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锂电材料厂商在全球电动化重镇——欧洲,再度掀起攻势。
近日,厦钨新能披露重要投资项目,公司在欧洲的子公司将与法国企业Orano CAm设立合资子公司法国厦钨新能,并以合资公司为实施主体,投资39.6亿元建设年产4万吨的三元正极材料项目。
从新能源产业化进程来看,近年来欧美等地区已经掀起了电动化浪潮。政府层面,欧洲各国争相出台电动汽车产业链相关的补贴政策;企业层面,欧洲车企接连公布电动化战略,频频向国内电动汽车品牌示好并开启合作。
不过,受到资源、交通、人工成本、技术、环保等多种因素影响,欧洲本土迟迟未形成完整而成熟的新能源产业链,这也导致其电车售价高出国内数倍。
欧洲未能搭建起完善的新能源产业链,主要在于高昂的产业链成本。
电动汽车从矿端资源、电池材料、电芯制造再到电动汽车装车,工艺链路长,工序复杂,涉及的电化学技术和产业积淀短期内难以攻破。
本身作为技术密集型、重资产行业,新能源行业前期投入巨大,需要相匹配的市场回报,但如今中国锂电龙头占据全球主流市场,并持续缩短技术、设备迭代周期,后发制人的产业化策略只会与市场实际越走越远。
与此同时,近期欧洲启动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以及实施欧盟新电池法案,其政策核心除了保护本土汽车产业之外,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提高锂电产业链本土化比例,并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在此驱动下,中国锂电产业链落地欧洲实现本土化供应将进一步加快。
基于锂电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构建产业闭环,欧洲需要在锂电全产业链进行一次重塑。相比于此前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中创新航、远景动力、亿纬锂能等电池厂商建厂,欧洲还需要在材料领域补足短板。
除了厦钨新能,多家中国锂电材料厂商亦有欧洲建厂规划,此前布局速度快的企业已经实现生产。
9月6日,科达利公告,计划将在匈牙利新建生产基地,并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投产后由其履行与欧洲某知名锂电池生产商签订的《材料买卖供应合同》,预计约3.5亿套方形锂离子电池所需的盖板。
截至2023年7月,科达利德国及瑞典生产基地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匈牙利生产基地已进入量产阶段。
当升科技7月公告,将投资7.74亿欧元(折合约60亿元)在芬兰投资建设年产6万吨锂电正极多元材料生产线及配套设施。
6月,华友新能源产业集团官微显示,华友巴莫拟在匈牙利建设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绿色智造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为 12.78 亿欧元(折合约99.89亿元),其中一期投资建设规模为 2.5 万吨/年,一期计划总投资为 2.52 亿欧元(折合约19.70亿元)。
5月,璞泰来公告,拟在瑞典建设10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计划总投资157亿瑞典克朗(折合约104亿元)。
5月,诺德股份公告,拟在比利时设立生产基地,一期项目规划年产能3万吨铜箔、FDC100万片、PI加热膜100万片,计划总投资5亿欧元(折合约38.6亿元)。
5月,新宙邦披露,公司波兰锂电池电解液项目、天津新宙邦半导体化学品及锂电池材料项目一期将于2023年第二季度投产。
3月,长远锂科公告,已与Axens Group友好协商,以推进欧洲三元正极材料生产工厂建设。
1月,瑞泰新材料披露,公司旗下波兰华荣新建Prusice年产4万吨/年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解液项目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
审核编辑:汤梓红
-
电动汽车
+关注
关注
155文章
11866浏览量
229542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4文章
26802浏览量
213891 -
锂电材料
+关注
关注
0文章
67浏览量
7934
原文标题:中国锂电材料出海欧洲“加速度”
文章出处:【微信号:weixin-gg-lb,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