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分析

科技绿洲 来源:电工知库 作者:电工知库 2023-09-24 15:47 次阅读

一、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分析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任何一相(如C相)接地时,如下图所示,接地相对地电压为零(U dC =0),接地相对地电容电流也是零(I cC =0)。此时中性点电位不再是零,对地产生电位,不接地相(A、B相)对地电压就是对C相的电压,即线电压(U dA 、 U dB ),如下图(b)所示。

图片

现以C相金属性接地为例,简要分析如下:

1、单相(C相)接地故障时,可写出下列电压方程式:

U 0 +U C =-U C +U C =U dC =0,故有U 0 =-U C 。式中U0为中性点对地电压,UC为C相电源电压。

上式表明,当发生C相金属性接地时,中性点的对地电位不再是零,而变成了-U C 。于是A、B相的对地电压相应地为:

U dA =U 0 +U A =-U C +U A ,U dB =U 0 +U B =-U C +UB

上式中各量的向量关系如上图(b)所示。未接地的A、B两相对地电压升高到相电压的√3倍,即A、B两相的对地电压等于线电压。

2、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中,当一相接地后,各相间的电压大小和相位没有变化,电压的对称性没有变化,因此这样的三相系统,一点接地后还可继续运行一段时间。

3、A、B两相对地电压升高到相电压的√3倍,这两相的对地电容电流也相应地增大√3倍,即I' CA =I' CB =√3I' C0 ,其中I C0 =ωCU φ 。因C相接地,故C相对地电容被短接,C相对地电容电流变为零,此时经过C相接地点流入地中的电容电流(即接地电流)不再是零,而是

I C =-(I CA +I CB )。

如上图所示,A相的电容电流ICA超前UdA90⁰, B相的电容电流ICB超前UdB90⁰。经过向量相加,可知绝对值为:

I C =3ωCU φ (A)。式中Uφ为系统的相电压,V;ω为角频率,ω=2πf;C为一相对地电容,F。

从以上公式可知,单相接地时,通过接地点的电容电流为未接地时每一相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

二、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的后果

1、未接地两相对地电压升高到相电压的√3倍,即等于线电压,所以在这种系统中,相对地的绝缘水平应根据线电压来设计。

2、各相间的电压大小和相位仍然不变,三相系统的平衡没有遭到破坏,因此可以继续运行一段时间,这是此种系统的最大优点,但不允许长期接地运行,尤其是发电机直接供电电力系统,因为未接地相对地电压升高到线电压,一相接地运行时间过长可能造成两相短路。所以在这种系统中,一般应装设绝缘监视或接地保护装置,当发生单相接地时,应及时发出信号,使值班人员迅速采取措施,尽快消除故障。一相接地时,系统允许继续运行的时间最多不得超过2h。

3、一相接地时,接地点通过的电流为电容性的,其大小为原来相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这种电容电流不易熄灭,可能在接地点引起“弧光接地”,周期性地熄灭和重新发生电弧。“弧光接地”的持续间歇电弧较危险。可能引起线路的谐振现象而产生过电压,损坏电气设备或发展成为相间短路。这种系统中接地电流大于5A时,发电机、变压器和电动机都应装设动作于跳闸的接地保护装置。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压
    +关注

    关注

    45

    文章

    5641

    浏览量

    116372
  • 绝缘
    +关注

    关注

    1

    文章

    442

    浏览量

    21962
  • 电位
    +关注

    关注

    1

    文章

    89

    浏览量

    17556
  • 单相接地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3

    浏览量

    8682
  • 中性点接地
    +关注

    关注

    0

    文章

    52

    浏览量

    7421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单相接地故障是如何定义的?

    电力系统中,有很多地方是用不接地系统供电,比如在粉尘严重,易燃易爆等特殊场地,我们国家所有6—10千伏,35千伏供电系统等,采用的都是中性
    发表于 12-13 11:31

    matlab中性接地,中性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的Matlab仿真分析 精选资料推荐

    中性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电力 网络 .通过分析仿真结果 .现场可采取预期的安全措施 进而降低事故的发生 率 减少电气事故损失和人
    发表于 07-09 07:20

    中性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

    中性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分析中性
    发表于 04-12 08:29 32次下载

    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保护

    1 中性接地电网的接地保护 电力电网小接地系统大部分为
    发表于 03-23 17:06 104次下载

    单相接地故障零序电流分析

    摘 要:对中性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零序暂态电流和零序全相电流特性进行分析。指出采用零序暂态电流
    发表于 03-23 17:07 153次下载
    <b class='flag-5'>单相接地</b>故障零序电流<b class='flag-5'>分析</b>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及选线

    阐述了接地故障的判别方法及对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的选线方案。实验证明,该系统可准确地对单项接地故障进行确认并报警。
    发表于 03-09 15:00 62次下载
    小电流<b class='flag-5'>接地系统</b><b class='flag-5'>单相接地</b>故障及选线

    中性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暂态电流

    通过对中性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零序暂态电流的频域分析和时域分析,得出
    发表于 04-02 10:38 61次下载

    含DG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定位_钱虹

    含DG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定位_钱虹
    发表于 01-07 15:26 1次下载

    如何进行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详细原理说明

    )和中性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NES)。故障时由于三个线电压仍然对称, 特别是中性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发表于 12-24 16:36 19次下载
    如何进行小电流<b class='flag-5'>接地系统</b>的<b class='flag-5'>单相接地</b>故障选线详细原理说明

    单相接地故障电压电流变化

    中性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中性电压、各相对地
    的头像 发表于 01-03 14:16 11.7w次阅读
    <b class='flag-5'>单相接地</b>故障电压电流变化

    中性接地发生单相接地人会被电死吗?

    非直接接地系统当中单向接地故障的保护,那么中性非直接接地系统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个呢是中性
    发表于 02-16 18:16 1.3w次阅读
    <b class='flag-5'>中性</b><b class='flag-5'>点</b><b class='flag-5'>不</b><b class='flag-5'>接地</b>发生<b class='flag-5'>单相接地</b>人会被电死吗?

    电力系统中性接地方式

    弧线圈接地系统称为小接地电流系统。小接地电流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应迅速查找故障
    的头像 发表于 09-28 11:39 4587次阅读

    中性接地系统的方式

    中性接地系统 ​​​中性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的头像 发表于 10-12 10:44 1236次阅读
    <b class='flag-5'>中性</b><b class='flag-5'>点</b><b class='flag-5'>不</b><b class='flag-5'>接地系统</b>的方式

    中性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有哪些现象?

    中性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可能会出现以下现象: 新思达电气NS-FZ发电机中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3-14 16:14 6701次阅读
    <b class='flag-5'>中性</b><b class='flag-5'>点</b><b class='flag-5'>不</b><b class='flag-5'>接地系统</b>发生<b class='flag-5'>单相接地</b>故障有哪些现象?

    中性接地系统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

    系统中,由于没有直接的接地路径,因此任何单相接地故障引起的接地电流相对较小。这种小电流的特点减少了对电气设备的损害,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当发生
    的头像 发表于 08-28 17:19 179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