出处:【微信号:MEMSensor,微信公众号:MEM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VirtualLab Fusion应用:Ince-Gaussian光束产生涡旋阵列激光束的观测

    件中,按照Chu等人[Opt.Express 16,19934-19949(2008)]的步骤,使用Dove棱镜嵌入非平衡马赫-曾德尔干涉仪来模拟基于Ince-Gaussian模式的涡旋阵列激光束
    发表于 12-09 13:00

    柔性电子技术和智能面膜 #柔性电子 #印刷电子 #绿展科技

    柔性电子
    绿展科技
    发布于 :2024年11月28日 20:16:50

    什么是寄存器移位寻址

    寄存器移位寻址是一种特定的寻址方式,主要出现在某些处理器架构中,如ARM指令集。这种寻址方式在处理数据移动和操作时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和效率。下面将从定义、工作原理、特点、应用场景以及与其他寻址
    的头像 发表于 10-05 17:38 467次阅读

    寄存器间接寻址和寄存器寻址的区别

    寄存器间接寻址和寄存器寻址是计算机体系结构中两种重要的寻址方式,它们在指令执行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下面将从定义、原理、特点、应用场景以及区别等方面对这两种寻址方式进行详细阐述。
    的头像 发表于 10-05 17:13 2076次阅读

    ARM处理器的寻址方式

    ARM处理器的寻址方式是处理器在执行指令时,根据指令中给出的地址信息来寻找物理地址的方法。ARM处理器支持多种寻址方式,以满足不同的编程需求和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的头像 发表于 10-05 17:08 311次阅读

    DDR4寻址原理详解

    )的寻址原理是计算机内存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决定了数据如何在内存中被有效地存储和访问。DDR4的寻址原理复杂而高效,以下将详细阐述其关键要素和工作流程。
    的头像 发表于 09-04 12:38 977次阅读

    高穿透性柔性超声换能器阵列可用于动脉血压无创监测

    诊断提供依据。近年来,随着柔性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柔性电子器件的材料、设计和制造工艺都取得了巨大进展。一些柔性电子设备已用于辅助治疗和生命体征测量。将超声检测与柔性电子设备相结合,形成
    的头像 发表于 07-12 18:16 1.2w次阅读

    寄存器寻址和直接寻址的区别

    寄存器寻址和直接寻址是计算机指令系统中的两种基本寻址方式。它们在指令的执行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了指令操作数的来源和目标。下面我们将介绍这两种寻址方式的特点、区别以及在实际应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7-12 10:42 2367次阅读

    寄存器寻址的实现方式

    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寄存器寻址是一种常见的寻址方式,它允许程序直接访问CPU内部的寄存器。寄存器寻址可以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因为它避免了对内存的访问。 寄存器寻址的基本概念 寄存器
    的头像 发表于 07-12 10:36 818次阅读

    三坐标测量机的“柔性”特点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柔性”是三坐标测量机在多种复杂测量任务中日益凸显的优势。不管是简单的几何形状(如孔径和距离)还是复杂的曲面和自由形状,“柔性”三坐标测量机都能够灵活地应对各种测量挑战,满足不同行业和不同产品的测量需求。
    的头像 发表于 06-05 09:40 695次阅读
    三坐标测量机的“<b class='flag-5'>柔性</b>”特点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3.3伏链接可寻址扫描端口多点寻址IEEE标准1149.1(JTAG)抽头收发器数据表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3.3伏链接可寻址扫描端口多点寻址IEEE标准1149.1(JTAG)抽头收发器数据表.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5-31 09:10 0次下载
    3.3伏链接可<b class='flag-5'>寻址</b>扫描端口多点<b class='flag-5'>寻址</b>IEEE标准1149.1(JTAG)抽头收发器数据表

    10位可寻址扫描端口多点寻址IEEE STD 1149.1(JTAG)抽头收发器数据表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10位可寻址扫描端口多点寻址IEEE STD 1149.1(JTAG)抽头收发器数据表.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5-30 10:18 0次下载
    10位可<b class='flag-5'>寻址</b>扫描端口多点<b class='flag-5'>寻址</b>IEEE STD 1149.1(JTAG)抽头收发器数据表

    面向闭环脑机接口的柔性高密度微电极阵列综述

    柔性高密度微电极阵列(HDMEA)已成为闭环脑机接口(BMI)的关键组件,为记录、刺激提供高分辨率功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5-07 14:53 1057次阅读
    面向闭环脑机接口的<b class='flag-5'>柔性</b>高密度微电极<b class='flag-5'>阵列</b>综述

    基于VPLC711的曲面外观检测XYR运动控制解决方案

    市场应用背景随着消费升级,产品形态正在朝着多样性和精细化方向迅速发展。这导致了对于复杂曲面轨迹加工的需求,包括外观检测、打磨抛光和点胶工艺控制,要求更高的精密度。企业必须主动满足市场需求,不断改进
    发表于 04-16 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