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危害方式分类,雷电分为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侵入波三种。
2、按形状分类,雷的形状有线形、片形和球形三种,最常见的是线形雷。
3、直击雷的一次放电过程分为先导放电、主放电和余光三个阶段。
4、静电感应雷是雷云使邻近的金属设施,特别是较长的金属设施上,感应产生与雷云相反的大量束缚电荷。在雷云对其他部位或其他雷云放电后,这些金属设施上的电荷失去束缚,以雷电波的形式高速传播,形成静电感应。
5、雷电侵入波是指雷击在架空线或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的冲击电压沿线路或管道的两个方向迅速传播的雷电波。雷电侵入波在架空线上的传播速度为300m/μs,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为150m/μs。
6、土壤电阻率小、导电良好的地带容易遭受雷击。
7、在线路上采用瓷横担,比采用铁横担耐雷击水平要高得多。
8、雷电的破坏效应有电作用、热作用和机械作用的破坏。
9、一套完整的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10、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和避雷带都是接闪器,它们都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突出地位,把雷电引向自身,然后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把雷电流泄入大地,以此使被保护物免受雷击。接闪器所用材料应能满足机械强度和耐腐蚀的要求,还应有足够的热稳定性,以能承受雷电流的热破坏作用。
11、建筑物上的避雷针、避雷带和防雷金属网,应和建筑物顶部的其他金属体连成一个整体,并且不能与电源系统的PE线相连。
12、变压器的门型构架不能用来装设避雷针,否则雷击产生的过电压会对变压器发生闪络放电。
13、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建筑物出入口等的距离应大于3m,小于3m时应采取均压措施,或铺设卵石或沥青地面。
14、独立避雷针应设置独立的集中接地装置,该接地装置与接地网的地中距离不应小于3m。当设置独立接地装置有困难时,接地装置可与接地网连接,但该地下连接点距35kV及以下设备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沿接地体的长度不得小于15m。
15、独立避雷针的接地电阻最大允许值为10Ω。除独立避雷针外,在接地电阻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防雷接地装置可以和其他接地装置共用。
16、滚球法计算接闪器的保护范围,是以某一规定半径的球体在装有接闪器的建筑物上滚过,由于受建筑物上所安装接闪器的阻挡而无法触及的范围。
17、避雷线又叫架空地线,架设在架空线路的上边,用以保护架空线路或其他物体免受直接雷击。
18、防雷引下线是连接接闪器或避雷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一般应满足机械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的要求。
19、防雷引下线可用镀锌圆钢或扁钢制作, 采用圆钢时直径不得小于8mm;采用扁钢时厚度不得小于4mm,截面积不得小于48mm ^2^ ;采用钢绞线时截面不得小于25 mm ^2^ ;采用铜导线时截面不得小于16 mm ^2^ 。
20、防雷引下线沿建筑物外墙敷设时,路径应尽可能短而直。在建筑物转角处,防雷引下线应倾斜敷设,使路径最短。
21、采用多根明装引下线时,为方便测量接地电阻及检查引下线和接地线的连接情况,应在每条引下线距地面1.5~1.8m处设置断接卡子。
22、为避免雷雨时人体直接触及防雷引下线而受到电击伤害,引下线在地面以上1.7m至地面以下0.3m的一段应加保护管,保护管一般采用PVC塑料管。采用钢管保护时,应与引下线连接起来,以减少通过雷电流的电抗。
23、避雷器又叫过电压保护器,是用来保护各种电气设备免受雷击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工频暂态过电压冲击而损坏的一种电器。
24、避雷器在工频额定电压下不导通,在规定的过电压下立即导通,并能经受短时间内大电流通过自身的冲击,在电压恢复后立即截止。
25、阀型避雷器是带有非线性电阻的避雷器,它是由火花间隙和阀型电阻片装入密装的瓷套中构成的。
26、阀型避雷器的火花间隙承受工频电压时是一个高阻值电阻,类似关闭的阀门,使工频电流很难通过。
27、氧化锌避雷器又称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压敏避雷器,它利用了氧化锌阀片理想的伏安特性,非线性极高,即在高电压时呈低电阻特性,限制了避雷器上的电压,在正常工频电压下呈高电阻特性,具有无间隙、无续流、残压低等优点,也能限制内部过电压。
28、10KV避雷器不能用于6KV设备上,6KV的避雷器也不能用于10 KV的系统或设备上。
29、配电变压器的高压侧一般应采用避雷器保护,避雷器的接地线和变压器低压侧的中性点以及变压器的金属外壳三点应连接在一起共同接地。
30、在雷击不严重的110kV及较低电压的线路上,通常仅在靠近变电所2km左右范围内装设避雷线,作为变电所进线的防雷措施。
-
电压
+关注
关注
45文章
5618浏览量
115973 -
防雷保护
+关注
关注
0文章
37浏览量
11854 -
电缆
+关注
关注
18文章
2731浏览量
54909 -
电荷
+关注
关注
1文章
634浏览量
36173 -
静电感应
+关注
关注
0文章
9浏览量
9280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